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扬州晚报》"楼市周刊"是一个以广告发布为主体的经营类周刊。2011年,"楼市周刊"创刊8周年。一个地方楼市的发达与否,从当地楼市媒介就可以看出端睨。经过多年的精心打造,《扬州晚报》"楼市周刊"已成为扬州地区平面媒介中关于楼市新闻传播、楼市广告发布的第一品牌。总结几年办报经验,"楼市周刊"主要是做足了"三篇文章":  相似文献   

2.
2004年7月份,我大学毕业,进入报社工作。这两年时间里,我先后在《嘉兴日报》新闻中心、专刊中心和《南湖晚报》成长周刊部、嘉周刊部担任记者、编辑,现在是嘉周刊部的执行主任。两年中,我在报社这个大团体中扮演的角色较多。转换也比较快,因此感受颇多。  相似文献   

3.
周刊是杂志缩短出版时间、增加新闻内容和增强时效的产物。新闻杂志是从季刊、双月刊、月刊发展到半月刊、周刊的。周刊表示以一个星期为时间单位出一期,如《瞭望》就是从1981年的月刊变成1984年的周刊。现在以周为单位出版的新闻周刊,除《瞭望》外,还有《深圳周刊》、《北京青年周刊》、《东方文人周刊》、《新民周刊》等。报纸以周为周期出版是相当普遍的。起初,它是在编辑、记者力量不足或经费有限的情况下,所实行的一种出版形式。现在许多行业报就是一周出版一期,如《福建商报》、《福建环境报》等。随着竞争的加剧,各家日报、晚报为了吸引读者不断推出新的版面、栏目。前几年是周末版或星  相似文献   

4.
缘起:社会公益活动能否由晚报来完成,这是自《舟山晚报&;#183;瀛周刊》创办以来一直萦绕我们脑海里的一个想法。作为媒体,要增加亲和力和社会影响度,除了策划百姓关心的报道外,适当组织些社会公益活动十分必要。而目前我们的城市这样的活动实在是太少了。  相似文献   

5.
作为都市生活类报纸,晚报在市民文化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不仅成为广大城市居民每天的"必修课",而且很多富裕起来、想了解更多社会信息的农村居民,逐渐把阅读晚报当作每天生活的"时尚课"。晚报周刊是晚报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报业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全国晚报界纷纷把办好周刊作为吸引读者、扩大影响、打造品牌、提升内涵的一项重要措施。实践证明,周刊同样是读者的文化大餐,广大读者对周刊的喜爱和期待  相似文献   

6.
唐林  邱振邦 《新闻导刊》2005,(5):20-22,14
十年前,当都市报呱呱坠地之时,晚报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它们当时根本就没有把这个初生的婴儿放在眼里,没想到不到十年的时间,全国绝大部分大城市里晚报“老大”的市场地位,都被都市报所取代。如果我们再往前追溯,在机关报和晚报之间,其实也有类似的“物换星移”;在晚报大规模出现以前,各级机关报是报业市场(只不过这个市场是计划经济中的市场)的占领者,  相似文献   

7.
吴建勋  徐华 《新闻实践》2010,(10):36-37
培育和发展小记者队伍体现了媒体的社会教育功能,使媒体真正成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载体,同时也培育了新兴的读者群,使报纸的参与功能有了新的拓展。从2000年开始,湖州晚报以“教育周刊”为平台,与当地教育部门、中小学合作,培育小记者队伍,打造小记者品牌效应。如今,晚报小记者已成为湖州市中小学校中最具影响力的团体,同时也是湖州晚报的一个大品牌。  相似文献   

8.
时光流逝,岁月荏苒,《呼和浩特晚报》已经走过了26个年头,如今正处在风华正茂的大好发展时期。可是我们不能忘记晚报的创业人和晚报的先辈们,是他们为今天的发展夯瓷了坚实的基础。回想起自己在晚报的日子,尤其是在二部4年多的日子,记忆尤为深刻,因为那是我记者编辑生涯的开始,也是我事业成就之所在。在二部的日子里,我从消息写起,从头做起,逐渐成长成熟起来。  相似文献   

9.
报业竞争越演越烈的当下,精品栏目的建设问题一直是报业有志者不断探求不断实践的课题。不少晚报在面临挑战时,纷纷“晚报早出”,以争夺受众市场。我们认为,晚报调整出版时间并非是唯一出路,利用好自身优势资源才是发展的硬道理。晚报初创时期“昨夜今晨”的时间优势曾给晚报带来辉煌,金华晚报就是利用这段有效时空,努力把报纸做得更精更强。  相似文献   

10.
(一) 中国的晚报发展经过了几个时期。八十年代后期是第一个阶段,可称之为“生根”阶段,其标志是省级晚报的陆续开张,几年发展下来逐步形成了一个地区框架。要说竞争,主要在同一个地方的晚报和日报之间展开,地区晚报之间基本上相安无事。这个时期的日报改革尚未全面开始,因此晚报清新可人、贴近群众的风格给读者带来了全新的形象,在争取读  相似文献   

