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教师都有一个感受:每次作文本发还到学生手中时,学生的第一反应就是看教师的评语。我不敢说每个学生都能认真揣摩教师的评语并在以后的作文中发扬优点,克服不足,但学生急着翻看教师的评语,至少说明他们很在乎教师对他们的作文所作的评价!作文是学生的劳动成果,教师的评价即是对他们劳动的肯定或否定。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我认为,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在评价学生作文时,既不盲目地褒奖学生,又能负责任地指出学生的不足,注重以人为本,体现人性化色彩,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语文教学中作文这一难点。具体地说,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首…  相似文献   

2.
我们在写生实践中更多的体会是大部分学生整体画面驾驭能力弱,每当教师谈到注意色彩整体感觉时,学生都很茫然,不知整体色彩感觉是什么?在他们的画面上多数看到的是看什么颜色画什么颜色,物体相互间看不到任何相互色彩关系,不会将整个需要表现的静物整体色调联系起来,不会分析光源色、环境色和固有色之间的相互影响。那么出现这些问题除了素描功底差、色彩画的少外,更多的更重要的是色彩观察问题和色彩感受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巧用学生的外在特征高年级的一节色彩课上,某教师呈现了各种色相挂图,古板、枯燥地大谈色彩感觉、色相等,专业术语让学生感觉这类知识离他们太远,听得似懂非懂。  相似文献   

4.
朱本斌 《教师》2019,(13):89-90
尊重个性、尊重差异,发现学生行为的价值,情真意切地对待学生,善于运用“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原理,都是教师需要加以修炼的品质。找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挥他们各自的长处,改进短板,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发展。教师虽然可以把正圆的图像看“扁”,但更多的时候不可将人也看“扁”,要用发展的眼光看人,用慧眼识人,特别是对成长中的学生。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色彩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色彩搭配和艺术创作,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教师要明确培养学生色彩感的意义与价值,寻找色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学生现实情况,采取看、品、演、玩、变、找等趣味化教学方法,有效落实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提升艺术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课标教学的深入进行,在开展小学美术教学时,教师需要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加强色彩教学,利用缤纷的色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主动学习中加深对色彩的理解,掌握色彩的运用方式,在创作过程中大胆想象,用五彩的颜色来进行创作,提高他们的绘画能力。在色彩教学中,教师要设计丰富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真观察、用心体会、积极创作,使他们能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中学会色彩搭配,绘画出色彩缤纷的图画,推动美术教学的高效进行。  相似文献   

7.
参加教学观摩活动.常常折服于教师课堂上精彩的表现--那些精雕细刻的教学艺术,但也或多或少生出一些疑问:学生在哪里?学生在干什么?学生有哪些收获?观摩者是为了看教师表演还是学生活动?我们总是有意无意地将注意力集中在执教者身上,学习教师教的艺术,分析他们教的得失,而很少将学生作为剖析的主体,分析学生学的表现,学的收获.  相似文献   

8.
色彩是绘画的重要因素之一,作者能运用丰富的色彩描绘出感人的艺术形象、再现自然美,使绘画富于情感和生命力,就必须用色彩来塑造形象。作者更应该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和色彩规律。因此,在高中美术绘画模块中,色彩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现就提高学生对色彩观察、理解和表现方法的能力谈几点体会。一、整体、比较、主动地观察色彩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联系地、比较地、主动地、整体地去观察色彩,找准色彩关系,感受色彩的倾向,大胆地从对象中强化出来。既不做对象的奴隶,又不做视而不见的盲人。观察色彩,首先要抓住整个画面的色调,围绕总体色彩关系和色彩的倾向进行创作。第一步,始终保持并不断深化捕捉到的新鲜的、独到的、微妙的色彩感觉,从而确定整个色调。第二步,深入观察、分析物体的冷暖对比,鲜颜色同灰颜色的对比,明确在一定空间中物体的主次关系。第三步,分析复杂的、微妙的色彩变化,以局部的丰富色彩来充实整体画面的色彩。为了让学生丢弃那种死盯住一个局部色彩不放的观察方法,在教学中,应训练学生迅速地看,尽力抓住色彩的瞬间感受,跳跃地看,观察时中间跳过几块颜色,同时看,留意观察色彩关系,比较地看,看色彩块、色性、色度、色相并加以比较。二、深入、准确地理解...  相似文献   

9.
<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必须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必须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了一套实用的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一、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对于识字不多、思考能力有限的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应采取在教师指导下讲解和阅读相结合的办法。首先要帮助他们初步了解数学课的特点,知道数学课要学习哪些知识,看数学课本的插图时要看清、数准图上各种物品的个数。接着教他们学会有顺序地阅读教科书,即要从上到下、从左往右地看,要学会先整体后部分地看。  相似文献   

