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一节体育课上,老师正在细致地讲解着跳高的要领,一名学生不知什么原因走神了,老师看了他几次,他也没有注意到。老师没有办法,只好点名让他试着按照自己的讲解去跳一跳。他匆忙中奔向横竿,情急之下,忘记了老师刚刚讲过的要领,结果是面向老师,背向横杆顺势拔地而起,跳了过去。当他落进沙坑的时候,学生们哄堂大笑,只有老师没有笑。  相似文献   

2.
在教学中,大家有这样的一个共识:一个受学生喜爱的老师与一个不受学生喜爱的老师,他们在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上的效果是不同的。学生会因为喜爱一位老师而喜爱他所教的学科,也会因为喜爱一位老师而容易接受他的教育;相反,学生也会因不喜爱一位老师而讨厌他所教的学科,甚至从心理上乃至行动上有抵触的情绪和行为。因此,成为一个受学生喜爱的老师,是利己利彼的。  相似文献   

3.
幽默     
一位美术老师小有名气,某报上刊登了一篇较大篇幅的访问他的报道,并附上了他的照片。于是该老师在课堂上自吹“:最近总有同学对我说,老师你真行,上了报纸还登了照片……”一学生问:“是寻人启事么?”从此,美术老师再也不在课堂上吹牛了。寻人启事老师问两位学生:“你们今天有没  相似文献   

4.
白画 《现代家教》2003,(8):24-24
会为学生申辩的老师教了好多年书的温淑华老师现在正在学习一种所有老师从未教过她的本事:为学生申辩。一个学生被叫进办公室谈话,就算老师说的全对,学生就没有申辩的权利吗? 体育课上,一个学生动作不规范,老师纠正了他。他觉得丢了面子,便在老师转身时做鬼脸,心理平衡一下。不料老师的第六感觉很敏锐,猛一回头看了个正着,勃然大怒,把这个学生又拉又扯推进办公室,一顿训斥。班主任为挽回老师的面子拿起电话请家长,这个学生一步跨上扯断了电话线。得,破坏公物,罪加一等。可温老师认为这个学生不是一点理都不占。做鬼脸不对,可老师推搡他也欠妥。扯断电话线的潜台词是央求老师不要向家长告状,属于过失损坏公物,可以原谅。  相似文献   

5.
最佳答案     
昨天去听张老师的课。张老师是一位细心的老师。他的语文课很有趣,特别喜欢穿插一些时事,把枯燥无味的知识讲解得津津有味。这是一堂作文课,张老师带来了一张《南方日报》,他展开报纸让学生们观察封面上的一张图片。他先指导学生看标题:新西兰强震。然后看简介情  相似文献   

6.
何力 《教师》2019,(11):1-1
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过这样一个案例:有一位对学习没有多大兴趣的学生,经常在上课时忍不住趴在桌上睡觉。一次,他的老师看到他又睡觉了,于是给他倒来了一杯茶,接着倒了第二杯、第三杯。最后,学生终于幡然醒悟,渐渐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当时,我思索着:这位老师面对这样的学生,是否有那么一刹那,仅仅是一刹那的恼火,或是心寒?是什么能让这位老师坚持给学生倒上三杯茶?如果三杯之后,学生仍然不改,他是否还会愿意倒上第四杯、第五杯呢?我又试问自己:如果换作是我,我又能够坚持到第几杯茶呢?  相似文献   

7.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一个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认为月亮不仅可以像小船,也可以像豌豆,他的这一想法不仅没有得到老师的赞同,还遭到了同学们的嘲笑。长大以后他也成了一位老师,当他的一个学生也把月亮想象成豌豆时,他没有抹  相似文献   

8.
工作中,常听到这样的称赞:这个老师就是有办法!不必用大嗓门,学生既听他的话,又喜欢上他的课。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这个老师方法就是善用体态语言。有时,别人费尽口舌,唾星如雨,却抵不上他的一个手势、一个眼神。请看下面几组镜头——(一)上课铃响过,教室里闹哄哄的,学生一时很难安静下来。王老师站在门口或讲台上,并不出声,而只是用期待的目光默默地注视着学生,教室内很快就安静下来。学生安静下来以后,王老师在很短时间内环视一周,好像在说:现在老师要上课了,你们准备好了吗?这时学生抬头挺胸,用目光回答老师:准备好了。课堂上,学生甲积极…  相似文献   

9.
微笑舞台     
参照物美术课上,老师教学生画老鼠。一个学生双手托腮两眼发直,老师知道他不会画,就走过去坐下来教他。老师一边画,一边不时地看看他是否在认真  相似文献   

10.
课堂求真     
不久前听薛法根老师教《我和祖父的园子》(苏教版),他请几位学生到黑板上听写,一位学生把蜻蜓写成了蜻蜒。薛老师先让他仔细看看有没有写错,然后请他改正。这一回字是写对了,  相似文献   

