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天中午,轮到我去检查午自修。刚到教室门口,一位女生就哭着向我告状:沈梦萧把她的作文书撕了。又是沈梦萧!我强压怒火,低声说:“沈梦萧你过来,你为什么要撕她的作文书?”沈梦萧慢吞吞地走到我跟前,阴着脸说:“她为什么不借给我看?”“什么?不借给你看,你就可以撕她的书?”我火了,哪有这样的孩子?我更加严厉地对他说:“这本书给你,要  相似文献   

2.
著名专栏作家哈理斯和朋友在报摊上买报纸,那位朋友礼貌地对报贩说了声谢谢,但报贩却冷口冷脸,没发一言。“这家伙态度很差,是不是?”他们继续前行时,哈理斯问道。“他每天晚上都是这样的。”朋友说。“那么你为什么还是对他那么客气?”哈理斯问他。朋友答道:“为什么我要让他决定我的行为?”每人心中都有把“快乐钥匙”,但我们却常在不知不觉中把它交给别人掌管。一位女士抱怨道:“我活得很不快乐,因为先生常出差不在家。”——她把快乐的钥匙放在先生手里。一位妈妈说:“我的孩子不听话,叫我很生气!”——她把快乐的钥匙交在孩子手里。男…  相似文献   

3.
独特见解     
儿子刚满六岁,正是像海绵一样汲取知识的年龄。可喜的是他对于长辈的教诲并不是全盘接受,很多事情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有时甚至令我们诧异不已。 幼儿园老师讲成语故事“精卫填海”。末了的问题是:“你喜欢精卫吗?为什么?”儿子回家后沮丧地对我说:“我没有举手发言。因为我又喜欢,又不喜欢,拿不定主意。”我问为什么,儿子说:“喜欢是因为她坚定;不喜欢是因为干不成的事她还要去干。”我愣住了,他的思维还真够新潮的,缓过神来仍循循善诱:“你可以把你的犹豫告诉老师,听听教师的意见。”儿子沉默了,他知道我最讨厌他上课不敢发言。“这是我不好。可是,妈妈你说过‘塞  相似文献   

4.
骄傲的光彩     
那年那个温暖的夏日,我的母亲突然去世了,她才36岁。下午,一位警官找到我父亲,请他允许医院用我母亲的大动脉管和眼角膜。我当时就震惊了,哭着跑进了房间。当时我只有14岁,怎么也不能理解他们为什么要把我所爱的人拆开。但是,我的父亲却对他们说:“我同意。”“你怎么能这样对待她?”我向他尖叫着,“妈妈完整地来到这个世界上,她也应该完整地离开。”  相似文献   

5.
一天,户外活动时,我正组织孩子们玩滚皮球的游戏。雅怡小朋友抱着一个大皮球,忽闪着两只大眼睛,神秘地对我说:“老师,皮球还能拍呢。你知道皮球为什么能拍吗?”我笑了,反问她:“你说为什么呀?”她一本正经地说:“因为它里面有弹簧。”边说边用两手按了按球。我说:“不对,皮球里是气,不是弹簧。”她马上反驳说:“不对,就是弹簧。”看到她那坚定的表情,我问她:“你怎么知道有弹簧呀?”她认真地说:“我们家气筒上面有一个小弹簧,妈妈把小弹簧一打,就打进去了。皮球就能弹起来了。”原来,在气筒上有一小节弹  相似文献   

6.
母爱     
有一次,幼小的我。忽然走到母亲面前,仰脸问说:“妈妈,你到底为什么爱我?”母亲放下针线,用她的面颊,抵住我的前额。温柔地、不迟疑地说:“不为什么。——只因你是我的女儿!”  相似文献   

7.
母亲的眼睛     
女儿今年十二岁了,还是娇气任性令我担忧。有一次因为我不让她吃两盒冰淇淋,她竟恨恨地说:“我要离家出走,我要跟你们断绝关系。”女儿的话一下子触动了我心底的伤痛,半晌,我缓缓地对女儿说:“你知道为什么你姥姥只有一只眼睛吗?”女儿摇摇头,我向她讲起了那段二十几年前的往事。  相似文献   

