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59年全运会我代表黑龙江获得两项亚军,回到哈尔滨后,省委领导设宴,为我们接风洗尘,并对我省棋类发展做了一些指示,如将来组建棋院等,这也是当时领导提出来的奋斗目标。 由于 1960年有团体赛和个人赛之分,团体赛我们人手不够,就在组建棋队的同时把朱贵森和蒋长海调来集训。这时杭州有个邀请赛,去的人有国际象棋的张东禄和李泽民,象棋是我和朱贵森。这次出访路过上海,和上海队进行了一场对抗赛,朱贵森下得还可以,赢了当时还未成为全国冠军的胡荣华。上海比赛结束后,我们就去杭州参加五省邀请赛,而此时正是胡荣华崭露…  相似文献   

2.
回忆往事,追思挚友。早在上世纪60年代,李中健的大名我就有耳闻了。人称"双枪将"的他,国际象棋曾获得过全国第三名,象棋与朱贵森、王有盛、金启昌同为黑龙江的一流高手。我同李中健谋面,是在1972年夏秋时节,当时我在王嘉良老师家中与其下棋,突然听到敲门声,是李中健与哈尔滨著名棋手张清  相似文献   

3.
认识申思已经是5、6年前的事了。那时他还显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队员,刚从青年队上调到当前的上海队,没什么名气,不像现在到处都有鲜花和掌声。那时我还是个喳喳呼呼的高中生,读书很差劲,对足球却情有独钟。家住得离江湾体育场不远,放了学就往体育场跑。对我而言,看队员训练可比做数学题、背英语单词有趣得多。那时很少有球迷围观,我一个人在场地边默勤地看,一来二去地他们都注意到我,我就这样慢慢地走进了绚丽多彩的足球世界。本来就挺喜欢舞文弄墨,加上与队员们走得如此之近,我试着把自己对足球的一些浅见写下来,投书报社,没想…  相似文献   

4.
时楠 《新体育》2006,(2):40-40
2000年访欧时,蔡指导问我:希望谁来带我?我说施指导吧,因为我俩都是上海人,无论他在上海队还是在国家女队做教练时,我们都有过一些沟通,彼此比较熟悉。在教学上,施指导给我更多空间。他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在乒乓球上的智商很高。他以前当运动员也拿过世界冠军,  相似文献   

5.
终极镖靶     
初冬时节,有风却没有雪,哈尔滨的天气一天天地转凉了,接到社里的通知才知道,亚运会飞碟射击的团体冠军成员黄立新已经回到了哈尔滨,于是我们就在一个干冷的天气里看到了他。第一次见面就惊诧于黄立新那高大健硕的身躯,也许是平时训练的结果,站在那里接受采访的时候他的身躯都是笔直,一袭黑衣更衬托了他的潇洒,那一瞬间我真的感觉到了亚运冠军特有的气质。 “别看我们平时拿着枪好像很威风潇洒的,其实我们训练是很苦的。从1984年我开始摸枪到现在,一转眼都快20年了。”随着谈话的深入,黄立新打开了自己的话匣子,“我是1984年8月进入到齐齐哈尔军体校的,但是在体校没呆多长时间,1985年,李伟光教练就把我带到了哈尔滨,开始在体工队训练。转眼就过去了18年,这期间参加了7、8、9三届全运会,成绩一般,但是经过这些年的艰苦训练我也积累了一点经验,同时我也终于在本届亚运会上取得了一点成绩,获得了团体冠军,同时个人名次列参赛选手的第四位。”谦虚的口气说起个人的成绩时似乎没什么刻意描述,其实谁都知道要想在国际大赛上获得好成绩,付出的汗水和努力不是很多人都能承受得了的,如今看黄立新说这番话时,似乎没有那么多的波折,可是这其中的艰苦努力又岂是我们这些外行人所能体会的?  相似文献   

6.
1961年由于国内自然灾害,没有进行全国赛。省里为参加下一年团体赛组队做准备,但一时还没有合适的人。国际象棋队人够了,围棋队也来了聂卫平,只有象棋队缺人。 为了练兵,哈尔滨搞了一个六省市邀请赛,在哈尔滨旅社(马送尔宾馆)订了房间,同时也发出了邀请。参赛的有东北三省、上海、江苏和湖北。发出邀请后,6月,各地棋手都来了,我是黑龙江队教练,领队是潘金闰。棋手们住的地方离松花江很近,可以去玩,很方便。比赛还没进行几轮,孟立国又编了个顺口溜:横扫江苏三怪,力斩上海三妖。原来李义庭在前几轮的比赛中一路狂胜,…  相似文献   

