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教者的“传道、授业、解惑”这三个传统任务着手,结合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提出了传之于做人之道、授之于学习之法、解之于自身之惑的素质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2.
师德是教师的立师之本,是教师事业成功的保障,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十多年教书育人生涯使我深深地感受到:传道,不仅要传学问之道,更要传做人之道;授业,不仅要授学问之业,更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解惑,不仅要解学生共同之惑,更要解个体的特殊之惑。  相似文献   

3.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师德则是我们教师的灵魂。高尚的师德通过三尺讲台,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一代人乃至几代人的成长。传道,不仅传学问之道,更要传为人之道;授业,不仅要传授学业,更要催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解惑,不仅要解共同之惑,更要解个体的特殊之惑。  相似文献   

4.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师德则是我们教师的灵魂。高尚的师德通过三尺讲台,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一代人乃至几代人的成长。传道,不仅传学问之道,更要传为人之道;授业,不仅要传授学业,更要催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解惑,不仅要解共同之惑,更要解个体的特殊之惑。  相似文献   

5.
钟鸣 《中学生电脑》2014,(12):75-75
古语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道”要靠教师“传”,“业”要教师“授”,“惑”要靠教师“解”。  相似文献   

6.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是韩愈《师说》中的开篇论点,从那时起,教师们将它奉为的神圣职责,而历朝历代的教师们为"传道授业解惑"增添了各种各样的时代色彩。作为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教师,将传之何道?解之何惑?笔者略谈一二。一是传"为人之道",解"做人之惑"。在这个纸醉金迷的社会中,很容易让一个充满梦想的孩子,因一时的困惑,迷失自己,失足堕入囹圄。"殿堂"与"铁窗"的巨大落差,击碎了他们儿时的美好梦想。面对铁窗他们不再迷茫,泪水诉说着他  相似文献   

7.
顾名思义,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教”。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内容。封建社会有封建社会之道之业;资本主义社会有资本主义社会之道之业;而我们社会主义社会是传马克思列宁主义之道,授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之业,解学习和承继人类知识总和之惑。由于教师先于学生而学,他们积累了前人的生活知识,学生必须向老师学习而获得知识,这就决定了教师  相似文献   

8.
康丁财 《学周刊C版》2010,(3):207-208
何渭教师?很多人会想起唐朝韩愈《师说》里的话,“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然而,以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力为特征的当代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已超越了做“传做人之道,授求知之业,解学习之惑”的经师标准。今天,我们强调教师不但要品学兼优、为人师表,而且要做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  相似文献   

9.
古语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文化之道,授行事之业,解心中之惑。无人没有老师,无人不敬老师。为师者,亦要做到“学高、身正”。秉承这样的想法,带着对工作的憧憬与希望,我加入了小学教师的队伍,开始了人生中新的征程。  相似文献   

10.
韩愈在《师说》中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老师就是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韩愈以理论上道出了教师的职责和作用。显然,为师者不仅“传道、授业”,更重要的是“解惑”。“解惑”有解知识性学术上的“惑”,也有解学生思想信念上和心理障碍上的“惑”。这个惑,在学术上属知识性问题,比较明显,容易析疑,可即问即解,而思想信念上和心理障碍的“疑惑”是隐形的,比较复杂,难以掌握,  相似文献   

11.
政治理论课内容抽象,理论性强,在教学过程中常有人觉得教起来枯燥,学起来无味,笔者认为,在教学改革中一定要注意增加政治理论教学的感染力。下面结合哲学课教学谈几点看法。一、树信心,炼气质,加强教学主体的感召力。教员授课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而且首先就应传递一种信心,一种蓬勃向上的力量,自信能带领学员共同去探寻知识的真谛。所以教员登上三尺讲台就应该抛开一切杂念,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特别是军校教员,既是一名军人,又是一名教师,更应该精神饱满,热情洋溢,举止大方,充满自信。既做到军容严整,军人仪表整齐,…  相似文献   

