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斯 《报刊之友》2012,(4):155-156
日本动漫因其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武士道精神作为日本国民精神中的核心部分,在大多数日本动漫作品中被反复提及。武士道可以分为"素行-松阴-明治"系谱和"镰仓-战国-叶隐-昭和"系谱,日本动漫在描绘武士道精神时,两者皆有涉及。解读日本动漫中的武士道精神、寻找武士道的源流,可以让我们真正看懂日本动漫、读懂武士道精神,进而更加准确地了解日本。  相似文献   

2.
王晓雲  赵平 《出版广角》2014,(12):80-81
中国的动漫文化可以说是在与日本和美国竞争中成长的,现在的中国动漫市场主要是日本、美国、中国动漫并存竞争的状态。文章分析日本动漫在我国掀起热潮的原因,以及日本动漫在我国传播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我国政府所采取的对策,即进行相应的文化产业改革。  相似文献   

3.
小林正树之《切腹》在1963年的戛纳捧到了评委会特别大奖,作为一部战后日本电影,该作品对日本武士道精神进行了极为深刻的探讨和反思,影片在多个角度对武士道的核心概念进行了探索,从叙事结构上带来的冲击力到充满象征意味的画面设计以及深谙萧索的电影配乐,本文则从影片角色象征意义的角度对幕府时代武士荣耀的虚妄性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4.
20世纪60年代,日本动漫凭借"用好角色演绎好故事"的创作理念,迎来了第一个高峰.在这些动漫作品中,大批被人们喜爱与熟知的角色逐渐成为商业拓展的基石.2008年以来,日本动漫市场规模始终保持在2000亿日元以上,国际动漫市场占有量高达60%,欧美动漫市场占有率高达80%,是名副其实的全球第一大动漫出口国.2016年,在里约奥运会闭幕式上,足球小将、哆啦A梦等知名动漫角色集体亮相,这种个性十足、充满灵动的广告形式,充分彰显了日本动漫角色的影响力.特别是在"二次元"经济时代,日本动漫角色商品化已经成为全新的经济业态,并凸显了巨大的发展前景和市场潜力.笔者从内涵、路径和前景三方面入手,对日本动漫角色的商品化及其实现路径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姜滨 《传媒》2014,(20)
正对于动漫产业的管理,日本明确作为"国策"将其列入国家操控范畴之内,以政治、经济的双重层面规制了几十年来活力"过剩"的动漫创作。但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规制意味着控制,而控制意图越为强烈的时代越是说明其发展动向与国家机器相悖。从历史角度上看,日本动漫产业的瓶颈期也会因此而到来。日本动漫被"规制"的历史与中国动漫相比,日本动漫最主要的传播特征是其所面对群体的广泛性,可令多年龄层的受众群体在其领域中寻得相对应的作品群,不再是单纯面对青少年。现实前提下,日本政  相似文献   

6.
黄丹红 《传媒》2016,(13):54-55
近年来,日本动漫产业年均销售收入超过2000亿日元,在全球播出的动漫片中,有超过60%是由日本制作,动漫产业成为日本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在全球市场上,日本动漫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在国际上传播,相关动漫俱乐部种类繁多、遍及全世界.日本动漫产业在格局上以动漫电影公司为主导,融入中小型动漫公司的多元化创作机制,实现电影动漫、电视动漫、网络动漫等多种传播渠道的相互补充与促进,以动漫产业发展、动漫产业模式转型带动其他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增强日本在国际社会上的影响力.可以说,日本动漫海外传播具有非常强的典型性,日本政府给予了全面支持并从中获得了巨大收益.而动漫产业作为朝阳产业,也是我国重点扶持的文化产业领域之一.因此,研究日本动漫海外传播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动漫产业的革新与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日本动漫企业在动漫作品创作之前、之中和之后的全过程中,都积极进行充分的市场化运作,用获得的资金来支持动漫的创作,运营模式体现出"以动养动"的特色.本文以虫制作公司和吉卜力工作室为例,对日本动漫企业 "以动养动" 的运营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东条英机,1884年12月30目生于日本东京一个军阀家庭里.其父东条英教毕业于日本陆军教导团,是被称为日本陆军建军之父的德国麦克尔将军的得意门生,也是发动和指挥中日甲午战争、屠杀中国人民的刽子手.东条英机从小就受到军国主义思想和武士道精神的熏染,灵魂深处扎下了"大和魂"的祸根.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2014,(12):45-48
日本热血动漫中的主角是矛盾冲突的发起者、推动者与终结者,其性格主要是通过对比手法来塑造的,同时要与社会环境相契合。与其它动漫不同,日本热血动漫的配角有着自己的独特魅力,男配和女配承担着不同的叙事功能。反角既可以是主角也可以是配角,他们的性格有着相同的能指。这些角色性格塑造共同构成故事发展的内核。  相似文献   

