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1985年我校姚烺强老师提出“一点突破法”以来,众多的教师纷纷借鉴运用.实践证明,“一点突破法”对改变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固疾”很有作用.我们根据先生平时的论述,结合自己的思考,对“一点突破法”试作浅述.一、“一点突破法”的实质欲了解“一点突破法”的实质,笔者认为必须领会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巧抓一点,突破全篇这种从“点”上突破,以此带动对全篇课文理解的讲读方法就是一点突破教学法。“一点突破法”中所谓的“点”就是文童的细节,即一篇课文最关键的部位,它在课文中可以是一个词,一个句子,一个过渡段等,如同对垒中的一个关键子,动这个关键子就能动全局;所谓突破,即以这个点为突破口切入,然后逐渐延伸、扩展。运用“一点突破教学法”教学应遵循如下四个基本环节,  相似文献   

3.
四步骤阅读教学是近年来高段小学语文教学中常采用的教学方法。重点研读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它是在学生初学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重点分析课文的活动,目的是通过师生间的共同研读,使学生对课文的认识由表及里,加深理解。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笔者认为采用“一点突破法”比较好。“一点突破法”的基本要领是:哪里是一篇课文最敏感的部位,哪里是牵一发动全身的所在,就从哪里突  相似文献   

4.
放缩法证明数列不等式历来是高中数学的难点,在高考数列试题中经常扮演压轴角色.由于放缩法灵活多变,技巧性要求较高,所谓“放大一点点则太大,缩小一点点则太小”,这就让许多学生很茫然,找不到头绪,摸不着规律,觉得高不可攀!如何把握放、缩的“度”,使得放、缩“恰到好处”,帮助学生突破这个难点,一直是广大数学教师孜孜以求的研究课题.其实,  相似文献   

5.
一、什么是一点突破教学法 所谓“点”,即一篇课文最敏感、最关键的部位,它可以是一个词、一个句、一个过渡段等。所谓“突破”,即以这个点为突破口切入,然后逐步延伸、扩展,突破教学重点。这种从“点”上突破,以此带动对全篇课文理解的讲读方法,就是一点突破教学法。  相似文献   

6.
教学方法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师要想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就必须依赖于教学方法的发展、创新和运用。笔者在讲读课文方法上不懈地进行改革、丰富和创新,使之灵活地运用于教学实践。其中最有效的是一点突破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法的优化结合,从而使“一法为主,多法相助”的教学策略得以有效的实施,真正提高了阅读教学的效率、质量。一、一点突破教学法的界说与特点所谓“点”,即一篇课文最敏感、最关键的部位,它可以是一个词、一个句、一个过渡段等,如同象棋对垒中的一个关键子,动这个关键子就能活全局;所谓“突破”,即以这个点…  相似文献   

7.
现有的评价课堂教学标准中重要的一点即为“教学难点是否得以突破”。在突破教学难点这个支撑点上,教师常常煞费苦心而绝招迭出。譬如经典的“阶梯论”和“桃子说”,强调分解和降低难度,步子小一些,再小一点,台阶多一些,再多一些,然后水到渠成摘到“桃子”。但是,不知我们想过没有,到底有多少学生  相似文献   

8.
现有的评价课堂教学标准中重要的一点即为“教学难点是否得以突破”。在突破教学难点这个支撑点上,教师常常煞费苦心而绝招迭出。譬如经典的“阶梯论”和“桃子说”,强调分解和降低难度,步子小一些,再小一点,台阶多一些,再多一些,然后水到渠成摘到“桃子”。但是,不知我们想过没有,到底有多少学生  相似文献   

9.
<正>“一点突破”是指在阅读教学中抓住课文最敏感、最关键的部位逐步进行延伸、拓展,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中高年级的文学性文本有小说、诗词、散文等文体,在阅读教学中,如果能抓住文中关键的“一字一词”或“一问”,即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教学效果。现结合《小英雄雨来(节选)》《精卫填海》《长相思》等课例的人物形象品析,浅谈在文学性文本阅读教学中,如何利用“一点突破”提升阅读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
陈梦园 《小学生》2023,(8):25-27
“一点突破”,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就是通过一词一悟,一词一品,一字一析,感受人物形象,体会文本内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挖掘“一点突破”的教学价值,丰富学生的课堂对话,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落实,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1.
一、什么是一点突破教学法所谓“点” ,即一篇课文最敏感、最关键的部位 ,它可以是一个词、一个句、一个过渡段等。所谓“突破” ,即以这个点为突破口切入 ,然后逐步延伸、扩展 ,突破教学重点。这种从“点”上突破 ,以此带动对全篇课文理解的讲读方法 ,就是一点突破教学法。它具有四个特点 :1.选择性。它具有较多的选择性、灵活性 ,可根据不同的课文教与学的实际 ,作出不同的选择 ,使学生感到新颖、新奇 ,有利于唤起学生阅读的兴趣。2 .集中性。它具有较强的集中性 ,它可以紧扣每一篇课文一个点来讲读课文 ,由点延伸、扩展 ,以达到突破教学…  相似文献   

