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石燃料和工业革命结合创造了人类历史上辉煌的文明时代,但同时也造成资源极大浪费.生态环境的恶化和破坏.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已成为当代人类发展所面临的巨大挑战。据世界能源委员会和国际应用系统研究所的研究.全球化石燃料最终可开采储量折合起来只可供人类使用100年,但开采成本较低的储量将在21世纪的后期耗尽。2030年以后,化石燃料资源将成为能源供应的大问题。日本对全球各种能源发展趋势曾经做过预测,到2020~2030年,主要化石燃料石油和天然气就达到顶峰,到2050年,煤就达到顶峰。而人类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呈指数式增长。与此同时,燃烧化石燃料排放的CO2等有害气体亦呈指数式增加.引起温室效应.自然灾害增多。  相似文献   

2.
孙娟 《科学中国人》2004,(11):66-66
生物质能源是指源于有机质的可再生的各种农林产品,是人类最先利用的能源。由于以煤炭、石油为代表的化石燃料的开发和利用,生物质能源渐渐被人类所忽视甚至废弃。随着化石能源的日渐枯竭及使用化石燃料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3.
《科学中国》2007,(8):5-5
目前,人类所消耗能源的70%来自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给地球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使人类生存空间受到了极大的威胁。科学家预言,尽管化石燃料能源未来仍将占有相当大比重,但其一统天下的局面将逐渐结束(地球上2亿年形成的化石燃料,大体只够人类使用300余年),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可望撑起未来世界能源供给的半壁江山。  相似文献   

4.
替代石油的生物运输燃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全球50%以上的石油被用于运输燃料,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2500多种人类必须的化工产品也来自石油。但化石能源终将枯竭,再加上温室气体效应、石油价格的飑升,使人类再次把焦点转向可再生的生物质能源,并且和发展农村经济结合起来。我国2006年进口石油依存度  相似文献   

5.
辛秀田 《百科知识》2004,(10):22-23
我们今天使用的主要能源是化石燃料,这包括石油、煤炭等等,而这些能源的使用一方面产生温室气体,造成对大气的污染;另一方面其资源有限.再有100多年人类面临用尽化石燃料的危机。能源危机开始困扰着人类,人们不得不寻找各种可能的未来能源,以维持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核能作为高效清洁的能源成为人们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为动力的工业文明飞速发展。人们在享受现代文明所创造的优越的物质生活的同时,能源和环境两大危机却已不期而至。按照目前人类活动所需的能源消费水平,再过一百多年,地球在50万年漫长的地质年代所形成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常规化石能源将要消耗怠尽;而与此同时燃烧化石燃料要向大气中排放大量废气,使大气变浊,造成酸雨剧增,气候变暖,洪涝干旱灾害频繁,臭氧层被破坏。在当前全球能源和环境向人类亮出“黄牌警告”之时,开发新能源已成为人类发展中的紧迫课题。谁能最先占领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先机,谁就将在未来全球经济发展中占据有利地位。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既解决了能源替代问题,又为农业资源、自然资源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空间,使其产业化、现代化,变无用为有用,清洁、环保,增加其价值和使用价值,既可推动农业与工业的结合,又可促进环境与社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以及化石燃料开采利用带来的全球变暖、城市大气污染、热污染等环境污染;提出了要吸取经验教训,适度开采,加大技术改进,增强环境治理,同时,研发清洁能源,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林木生物质能源替代煤炭的减排效益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能源转型方案中,生物质能源替代化石燃料是重要的选项,中国资源丰富的林木生物质在替代化石燃料的能源转型中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以木质颗粒燃料及传统的化石燃料(煤炭)为研究对象,基于生命周期思想梳理不同能源系统的温室效应排放指标与经济评价指标边界,从传统的生命周期分析与经济指标分析两方面,探讨中国木质颗粒燃料替代煤炭的减排效益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①木质颗粒燃料替代煤炭供热或供电时,单位能量的供应能耗降低0.01~0.176 MJ,在碳中性假设下,木质颗粒燃料具有显著的碳减排效益;②平均市场价格下,木质颗粒的单位热能成本高于煤炭,即用木质颗粒燃料替代煤炭供能时,单位热能或电能的使用需要付出较高的燃料成本,约为16.06~34.16元;③敏感性分析表明,能量转换率、燃料热值和燃料的价格对替代效益的影响最为显著,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燃料价格等措施可以大幅度降低燃料替代使用成本,实现环境与经济双赢。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及利用在未来中国能源结构转型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从碳中性下的净减排、生物质原料问题、提高减排效率和财政补贴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能源和石油     
一、世界和中国能源现状及中国面对的挑战 人类使用的能源有一个历史演变过程。19世纪上半叶以柴薪作为燃料,于20世纪中叶石油超过煤炭。目前,世界上的一次能源主要由石油、天然气、煤炭三种化石燃料所组成。据BP统计,2007年一次能源总量为11099.3百万吨油当量,化石燃料占世界一次能源的88%,  相似文献   

