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在全国各大城市,都市类报纸发展格局基本形成,都市报发展进入后成熟期,同质化现象已从不同报纸之间扩大到报纸内部,处于困局中的都市报人开始探寻解决办法。向主流媒体转型成为众多都市报的新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展开了各种努力和尝试。  相似文献   

2.
目前,在全国各大城市,都市类报纸发展格局基本形成,都市报发展进入后成熟期,同质化现象已从不同报纸之间扩大到报纸内部,处于困局中的都市报人开始探寻解决办法.向主流媒体转型成为众多都市报的新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展开了各种努力和尝试.  相似文献   

3.
都市报与市民自我意识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孙玮 《新闻大学》2003,(1):22-26
都市报是人们对时下流行的、以实用的生活服务类信息为主要内容的报纸的一般称谓。都市报的本质是市民报纸,也就是以市民生活为出发点,反映市民价值观念的。在中国大陆,比较其他类型的报纸,都市报介入市民日常生活的程度最深。市民在使用报纸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接受着都市报的影响。文化心理层面的影响是其中的重要一种,虽然这种  相似文献   

4.
谈都市报的市民意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九十年代后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报业市场中,以《华西都市报》《南方都市报》为代表的都市报群迅速崛起。这些报纸都由各地省委机关报主办,是介于机关报与晚报之间的新型城市报纸。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南方日报社的《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方”)、福建日报社的《海峡都市报》、湖北日报社的《楚天都市报》、江西日报社的《江南都市报》、四川日报社的《华西都市报》、(以下简称“华西”)、陕西日报社的《三秦都市报》、湖南日报社的《三湘都市报》、河北日报社的《燕赵都市报》等。据中央电视台的统计,  相似文献   

5.
都市报正面临新的竞争环境:一是新的都市类报纸不断涌现;二是其他的城市报纸,如晚报、商报等也在不断创新;三是都市报自身的创新乏力;四是机关报所办的都市报在市场竞争中受到体制上的约束。如何进一步创新,如何做大做强,已经刻不容缓地摆在了都市报工作者面前。身在其中的我们对此作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6.
二十一世纪的都市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都市报是指定位市民、彻底走向市场的城市报纸,即市民新闻报. 都市报作为我国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兴起于90年代中期,异军突起,蓬勃发展.目前全国已有20多家都市报.这些报纸以新的办报思路与理念,新的内部机制与营销方式,在新闻界产生了一股冲击波,形成了一个都市报的报业群体,被称为`都市报现象'.都市报已成为继机关报、晚报之后,我国综合性日报中一个新的报种,在全国报业大家庭里越来越占有重要的席位. 都市报是市场经济的产物.面向市场,走向市场,追求市场份额最大化,成为都市报群体的本质特征. 都市报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走向市场是其…  相似文献   

7.
九十年代后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报业市场中,以《华西都市报》《南方都市报》为代表的都市很迅速崛起。这些报纸都由各地省委机关报主办,不同于传统的晚报,是介于机关报与晚报之间的新型城市报纸,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南方日报社的《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方”)、福建日报社的《海峡都市报》、湖北日报社的《楚天都市报》、江西日报社的《江南都市报》、四川日报社的《华西都市报》(以下简称“华西”)、陕西日报社的《三秦都市报》、湖南日报社的《三湘都市报》、河北日报社的《燕赵都市报》等。据中央电视台的统计,全国已有此类…  相似文献   

8.
整体销量下降都市报仍居首位 世纪华文是对全国报纸进行全方位监测研究的第三方机构,目前监测全国五大区域60城市都市报零售发行和部分报纸的订阅发行,所监测的城市既包含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一线城市,也包含省会城市、各省中心城市,以及一些三、四线城市. 纵观我国都市报发行市场,呈现如下几个鲜明特征: 1.都市报销量排名仍居首位 都市报一直是我国报业市场的重头戏.世纪华文所监测的2012年全国60城市备类报纸销量指数排名显示(如图1),都市报销售指数为71.93%,排在首位,远高于时政类、生活服务类、财经类、IT类报纸等.  相似文献   

9.
在报业研究中,近两年来我国都市报的衰退一直是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都市报之间的恶性竞争、都市报内容的虚假化、同质化、低俗化、娱乐化等现象,成为研究者们所诟病的报纸共性。在报纸消亡论再度抬头的背景下,这些研究结果指出了都市报在内容方面的病因,为都市报的内容改革指明了方向。但是,在都市报发展中的内容瓶颈还有一个,那就是新闻评论的弱化和缺位。纵观国内的都市报,除了少数报纸如《新京报》、《南方都  相似文献   

