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中学语文教学怎样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怎样提高分析表达能力,而且怎样做教学效率更高效果更好,一直是语文教学界的朋友们苦苦探索的问题。对此,我提出如下建议,仅供语文教学界的同仁参考。一、一节语文课应确定一个主题,选好一个切入点一节语文课不论采取何种教学方式,教学目的总会有的。一节好的语文课正像一篇优美的文章,总有一个中心内容或一个中心的议题。不管是师生互动教学,不管是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不管是讨论合作学习,一节课所要达到的培养目标总应是明确的,集中的,我们不妨把它叫做一节语文课的主题。例如一位教师把《长亭送别》中…  相似文献   

2.
下乡调研,有一节课引起了我的关注与思索。这不是一节纯粹的语文课,而是把语文和数学有机整合的一节课。  相似文献   

3.
日前,听了两节同为《三块钱国币》的公开课。一节的教学思路是从分析矛盾冲突和情节入手进而把握人物性格和主题;另一节则是从人物语言切入。课后,大家反映不错。对于戏剧作品的解读,我们可从各个角度和层面入手,例如从情节结构、人物形象、戏剧冲突、语言风格、表现技巧等多角度来解读。当然,一节课不可能面面俱到。  相似文献   

4.
在新课标下,如何把一节语文课上好,基于本人教学实践,一节课能否唤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互动关系到教学与学习质量!  相似文献   

5.
正一、导入学习,明确挑战师:(出示:第七单元集中识字)同学们,读完今天的课题,你觉得这节课与以往的语文课有什么不同?生:今天的语文课只学习字词。生:今天这节课将集中学习一个单元的字词。师:是的,你们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了,有信心用一节课的时间学完本单元的大部分字词吗?生:有。师:你们认为这节课可以怎么  相似文献   

6.
前不久 ,笔者听了一位教师的语文课 ,令人耳目一新。这是笔者近年在农村小学听到的少有的一节好课。教学内容是12册语文《景阳冈》 ,教者根据教材特点 ,采用了课本剧表演的教法 ,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本节课教者田学义老师独具匠心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①自读课文 ,体会人物性格 ;②给武松、店小二编台词和设计动作 ;③组织表演 ;④写一篇描写场面的作文。学生在认真读书的基础上 ,根据课文内容情节和人物性格展开了合理想像。由于学生对课文读得认真 ,对人物性格和语言感悟深刻 ,因而 ,学生表演得有声有色 ,人物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一…  相似文献   

7.
马荃 《宁夏教育》2013,(3):30-31
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亮点,操作起来难度较大,远不如一节课上起来轻松,其功效却远非一节普通的语文课所能比拟。所以,教师要迎难而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下面谈谈我在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过程中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一节公开课的突发事件引发对语文教学的思考。何为语文?何为语文课?语文课不是用备好的教案去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学环节,不是为讲课文而讲课文,而要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让学生在这节课中真的有所获,有所悟,不仅仅是知识层面的,更重要的是触动学生心底的那根弦。把每一节课都放到语文教学的大系统中,真正地做到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9.
【导入】 上一节课,同学们阅读了《雷雨》文本,了解了其中的人物关系,把握了作品的矛盾冲突:很多同学还结合文本提出了一些问题,有主题方面的、有人物性格方面的、有人物语言方面的、有标题的含义方面的,等等。这节课,我们结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重点分析人物台词,并看看台词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情感,传达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10.
<正>一节好的语文课,犹如一首意味隽永的诗,一幅意境悠远的画,它那无限的深情、无尽的意蕴,引人入胜,耐人回味。然而,什么样的语文课才能算是一节好课呢?经过精心梳理,我认为一节好的语文课应该关注以下几点。一、关注别致新颖的开头如何导入新课,对于一节课的成功与否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下面是几种导入新课的技巧:1.谈话导入新课。运用谈话法导入新课,具有直接引导的作用,让学生顺着教师的思维不知不觉地走进教材,会给学生一种亲切、自然的感觉。  相似文献   

