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沙汀在长期的小说创作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定势,热衷于营造开放性的故事结局便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一定势的形成,有地域文化(龙门阵文化)的影响;有大师(鲁迅、茅盾)的批评与指导;也有作家对名家(契珂夫)的学习与借鉴.这一定势的形成,使他的小说超越了它所描写的"范围的狭小"而具有广阔的意义空间;使他的小说的发展频频突转,因其结局而给阅读者一种"惊奇"之感.  相似文献   

2.
沙汀在长期的小说创作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定势,热衷于描写人物的争吵便是其中之一。人物争吵的主要类型有狗咬狗型,民与百相斗型,家庭纷争型,同事、乡民之间争吵型,看客与看客争吵型等五种。这一定势的形成,有地理历史的原因,也有童年体验和婚姻生活的影响。这一定势的形成。使他的小说注重人物争吵的描写,并以此作为一个视角,透视了川人的“吃讲茶”化,从而丰富、拓展了现代学作品中民俗描写的内容和领域。  相似文献   

3.
沙汀在长期的小说创作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定势,热衷于描写人物的争吵便是其中之一.人物争吵的主要类型有狗咬狗型,民与官相斗型,家庭纷争型,同事、乡民之间争吵型,看客与看客争吵型等五种.这一定势的形成,有地理历史的原因,也有童年体验和婚姻生活的影响.这一定势的形成,使他的小说注重人物争吵的描写,并以此作为一个视角,透视了川人的"吃讲茶"文化,从而丰富、拓展了现代文学作品中民俗描写的内容和领域.  相似文献   

4.
应该结束繁荣的新时期小说,来开创崭新的“新世纪小说”。这就需要回归,向传统学习;同时还要超越,把传统与现代结构起来,“批判-沟通-重建”,创立新小说体系。而要做到这些还要注意:(1)化的深入;(2)哲理的表达;(3)做学型作家。  相似文献   

5.
郁达夫小说的诗化境界是其具有长久艺术魅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他的小说的抒情形象是诗人自我意象与外在物象相统一的“诗化形象”;而小说中动人而真挚的情感,又使其小说具有情韵美,并且有着诗的意境,这三者的合谐统一,使他的具有了“诗化美”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王统照深受鲁迅的影响,他与鲁迅有许多直接的亲切交往,但更主要的是“神交”。他对鲁迅的小说创作有天然的敏感期待;对鲁迅的人格有天然的敬仰热爱;对鲁迅的爱情婚姻观有天然的理解和认同。这是因为他们有很多相似的家庭生活背景和文学创作道路;他们都是忧国忧民的现代知识分子;又都具有余英时所说的传统的“宗教承当精神”。  相似文献   

7.
20世纪引领中国都市文化潮流并具有特色的地区主要有:上海及其周边地区,它们被称为“海派文化”;津京地区,它们被称为“津京文化”;香港及其周边的广东地区,它们被称为“港派文化”。在这三种文化的孕育下,中国20世纪通俗小说此起彼伏地形成了三大波段,形成了海派、津派和港派小说。这三派小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各有自己的特色。文章认为尽管这三派小说的特色是多方面的,其总体特色应该是:海派小说完成了通俗小说的市场转型;津派小说构筑了通俗小说的地域特色;港派小说有着更多的现代国际视野。在这三派通俗小说的共同打造下,中国通俗小说进行了现代性的改造,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型的通俗小说。  相似文献   

8.
《九月寓言》采用被述世界自在的“感觉器官”的叙述身位,形成了作品独特的解释系统。这一解释系统的独特性,一方面表现为物候时间所提供的解释视域,淡化了故事的历史背景,消解了特定的意识形态内涵,使历史走向了神话;另一方面表现为对于“苦难”与“欢乐”观念的反常性扭转,使小说越出了启蒙主义的叙事传统而别开生面;更由于这部小说的解释系统,在整体上是建立于未化之民的心理状态(即创造神话的原始人的心理状态)之上的,这一切使这部小说一则中国乡村自三四十年代至70年代的历史去历史化,成了一个写实的神话世界。  相似文献   

9.
吴组缃是以少数量高质量的小说创作饮誉现代文坛的。在这些作品中,正如他自己所言:在“取材方面,大多写内地农村,其中又以反映农村破产时期动态的居多……、而这所谓“动态~浮非很多左翼小说家所写的革命动态,而是破产时期乡村的经济破产状态以及由此引发的人生变动。为了论述的方便,笔者将吴组拥这部分破产题材小说简称为“破产小说”。这些小说包挪小花的生日N杨子花》(1931年)《官官的补品V1932年)《黄昏w一千八百担》(1933年)《天下太平w樊家销》(1934年)等作品。这部分小说与他早期偏重于心理分析的小说以及四十年代那…  相似文献   

