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企业对专利信息的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专利信息的来源、作用和分析工具,指出政府应该在帮助企业利用专利信息方面发挥更大的基础性作用.提出了设立一个专门机构对在其他国家申请的专利进行跟踪的政策建议。为了有效地利用专利信息,政府、中介组织与企业之间应该形成一个合理的分工体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旨在为提高政府公开信息质量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在界定政府公开信息质量内涵的基础上,对贵州省相关政策进行文本分析,整理出高频关键词表,并从质量维度和时间维度两方面分析政府公开信息质量的相关保障措施及存在的问题。[结果/结论]贵州省政府信息公开政策对公开信息质量的保障主要集中在信息的及时性和公开范围两个方面,而较少关注公开信息的一致性和信息公开效率;不同时间点发布的政府信息公开政策,其内容侧重点不同,且表现为更加细化和具体;"保密性"在政府信息公开的初期较为重视,但随着相关政策实施的成熟,对保密性的要求稍有宽松。建议进一步建立政府与公众的双向互动机制和社会评议制度,平衡政府信息公开与信息保密之间的关系,并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政府信息公开中。  相似文献   

3.
我国信息服务业的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面向生产者提供服务、提供专业服务和信息增值服务。本文在总结我国信息服务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分析了信息服务业为生产者提供专业信息增值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及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循环经济立法的关键在于完善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安排,主要应该包括循环经济规划制度,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制度,循环经济的标准、标识、标志和认证制度,以生产者为主的责任延伸制度,重点企业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定额管理制度,产业政策的规范和引导制度,政策激励制度以及政府、企业和公众的责任制度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十周年之际,本文深入研究政府信息公开政策的演 化历程,为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政策体系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过程】以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63 份政府信息公开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对政府信息公开的主体、内容、公开渠道和监 督保障措施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结论】政府信息公开政策的发展具有以下特征:主体的稳定性、内容的丰 富性、渠道的开放性以及监督保障的完善性。政府信息公开逐步从注重公开共享向数据利用演化。  相似文献   

6.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刍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畅  邓辉 《情报科学》2004,22(10):1180-1183
政府掌握着大量的社会信息资源.是最主要的信息生产者、消费者和发布者.政府信息资源的开放度已成为一个国家信息化水平程度的重要标志。本文从分析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化的现状出发.初步提出了构建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立法的框架。  相似文献   

7.
张维冲  王芳  赵洪  张建光 《科学学研究》2020,38(7):1185-1196
大规模政府公文的管理与分析是运用大数据思维和方法,推动政府公共决策与服务水平整体提升的一项重要探索。针对目前政府公文缺乏大数据分析、智能化处理技术的现状,首先重点研究了面向大规模政府公文的结构解析方法与信息抽取方法,为15种政府公文的语义结构解析提供了思路。然后,提出改进的内容分析方法,以提高基于政策条文进行内容分析的操作效率和智能化水平。最后以芯片领域为例,对相关公文进行了信息抽取和内容分析,得到以政策工具、研发与应用、政策目标为主要维度的芯片产业发展政策框架,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芯片研发主体以及政策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政府开放数据生态链协同共生”作为协同逻辑和共生状态的有机融合,为探索数字时代政府开放数据生态链的发展提供新思路。[方法/过程]首先,文章对政府开放数据生态链协同共生的概念进行界定,解析其4个协同共生单元:政府部门、数据生产者、数据传播者、数据利用者;其次,探究了政府开放数据生态链链内、链间、链内外网状三种协同共生类型;最后,基于SEIDR流行病模型,提出政府开放数据生态链传播及协同共生模型,并用MATLAB进行数值模拟。[结果/结论]仿真结果显示,无论链内、链间还是链内外网状协同共生,其数据信息传播量均大于原值,其中链内外网状模式最优。该结果为政府开放数据生态链构建了协同共生的增效成长模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信息公开政策是国家引导和调控信息公开工作的主要手段,是信息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和重要规范。[方法/过程]文章运用政策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761条信息公开政策进行多维度测量,解析我国信息公开政策中的权力主体、法律渊源和政策工具使用情况。[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信息公开政策相关权力主体,虽然涉入有一定滞后性,但是整体参与度很高,权力协同较深;相关法律渊源关系切实反映出我国由企业信息公开向政府信息公开转变的历程,以及企业信息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全面发展的特色;基于内容维度和工具维度的政策工具二维分析框架,发现我国信息公开政策存在供给型和需求型政策工具使用不足、政策工具组合结构欠佳等问题,未来应该加强供给型和需求型政策工具的使用,优化政策工具的组合结构。  相似文献   

10.
洪伟达  马海群 《情报科学》2020,38(5):126-131
【目的/意义】认清开放政府数据政策协同演化规律,有助于为完善我国开放政府数据政策、提升开放政府数据政策协同作用、促进数据产业和数据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撑。【方法/过程】以政策系统论为指导,分析我国开放政府数据政策体系子系统和各要素之间的协同演化过程,明晰开放政府数据政策系统的协同运行机理。【结果/结论】开放政府数据政策系统可分为主体子系统、客体子系统、运行子系统,开放政府数据政策系统的协同机理主要包括子系统内部要素协同、子系统协同两个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