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汶川特大地震灾后社区文化重建统筹优选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玖平  刘高福 《软科学》2009,23(9):54-58
5.12汶川特大地震对我国受灾地区的社区造成了巨大的破坏。社区文化重建是灾后社区重建的基本内容之一,对社区重建的意义重大。在统筹优选思想的指导下,综合运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对灾后社区文化的重建进行探索,建立了灾后社区文化重建的具体模式,期望能为灾后又好又快地进行社区文化重建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据《日刊工业新闻》2011年5月19日报道,日本环境省18日对外公布了以推进"静脉产业"为指导思想的灾后重建方案。在废弃物排放企业与废弃物处理企业之间建网连接,通过提取废弃物中的稀有金属,变废物为原料、燃料等,打造再生能源基地来推进东日本地区的灾后经济重建。  相似文献   

3.
马婧婧 《金秋科苑》2010,(1):193-194
都江堰灾后重建项目推介会透露。都江堰市灾后重建规划基本确定,重建一个由低层、老路为特色、体现休闲旅游文化为主的古城区,和以绿色城市、天府水乡为目标的新城区组成的一个国际性旅游城市。按照规划,今后的都江堰旧城区内.建筑将以2到3层的低层建筑为主,体现传统特色的旅游文化风貌。(8月7日《天府早报》)  相似文献   

4.
马婧婧 《今日科苑》2010,(1):193-194
都江堰灾后重建项目推介会透露。都江堰市灾后重建规划基本确定,重建一个由低层、老路为特色、体现休闲旅游文化为主的古城区,和以绿色城市、天府水乡为目标的新城区组成的一个国际性旅游城市。按照规划,今后的都江堰旧城区内.建筑将以2到3层的低层建筑为主,体现传统特色的旅游文化风貌。(8月7日《天府早报》)  相似文献   

5.
日本是地震等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面对自然灾害,日本政府从政府、学校、科研机构、文化体育以及防灾体系五个方面进行了灾后重建工作,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其及时、合作、科学以及长远性的特点非常鲜明。学习借鉴日本的经验,为我国灾后教育重建提供一些借鉴经验,从而推动我国灾区灾后教育建设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6.
浅谈高海拔地区的路基土方填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继业  陈善修 《青海科技》2011,18(3):121-122
S308线作为玉树"4.14"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运输保障线,远不能满足需求,根据安排,我公司承担了路基拓宽工程。本文结合高海拔地区S308线玉树—治多段路基拓宽中的实际,浅述了路基填筑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7.
秩序是自然界、社会进程以及思想精神层面中存在某种程度的协调性、连续性和确定性。重大自然灾害是一场秩序大地震:它动摇和颠覆了灾区的自然秩序、社会秩序与精神秩序。因此,灾后重建不仅仅是物质家园的重建,更重要的是秩序的重建。秩序的重建使人与自然关系重新和谐、人与人关系重新协调、人与自我关系重获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凌 《情报探索》2010,(3):28-30
提出图书馆应围绕避灾、减灾及抗灾工作开展职能创新,对我国避灾、减灾及抗灾所涉及的经济、社会、法律及文化等方面急需解决的问题和灾后重建等进行研究,在利用虚拟社区进行危机通信、促进灾区社会和谐、为政府部门高起点规划灾后重建提供决策支持、推介避灾减灾技术成果、引导农民发展避灾减灾农业及加强灾害科学教育等方面另辟蹊径,以充分发挥图书馆的社会作用。  相似文献   

9.
灾后重建中的住宅建筑是重建工作的关键,也是根本所在。在此首先介绍了钢结构住宅的特点,结合钢结构的特点和灾后重建的特殊情况,从结构性能、施工周期、建造技术以及经济角度提出了灾区重建中推广钢结构住宅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研究超强地震后混凝土屈曲关系剩余抗拉强度数值分析问题,为灾后恢复重建和建筑受损评估提供数据依据。分析震后型钢混凝土屈曲关系模拟分析与试件结构的屈服场效应,构建混凝土材料在地震后的初始损伤和自由退化数学模型,得到混凝土混合材料的弹性模量,进行混凝土弹塑性模型网格划分和边界条件分析。从试验角度得到地震后型钢混凝土屈曲关系剩余抗拉强度数值分析结果,得到地震作用后两组试件的受损云图,最后得到不同等级地震作用下的剩余抗拉强度与承载力数值分析结果。研究得出,该数值分析模型得到剩余抗拉强度数值分析结果准确可靠,精度较高,公式计算结果与数值模拟分析结果符合较好,有效构建地震后混凝土屈曲关系剩余抗拉强度关系。在灾后损伤评估与修复重建中优越的应用性能。  相似文献   

