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奔 《军事记者》2009,(8):64-64
一、紧跟形势任务发展变化,推动主题教育宣传不断深入。在全军广泛开展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是今年全军政治工作的一件大事。主题教育活动宣传,是政教组今年宣传的重点。当前,我们根据各部队主题教育活动基本完成基层的集中学习教育阶段,根据形势任务发展变化不断调整充实内容的实际,  相似文献   

2.
会议报道是新闻报道的一个重点,改进会议报道,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挖掘有价值的新闻事实,把会议报道做新 一是选择最有价值的事实进行报道。许多会议涉及多个议题,报道会议要拎出“新闻眼”,抓住最具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的问题进行报道。一篇稿件通常只有一个主题,只有抓住主题,突出重点,才能抓出新闻甚至重大新闻。  相似文献   

3.
以特刊专刊形式.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报道重大事件、宣传重大主题、塑造典型人物,进而形成新闻传播强势.是我党我军报刊宣传的优良传统.又是展示一家报纸新闻策划水平、同题报道策略和新闻开发能力的重要舞台.更是衡量新闻媒体政治素养和历史责任感的重要标尺。  相似文献   

4.
王菲 《新闻前哨》2013,(8):49-50
中共十八大召开之后,中国的政治格局呈现出崭新的面貌,政治新闻在对国家重要事务进行报道时,在新闻内容、表达方式等方面也产生了硬新闻软表达、报道内容丰富、传播同步及时等许多新变化,但也存在刻意宣传痕迹明显的不足之处。政治新闻的进一步改革发展,还有待新闻界更多理论上的创新和实践中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有不少人对主题报道不同程度地存在这样两个认识误区:一是主题报道就是主题宣传,很难顾及新闻规律,只要“按上面指示做”,让上面满意就可以了;二是搞主题报道,很难创新突破,更难以做出精品。作为省一级的主要媒体,我们集团每年都要承担大量的主题报道任务。如果总是被动操作,质量水平上不去,不要说完成宣传任务,就是节目的收听率、  相似文献   

6.
洪熊 《新闻爱好者》2010,(10):83-84
新闻是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按内容可以划分为政治新闻、军事新闻、经济新闻、教育新闻、科技新闻、体育新闻等。从新闻的定义来说,体育新闻就是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体育事实的报道。  相似文献   

7.
新闻不能搞空洞的说教,要靠事实说话,要靠事实打动人,重视教育宣传亦是如此。在写重视教育的新闻时,有针对性地进行报道,多举正反两方面的例子,可以大大增强新闻作品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从而收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8.
自从二十世纪人类进入“读图时代” 起,军事新闻图片已越来越成为军区军兵种报纸上一个主要的新闻品种,围绕部队军事训练这个经常性的中心工作,丰富多彩的军营生活中,无论是政治教育、后勤保障还是装备管理,都可以用新闻图片的形式加以宣传。作为军区报社的一名编辑,笔者经常接触到部队新闻干事的图片来稿,从来稿情况看:一是数量少;二是主题表现“平”、“浅”、“死”。“平” 是指平面化,“浅”是指深度不够,“死” 是指缺乏动感表现。无论是报道典型人物,还是反映工作专题,内容雷同、主题轻微模糊的稿件多达80%以上,图片难以走上版面,主题表现力不够是主要症结。下面结合笔者对提高军事新闻图片主题表现力的几点思考,和部队新闻干事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9.
新闻报道的特殊规律和市场经济的改革环境,以及新闻业务的改革使经济新闻的软化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通过报道主题平民化、政策宣传实际化、报道视角人性化、报道形式通俗化等方法使经济新闻软化,同时在软化经济新闻过程中应该注意避免经济新闻报道娱乐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日常宣传实践中,有不少人对主题报道不同程度地存在这样两个认识误区一是主题报道就是主题宣传,很难顾及新闻规律,只要上面满意就可以了;二是搞主题报道,就是为了完成任务,很难创新突破,更难以做出精品.  相似文献   

11.
郭小平  王伟 《新闻传播》2005,(12):62-63
我们不得不面对教育报道在现实中的传播障碍:教育新闻少突发,多常规;变化缓慢、隐蔽;专业性强:教育报道的视野局限于学校教育,角度选择鲜为受众着想,内容多流于平面:对学校工作和教师的工作宣传多,对学生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的了解和宣传少;对学生只有“教育”意识而缺乏服务意识。教育新闻在主观与客观上面临的传播障碍,限制了教育报道的社会影响力,使得教育新闻难以走近学生与家长。  相似文献   