10.
产业在时代背景下的发展一直是产业发展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日本动漫的发展也不例外.1985年至1995年是日本经济萧条"失落的十年",受经济环境以及社会恶性事件的影响,日本动漫产业面临严重的危机,然而危机却孕育着希望.在此格局中,日本动漫产业发生蜕变并迎来的动画"战国时代",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从日本动漫产业看我国动漫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漫大国日本已抛出"动漫外交"作为本国对外宣传的手段,而我国的动漫事业仍处于起步阶段.我国也在积极地发展动漫产业,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财政部等部门<关于推动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推动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并提出5~10年时间跻身世界动漫大国和强国行列.如何借鉴日本的经验?有哪些因素制约着我国的动漫产业发展呢?  相似文献   

12.
日本动漫作为日本流行文化的代表,在全球范围内的跨文化传播上取得了较大的成功。本文通过对其中一类动漫中的人物特点分析,对日本动漫中有利于跨文化传播的因素进行总结,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3.
姜滨  朴彦 《新闻爱好者》2011,(12):42-44
日本动漫作品中有着极具类型性的特征印象化技法,被称为"漫符"。以鼻子、眼睛、吐息、汗、泪、数码脸孔等元素构成的日本"漫符"的衍变与发展,也正是日本动漫对文化受容、时代要素以及消费需求所进行回应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刘胜枝 《传媒》2011,(11):51-54
手机动漫是指使用主流多媒体技术制作,通过移动通信网传播,以手机及各种手持电子设备为接收终端的动漫产品,包括漫画图片/彩信、手机漫画、手机动画、KJAVA、视频3GP等形式。当前,全球范围内手机动漫已经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在日本,手机漫画年产值达5000亿日元,手机动漫已成为动漫产业的主要形式。日本有70%的手机阅读用户观看手机漫画,可下载到手机上观看的漫画数量已超过可下载至个人电脑或"商务通"上观看的漫画数量。  相似文献   

15.
日本动漫专家中野晴行在其"十年磨一剑"的((动漫创意产业论>中曾预言,日本漫画产业将在2007年前后出现危机.事实证明,他的预言不仅是客观的,而且还是准确的,并非耸人听闻.  相似文献   

16.
周伟  唐艺 《传媒》2010,(7):54-56
在国内,手机动漫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早在2003年7月,日本电信商就将手机动漫带到了中国市场.同年11月,中国移动手机动漫业务在"2003中国国际通汛设备展"上正式露面,手机动漫市场正式启动.发展之初,手机动漫也曾被不少业内人士视作继手机短信、彩铃后的又一座"金矿",引得多方关注.  相似文献   

17.
姜滨 《东南传播》2012,(2):75-77
在自负与自卑中“自我放逐”、被社会疏离,在义理与人情的纠葛中忍耐苦痛,等待最后命运性、爆发的瞬间,走上自我牺牲的“美学”末路。任侠电影所塑造的这种理想中的“任侠道”人物像在战后成为代替误导民众国家主义思想的武士道成为兴盛一时的个人主义式英雄,为当时颓废、逃避现实的日本人构筑了一方精神的“乐土”。  相似文献   

18.
日本动漫产业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动漫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建立起比较成熟的产业体系和巨大的产业规模,不仅对日本国内的文化产业和内容产业影响很大,在国际动漫市场上也拥有极大的市场占有率和巨大的影响力。本文以日本动漫产业及产业链的关系、日本动漫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及产业规模、日本动漫产业成熟的商业化运作模式等为中心,探讨日本动漫产业发展具有的优势和特点。  相似文献   

19.
史晋阳 《大观周刊》2012,(39):119-120
本文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分析日本动漫的发展和国际传播的现状。文章首先分析日本动漫的兴起,然后结合国际传播学的相关知识,阐述日本动漫国际传播的历程,分析日本动漫在全球传播的主要特点,接着对日本动漫在全球传播的主要原因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20.
张泽青 《传媒》2005,(10):25-26
十多年前,<美少女战士>等日本漫画大举进入我国,引起出版界的重视,此后<蜡笔小新>、<樱桃小丸子>等日本动画片在电视中热播,吸引了无数小观众.有关部门对国外境外(主要是日本)的动画、漫画作品的引进实施了严格控制的政策,同时,大力扶植和培育本土的动漫作者与动漫作品,这些年来,也培育了一批作者和读者.多年的积累和培育开始有了成效,去年以来,动漫出版物呈现出一种"井喷"现象,其主要表现是,大量的动漫类图书和期刊出现在市场,有关动漫的各种活动数量多、规模大,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