11.
王令朝 《知识窗》2008,(9):50-51
汶川“5·12”大地震至今已有数月,受灾地区已从抢救人员财产和抗灾抢险进入了灾后重建家园的关键时刻。究竟如何才能达到预定的合理的建设目标,先进实用的技术资源又是如何在灾后重建中发挥作用,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高新科技将在灾后重建中大显身手?  相似文献   

12.
重建规划的前瞻性: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布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汶川大地震及次生山地灾害,给灾后恢复重建带来多种困难。认识灾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变化特征是灾后重建工作的重要基础,很显然,山区承载力具有国家性。重建工作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并在重建规划指导下,逐步实现山区人口合理布局的调整,慎重对待迁建问题,要继续深化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基础性、战略性研究,开展地震次生山地灾害链形成机理、防治与预警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城市减灾的综合防治与灾后重建实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介绍城市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城市主要灾害类型和危害,然后全面阐述城市减灾综合防治的概念和具体实施要求,并通过国内外十大灾后重建城市的简述。说明城市灾后重建的指导思想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4.
《科协论坛》2008,(4):19
针对今年南方地区低温、雨雪和冰冻灾害给人民群众生产和生活造成的严重影响,以及科协系统科普设施设备等遭受的严重损失,中国科协近日制定灾后重建方案,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为灾后重建、恢复生产作贡献,开展减灾救灾科普宣传活动,恢复重建受损科普基础设施,提高科普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协出台灾后重建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今年南方地区低温、雨雪和冰冻灾害给人民群众生产和生活造成的严重影响,以及科协系统科普设施设备等遭受的严重损失,中国科协近日制定灾后重建方案,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为灾后重建、恢复生产作贡献,开展减灾救灾科普宣传活动,恢复重建受损科普基础设施,提高科普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6.
赵亮  何凡能 《资源科学》2020,42(4):661-671
随着全球变化的加剧,自然灾害日益频发,灾后恢复重建得到广泛重视。恢复重建规划作为指导灾后恢复重建的重要公共政策,对其开展实施评估将有利于保障恢复重建的高效实施与灾区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当前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实施评估相关进展了解研究现状,为后期构建综合性的评估技术提供基础。结合对国内外恢复重建规划实施评估理论、内容与方法的整理分析,对比归纳各类规划实施评估的经验与不足,结果表明:目前规划实施评估主要以城市规划、土地规划等传统规划为主,由于灾区具有自然灾害频发、社会经济脆弱等特征导致恢复重建规划实施评估面临更多挑战;现有评估多以传统规划评估理论为基础,需要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灾害经济学理论等完善自身理论体系;评估内容较多关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要素,还需对社会公平、文化保护等予以关注;评估阶段多关注规划实施结果,较少关注规划实施过程与实施影响;评估方法在各个阶段存在差异,定性与定量方法有待综合运用。未来需要通过设计全阶段的评估流程,构建综合性评估体系与开展灾后可持续性评估以提升评估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7.
文章根据凯恩斯消费函数和乘数理论,利用1985~2007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消除通货膨胀对中国GDP、最终消费影响后,利用后两者的协整关系建立消费函数,测算投资乘数,并利用该乘数和官方公布的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投资数,测得1万亿的重建资金约将创造1.89万亿的GDP。  相似文献   

18.
在芦山灾后重建中,面对灾后特殊群体专业化、多元化的社会服务需求,"雅安模式"通过枢纽型社会组织的构建,实现政社协同,将重建工作变为政府牵头,组织动员社会力量,以社会公益力量为主力,加强民众参与的全面组织形式,为灾区民众提供了多样化的社会服务,有力、有序、有效地推动了芦山的灾后重建工作。  相似文献   

19.
汶川地震后, 国务院已经提出抓紧编制"灾后重建规划".不少专家也呼吁,一定要珍惜灾后重建这个机逼,力争把灾区建设抗震功能齐全、人居环境优美的新家园.作为一切建设活动的依据,土地利用规划要先行.  相似文献   

20.
田军 《科协论坛》2010,(1):21-21
为积极动员四川省成都市茶坪村村民积极参与到灾后生态重建工作中来,探索一个尊重科学又注重乡土文化保护的可持续发展重建模式,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联合茶坪村科协、村两委,积极争取到环保部中国——欧盟生物多样性项目的支持,并于启动了“村民参与生物多样性调查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