11.
全县教学大比武在我校举行,我们和县教研员李成斌老师坐在一男生旁边听课。该男生也许看到李老师是教育局来的,课堂表现很活跃,老师每次要求学生举手发言,话音一落他就举起了手,然而每次老师都没有叫他。随着老师提问的延续,他的举手越来越缓慢,到了课堂后期老师再要求学生举手回答问题时他不仅不再举手,反而用笔在纸上写了"看轻人"三个字。可能是由于我们在关注这位男生,这次老师反而点名要他回答问题,他  相似文献   

12.
有人认为课堂上经常看到老师引导学生对自己察言观色,来明白老师的意图,这不是学生求知认知的结果而是学生察言观色趋炎附势的结果,这是一种暗示行为。那么,课堂上"察言观色"的究竟应该是老师还是学生?作为一名教师,他应该具备的能力不是让学生对他的察言观色,而是他对学生的察言观色。察言观色,是每个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只有善于察言观色,才能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状况。  相似文献   

13.
述而作     
美术教师请假了,一位老师代他去上课。这位老师不会绘画,请别人在黑板上画了一幅,他拎了去挂在教室墙上,要学生临摹。临摹前他指导学生如何构图,如何注意比例,如何使色彩谐调。他没说完,学生们哄堂大笑。事后,他告诉我:述而不作,教师难当!  相似文献   

14.
有一次,我听了五年级的一节分数应用题复习课。课上,老师让学生做思考题: 同学们参加野营活动。一个学生到负责后勤的老师那里去领碗,老师问他领多少,他说领55个。又  相似文献   

15.
事件1:王老师是某小学的数学骨干教师,几乎每学期他所教班级学生的成绩在本校都名列前茅。自实行新课程以来,王老师也开始放手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但一年后,王老师发现学生的数学成绩竟然下降了。王老师不知其中缘由,就怀疑是探究学习“惹的祸”。事件2:在一节语文课上,李老师让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过了一会儿,他发现学生的讨论有点离题太远,于是就要求他们一定要围绕给定的问题讨论。没过多久,李老师觉察到,学生其实对所讨论的问题根本就没有兴趣,但他还是一再要求学生回到给定的问题上。一节课下来,李老师和学生都觉得,探究学习真累!事…  相似文献   

16.
偶然听说一个学中文的博士立志改变中国基础教育的现状,到一所重点中学做语文老师。但是,同事排挤他,同学也不喜欢他。他知识广博,在学科知识上更是能够举一反三,为什么这样的老师得不到大家承认呢?怀着这样的疑问,我去听了这个老师的课,终于明白了个中道理。我注意到这个老师教学中存在问题的五个细节。第一个细节: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课文的题目,看到有的同学还没有翻开书,就大声教训说:“以后谁在上语文课时还没有打开书,那你就别上课了!”第二个细节:他在黑板上写了一些字词让学生在课文中找,理解字词的意思。这时候,一个学生向另外一个学生借字典。很明显,这个学生需要字典来解决课文中生字的问题。老师制止了他:“你要字典干什么?哪一个字不认识?不用查字典,我板书好以后就去你那,你问我。”第三个细节:当时学习的是一篇古文。老师先给学生朗读了一遍课文。老师读得抑扬顿挫,真的显出了一个中文博士的功底。接着老师在黑板上写几个思考题,让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思考黑板上的问题。学生们接到指示之后就开始大声地朗读课文,老师马上大声制止:“不要朗读,要默读,不要出声。”第四个细节:老师让学生读课文,大概十分钟之后,老师问道:“读完了没有?没有读完的举一下...  相似文献   

17.
最近 ,一位小学高年级的老师跟我谈起他班上发生的一件事 ,觉得十分苦恼。那天 ,在课堂上 ,有一位中队委员思想开了小差 ,老师为了促使他“醒悟” ,要他用“以身作则”这个成语造句。学生低头不语。于是 ,老师带着讥讽的口吻造了一句 :“中队干部上课应该以身作则 ,自觉遵守纪律 !”谁知 ,话音刚落 ,该学生却站起来回敬了一句 :“老师是光荣的人民教师 ,教育学生必须以身作则 ,怎么能挖苦学生呢 ?”霎时 ,全班轰动 ,气得老师脸色发白……他为什么会碰壁 ?原因在于老师严重地损伤了学生的自尊心。自尊心是一种个人要求受到尊重的感情。他促使…  相似文献   

18.
有人认为课堂上经常看到老师引导学生对自己察言观色,来明白老师的意图,这不是学生求知认知的结果而是学生察言观色趋炎附势的结果,这是一种暗示行为。那么,课堂上"察言观色"的究竟应该是老师还是学生?作为一名教师,他应该具备的能力不是让学生对他的察言观色,而是他对学生的察言观色。察言观色,是每个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只有善于察言观色,才能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状况。  相似文献   

19.
预约成功     
一位成绩差的学生,也想在老师同学面前“表现表现”。每次上物理课,他都和其他同学一起举手要发言,而教师真的点名叫他时,他偏偏“卡壳”了。物理老师每次都要帮他寻找合适的理由,让他体面坐下。几次下来,物理老师和学生有一次秘密谈话。  相似文献   

20.
心不在焉的老师有一天,人们看见一个有名的心不在焉的老师在路上走,他的一只脚一直踏在街沟里,另一只脚踩在人行道上。一个碰见他的学生说,晚安,老师。您怎么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