12.
我们莱州市小学段从1995年开始,在阅读教学中尝试一点突破教学法。前五年,我们经过初探阶段、再探阶段,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最突出的变化是,打破了长期占领课堂的“从头至尾,逐段分析,一问一答,课课不变”的传统教学模式,逐步走上了“巧抓一点,突破全篇”的讲读课例教学新思路。近两年来,我们又以《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思想为指导,以莱州市实验小学为基地,以讲读课例的教学为研究重点,以发展阅读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为主要目标,进行了一点突破教学法深化阶段的实验与研究。我们与我市实验小学教师一起,对一点突破教学法的教学环节再次进行了…  相似文献   

13.
通过比较中美教育,我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一些在中国老师手下总是得高分的学生在美国教授那里却没有得到预料的好成绩;而一些在中国老师手下总也得不到高分的学生却在美国教授那里得到了意外的高分。   美国教师注重“一点突破”,即学生能高水平地阐明一种观点就可以给予高评价;中国教师则注重“全面开花”,学生若仅就“一点”来论述,那么无论阐述得多高明也只能得这“一点”所规定的分数。就实质而论,“一点突破”式的评分标准鼓励了 个人的独创性,但往往不能了解学生是否全面掌握了课程的要求;“全面开花”式的评分标…  相似文献   

14.
人们常说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根本经验是“多读多写”,但“多读”如果只局限在课内,那是远远不够的。中外古今名人的经验用不着说了,就是在青年学生中了解一下也可以找到这么一条普遍规律:凡是学习成突破"-突破教材范围,多读一点文章;突破单元限制,多写一点文章,以便有效地培学养生的读写能力。比如,我教高二时,拟订了三个单元的写作训练计划.  相似文献   

15.
讲评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可是,如果讲评面面俱到,收效是不大的。我在实践中采用了“各个击破”法。所谓“各个击破”,就是每次讲评选一个问题进行重点突破。我在讲评《一个熟悉的人》这篇习作时,根据计划及习作存在问题,以“如何通过语言、行动具体写人”这一点进行突破。讲评时首先复习关于写人物语言、行动的要求及教材中人物语言、行动描写的典范。接着采取对比评讲的方法。先让学生  相似文献   

16.
《粜米》(通用教材五年制十册第9课,六年制第十二册第9课)是从叶圣陶先生写的《多收了三五斗》一文中节选的,讲的是旧中国的农民丰收后去卖米,可是米价跌了,农民吃了亏的事。我在教学中运用“一点突破法”以“粜”为突破点,以点带面学习课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一、领会“点”先让学生用音序查字法说说  相似文献   

17.
教师在上讲读课文时,选择什么地方为突破口是至关重要的。选准了,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常用的突破法有:从课题突破,从文中关键词突破,从重点语段突破,从变序突破。但这都是“正面”突破法。笔者以为,还有以下两处“侧面”突破法。(一)从历史背景突破。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是历史性题材的课文,还有的是作家在特定的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18.
所谓“突破一点”法,就是从整篇文章着眼,选择一个突破点,这个突破点可以是文章中的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也可以是文章的过渡段,还可以是文章的插图、背景材料等.但不管选择什么为突破点,都必须是教师“教”的重点,学生“学”的重点.然后,围绕这个突破点,顺藤摸瓜.找到与它有联系的重点段、重点句、重点词,一步一步落实到语言文字训练.最后,回归整体,升华中心.这种教法的特点是,使教学始终围绕着所选的突破点去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接受各种语言文字训练,极大限度地保持文章的整体性,从根本上避免了不顾作者思路,游离文章中心,孤立处理字词句段的分割式教学.下面就《草原》一课,试谈我们对“突破一点”教学法的实践与体会.  相似文献   

19.
基于包括课文在内的具体语境的思维和表达应该充满活力地培养学生的思维核心素养,而且要“活”而有“法”,有对错优劣之分,不能为“活”而“活”,“活”而忘“法”。本课例对孔乙己为人的探究应该基于思维和表达之“法”,更深入一点,更完备一点,需要去除简单贴标签的做法;对于“吃茴香豆”细节的分析有点随性了,应该引导到大处、深处。  相似文献   

20.
高考作文的“发展等级”共4项,15个评分点,“意境深远”是评分点之一。高考作文发展等级的评分,采用一点评分法,所谓一点评分法,就是以15点中最突出的一点来评分,也就是说,有一点突出就可以得到“发展等级”的满分20分。如何在许多考生忽视的“意境深远”上有所突破呢?笔者认为,可以借鉴古典诗歌并从中教取营养,融于写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