7.
从农场回到哈尔滨后,由于当时大部分的体育项目都砍掉了,包括体操、击剑、排球,也包括了象棋。我和其他的象棋队员都转了业,我回到电影机厂工作,当时象棋被列为四旧,也不敢下了。母亲怕红卫兵抄家,把有关于象棋的书和照片等物品都烧掉了。 1972年时,广东和上海两地首先恢复了象棋队并进行了对抗赛。而此时北方依然处于无棋可下的状态。看到广东和上海棋队的恢复,我心想,要是能把他们请过来下场友谊赛,那对东北象棋的发展该有多大影响呀!有了这种想法,就马上付诸行动。经过交涉,1973年,上海队应邀来沈哈进行访问。这…  相似文献   

8.
北京——巴黎一次十八个国家两百名棋手参加的比赛,自然要有诸如筹集资金、组织编排等庞杂的工作。令人吃惊的是,搞这摊工作的竟只有法国围棋协会的两三个人。他们不仅把全部比赛安排得有条不紊,不出差错,而且自己还都作为围棋选手参加了比赛。1978年7月,我亲身感受到了第22届欧洲围棋锦标赛的高效和多彩。是的,这次不仅有锦标赛,还设有主要邀请赛、让子棋邀请赛和快棋比赛等。而这一切,当然还是由那两三个人组织。如果有人问我:“世界上你最希望去哪些城市?”“东京、巴黎。”我会不假思索地回答。东京拥有世界上水平最高的围棋手和数量最多的围棋爱好者,东京还是东方最繁荣发达的城市。巴黎是西方文化的中心。我在青少年时代就  相似文献   

9.
经过了第二届全国个人赛的锻炼,我的棋艺又有了很大的提高,从成绩上看仅次于杨官 ,对刘忆慈等高手都赢了。于是我产生了在1958年个人赛夺冠的想法。 回到哈尔滨后,我依然在工厂上班,那时还没有建立象棋队。不过为了备战1959年全运会,体委建立了集训队,于是我又放下工作,被调进队里。这时1958年全国个人赛就开始了,依然是在全国分几个赛区,我还是在天津赛区。这时张东禄也从部队转业回来,暂时没有分配工作,我就把他找来,对他说:“来下棋吧,你现在手生,我先带着你练练。”他同意了,我就帮他练了一个月的棋,然…  相似文献   

10.
问鼎华燕园     
可燃冰 《桥牌》2008,(5):46-48
我们华燕园茶艺馆和北京八喜绿茵桥牌俱乐部的会员在2006年全国桥牌锦标赛各项赛事上取得前八名的有四十多人,这么优异的成绩,我们应该张扬一下!一位朋友正好淘换来一只“鼎”送给了我,几个人一合计:我们茶馆个个都是牛人,干脆就搞一个“问鼎华燕园”桥牌邀请赛吧。  相似文献   

11.
六全会的战火刚刚熄灭,四支足球劲旅又马不停蹄地直扑上海川沙,绿茵场上,复燃狼烟.参加这次"立马杯"埠际足球邀请赛的有上海队、中国青年队、广东二队和江苏队.他们的精采球艺,风靡了川沙城乡.这次邀请赛的秘书长邱治平对本刊记者说:"为了把我国的足球运动水平迅速推上去,尽快列入世界强旅之列,整个社会都应该关心足球,要运用社会的力量来支持足球  相似文献   

12.
在1984年的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和1986年的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日本运动员山田本一均夺得世界冠军。当记者请他谈一谈夺冠的经验时,不善言词的山田本一回答:“运用智慧战胜对手。”令人难以理解。10年后,山田本一在他的一本自传中说: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看上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冲向第二个目标;四十多公里的赛程,就…  相似文献   

13.
“散打王”系列报道管建民散打王就是冒险王 管建民说,作为一名教练员,只要你能够做好三个词:沟通、信任、默契,就肯定是一个好教练。 沟通,是信任与默契的前提。运动员和教练员之间有共同的东西——他想出成绩,你想要成绩;他要用你的方法,你想把你的方法给他。但这个切合点非常重要,稍有偏差就不能达到完美。怎样找到这个切入点,只有在沟通的基础上达到信任与默契。 无论是在北京体育大学代表队、在前卫队,还是在国家队,管建民都注重与队员的沟通:“运动员能够把他最真实的想法对我说出来,我不要那些冠冕堂皇的话,我要的是…  相似文献   