11.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语文课上不只是向学生传授一些文化知识和技能,更多的是通过一篇篇优美的文章,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那么文章学完了,应该巩固一节课所学的东西,要怎样巩固呢?就必须提到学生的作业.可以这么说,作业是学生对一节语文课所学到的东西的一种体现,更关键的是能把课堂上学到的东西加以内化,能学以致用.当前,小学语文作业的布置存在着很多的误区,有人误认为小学语文的作业就是让学生抄几个生词、抄几段文字,把基础打牢就可以了.  相似文献   

12.
曾记得在读初中的时候,一天,一位叫李培根的老师到我们班上了一节语文课,那天他讲的是《牛郎织女》,他那惟妙惟肖的讲述,入情入理的分析和那满脸的笑意吸引着全班学生的注意力。这是我们从小学到大学听过的最好的一节课,让我们记忆犹新。李老师的讲课也就成了我们从教20多年来效仿的榜样。我们常想:李老师只给我们上了一节课,  相似文献   

13.
常听见有人评课说某人的这节课很有语文味。语文是什么味道的呢?引起了笔者的思考。语文是什么?叶圣陶先生说“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聚焦于语言文字的运用,和叶圣陶先生的观点不谋而合。由此,我们可以说语文味就是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得到很好提高的课堂渗透出来的气氛。语文教师应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简简单单教语文、用语文的方式教语文。怎样衡量一节课是否有语文味呢?  相似文献   

14.
学习目的:1.积累课文中出现的词语,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2.理清本文写作思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重点一)。3.学习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重点二)。教学方法:借鉴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引导学生采取“自主、合作、探究”方式学习本文。教学用具:多媒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我从遥远的北方辽宁来到六朝古都南京,今天有机会和同学们共同上一节语文课,我感到十分高兴。虽然我们并不相识,但是我坚信:这节语文课会架起我们师生情感交流的桥梁,我们会成为心…  相似文献   

15.
开讲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引入新课",是教师在每一节课开始时对学生讲述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容。它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引入虽然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的,但是对一节语文课的成功却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好的引入可以安定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进  相似文献   

16.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中学语文教学也不例外。本文根据多年的中学语文教学经验,阐述了上好第一节课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重要性。又从三个角度:语文是什么,语文有什么用,怎么学好语文,探讨了如何上好第一节语文课。  相似文献   

17.
有一天,五年级一班的黄老师请病假了,我临时代她上几节语文课.第一节课刚下课,我准备去办公室休息时,就听见有个学生喊道:"世洪,我们去当沙包啊!"  相似文献   

18.
近来听了低年级的几节语文课,有一个现象令我十分惊讶,就是学生在一节课里很少用语文课本.其中,特别是一位一年级的年轻教师,在一节识字写字课整整四十分钟的时间里,全班65名学生竟全部没用课本.课后,我请教这位教师,语文课学生为什么没用语文课本?他说:课文的内容都写在黑板上了,就那么几个生字,看黑板跟看书不是一样吗?是一个样吗?我看不一样.  相似文献   

19.
周三早上的第二节是语文课,我如往常一样,怀着对教学幸福的期待走进了课堂。这节课,我要和学生一起学习《酸的和甜的》(人教版二上)的第二课时。这一节课的主要目的是引领学生品读文本词句,感悟凡事要敢于亲身实践、大胆尝试的处事道理。  相似文献   

20.
最近,听了几节语文课,感触颇深。印象比较深的一节课是《桂林山水》。在学习课文第二段时,教师先让学生读了读课文.然后问学生读懂了什么,几名学生举手回答后,教师说:“同学们感悟得真好,这一段写了桂林的水的静、清、绿三个特点。现在请一位同学伴着音乐把这一段渎一读。”学生读完课文后,便又开始了下一段的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