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新闻的报道原则研究的是报道者在进行报道时的指导思想,它决定了报道者的选材、立场、态度。具有正确报道原则指导的报道者会客观、公正、准确对待各种科技事件,但不具备正确报道原则的报道者就可能在报道之初就犯错误.甚至迷失方向。没有正确的报道原则,即便写作手法再高明,也会歪曲报道对象,背离科技发展规律。研究科技新闻的报道原则,要从科学技术的特质入手。科学技术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在科学研究中,只有认识并掌握其规律的研究者才能对自然界作出正确的判断,并作出一定的新的贡献。而科技新闻报道者也只有认识到报道对象…  相似文献   

2.
科技报的新闻一般有两大类,一类是消息、通讯、言论等。属于纯新闻。它多见于一版;另一类是科技知识、实用技术、经验介绍等科普文章,这一类的报道在科技报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对于第一类,只要它及时,能吸引读者,就能体现其新闻价值。但对于第二类来说,它报道的内容一般都不是新近发生的事情,而是有关专家及专业户、科技户的经验,农村种、养、加工等方面的实用技术和科普知识。如何开采这些报道的新闻价值呢?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了解读者的心理,掌握他们的要求,准确进行报道,及时帮助他们解决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在报道这类实用技术的过程中,其新闻价值即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3.
我从事医疗科技新闻报道已有十多年了,在区内外新闻单位先后发表了300多篇稿件。根据自己的采写实践谈点体会。科技新闻应有科学性的鲜明特点,负有传播科学知识和科技新信息的使命。但它又不能像科普作品那样专业化。采写医疗科技新闻经常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兼顾它的新闻性、科学性和群众性。首先要考虑医疗科技素材是否有新闻价值。此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晚报科技新闻和科普宣传的创新之路,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及其分会中国晚报科学编辑记者学会,开展全国晚报科技新闻科普宣传状况的调研课题,其中钱江晚报负责华东片主要晚报科技报道与科普宣传状况的调研.  相似文献   

5.
科普广播是利用广播形式进行的科技传播,它不可避免地处在一系列选择面前。1)科普广播内容选择的片面性与科学精神某些科普广播长期停留在一些局部知识的普及上,缺乏对科普内容的整体把握与选择。科普广播在运作中解释自然现象,报道科技新闻,介绍科技事件,传达科技政策,以及教听众怎样选购生活用品,怎样吃得营养,住得卫生,怎样保护健康,怎样培育良种等等,这些在受众科学文化素养相当薄弱的现状下是非常必需且有针对性的,而且以后  相似文献   

6.
王旖旎 《视听纵横》2010,(2):107-108
对农科普广播作为各级广播电台的一个重要栏目,担负着宣传党的科技政策、报道新的科技动态、普及科技知识、破除封建迷信等非常重要的宣传任务,办好对农科普广播节目是我们宣传工作者的责任。但不容回避的是,今天的听众大都将兴趣集中在娱乐节目、体育节目及社会新闻上面,而关注对农科技节目的人不多。  相似文献   

7.
国际科技报道是关于国际科学技术方面的报道,涉及天文学、地理学、生物学、化学、医学、物理学、航空航天等内容广泛的领域。如果下定义,能否这么说:国际上新近发生的科技事件及其新成果的报道。国际科技报道有与其它报道题材相似的共性,但它的专业性较强,不同于国际政治、外交、经济新闻,报道对象是  相似文献   

8.
党报应当重视社会新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新闻与时政新闻之比较社会新闻是对于具有一定新闻价值的世间万象特别是奇异现象的报道。它是"反映社会生活中体现社会伦理道德的事件、社会风气、社会问题、风俗民情以及自然界和社会上的奇闻异事的新闻"。①报道对象与正常的社会现象有所差异,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当是社会新闻的基本取向。与时政新闻相比,社会新闻在报道对象、报道内容的重要、报道的严肃和深刻方面均不及前者,与之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和差距,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它在报道面的广阔、报道内容与方式所具有的趣味方面,则往往远甚于前者。前者在许多媒体特别是党报上被处理成要闻,具有相当强的穿透力,多为硬新闻;而社会新闻中的相当一部分则富于人情味和趣味性,多为软新闻,穿透力逊于前者,但对受众的吸引力有时超过前者。由此看来,社会新闻在新闻大家庭中自有其不可取代的价值。在一个媒体上,各类新闻兼备,互相配合,形成有机整体,将可以满足受众的多元需要。  相似文献   

9.
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是报纸的基本功能之一。报纸是新闻纸,报纸刊载的所有内容都应该具有强烈的新闻性。报纸上的科普文章属副刊内容,它不是新闻,但要具有新闻性。鲜明的新闻性是报纸科普文章有别于期刊科普文章、科普图书的主要特点。在编辑报纸“科技”副刊时,增强新闻性是最基本的方针。鲜明的新闻性是报纸科普文章赢得读者的关键。报纸科普文章的新闻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事件性 报纸科普文章的新闻性,首先体现在与新闻事件的关联性上。围绕新闻事件作文章,以新闻事件为由头,是报纸科普文章的选题重点。 新民晚报的“科学馆…  相似文献   