11.
《张家口晚报》的《星期8》周刊是一份为市民提供衣食住行等生活资讯的服务性周刊。在策划活动方面,周刊立足生活资讯,从不同角度人手,下大力气在延伸服务上做文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近年来,《张家口晚报》在服务性周刊策划活动的谋划、操作、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也得到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报业的快速发展,地市晚报在省级晚报、都市报、行业报的挤压下,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日子越过越艰难。为此,笔者所在的地市级晚报《天中晚报》及时调整办报思路,于2006年1月创办了一份以新闻文摘为主打内容的、精致的、雅俗共赏的、男女都爱读的文摘类周刊——《天中晚报·天下文摘》。创刊伊始,《天中晚报·天下文摘》就积极实施文摘类周刊“新闻化”策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王荣 《新闻知识》2000,(6):30-31
报林中冒出一个新生带 长期以来,我国报纸结构基本上是以各级党委机关报为主体、以晚报和一些专业报为补充的格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报业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党报改革时期。在这个时期,各级党的机关报一统天下,报纸品种结构单一;第二阶段是经济信息报时期。这个时期从八十年代开始,随着党的中心工作转移和商品经济的兴起,各种经济信息报纸竞相问世,现在已有400多家。第三阶段是晚报复兴时期。到了九十年代,晚报进入了复兴和大发展时期,据统计,1991年以来,全国晚报从50家发展至144家。…  相似文献   

14.
甘肃《天水晚报》创刊于1999年,是陇东南唯一一家都市报。创刊20年来,本着"服务百姓每一天"的办报宗旨,着力反映天水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同时,特别注重传播先进文化、提升市民文化品位、打造天水文化新地标。2016年2月改版期间推出的《天水晚报·麦积山文化周刊》,就是《天水晚报》着力打造以提升天水文化品位、彰显天水文化魅力的文学、文化、人文类周刊。《天水晚报·麦积山文化周刊》每周四出刊,每期八个版,迄今为止已连续出版180期。  相似文献   

15.
<正>三峡晚报早在2008年就开展了小记者活动,建立小记者服务体系。如今,三峡晚报每年招募团员3000余人。以小记者团为基础,三峡晚报在建设垂直新媒体、办好周刊特色、拓展经营渠道等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一定成效。截至目前,“三峡晚报天天向上”微信公众号用户达76万;《教育周刊》风靡中小学校园;军事夏令营2022年招募1000余人,创下历史新高。一、开设专版,办好特色周刊2016年以来,三峡晚报在每周一期的教育周刊上先后推出“小记者”“暖新闻”“小记者作文”等专版。首先,每周会安排1-2个版的“小记者”专版,  相似文献   

16.
《军事记者》2001,(12):35-35
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湖南省新闻出版局批准,长沙晚报报业集团9月26日正式成立。这是湖南省首家正式挂牌的报业集团。长沙晚报报业集团拥有《长沙晚报》和《东方新报》、《军事博览报》、《中小学音乐报》三家子报以及一个网站和一家期刊。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0月18日正式挂牌成立,这标志着经济、技术设备和发行实力名列西南第一的重庆日报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长沙晚报》、《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成立  相似文献   

17.
从2007年,河南省《平顶山晚报》推出《鹰城周刊》,晚报的周刊从当初的一周一期8个版,发展到今日的一周五期每期8个版,分别是健康视界——医疗·健康专刊、财经纵横——金融·旅游专刊、车行天下——汽车专刊·教育博览——教育·楼市·家装专刊、品质生活——鉴宝·美容·情感专刊。  相似文献   

18.
在报业市场竞争中,开办周末版是各家报纸都十分重视的一个环节。1999年5月起,《武汉晚报》对其周末版作了一次革命性的创新和变革,将原综合性周刊《武汉晚报周末》改造成为专业性周刊《武汉晚报·健康周末》。这一举动赢得了市场、受众、专家的广泛好评。《健康周末》的诞生,报业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结果周末版当初能迅速崛起,为各家报纸所采用并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条件就在于,它实际是顺应和满足了读者的阅读需求,成为日常报纸的重要补充。随着报纸种类的逐渐增多,各报纷纷创办了自己的周末版,以求尽可能多地占…  相似文献   

19.
王立军 《记者摇篮》2001,(10):40-40
中国报业在经历了八十年代晚报复兴,九十年代扩版、产业集团化的热潮后,目前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即进入了都市生活报刊发展新阶段。  相似文献   

20.
欢迎读者参与、与读者互动是《新晚报》2006年全新改版的思路,也是改进新闻宣传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年3月19日,《新晚报》周刊“老哈尔滨”版应运而生,该版创办3年多来,已刊发近200期老哈尔滨稿件,许多珍贵版面被哈尔滨历史发烧友珍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