14.
记得八运会武术比赛的最后一天,上海队总教练张福云说:"这是我当总教练的最后一天。"察言观色,张福云的心情一定很复杂。四年,已经在武术赛场消声匿迹的上海队成为令任何一支队伍都不敢小视的对手,张福云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张福云形容当教练"玩的就是心跳":"很紧、很紧张。当真的拿到成绩时.并不感到特兴奋.本要是这个过程很有意思,很刺激。""心跳"了四年,张福云又回到了上海师大。冷不了平静下来,他还不太适应。"太平静,太闲了,人还是忙一点好。"但到底他会忙些什么?目前显然还是举棋不定。现在上海成立了上海武术院清蒲分院…  相似文献   

15.
戏剧的一局     
前不久,上海队将一个围甲主场放在了福州,这自然是托了张璇的福,尽管十年没有到过福州,但是依然感觉十分的亲切。十年前我曾代表福建队打过一年围甲,迄今为止那是我联赛成绩最好的一年。十年前就感觉福州的围棋氛围很好,这次主场又发现福州的围棋依旧在不断地发展。周二的联赛讲棋现场把几百人的座位挤得满满当当,这样的情形在别的省份似乎很难看到了,据主办方介绍,若是在周末恐怕得要一个能容纳上千人的礼堂了。  相似文献   

16.
第二次辉煌 “迈克尔是个言出必行的人,他做任何事都很有分寸,相信在这神奇的地方将会有奇迹出现。”迈克尔的队友戴维斯正与“美国广播”的记者谈论着。 这神奇的地方就是亚特兰大,奇迹就是迈克尔的双冠王。戴维斯并非是夸夸其谈,因为这句话很快得到了证实。 迈克尔的劲敌——弗雷德里克斯说:“我相信他能实现愿望,因为这一时刻已经等待了4年,19秒66的成绩只是一个开始,在这个世界上只有迈克尔是我惟一尊重的人。同样,他也尊重我。”  相似文献   

17.
潘佳章剪影     
张冬梅 《游泳》2011,(1):27-29
要想在如此短的篇幅把潘佳章这个名字后面的人介绍清楚,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作为运动员,多次中长距离自由泳和200米仰泳的全国冠军,国内第一批"登上世界舞台"的游泳运动员,他经历过历史的转折,亲历了从一开始出国比赛"游不过人家女的","跟日本没法游",到1982年参加印度新德里亚运会中国队历史性地拿回3块金牌的扬眉吐气(他本人则贡献了一块400米自由泳银牌);作为地方教练,1988年他由普通教练起步,做到了人才济济的上海队总教练;而作为国家队教练,多年来的重大世界比赛都有他的身影,与他的名字相连的是一个个响当当的优秀运动员的名字,这些人都曾书写过中国游泳历史的一页……  相似文献   

18.
张卫华老大不小了,1987年他就入选过国家队,在国家队呆了一年又回到上海队。可是他的名气始终没有他在国家队的那些队友大,不过他也看得随随便便的,“别人比我顺,我有什么可以抱怨的呢?这是命运的问题”。其实他人也和他说话一样随随便便的。1998年他转会松日过程中差点“卡了壳”,这事搁谁身上谁都要急得跳脚,张卫华说我也急,可是他说这话时还是一贯地慢条斯理的,一点也看不出急来。“能在甲A踢球,我就很舒畅。”张卫华说。其实松日队很多球员都像张卫华的情况,比如魏意民,他所要的是上场的机会,而不是在一支豪华球队中坐板…  相似文献   

19.
我第一次见到聂铁文 时,是在1992年黑龙江省青 年运动会的象棋赛上,当时 他一点名气都没有,棋下得 也不是很好。以后我总出入 棋院,而每次又总能看到这 个小男孩在训练室里摆棋, 渐渐地对他有了些印象,可 是他还是没有任何成绩,甚 至连同队的女棋手都下不 过。看着和他年龄相仿的小 棋手陆续在棋坛崭露头角, 有时就在想,难道聂铁文就 这么一直沉寂下去吗? 1999年,幸运女神终于向这位执着的人抛 出了橄榄枝,在“红牛杯”省市冠军赛的电视快棋赛上,他从众多的棋手中脱颖而出,战败了一个又一个大师,荣获第一。而后又在…  相似文献   

20.
进国家队 我有个围棋班的同学叫刘轶一,比我大两岁,活泼好动,聪明机灵。他的棋力和我差不多,我们几乎形影不离,很玩得来。 可后来刘轶一进了上海市围棋队,我却没能进去。 听到这个消息,我非常难过。进上海队多值得骄傲啊,就等于当上了专业棋手,而我虽然打上了专业初段,却呆在少年体校,好像低人一等。在邱百瑞、谢裕国老师面前我不好说,回到家,我就对父母嚷嚷起来:“刘轶一进了上海队,我为什么不能进?” 父母也很着急,一边安抚我,一边想办法。我很要强,特别是在围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