8.
《我的叔叔于勒》一文,语调描写富于变化,句句相因,巧妙地折射出人物的心理状态。例如: 1.他低声对我母亲说:“真奇怪!这个卖牡蛎的怎么这样象于勒?” 2.我母亲也怕起来,吞吞吐吐地说:“你疯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为什么这样胡说八道?” 3.我看出她在哆嗦。她很快地说:“我想就  相似文献   

9.
生动的自喻     
吴运铎——泥土他说:“即使我变成一撮泥土,只要是铺在通往共产主义的道路上,让我们的伙伴,大踏步地走过去,那也是幸福的。”彭加木——铺路石他说:”我愿一辈子做一颗铺路石子,让别人踏在自己的背上走过去。”赵春娥——煤她说:“我愿做一块煤,为人民献出全部的热。”朱伯儒——小草他说:“我是一颗长在山头上的小草,而且,不是我高,而是山高。”张海迪——流星她说:“我不能碌碌无为地活着,活着就要学习,就要为群众做些事情。既然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把一切奉献给人民。”  相似文献   

10.
我爱孩子     
“我不上幼儿园”一天,三岁的丽莹来幼儿园时,眼里满含着泪水。我抱着她亲切地问:“丽莹,你怎么不高兴啊?”她默不作声。妈妈解释说:“她说老师不疼爱她,哭着不愿来幼儿园。”听了这话我心里一愣:平时跟孩子们在一起,我从来都是一视同仁,为什么她说我不疼爱她呢?直到上课我才想起,丽莹活泼好动,有次上课时她坐不住,我严格要求她,让她遵守课堂纪律。没想到她由此形成了老师“不疼爱”她的印象。丽莹的妈妈还告诉过我:丽莹  相似文献   

11.
一天,在自由活动时,我突然听到轩轩很生气地说:“我爱她,怎么啦!”顺着喊声望去,只见轩轩撅着小嘴,瞪着几个小朋友,小脸蛋儿通红通红的,一副很不服气的样子。我笑着问:“怎么啦?”莉莉飞快地跑到我跟前,说:“轩轩亲了晨晨一口。他还说他爱她!”我平静地走到轩轩面前,轻轻地亲了一下他的小脸蛋儿,说:“轩轩,我爱你!告诉老师,你为什么爱晨晨?”轩轩的情绪阴转多云,怏怏地说:“晨晨儿歌学得快,画儿画得好,我就是喜欢她嘛!”我问其他孩子:“是这样吗?轩轩说得对吗?”“是。”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我弯下腰,拍了拍轩轩的肩膀,说:“轩轩,你没错…  相似文献   

12.
原来如此     
一天,嘟嘟的同桌来找我,她十分痛苦地对我说:“老师,求你给我换个座位吧,我实在不想跟他坐同桌了。”我问她为什么。她说出原因:“我跟他已经一个多月没有说话了,痛苦啊!”“不会吧,他可不是少言寡语的人啊!”我不太明白。“所以呀,我根本没办法打断他。”……原来如此@张静  相似文献   

13.
佳佳是我唯一的侄女,今年10岁了。一两岁时,她经常给我打电话,每次都甜甜蜜蜜地说:“姑姑!我是你的大直留(大侄女)!”我故意逗她:“姑姑的大石榴吗?”“不!是大——直——留!”她总是耐心地为我正音。  相似文献   

14.
我不喜欢吃     
在幼儿园,老师发现6岁的小玛莎不吃果子露,就问她:“玛莎,你为什么不吃果子露呢?”玛莎说:“我不喜欢吃。”于是老师指着其他的小朋友对玛莎说:“他们可都喜欢吃呀!”“那有什么,我小的时候也非常喜欢吃。”玛莎认真地说。  相似文献   

