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棋迷俱乐部     
一、围棋推广者我的一位棋友是铁杆棋迷,自聂卫平在“中日围棋擂台赛”11连胜后便迷上了围棋。每逢围棋电视转播必看,每次中国棋手在国际比赛走麦城,都能让他心痛不已,他最欣赏的棋手是我国去日本的围棋巨匠吴清源。他先后花了数千元购买围棋书籍、VCD,自己潜心研究、做死活打谱,在围棋上花了很多精力。由于无师指点,且没有对手,加上工作忙,平时很难下上一盘,即使下也是下卫生棋,落子如飞,且对手比他弱,根本谈不上提高,所以棋力在业余三级左右。刚工作时,单位会下棋的人很少,即使有也不如他这般痴迷,他便下决心培养一…  相似文献   

2.
一所围棋学校在中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即使是一位九段亲自执教。然而美国的丰云围棋学校,却如沙漠上盛开的花朵一般引人注目。虽然早在二十年前就有中国的职业棋手在美国教授棋艺,但基本上都是采用单独指导的形式。类似训练班形式的围棋培训活动,在此之前有人尝试过,但无法长久,毕竟这是在美国,还是围棋的荒漠。虽然美国围棋人口每年都在增加,但增加的速度却是很慢的,所以当丰云围棋学校能够坚持多年,  相似文献   

3.
“韩国流”肆虐世界棋坛十余年,其实质与特点到底是什么?有人将“韩国流”称之为“暴力围棋”,笔者认为并不确切。窃以为,用“微雕围棋”来概括“韩国流”似乎更贴切些。微雕是二十世纪下半叶新兴的一朵艺术奇葩,即在体积微小的物体(如玉石、兽骨、毛发等)上面写字、绘画、雕刻,它是一种以精细为特征、在细微处做“文章”的独具风格的艺术形式。韩国流电是如此。韩国围棋虽脱眙于日本围棋,但却与过分拘泥于棋形棋理和大局观的日本围棋有明显的不同,注意从小处着眼,重视局部变化与子效,在局部施展种种精巧手段,再由局部辐射、主导全局,使局势朝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袁江 《围棋天地》2013,(19):106-107
现在谈起小林光一,可能年轻的棋手和棋迷都印象淡薄,即使对其有些浅尝辄止了解的人,或许也早巳把他当做腐朽落伍的日本“老人围棋”的代名词,鄙夷中扔进了历史的垃圾堆。确实,以小林为代表的“六超时代”早已如樱花般凋落逝去,无论是六超本尊还是他们的围棋理念都已不能适应于当今的时代。但对于向笔者这样忝长棋龄多年的老棋迷来说,却似乎迎来了一个客观评价小林的机会,这是当时无法做到的。  相似文献   

5.
500万韩元在围棋比赛中只能算是个小数目,可韩国的KT杯用它完成了从并列第一到独占鳌头的转化。虽是争强好胜之举,却暗中契合了围棋的本质,和和气气,你好我好的结局在围棋界是不存在的,即使吴老拔群的调和理论,也掩盖不了围棋刻意分出胜负的实质。并列第一对双方都是种伤  相似文献   

6.
马诤 《围棋天地》2001,(1):37-39
围棋的本质是什么?虽然有种种不同的说法.但归根结底,围棋只是关于兵法的游戏。  相似文献   

7.
韩国是近十年来世界围棋的霸主。在知识经济风起云涌的今天,韩国人不仅将围棋当作一项竞技文化,更看作了一种产业,他们为围棋设计的种种未来超前得令人有些瞠目。 当然,在对围棋网络文化前景充满信心时,业内人士也承认其中有一定的盲目和泡沫之嫌。在此特将韩国《围棋》的一篇专题文章摘录如下,以资同样对网络围棋充满期待的中国同行借鉴之用。 新视点:韩国围棋界刮起“网络飓风” 在新世纪,韩国围棋再一次捷足先登,抢滩网络世界的新大陆,大刀阔斧开展事业,正在以令人目眩的速度狂飘突进。在韩国目前踊跃投资因特网的氛围中,一…  相似文献   

8.
围棋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样式,它有其独特的功能和社会作用。1 围棋文化的愉悦性; 围棋活动具有怡悦身心、频添乐趣的愉悦性,这便是“只要你稍微接触,就会不由自主被吸引到她身边,立下永不变心的誓言”的围棋文化的特点。围棋的诱人的趣味性,此为有目所共睹。古人中嗜棋如命的人比比皆是。如南朝梁武帝萧衍喜爱下棋,从夕达  相似文献   

9.
曾经贵为围棋王国的日本,她的现代围棋史上最耀眼的几个名字却多为外籍棋士。吴清源、林海峰、赵治勋、王立诚、张栩,都开辟了或者正在开辟着属于自己的王朝。外籍棋士的表面荣光掩不去他们身处异国的内心风霜,从棋盘之上到棋盘之外,最具代表性的吴清源和赵治勋都有着他人无法体味的沧桑感受,即使站在棋界之巅,他们仍恍然如在梦中。  相似文献   

10.
周中全 《围棋天地》2000,(9):1-1,11
“棋者,以正合其势,以权制其敌”。围棋黑白分明,交替落子,应该是最自然、最有序的一种智力竞技。然而在围棋空前繁荣的今天,各种围棋比赛尤其是世界性比赛的无序却使人产生种种困惑。  相似文献   