10.
都市报问世以来,在坚持报纸的政治属性的同时,把报纸作为一种信息产业来办,实行产业化管理和市场化运作,赢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研究都市报的市场运作方法,可为加速我国传媒的产业化进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都市报财经版的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出现了都市报的高潮。中国加入WTO以后,又出现了财经类报纸迅猛发展的新特点。由于目前专业财经类报纸尚处于成长状态,加之定位的趋同、趋高,因此,很难满足普通群众经济生活的需求。这就为都市报涉足财经新闻报道留下了一定的市场空间。很多都市报把财经新闻看作是报纸再成长的一个阶梯  相似文献   

12.
燕赵都市报     
燕赵都市报根据河北区位特点的实际确定拇指定律、时针效应的经营模式,成为全省影响力最大的区域报纸在不断探索创新中,燕赵都市报借鉴国际传媒业扩张的经验,创办都市报地方版,走区域媒体整合之路,又在哑铃型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  相似文献   

13.
这几年来,随着报业改革的深入发展,中国报业中崛起了一群都市报.它以其独特风格吸引了大批读者,成为中国报业中的黑马。如今,“都市报现象”已成为我国新闻界一道独特的风景。据中央电视台的统计,全国已有此类报纸23家之多,其中知名度较高的有《南方都市报》、《海峡都市报》、《楚天都市报》等。其中最有影响的当数《华西都市报》,它创办三年多,发行量已达五十万份左右,成为中国西南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令世人瞩目。  相似文献   

14.
李忠昌 《报刊之友》2008,(12):16-17
2007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遭遇到十年来最为严重的通货膨胀现象,CPI指数(消费者物价指数)连续十余月攀升,物价全面上涨,波及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一轮的通货膨胀也对我国报纸行业,尤其是都市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全国不同区域的都市报纷纷提升报纸价格。由此都市报告别“五角”进入“一元”时代。  相似文献   

15.
2007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遭遇到十年来最为严重的通货膨胀现象,CPI指数(消费者物价指数)连续十余月攀升,物价全面上涨,波及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一轮的通货膨胀也对我国报纸行业,尤其是都市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全国不同区域的都市报纷纷提升报纸价格。由此都市报告别“五角”进入“一元”时代。  相似文献   

16.
我国各大城市都市类报纸竞争激烈,主要原因是同一区域的各都市类报纸趋同现象严重,在同一层面上分割市场,无序竞争。在这种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各都市报纸应该积极创新,采取有效措施适应市场多元化的信息需求。一、都市报纸的竞争现状都市报纸是一种面向市民的大  相似文献   

17.
九十年代初,随着新闻竞争的加剧,许多党委机关报一改过去高高在上的姿态,开始注重读者的需求,筹办都市报。到目前为止,全国共有都市报24家,其中《四川日报》主办的《华西都市报》已成为中国西部发行量最大的报纸;由《河南日报》主办的《大河报》有“培养了河南人看报的习惯”之美誉;由《湖南日报》主办的《三湘都市报》也成为湖南省发行最最大的报纸。其它如《南方日报》主办的《南方都市报》、《江西日报》的《江南都市报》也在各省声名鹊起,发展相当迅猛。诞生于几十年代的都市报摆脱了以往诸多的清规戒律,直接面向自费市场,显示出其火爆的势头。  相似文献   

18.
周景飞 《新闻实践》2003,(12):67-68
近几年,都市报发展迅猛,不但在发行量、广告额上占有很大的市场分额,而且在受众中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但同时,也有一些都市报发展势头有所减缓,甚至出现停滞状况。作为新兴媒体,如何保持可持续发展,成为摆在每一个都市报人面前的新课题。笔者根据温州都市报创刊两年多来的实践,结合分析国内城市类报纸的发展态势,就都市报如何打造核心竞争力、创主流媒体作些思考。舍得大投入获取"独家新闻"纵观眼下媒体市场,一个城市办有3-5张城市类报纸并不少见,如都市报、晚报、商报、生  相似文献   

19.
导向是一张报纸的生命线,关乎报纸的生死存亡.那么,为什么说晚报、都市报更要讲导向呢?  相似文献   

20.
在各类媒体异军突起的今天,都市报的角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都市报曾经自诩信息量大,但现在与网络比起来,信息量已经相形见绌;都市报曾经带给人们丰富的文娱享受,但现在与电视比起来,娱乐功能已经望尘莫及;都市报与读者的互动曾经是一大亮点,但现在与广播的热线问答比起来,已经很是尴尬。曾经的“厚报”,让都市报人极度膨胀,甚至幻想吸取各媒体之长以求一统江湖,但现在冷静下来看,报纸就是报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