12.
方汉奇先生将传道、授业和解惑视为研究生导师的责任。在40年的博士生培养实践中,用“与人为善”“以礼相待”和“依性而行”来阐释传何种道;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和“多打深井多作个案研究”来落实授什么业;用“判断选题价值”“审思理论概念”和“厘清史料细节”来回答解哪类惑。方汉奇先生的育人经验具有启发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正>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他提出了教师的三大任务,具有能担任三大任务的能力的人,就具备了为人师的资格。他还指出:“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这就是说,做教师的必须闻道在先。凡是做教师的就应该以“师”为职,以传“道”为任,而传“道”是教师的首要职责。韩愈还用“德”来作为衡量教师的标准,而“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就是说,做教师的首先要加强自我修养,只有使自己具有高尚的  相似文献   

14.
说“释词”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道有深浅,业有多门,惑更无定类。任何师道都是不能达到尽善尽美的地步的。就语文之道,一个小学生拿一个极其普通的词就足以使师者发窘。“垂危”如何讲?如果手边没有词典,又不想肤浅地应付一下,确能令人瞠目结  相似文献   

15.
张淑瑛 《教育》2008,(1):56-57
“经师易得,人师难求”,这是人们对教师这一职业的一种较为客观性的评价。唐代韩愈把教师的职责精辟地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传道”即传科学之道和做人之道;“授业”包括授科学文化专业和思想道德专业:“解惑”有解知识之困惑,也有解思想之困惑。而在“传”、“授”、“解”的过程中,所传知识是否正确、所传方法是否得当、所传效果是否显著等,对于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相似文献   

16.
我的教育观     
师阳 《教师》2012,(24):21-21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我想这指的应该是传做人之道,授学业之法,解人生之惑。一名好老师绝不是辛勤如保姆,牺牲如蜡烛,重要的是做好学生精神上的引领者,把处理事件的权利交还给学生。一、放养——还给孩子自由的空间  相似文献   

17.
韩愈有言:“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说的“道”并非什么做人或治国安邦之“道理”,而是学习的方法,“传道”就是传授学习的方法,它在教师的职责中是第一重要的内容,所以,韩愈才将其置于“受业解惑”之前。原因也不难解释,为师者如果只是讲授学业解释疑难而疏于学习方法的传授,充其量只是一个教书匠而已。因为“道”有限而“惑”无穷,用有限之“道”来解决无限之“惑”才是为师者追求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8.
吴凤琴 《中国培训》2002,(11):49-49
一、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和学生的学习观首先教师要以学生为本,转变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往往只强调教师的作用,把“传道、授业、解惑”作为教师的责任。但是,不论你是传“专业知识”之道,或是授“基础知识”之业,还是解“心理问题”之惑,其目的都是为了学生。学生既是教学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如果不肯学,教学就没有意义。我的作法是:课堂上听取学生的提问,结合授课内容逐一讲解,并鼓励学生就某一问题展开讨论,从而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式,拓宽知识面。其次,学生要转变学习观念,即由被动的按受者转…  相似文献   

19.
新形势下各种文化思想相互激荡 ,各种教育观念相互渗透 ,各种社会关系相互交织 ,就学校来说师生关系状况如何 ,直接决定着教育教学工作的效果。古语曰 :“师者 ,传道 ,授业 ,解惑也。”但是 ,如何传好道 ,授好业 ,解好惑 ,不仅要求教师要有丰富的学识、较强的能力 ,最重要的还要善于处理好师生关系。俗话说 :“亲其师 ,信其道。”师生关系处理不好 ,即使自己的学识再丰富 ,也很难达到“传道 ,授业 ,解惑”的目的。下面结合自己从教十多年的体会 ,谈谈如何处理好新形势下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 ,它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形成的教…  相似文献   

20.
王东升 《职业技术》2009,(10):71-71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自古以来,教师身上所肩负的神圣使命就决定着这是一个就被世人所推崇的职业。但“道”怎么传?“业”如何授?“惑”又如何解呢?这一直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值得思考又急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不同的人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当然有着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