11.
即使是从现代围棋的角度来看,元丈、知得的水平也是相当高的。在此后的二百年间,围棋的布局理论以及定式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特别是由于“贴目制”的实施,现代围棋与古代围棋有了质的变化,所以,无法对两者进行直接比较,但是,在古代围棋中,无论是中盘的战斗,还是终  相似文献   

12.
一棋,这种引人人胜的智力竞技活动是我们生活中最有趣味的一种活动,从孩子、青壮年到中老年人都可以参加;有三种棋,中国象棋、围棋、国棋象棋已被列入全运会竞赛项目。棋类活动已是如此广泛地吸引着各个阶层的人们,深入到我们盼业余生活,以致在八小时之内我们也会不知不觉地要提到它。我们说“全国一盘棋”,当然是提到了棋;我们说“对外开放,对内搞活”,这其实也没离开棋,因为这里使用的“活”,原来是借用了围棋术语。我国全运会棋类比赛的三种棋的中国象棋、围棋和国际象棋,除国际象棋的发明权还有待最后确定归属外,前两种棋都是我国先民的创造,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我们炎黄子孙对世界文化宝厍的卓越贡献。中国象棋、围棋都有两千年以上的悠久历史。  相似文献   

13.
棋内棋外     
福建联赛如火如荼,但比赛之外,一直支持福建围棋的“艺术企业家”范总的一句话却让我思索良多:“尽管我围棋下不过你们,但是围棋带给我的却一定比你多,围棋对于我来说是最大的爱好,是一种道,围棋的棋理和世界上所有的事情几乎都能贯通,这才是围棋最大的魅力。”  相似文献   

14.
围棋触电     
电影电视是西方现代文明的产物,围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在影视作品中,涉及围棋的很多。特别是在国产的影视作品中,无论现代戏还是古戏,都很容易出现围棋的影子。不管是在表现文人雅士诗酒唱和忘忧休闲处,还是高士名将江山对弈运筹帷幄时,围棋都是影视作品中一种经常出现的经典道具甚至主题。屏幕光影明暗,棋局交错纵横……触电的围棋是否依旧智慧优雅?  相似文献   

15.
开局有一套     
李劫六段 《围棋天地》2013,(22):103-105
“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这是关于围棋起源的一种传说。从这简单的一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围棋的教育功能,几千年前的古人早巳经认识到了这点。不错,现在的专业围棋水平已经发展到一定的高度,但围棋的竞技性只是其中的一面,而其艺术、教育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希望将来有更多的有识之士能投入其中,使这一古老的国粹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6.
我是一名铁杆棋迷,学棋十余载,可 在小城难觅对手,纹枰寂寞之余,不禁对 围棋的兴趣锐减。网络围棋的出现,使我对围棋又焕发了无限的热情,在这里可以纹秤会友,尽展才华。我选择了由职业围棋“七小龙”创办的清风网络围棋世界,因为我觉得它的各种功能设置很好,而且人气旺。还能与韩国、日本等国的棋手交流棋艺,高水平的棋手也多。在清风奕棋半年多的日子里,我从4D打到9D。增长了棋力,交了很多朋友,也留下很多难忘的对局。当然,其中最令我难忘的是与众位韩国9D的场场激战。尤其是有一、二百名两国棋迷观战的情况下,你更觉…  相似文献   

17.
围棋素有“手谈”、“烂柯”、“木野狐”等别称。《玄玄棋经》中说围棋“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关于围棋是什么也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有人说围棋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围棋是军事、是哲学、是竞技,但说到底围棋是一种智力游戏,一种关于兵法的游戏。棋盘就是战斗场,棋子是士兵,棋手是元帅。棋手下棋,犹如在指挥一场大型的战斗,颇有些诸葛亮“羽扇纶巾、运筹帷幄”的味道。几千年来,围棋能在人类社会的历史长河中未被淹灭而一直流传下来,是因为它并非单纯的胜负之争,也不是仅仅用互相争夺地域这一简单的概念就能表达出来的智力竞技…  相似文献   

18.
布拉格见闻     
王锐 《围棋天地》2013,(17):6-10
如果说.在亚洲高水平的围棋赛事中.感受到的是顶级竞技的震撼.那么在欧美一系列的围棋活动中.感受到的是享受围棋的快乐。这两种感受是围棋的两面,我们不能厚此薄彼,一定要分出哪一种形式和快乐更好.因为这些原本都是围棋的魅力。应氏杯世界青少年锦标赛.是青少年中的顶级赛事.但因参与者多欧美籍棋手,围棋的竞技面与享受面都能在这项赛事中体现。8月13日至18日.第30届应氏杯世界青少年锦标赛在捷克首都布拉格举行。  相似文献   

19.
吴启雷 《围棋天地》2014,(21):98-100
这是我第一次接到围棋杂志的约稿,此前我的文章大多是刊登在一些国学类的期刊上,但主要方向也都是我所专修的宋史和书画史一类。至于围棋方面的文章,在我的新书《画中有话》上有一篇专文介绍南唐周文矩的《重屏会棋图》。但那篇文章至多也只是提到了文章的“围棋”元素,至于围棋历史、文化一类的文字还是不多。毕竞,我主要是做宋史和书画史方向,围棋史是不敢多写、乱写的。  相似文献   

20.
好胜是人类的天性,不管是奥运冠军还是武林高手,都是以能胜过对方为荣耀。这几年电视节目中也引进和推出各种智力竞赛游戏,大大促进了人们学习和求知的欲望,这对于提高全民素质确是有好处的。智力游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两人或两人以上玩的智力竞赛游戏,如象棋、围棋、桥牌、智力竞赛等,另一种是单人玩的游戏,如下面所介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