10.
新闻需要解释,已是新闻写作中一条无庸置疑的原则。科技新闻更需要解释。因为它报道的是科技领域里的新成果、新技术、新发现、新材料。惟其新,科技新闻才有新闻价值。也惟其新,一般读者就更难于理解和接受。因此,解释对科技新闻来说更显得必要和重要。科技新闻的传播对象不止是有关专家、学者和大学问家,还面对着不懂行的广大读者,这就决定了科  相似文献   

11.
为科技新闻增值的人文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新闻之光还没有射进每个有读报习惯的家庭,光顾科技新闻的电视观众也难以达到社会新闻观众的阵容,这和人类对科技新闻的需要明显不相匹配。 也许,科技新闻的专业性使读者的范围受到限制,消弭了它应有的外在价值。如果向它注入人文要素,其理性光点立即闪烁异彩,受众面会迅速扩大而使新闻价值倍增。那么,研究人文要素和科技新闻增值的关系,不能不是科技报道值得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从“环球IT报道”说起 “环球IT报道”是由号称IT传媒业“大哥大”的赛迪集团子公司赛迪影视制作的。其内容主要来自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卫星接收到的最新国际信息科技资料,加上国内信息产业最新动态新闻,包括对国际、国内正处于热点的科技人物的报道。美联社、路透社高效而丰富的新闻节目是其国际新闻主要源泉。 记得在该档15分钟的节目问世之际,IT媒介同业者纷纷赞扬它是一台大型信息科技资讯节目。”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位观  相似文献   

13.
在科技活动中,应用、推广性科技工作占很大比重。任何发明创造中,高新科技如果得不到推广、应用,就会失去其存在的价值。这种应用、推广性科技属于科普范畴,是一项把科技转变为直接生产力的活动。由于科普活动不那么具有“轰动性”,因此,往往容易被新闻报道所忽略。从这种情况看,欲加强科技报道,就特别要加强对应用性科技——科普工作的报道。科普工作的沃土在基层,深深扎根于基层的科普之树才能枝繁叶茂。因此,  相似文献   

14.
把科技报道写得让人喜爱些──浅谈科技报道的写作徐耀光研究一些成功的科技报道,我们就不难发现它之所以深受群众喜爱,主要是因为它们恰当地处理了科技新闻中准确性、通俗性、生动性、知识性和学术性的关系,使之突出科技特点而又不乏生动.那么如何把广播科技新闻写得...  相似文献   

15.
科普文章在报纸上占有一席之地。鲜明的新鲜性是报纸科普文章区别于期刊科普文章及科普书籍的主要特点。报纸科普文章的新闻性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事件性。报纸往往结合新闻事件宣传科技知识。在报道重要新闻事件的同时,配发科普稿件。如1987年我国科技界在超导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各大报纷纷报道了这一成果,同时配发了有关超导的科普文章,很受读者欢迎。如果不报道这一新闻事件,单发有关超导的科普文章,就很难引起读者注意。另外,报上的科普文章,一  相似文献   

16.
颜美群 《新闻世界》2009,(11):86-87
科技新闻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充当守望者角色,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受众的知情权;科技新闻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充当教育者角色,实行解释性报道,进行科普教育;科技新闻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充当政府和公众的喉舌,正确引导舆论,并对政府措施进行监督,对事件进行反思,提高公众的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17.
中国晚报科学编辑记者学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于4月 1日至3日在上海举行。来自全国34家晚报的科技新闻工作者共向大会提交了27篇论文,围绕“晚报科技报道(科普宣传)在新时期的发展之路”进行集中和深入的研讨。 新时期的科技新闻究竟应该报道什么?学会会长、北京晚报科教部主任黄天祥认为,科技战线的最新成就、重大事件,知识经济时代的精英人物固然还是报道的重点,但贯穿整个科技报道的主线并非是具体的人和事,而应是一种科学的精神,这种新时代赋予的精神无所不在。经济、金融、文化等各个领域越来越和科技紧密联系,所以科技…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产品新闻呢?通俗地讲,产品新闻就是关于某物质产品或精神产品的报道,如某产品问世、某书出版等。它是以报道的内容或对象命名的。它涉及工业、农业、科技、教育、文化、艺术等领域,而又是某领域全部内容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9.
军事新闻学是以军人为报道对象的学科,军事新闻充满了战场的火药味、战壕的硝烟味,战士的汗酸味,这是它的本义,但军事新闻在着力反映军营生活阳刚之美的同时,还应重视人的情感沟通,努力增强军事新闻人物的亲和力,使之更贴近受众,吸引感染受众。本文着重阐述增强军事新闻亲和力的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20.
科技以人为本,科技传播以人为本。大众传播是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最主要途径。从这一点上说,科技记者是广义的科普人员。本文明确以人为本在科技传播中的定位,以“百姓视角”为切入点,人新闻报道主体与受众主体两上方面,阐述了“百姓视角”是科技的出发点、影响力和宗旨所在。科技报道的百姓视角,强调对人的生命关怀、对人的本质关怀,努力建构报道主体与受众主体之间的新型关系,给现代受众新鲜的新闻体验。实践以人为本的新闻传播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