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当前大学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趋势下,要关注和重视高职学生的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和提升,要在高职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能力,如:职业道德、职业责任、创造创新精神、敬业态度等,通过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能力,以更好地提升高职学生培养方向与就业行业的匹配度,促进高职学生进一步适应社会和行业,成为与社会职业相适应的复合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2.
在新时期,社会转型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对于人才提出更高要求,不仅需要人才具备良好能力水平,还需要具备优秀的劳动意识和职业素养。作为现代人才培养主要阵地,职业本科院校在这种背景下,学校需要积极合理展开改革,结合人才培养需求以及思政教育需求,积极渗透落实劳动观教育,从各个方面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和素养,让职业本科院校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理念以及职业观念,为其今后工作以及创业奠定良好基础。基于此,文章就针对思政视域下职业本科院校劳动观教育重要性以及策略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3.
随着近年来学生就业压力的日趋增大,对学生综合素养也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从现行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养看,仍表现出个人素质过于单一现状,很难与当前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相适应。本文对养成教育的相关概述、养成教育视阈下高职德育与职业素养融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及具体的融合路径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4.
司法考试和法学教育都以为社会和国家培养和选拔法律人才为目标,而司法考试作为法律职业准入的一个资格考试必然对法学教育教学产生影响。正确认识司法考试与法学教育教学的关系,加强司法考试对法学教育教学的积极影响,弱化司法考试对法学教育教学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实现司法考试与法学教育的融合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在法学教育中改变传统的培养理念,加强实践教学,逐步完成课程设置,使考核内容与司法考试相适应,才能够使司法考试与法学教育相融合,实现培养综合性法律应用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作为高等院校公共基础课程,大学英语重要性不言而喻。从高校教学角度思考,基于职业素质培养视角开展大学英语课程内容拓展及教学模式变革,无论对于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还是对于具备综合英语素养的应用人才的培养均意义重大。本文立足职业素质培养视角分析归纳大学英语教学现状,总结现有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提升学生英语职业素养的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塑造具备完善人格和丰富内涵的、知识素养深厚的、善于思考的、具备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完整能力结构的个体,这是一个新时代对新型汉语文教师的呼唤,也是每位汉语文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需要不断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课阐述的民法知识能帮助高职学生提高职业法律素养,对高职生今后的职业生涯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首先要明确"基础"课民法教育教学培养高职生职业法律素养的科学含义和内容;其次要改革其方法:改变民法教学理念,构建民法教学的新模块,突出高职生职业法律要求,巧妙地运用有关方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悟到作为职业人所必需的法律素养。  相似文献   

8.
职业素养是影响高职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职业素养培养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提升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深入分析现代服务类专业职业素养的内涵,剖析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现状,探索构建基于职业素养形成的高职现代服务类专业实训教学模式,在实习实训教学过程中系统融入"爱心、服务、责任、沟通"等职业素养教育,达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职业技能,增强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从而培养出"有内涵、有能力、有闯劲"的高素质技能型现代服务人才。  相似文献   

9.
职业指导人员的职业素养直接影响着被指导人的培养质量,特别是在就业率直接影响入学率的高职院校显得尤为关键。因此,职业指导人员在具备一名教师应有的师风师德的基础上,还应具备良好的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和心理素养。  相似文献   

10.
为使高职学生在未来就业中具有更加突出的优势,在职业化转型视野下探究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非常必要.本文着重从课程内容设计、课程目标设计、职业能力、职业素养训练项目设计、教学方式改革的设计来探究以高职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