10.
在二十世纪关于散认识的众多观点中,将散视为与小说、诗歌和戏剧并列的体的做法更多地是国人对西方艺理论观念的借鉴与移植,而且影响深远。人们在强调小说创作的虚构性的同时,总是在有意无意地突出散的纪实性。中国古代散创作的理论争论中也确实存在着散创作要写实的观点。如“古之为诗,有泛寄之情,无直书之事;而其为也,有直书之事,无泛寄之情,故诗虚而实”(袁宏道《雪涛阁集序》)、“之用有二,载道、纪事而己。载道上也,纪事其次也”(方孝孺《读崔豹古今注》)、“之事本一,而其用有三,日析理,日纪事,日抒情”(方宗诚《古简要序》)等,说法不一而足,皆指向散的纪实性质。而事实上,中国古典散创作中却的确存在着虚拟化的创作倾向。由于目前理论界对此尚无定论,故此姑称之为虚拟散。  相似文献   

11.
宋以后的戏曲小说中,普遍存在着“大团圆”结局模式。对此现象,人们一般都持眨斥态度。同样。小说《歧路灯》的“大团圆”结局也遭到大多数论者的否定。然而从李绿园的文学观、创作目的、生平际遇以及小说的行文逻辑等方面来看,这样的结局应该是作者有意为之并苦心经营的,具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正>Oedipus The King,written by Sophocles,is adopted from Greek mythology.In the play,the hero Oedipus tries his best to fight against his incestuous destiny but he finally cannot get rid of his tragic fate.Oedipus’s miserable ending excites our pity and impresses us deeply.Though his tragic fate is doomed,his final ending of striking eyes and self-imposed exile is his own choice.In the play,the choices Oedipus has made,such as  相似文献   

13.
海明威小说的结尾方式是实现其“冰山原则”的策略之一。他小说的结尾方式可以分为主观描述式、议论式和客观描述式三类,客观描述式结尾又可以细分为对话式、行动式、景物描写式和内心独白式四种情形。评论界关于海明威小说结尾的界说有欠妥当。“零度结尾”只能指称客观描述式结尾,而且仅概括出它形式技巧上的特征。“萧索的晚秋”只道出了其思想内容方面的悲剧气氛。  相似文献   

14.
出生于湘西凤凰的沈从文,有着独特的人生经历,也有着独特的文风,在当时声誉鹊起,他在小说中用乡村的眼光来审视现代文明,文字优美,清新,自然,给人以美的享受.现在,撇开他小说的内容不说,单就他小说的结尾方法略谈看法.他小说的结尾主要采用了"煞尾"和"度尾"两种,根据题材的需要,秉承着作品的主旨和思想内容,匠心独运地运用这些艺术技巧,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相似文献   

15.
邹雪莲 《海外英语》2014,(12):216-217
A Doll's House is a famous play written by Henrik Ibsen. In the original ending of this play, Nora abandons her children and family. However, we know that Ibsen was also forced to write another ending. In this alternative ending, Nora submits to his husband and returns to her family. This must be disdained by feminis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eminist criticism, this thesis holds that as a woman of liberated spirit, Nora certainly will leave her family as in the original ending writes. This thesis tends to reevaluate this alternative ending and also through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main character Nora, it concludes that the alternative ending is an insult to its readers.  相似文献   

16.
《麦琪的礼物》显示了欧·亨利引人注目的叙述风格,是欧·亨利小说叙述风格典型的代表作。作者巧妙地融合第三人称全知视角、省叙、叙述空白和视角变换来暗设伏笔,推动情节的发展和悬念的层层构建,最后出奇不意地将令人惊愕的结局嘎然而止于富有戏剧性的场面中。《麦琪的礼物》的独具匠心的文体叙事策略使小说充满了悬念性和张力感,其富有悬念的结局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其小说叙述视角的预期文体效果。  相似文献   

17.
《牡丹亭》的结局,一般都认为是大团圆结局,然而杜宝始终不认可杜、柳二人的自由婚姻,故《牡丹亭》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大团圆结局。如此安排,让《牡丹亭》中的现实世界与浪漫世界的冲突和碰撞展现在观众、读者面前,使其具有更加深刻、丰富饱满的社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尼日利亚裔美国作家齐诺瓦·阿切比的著名小说《瓦解》描述了一个悲剧的一生从顶峰走到终结的过程。本文将分析的主人公奥康考在跨文化冲突中的不正确态度带来的悲剧结果,从而得到文化启示。  相似文献   

19.
嵇康,是魏晋时期的一位俊才、奇才,"正始文学"的代表人物,技艺精湛而又理论空前创新的著名音乐家、哲学思想家,更是位卓越的养生学家。作者根据几十年来广搜资料的积累,就嵇康故里所在行政区建置的古今变迁;嵇康一生的重要建树;嵇康人生悲惨结局的原因和其人其事对后世的影响诸事,作出实事求是的探索与钩沉。  相似文献   

20.
文章详细、全面回顾、介绍了张国荣的演艺生涯,深入分析了张国荣成功的因素,重点剖析了张国荣走上死亡之路的原因及影响,揭示了张国荣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事业有成而人生无常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