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东树在他的《仪卫轩文集》中说:“文章之道,必师古人,而不可袭乎古人。”这就是说,赋诗作文,是要学习古人的,但是这种学习决不能因循和沿袭,而应当善于发展,巧于创新。“识古人之所难,成自己之所能。”  相似文献   

2.
人生很多事,只说这几“点”。 起点。生命之起点,任何人无法选择,作为这个人本身不能选择出生的时间与家庭,当生命开始孕育的瞬间,一切都已决定。故此不说也罢!事业之起点,则因人不同而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3.
基于执法缘情的思想,早在西周时期古人就提出了"三典刑三国"的原则,即"三典"理论。在"三典"理论的影响下,中国各朝代的"五刑"轻重有所差异,分析其间的差异,浅探治世之成败,略有所见,或可有益于当今学术界之研究。  相似文献   

4.
常从电视与广播中听到一些念错了的词和字,始则愕然,继而有所悟,终不得不为之捧腹,为之扼腕三思.  相似文献   

5.
《文脉:我们的心灵史》,王充闾著,北京大学出版社[推荐理由]纵览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中华文化之所以连绵不绝,是因为其具有独一无二的理念、气度和神韵;是因为无数先贤为传承文脉而始终坚守着正气、骨气和侠气。作为人文三部曲之一,王充闾以隽永的散文,叙述历朝历代仁人志士或叱咤风云,或跌宕起伏,或隐忍抱憾的人生际遇,以古人精神之火烛照今人之心灵,反思和叩问今人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6.
白岩松直面“东方之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28岁的青年正逐渐为全国电视听众所熟悉并接受,他就是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的总主持人白岩松。白岩松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毕业后先是在《中国广播报》担任编辑,1993年入选为刚开播不久的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东方之子》节目主持人。3年多时间.白岩松以其严谨而充满理性,恬淡而蕴含挑战的主持风格把全国各地各界的精英介绍给了广大观众。《东方时空》也因此名扬海内,一句“东方之子,浓缩人生精华”已成为妇孺皆知的口碑语。主持艺术:准确定位,正视名人,打有准备之仗。《东方之子》是《东方时空》节目的重头戏,它要…  相似文献   

7.
《河北科技图苑》2011,(2):20-20
"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常被说成"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尤其在影视剧中多见,也被大家所接受。那么,为什么应该是"度"而不是"毒"呢?这需要从古人使用俗语与成语的组词规律来看。古人常用近义词或反义词的对仗使用来组成俗语或成语,而"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这一俗语中的"量"与"度"恰恰是一组意思相同的词。"量"的意思是能容纳或接受的限度,在此特指气量;  相似文献   

8.
在“逃离北上广”成为网络流行语之时,早有一部分精英,在一线城市历练多年之后,主动选择“战略转移”,在二线城市中打理自己的人生。于他们,新城是重新安置生活与理想的居住地;于新城,这些移居者会带来更多附丽。人与城,在新的历史时间点,努力兑现着彼此的梦想  相似文献   

9.
近日微信版本又有更新,并为所有用户计算出朋友圈收到和送出的点赞总数,不少用户"晒"点赞也引发新一轮点赞潮。点赞是一种缘起于互联网社交平台的网络语言,国人的点赞习惯则只是近几年才广泛兴起。发展到今天,微博、微信、QQ等社交软件和大多数新闻页面都附有点赞功能。"点赞"俨然已成为虚拟世界人际交往、态度表达的不二利器。赞美是人与人之间增进感情的重要手段,只是点赞真能达到促进感情的效果吗?今有点赞之交,古人则有妙语连珠。中国古人只能面对面或是用书信向  相似文献   

10.
宋代散家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这样让醉翁亭出场: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醉翁亭也。一个“翼”字,将亭之情、亭之景、亭之形象和盘托出,现于读面前。这就是古人一字立骨之法。  相似文献   

11.
张萍 《新闻传播》2008,(1):44-45
问题意识也可称作质疑精神,它要求记者围绕新闻事实不断发问。恰如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因此长于疑,善于问,是记者提升新闻报道水平不可或缺的素质要求。那么在新闻报道中问题意识究竟该怎么运作呢?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古代方位观念中,“东”位是与尊贵意识紧密相关的。古人把这一方位观念引入到人际关系以及生活中,于是便有了一系列与之相关联的观念产生。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古代方位观念中,"东"位是与尊贵意识紧密相关的.古人把这一方位观念引入到人际关系以及生活中,于是便有了一系列与之相关联的观念产生.  相似文献   

14.
《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司马迁有一段借古人行事以明志的文字。其辞曰:"太史公遭李陵之祸,幽于缧绁。乃喟然而叹曰:‘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身毁不用矣。’退而深惟曰:‘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  相似文献   

15.
干编辑工作时间稍长,碰到的希奇事儿也就多点。希奇的好事不怕多,于工作、于事业有利。再多也高兴;但若碰上希奇的怪事,怪到让人难以接受,怪到让人感到可悲,则当别论。去年5月,在一摞来稿中,看到一篇  相似文献   

16.
和五年前喊出虚妄的“35岁退休”的IT界精英们不同,这两年在都市中兴起的“悠客”族群不仅来自于不同职业、不同层次,而且他们开始明白,人生应为了快乐去工作,而快乐往往来自于放弃而不是拥有。 “悠客”,指的就是都市中这样一种人:他们主动从高速运转的职业状态中暂停或减缓下来,把更多的时间留给自己——给自己放一个大假,  相似文献   

17.
电影及电视剧是人生的缩影,但由于时间的限制,不可能每个角色都有充分时间去加以刻划,因此很多时候便只有靠一些细节去传递讯息及引导观众,例如从一个角色所叫的饮品(无气矿泉水意味着一个可信任的人,而烈性酒则意味着有心事  相似文献   

18.
眼纱是古人外出时佩戴的一种可透视的织物,宋代就巳出现,明清时期则比较流行.单纯作为一种生活用具,遮挡风沙和障蔽面目是眼纱的两个重要功能.而文学作品中的眼纱,则可能成为承载某种思想情感的意象.<金瓶梅>中出现18次之多的眼纱,既蕴涵着作者对于小说人物的主观评判,也是情节发展的线索和故事段落的标志.  相似文献   

19.
美国心理学家阿希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在甲卡片上画一条线段x。在乙卡片上画三条长短不一但差异甚微的线段a、b、c。其中b线段等于x。这时,如果有8个人故意说a等于x,那么第9个人虽然也看出b等于x,但因前人都说a等于x。于是他便怀疑自已了,也说a等于x。阿希把这种盲目地顺从别人判断的现象称之为“从众现象”。我国古人也曾多次指出“从众现象”之弊: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相似文献   

20.
水汶 《兰台世界》2016,(8):125-127
关于《诗经·召南·采蘋》一诗的主旨,古人多认为与祭祀有关。然与何种祭礼有关,却是众说纷纭。《毛诗序》认为,《采蘋》诗表现了大夫妻能循法度,可以承先祖、共祭祀。朱熹《诗集传》则认为此诗表现大夫妻能奉祭祀,其家人叙其事以美之。方玉润认为此诗与贵族嫁女的"三月教成"告祭宗庙有关。考察诗中"谁其尸之?有齐季女"之"尸""、季女",从诗中出现的祭品、祭祀地点来看,方说有理。《诗经·召南·采蘋》当是反映"三月教成之祭"的诗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