10.
我的撕纸画《童年的脚印》参加江苏省第一届园丁画展,获得了优秀作品奖。的办公室里堆放着五颜六色的彩纸,墙上也贴着一幅幅撕纸作品。这些吸我的学生。他们好奇地问:“用手怎么能撕出这么好看的画?”我看他们这么撕纸画,就把这项美术创作活动引进了课堂。根据学生的年龄、性格特点,我选择了易于造型、色彩丰富的热带鱼作为题材,讲解了撕纸画的特点和制作方法,并为他们进行操作表演。在他们作欲望达到高潮之时,我让他们拿出旧画报、旧挂历及有丰富色彩或图案的纸,自己选择纸质,自己组织色彩、安排画面。当一幅幅生动有趣、各同的海洋鱼图制成后,我把这些画组成一片,挂在黑板上,学生惊异地发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9,(53):181-182
色彩知识是小学美术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色彩知识的学习与运用也是决定学生绘画表现力的重要因素。学生在课堂中对色彩的学习、积累、运用以及保持、增强对色彩的敏感度,需要教师在课堂中进行积极、有效的指导;在这其中色彩知识的学习与积累是最基本的,只有对色彩知识有一定基础和积累才能在之后的运用中得心应手。所以为了在美术课堂学习中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色彩、积累知识,教师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加强色彩感知以及知识储备,帮助学生深刻地掌握色彩知识;同时从学生自身来看也应不断地学习,并能够合理有效地整合教师传授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到知识的学习、积累与运用。  相似文献   

12.
陈飞 《考试周刊》2013,(90):32-32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情感体验是复杂的、多层次和多角度的.但其体验的过程和方式是有规律可循的。能否让学生真正地体验情感,要看教师能否提高自身的教育智慧,在课堂上真正实现师生角色的转换;要看教师有没有胆量和气魄真的放手让学生揣摩人物心理、体验他们的情感:要看教师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还要看老师能否把文中的生活场景生动地再现出来.让学生在特定的场景中体验情感。达到这些条件,就能把学生的情感体验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3.
色彩教学是油画专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教师要训练学生把握画面的色彩效果,使学生了解绘画是"看"的艺术。要学会观察,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色彩风格。  相似文献   

14.
多年来的美术课色彩教学中,人们都不约而同地遵循着一种教学模式:一进入色彩课就“全因素”地对学生提出要求,将色彩理论、观察方法、表现技巧等全盘摆在学生面前,直至课程结束。这种教学方法固然有它的长处,但检验一种教学方法是否科学,还要看其是否适应不同时期的学生状况。对于初学绘画的学生来说,其绘画基础薄弱、造型能力差,如果一进入色彩课就对学生过早  相似文献   

15.
<正> 色彩是美术系低年级一门重要的基础课,也是学生感兴趣而又很难掌握的课目。现在的色彩教学,从写生对象的造型、色彩对比、构图,特定的空间范围,基本上是教师一手摆设的,学生就是被动地摹仿也能应付学习。用这套教学模式,当完成课内色彩教学计划,带领学生外出艺术实践时,面对客观自然复杂的现象,他们就显得束  相似文献   

16.
刘林 《天津教育》2003,(5):45-46
一、进行知美和审美教育,陶冶学生审美情操绿叶是美的,高山是美的,流水是美的,大自然的一切都是美的。满怀深情地接受美的世界的拥抱,自身的性格和情感就将得到美的陶冶。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在日常的教学中给予学生这方面的引导,使他们在有限的课堂学习中,学到无限的感知美的能力。例如:在课上让同学们做一个色彩练习,用色彩块的相互搭配来画出一年的四个季节。其教学上的要求是锻炼学生对色彩的观察能力。学生开始的反应是感到不适应,感觉无从下手,在出示范图以后,教师再讲解春天的特点:“春天是生命萌发的季节,生机勃勃,春风拂面暖意融融…  相似文献   

17.
《静悄悄的革命》开篇就记叙了樱丘小学的小林老师构筑“相互学习关系”的改革实践,佐藤学先生用小林老师的话:“判断自己的工作究竟好不好,只能看教室里每个学生的表情、学习的姿态,看他们是否在持续地学习。”这句话点明了教师工作的着眼点在于学生,作为教学四要素之首的学生理应成为教学的主体。佐藤学先生旗帜鲜明地反对“悬在半空中的主体神话”,认为它“将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与教材以及学习环境等割裂开来,让教育  相似文献   

18.
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美术基础,特别是在色彩的识别和应用方面要多采用一些颜色对比强烈的方式来进行授课,让学生能够准确地辨别色彩,感受色彩。具体来说,教师可从色彩教学的广度和深度着手,让学生充分将色彩运用到自己的作品当中,并在学习中掌握有关色彩的一些专业知识。有了这些专业知识的指导,学生在运用色彩时就能够更加专注而投入,自身的综合素质就能得到有效发展,实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现代多媒体的运用下的课堂更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和趣味性,它将语言文字化为动态立体的画面,更为直接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抽象的语言具体化,让他们迅速而准确地把握,孩子们在精美的图片、优美的音乐、绚丽的色彩中更容易集中注意力,他们的思绪被老师利用各种他们感兴趣的方式深深地吸引住了,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课后,学生仍然沉浸在由教师运用多媒体带来的情境中,久久不能忘怀。当我教学《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这  相似文献   

20.
我在教学实践中,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教学思维的条理性和语言的完整性,通过"看、听、做、说",让他们一开始学习数学就会规范性地思考和表达。一、看首先训练学生能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或教学内容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