12.
在许多同一题材的报道中,人们渴望着能看到从新的角度来进行报道的好新闻,这是人之常情,也是新闻工作者为了寻求更好的宣传效果所应该努力做到的。因此,选择各种各样的角度来报道某些不可避免地需要反复宣传的新闻主题,就成为新闻工作者创造性劳动的某种标志;角度对于表达主题的重要性,也就理应受到更多的注意了。  相似文献   

13.
高洋 《记者摇篮》2012,(4):14-15
每年的"两会"报道往往是时政新闻厉兵秣马、决胜千里的重大战役。而很多民生新闻栏目对"两会"宣传退避三舍,认为主题报道影响收视,不符合市场的需求。实际上,"两会"所确立的发展方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全省经济、民生发展的大方向。作为一档有影响力的民生新闻栏目,这同样是一次融入主流的难得机会。喉舌论决定了民生新闻和时政新闻在导向和内容上并不对立,高明的新闻从业者完全可以从政治导向和市场需求中找  相似文献   

14.
刘景义 《记者摇篮》2005,(10):50-51
新闻角度,就是报道新闻的立足点,也指记者在采写新闻时选择新闻事实的某一方面,同一主题从不同角度切入,其新闻就会产生差别很大的宣传效果,研究如何选择新闻角度,对于提高新闻的质量是有很大帮助的。我认为选择好新闻角度应该处理好新闻角度与新闻主题,新闻价值,新闻素材,  相似文献   

15.
在变中求新     
军事训练、政治教育、后勤保障和装备建设等工作.都是军队报纸长期的永久性的报道主题。正因为如此.这类报道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新闻性”。比如岁岁年初布置工作,年底总结:年年面对的是那些似曾相识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和各类人员等。面  相似文献   

16.
新闻背景运用得好,可以使新闻价值增值,增强报道的宣传效果。在写作中有意识地、恰当地、巧妙地运用新闻背景,就能有力地阐明报道的主题,增强报道的说服力。 1999年7月26日新华社电讯稿发表了我采写的《长江口外出现一块新生岛屿》全文只有400字,但较好地运用了新闻背景: 新华社南京7月26日电 位于启东长江与黄海  相似文献   

17.
陈连胜 《青年记者》2007,(12):78-79
新闻写作的角度,就是指新闻写作的突破口和落笔处。选择角度既要求符合写作要求,又要注意写出新意,这是新闻“新”的重要标志之一。人们每天看新闻、听新闻,对老一套早已厌烦,换个新角度效果就不一样。特别是一些需要反复宣传的主题,就更需要研究新的角度。抓住本地特点,从不同角度来报道,宣传效果肯定会好些。那么,新闻写作的角度应该怎样去选择?笔者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周奔 《军事记者》2008,(1):10-11
随着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解放军报》从去年2月开始的“赞颂新成就、履行新使命、迎接十七大”主题教育宣传告一段落。截止10月底,这一主题教育宣传共发稿近200篇,据不完全统计,受社领导表扬、获社评好稿占1/3左右。孙晓青总编在9月28日二版大样上批示:“今年主题教育的宣传,以二版为主,以一事一报的消息为主,搞得有声有色,不仅密度大,用稿多,而且事例典型,方法生动,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过去常说,政治教育的报道如何实起来是个难点,这个专栏在解析这一难题方面做了成功的尝试。”  相似文献   

19.
主题报道是否契合了时代发展的主旋律,是否紧扣社会热点与焦点问题,是否贴近民生为人民发声,都是地方新闻网站主题报道工作中需要深刻思考的问题.为此,本文探讨了新时代背景下地方新闻网站如何做好主题报道.希望与所有媒体人共同努力,为完善地方新闻网站的主题报道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主题性电视新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保安 《新闻前哨》2003,(12):50-51
一、什么叫主题性新闻 主题性新闻就是倡导时代精神,弘扬时代主旋律的新闻。主题性新闻一般带有一个时期鲜明的宣传报道意图,即宣传主题,注重深入社会生活,挖掘、发现足以能够准确、鲜明、生动地阐述宣传主题的新闻事实,并以此为载体报道新闻,传播观念。主题性新闻是新时期一种特有的新闻现象,是宣传的一个特别形式,是新闻报道的一个类别。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一步理解主题性新闻的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