10.
经济发展建立在消耗资源的基础上,社会持续发展带来能源开采和利用,造成现在面临的能源短缺问题。根据世界能源机构2012年的分析数据显示,世界石油、天然气、煤、铀的剩余开采年限仅为45年、60年、230年和70年,化石能源日益枯竭。同时,传统化石燃料的使用产生大量温室气体,从而引发温室效应、全球变暖现象,以及雾霾灾害天气的频频发生;化石燃料中的杂质燃烧后向大气中释放氮、硫等物质,影响环境健康,打破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1.
能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对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地球上的化石燃料资源有限,石油、天然气仅能维持几十年。煤的储量可维持200年左右。大量使用化石燃料,特别是煤炭,不但在经济上不合理。而且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发展中国家占世界人口3/4。其经济的迅速发展对能源有更大的需求。由此可能在下世纪造成数倍于目前的污染。风、太阳、水、地热能资源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从长远来看。只有核能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人类能源问题。  相似文献   

12.
浅谈新型醇基燃料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世界能源发展正步入一个崭新的时期,即世界能源结构正在经历由化石能源为主向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变革。新型醇基燃料被当作最佳液体替代燃料并具有生态效益而成为工业生物技术的研究热点。针对国内醇基燃料的研究现状,分析了新型醇基燃料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正>生物质具有可再生性,并且十分丰富,每年生产量远远超过目前世界能源需求总量,相当于世界年能耗总和的10倍。因而,生物质成为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世界第四大能源。生物质可以通过微生物发酵生产沼气、压缩成型固体燃料、气化生产燃气/发电/供热、生产燃料酒精、生产生物柴油等方式进行转化和利用,应用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随着化石能源的日趋枯竭和人类对全球性环境问题的重视,生物质能替代化石能源利用的研究和开发,已成为国内外众多学者研究  相似文献   

14.
1国内外研究开发现状燃料电池是一种通过电极反应直接将储存在燃料和氧化剂中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发电装置。燃料电池具有能源转化效率高、噪声低、环境友好,可实现能源多样化。能源和环境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化石能源的枯竭以及环境污染的日益严峻,能源安全已成为关系到国家安全的重要问题。专家预计化石能源的可使用时间是30—40年,到21世纪50年代,人类社会将逐渐步入氢经济社会,而燃料电池技术是实现氢经济社会的基础。为此,美国、欧盟、日本等许多工业发达国家都制定了国家燃料电池和氢经济发展路线图。…  相似文献   

15.
肖娇  曹建明  徐林 《百科知识》2009,(10):29-31
当今世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资源耗竭等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全球化石燃料资源储量十分有限,石油剩余探明储量中国约可以使用15年,世界约45年;煤炭剩余探明储量中国约可以使用81年,世界约230年。不仅如此,化石能源的燃烧还会污染环境,所有这些问题给全球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甚至毁灭性的。  相似文献   

16.
今天,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已成为人类无法缺少的物质。但是,这类化石燃料燃烧后会排放出多种污染大气的化学物质以及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而且它们的数量也是有限的,总有一天会枯竭,于是人们开始寻找一种可靠而又安全的燃料。氢燃料的诸多优点使它成为科学家的首选对象。  相似文献   

17.
碳中和愿景下的能源变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已成为全球性的非传统安全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承诺的提出,对我国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面对我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挑战,文章提出通过能源变革,大力推进能源供给侧的电力脱碳与零碳化、燃料零碳化,以及能源需求侧的能源利用高效化、再电气化和智慧化,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化石能源+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和核能为保障的未来清洁零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  相似文献   

18.
正化石燃料的固定储量决定了我们不能一直依赖于它,而人类使用化石燃料又会造成环境破坏。世界对于可再生能源的渴望有增无减,希望能够使用可再生能源来供给人类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本文介绍了各类新能源,并介绍了几种相对比较成熟的新能源发电技术,旨在对新能源发电的发展提供一定帮助。现在的人类活动,主要依赖以天然气和石油为主体的化石能源,这类资源不仅仅会污染环境,还是不可再生的。与  相似文献   

19.
让砂粒燃烧     
有史以来,人类最引以为自豪的成就,多产生于200多年来的工业革命,由碳及其化合物煤、石油、天然气构成的燃料,作为最重要的能源物质,促成了蒸汽机、内燃机的大发展、大应用,使人类社会步入了工业化社会。紧接着还是在它推波助澜作用下,人类跨进了电气化社会、信息化社会,碳燃料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发展和繁荣的契机。令人遗憾的是,也正是在碳燃料的导演下,全球“温室效应”加剧、大气污染、酸雨接踵而来。地球上的生灵,又陷进水深火热的环境灾难之中。麻烦事还不止这些,因为科学家已经看到:石油、煤、天然气等碳化合物燃料已经…  相似文献   

20.
能源是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能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能源利用历史中.世界各国的能源结构大致经历了两次重大转变.一是从19世纪中叶前的以生物质燃料为主转变为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以煤为主.二是从20世纪中叶以来石油天然气代替煤成为人类的主要能源。伴随人类主要能源形式的重大转变而形成的“煤经济”、“石油经济”.有力地促进了人类经济社会的大发展。然而,化石能源终究是要枯竭的.以当前最重要的石油资源为例,最新预测结果是储采比为4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