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由美国梦工厂出品的《功夫熊猫》于去年6月20日在国内影线上映,累计总票房超过1.35亿人民币,成为内地第一部票房过亿的动画片。在中国观众以及中国动画界扔下了巨石掀起了一股浪潮,各种声音而来,有争论、自嘲、反省,也有呼吁抵制《功夫熊猫》的。  相似文献   

2.
"神龙大侠阿宝"再现银屏,又一次掀起功夫熊猫的热浪:阿宝浑圆的身体,笨重而矫捷;憨厚的表情,木讷不失机智;前卫的语言,搞笑且时尚. 我们在学校的组织下观看了电影《功夫熊猫2》.中国特色的皮影戏拉开了影片的序幕,美妙无比的图像,让我们眼前一亮.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化时代,中外合拍电影已经成为一个新的趋势。探究中美合拍动画片《功夫熊猫3》中故事背景、熊猫形象和电影价值观的杂糅现象,从中可以发现,该影片不仅展现了包括熊猫、功夫、吊脚楼、绸带舞等浅层的中国文化符号,也融合了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等中国传统价值观。以《功夫熊猫3》为代表的中美合拍影片平衡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价值差异,从而使世界不同区域和文化背景的观众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4.
作为"外来和尚"美国的动画片《功夫熊猫》运用典型的"功夫"和"熊猫"诸多中国文化元素,在全球刮起了一场强劲的"中国风"。这些中国文化符号是否真正体现了中国文化内涵,还是仅仅为吸引中国乃至全球观众眼球的一个卖点,抑或只是一部宣扬美国文化及思想价值观的广告大片。  相似文献   

5.
吕昊 《海外英语》2012,(5):197-198
"功夫"与"熊猫"都是极具代表性的中国符号,也是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形象大使"。《功夫熊猫》和《功夫熊猫2》中诸多中国元素的展现以及影片在全球放映的成功,让全世界领略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不禁让我们去思考在现今全球化背景下为什么中国传统文化会大行其道好莱坞。其中一方面是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和近年来的崛起。另一方面是美国文化自身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20世纪70年代初期,他凭借四部半的电影,奠定了国际功夫巨星的地位;他凭一身真功夫,尤其是那出神人化的腿法.开创了功夫电影的新纪元;他将“kungfu”(功夫)一词写入了英文词典,将中国的武术文化传播到西方;他改变了中国人在西方人心目中的形象,增进了西方社会对中国的认识和了解。他,就是李小龙。  相似文献   

7.
2008年,美国的两部电影《功夫熊猫》《功夫之王》在全国上映,取得了良好的票房,其中有不少观众是青少年.于是我在初一数学教学中借鉴了功夫的元素,竟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中国英语是英语的一种变体,不论从文化还是语言层面,它的存在都有其合理性.本文从电影<功夫熊猫>中的中国英语运用的视角,研究与分析了中国英语和中国英语认同度在国外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程敏  郭花蕊 《海外英语》2013,(5X):143-145
文化意象是翻译中非常有意义的研究对象。文化意象的传递,反映了不同民族文化在翻译中的碰撞、转换、交流和接受。美国梦工厂制作的动画电影《功夫熊猫2》运用了大量中国文化元素。该文旨在通过原声电影《功夫熊猫2》中关于中国传统文化意象的传递与再现更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在西方的输出及接受。  相似文献   

10.
COMIC资讯     
《功夫熊猫》推出系列同名图书借助美国动画片《功夫熊猫》在国内的走红,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将推出系列同名图书。据悉,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从美国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团引进了该片同名图书的版权,运用《功夫熊猫》中的动画形象出版了各种开本、各种题材的图书,其中包括《功夫熊猫电影珍藏版》《功夫熊猫经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