15.
林子 《家教指南》2003,(12):45-47
为了女儿,离婚缓期两年我和我的先生之间的分歧越来越大,女儿9岁那年,我终于决定离婚。但是像所有的母亲一样,我首先想到的是女儿,我害怕离婚会伤害她。一个周末,我带她去她最喜欢的麦当劳,吃完后,我看着她说:“妈妈有一件事想征求你的意见,这件事很重要,已经折磨我好久了。”“什么事这么难?你说吧。看看我能帮你什么忙。”女儿像个好朋友似的安慰我。我一字一句地说:“我想和你爸爸分开。”女儿愣了一下,看着我,问:“你是很认真的吗?还是和他吵架生气才这么说?”我点点头,说:“我是很认真的。”“为什么?”“你也看到了,我们之间分歧太大,…  相似文献   

16.
女儿从八九岁开始学钢琴,今年她已经13岁了,从来没有考过级。听说有考级证书,上高中能减免部分学费。我跟女儿说让她去考级,开始她同意了。谁知,刚报了名,她又变卦了。在临考级前一个月,一次她从老师家练琴回来,满脸愁容,蔫蔫地说:“妈妈,我的精神都要崩溃了,我不想考级了。”我问她:“为什么?”她支支吾吾地说:“怕考不过去……”“怕考不过去同学笑你,老师笑你,爸爸妈妈说你。”我接住她的话茬儿,她点点头。我跟她说:“别想那么多,过不过去没关系,关键你要能抓住这个机会,任何事情都要敢于尝试,至少你还有成功的希望,永远退缩,你就永远没…  相似文献   

17.
一次到朋友家作客,看到她的儿子非常活泼可爱,我不禁夸了他一句:“你真是个好孩子!”没想到,她的儿子却很认真地说:“不,我不是好孩子。”“为什么呢?”我奇怪地问。“我们班有好孩子,也有坏孩子,我是不好不坏的孩子。”他天真地回答说。我听了更加奇怪,仔细询问后才知道,孩子的班主任在班上开展了一个活动:每周评选出“好孩子”、“坏孩子”若干名,还要张贴出来。朋友的儿子既没被评为“好孩子”,也没成为“坏孩子”。他说,班上有一个学生已经连续几次被评为“坏孩子”了。身为老师的我,听了以后心情异常沉重。我很同情这些小孩子,尤其是那…  相似文献   

18.
温柔的征服     
张丽钧 《教师博览》2005,(12):49-49
那天,她去新接的一个班里上语文课,结果发现班里一个的男孩没有带书。她问他为什么不带书?是不是不知道今天有语文课?男孩说他忘了带。同学们笑起来,七嘴八舌地说:“老师,他有健忘症.”“老师,他一贯这样,快别在他身上浪费时间了。”她笑笑,没有再说话。第二天,她照样到班里来上课。扫视了一眼课堂,发现那个男孩的课桌上依然空空如也。她没有发作,平静地宣布“上课”。同学们喊“老师好”,她回礼说“同学们好”。要讲课了,她却发现眼镜没有带。衣兜里没有,教案夹里没有,到处都翻遍了,还是没有。她十分不好意思地说:“同学们,真抱歉呀,我忘了…  相似文献   

19.
一时间:9月26日下午地点:活动室观察记录:准备吃点心了,束老师带苹果组的孩子去盥洗室洗手,我正在准备餐碟,媛媛跑到我的面前一边哭,一边说:“老师,毛毛打我。”由于没有看到事情的经过,我带着媛媛来到毛毛面前询问:“你打媛媛了没有?”毛毛一脸天真地使劲点点头。我接着又问:“那媛媛打你了没有?”他立即摇摇头。我加重语气问:“那你为什么要打她?”他又摇摇头。我继续问:“她没打你,你为什么要打她?”毛毛一脸着急地说:“不知道”。采取措施:由于没有造成多大的“后果”,而且小朋友们都等着吃点心,所以我只是说:“打人是不对的,下次可不能…  相似文献   

20.
有一次,邻居的小妹妹问我:“为什么苏轼还叫苏东坡?”“也许他有两个名字吧。”我自作聪明地回答道。“那他为什么要取两个名字?”她这么一问,我也傻眼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