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要懂得借鉴] 徐蕾:我们都希望孩子将来能成才.也许从孩子一出生,就想着他(她)在每个方面都出类拔萃,父母的希望总是好的,然而,我们不能套用父母教育我们的老方法,必须要看到国外的教育方式,并且从中得到一点启示,然后在自己育儿教育上有所借鉴,因为每个孩子的个体是有差异的.  相似文献   

2.
耶鲁大学陈志武教授曾对父母育儿心理进行过经典的评论:"有两种父母,一种把孩子当宠物养,让他们幸福快乐;另一种把孩子当猪养,为了自己将来有肉吃.殊不知,宠物长好了其实比猪还贵."这是一位经济学家从投资和回报的角度分析父母的育儿心理,也风趣幽默地概括了两种家庭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3.
《教育》2012,(10):60-60
你也能成为好父母 这是一本有关家庭教育的书,主要内容是一批深受学生欢迎、取得了不错的教育教学成绩的优秀教师,叙写他们是如何将智慧用到教育自己子女身上的故事。这本书不仅是即将为人父母的育儿指南,更是正为孩子的教育问题而焦头烂额的父母的“福音书”。  相似文献   

4.
李伟 《教育》2012,(28):60
这是一本有关家庭教育的书,主要内容是一批深受学生欢迎、取得了不错的教育教学成绩的优秀教师,叙写他们是如何将智慧用到教育自己子女身上的故事。这本书不仅是即将为人父母的育儿指南,更是正为孩子的教育问题而焦头烂额的父母的"福音书"。  相似文献   

5.
边玉芳 《父母必读》2022,(11):52-54
<正>孩子的网络成瘾问题,恐怕是当代父母最大的育儿困惑之一,但更需要父母了解的是,其实解决这个难题的方法就在父母自己身上。父母不要给孩子立刻就贴上“网络成瘾”的标签,首先要清楚地了解孩子为什么喜欢上网,他在和谁一起上网,上网都干些什么。孩子是喜欢网络社交,还是喜欢网络游戏?他是自己玩,还是和好朋友相约一起?这背后的原因映射出孩子的不同需求,父母想要更好地解决孩子的网络使用问题,首先应该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并且不要急于给孩子贴标签。  相似文献   

6.
优秀百分百是训练出来的!不过,父母的育儿态度和育儿方法也有众多讲究和切忌,这位妈妈教育孩子可谓有一套。家庭教育是该子一生幸福平安的基础。中国父母对家庭教育的关注常常理解为各种知识、技能的学习,乐此不疲地说大道理,或是黄金棍下出孝子地严加管教。我们家庭教育的观念中缺乏训练的意识,对待孩子的问题显得有些简单粗暴,这也是许多父母困惑,孩子的心灵受到伤害的原因。因为孩子不是天生就知道尊敬别人、听从长辈、友善待人并对自己负责任的。孩子要在父母的教育下才能有这些美好品格。  相似文献   

7.
节假日里,带着自己的孩子逛街,是一件让大人小孩都愉快的事。可是,我们往往听到一些年轻父母从街市归来,抱怨自己的孩子“淘气”,弄得一家人筋疲力尽,再也不愿带孩子上街了。而有育儿经验的父母则认为,带孩子上街,只要稍微开动脑筋,就可以把逛街变为教育孩子的好时机——●培养  相似文献   

8.
爱孩于是父母的天性,教育孩于是父母的职责。那么,怎样爱孩子,怎样教育孩子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这并不是每个做父母的都十分清楚的。只有了解一些儿童心理学的知识,懂得点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科学地教儿、育儿、克服溺爱,避免家庭教育超常化和家庭教育学校化,这才能真正尽到父母的职责,才是对孩子的真爱。  相似文献   

9.
正心理健康的青少年的父母是那些真心接纳自己的孩子,避免用自己的爱做杠杆要孩子顺从的父母。换言之,也就是那些学会了"与孩子合作"的父母。前两期专栏,我们介绍了《溺爱孩子是编造的故事》这本书中的一些观点,不仅揭示了美国社会和教育中人们习以为常的育儿理念的价值观,还批判了美国经典心理学中倡导的权威型养育方式。我们都已经认同:在严于管  相似文献   

10.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我根据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谈以下几点做法:一、了解学生心理现状,对症下药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形成健康心理由于多种因素,当前社会中普遍存在中学生与父母沟通不畅,亲子关系日趋紧张的现象,导致家长苦恼,孩子更是心理孤寂……针对这一现象,在讲授八年级第二课“我与父母交朋友”时,为提高本课教育实效,我首先在课前进一步调查了解自己  相似文献   

11.
另类育儿法     
《小读者》2013,(5):72-72
教育宝宝是不是一定要一本正经?不一定哦,你可以尝试以下几种另类的育儿方法,这些新的方法能从新的角度,给孩子更有效的影响。 照顾宠物:培养起责任感 父母平时会教育孩子宽容、忠诚的好品质,但常常由于概念抽象,使得孩子难以理解和接受。其实在这方面,宠物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相似文献   

12.
本期观点     
专家经验,可以借鉴,切忌照搬对待育儿,不要尽信书本,也不要全听某某专家的经验。可以借荐,但切忌照搬!因为别人的孩子和你的孩子是不一样的,正像这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所以,对待自己的孩子,用别人的方法不一定管用。比如最近流行的虎妈模式,你能肯定搬来使用不会把自己的孩子逼疯吗?其实育儿并不难,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的孩子,再以爱为出发点,那就没有做妈妈搞不定的,你就是那个育儿专家!每一个孩子后面,都有一个最了解他的专家妈妈。  相似文献   

13.
教育的制高点是自我教育。教师和父母的最大魅力就是,帮助孩子形成自我教育的能力。人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战胜自己,而人是很难认识自己的。认识自己通常都依据他人的反馈而实现的,就像人们通过照"镜子"来观察自己、认识自己、发现自己。自我教育是学生给自己提出任务,并主动采取行动自觉地培养自身的心理品质过程,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这充分说明了自我教育在学校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此,加强中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培养中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一、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是对中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杠杆,为此,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时候,要引导  相似文献   

14.
家庭是孩子生活和成长的摇篮,也是对孩子毕生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珍妮·艾里姆曾说过:“孩子的身上存在缺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作为孩子人生领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确的家教观念和教子方法.”父母虽不是专职的教育工作者,但却是对孩子影响最大、意义最深远的人生导师.每个父母都很爱自己的孩子,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顺利成长.为了孩子能健康成长,父母可以说是拼尽了所有的力气,无怨无悔地为孩子付出一切.即便如此,在育儿这条道上,许多家长绞尽脑汁却未能走进孩子内心深处,部分父母与子女的矛盾重重、冲突不断,亲子之间两败俱伤、无所适从.  相似文献   

15.
正无论这个世界如何改变,孩子的未来将面对多少种变化,面临怎样的挑战,只有一种做父母的方法可以帮到我们,那就是做好自己,成长自己。但是,换个思路做父母,比如思考如何组建优秀的父母育儿团队,像教练带领运动员赢得比赛那样去育儿,用管理学的智慧育儿,也许会让我们独辟蹊径,找到一些不再那么焦虑的育儿方式,同时也找到让自己更好地成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很多父母非常重视对自己孩子的教育,但往往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这是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天下做父母的无不希望孩子将来能够获得成功与幸福。但是在具体教育孩子时,家长往往不能以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心态面对孩子、教育孩子,而是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进行管教。有的家长因一时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而产生行为偏激,甚至造成恶果,悔之晚矣。请看下面的几个例子。  相似文献   

17.
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关键是加强亲子间的沟通与交流。良好的亲子交流能及时沟通亲子感情,使孩子深切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爱;也使父母了解孩子的想法、需求,发现孩子真正需要引导和帮助解决的问题。可是,在育儿过程中,不少家长没有意识到孩子交流能带来的益处,甚至还产生了一些误区,归纳起来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幼儿无需交流持这种意见的家长认为幼儿是不需要交流的。其理由一是幼儿年龄小、不懂事,他们更多地依赖父母,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思想和见解,不与之交流也不会形成所谓的“代沟”;二是在孩子的生活中…  相似文献   

18.
做个称职的父母,这是很多父母的努力目标。如何做到这一点,却令父母们困惑。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作为一个施教者,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孩子,这一点很多父母都知道,但是做起来却不容易。 其实父母们有一条捷径可以走,那就是在解决孩子的问题的时候,让我们回到童年。  相似文献   

19.
怀孕的时候,我读了一些美国的育儿书。美国人在孩子刚刚出生时,就开始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让他们与父母分床、分室。当孩子逐渐长大,父母便开始刺激孩子独立自主的欲望。“你想做什么,你可以去做,你可以失败。”到孩子十几岁时,便让他自己开车,自己赚钱,自己作决定……美国人是不  相似文献   

20.
正当孩子渐渐长大,有了自己的思想后,常常会对父母的话充耳不闻,结果双方总是以"大呼小叫,暴风骤雨,两败俱伤"而告终。后来,在幼儿园老师的推荐下,我阅读了一些育儿书籍,对孩子的了解也更多了,这才渐渐意识到,其实,他们并不是故意想惹父母生气,只是不能和父母有一样的紧迫感而已。他们在按照小孩子自己的时间表生活,而父母则是按照成年人的时间表生活和做事。难怪经常会出现"你越责备,孩子对你的话越不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