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牌制度是明清时期广泛存在于大瑶山地区的民族习惯法,是维系瑶族社会生产、生活的重要力量。现存的明代石牌较少,而清代石牌则较多。在分析明清石牌的基础上,指出石牌具有原始民主性、较强的权威性、民族习惯法、内容涉及广泛、制作形制多样等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2.
文以化人,文以育人。以文化育人是提升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的重要方法。瑶族石牌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涵着丰富的德育、法育、美育、智育等育人资源。瑶族石牌文化在瑶族社会历史中起到教育民众,引导民众,团结民心,凝聚民力,维护社会瑶族稳定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研究瑶族石牌文化对提升公民的民主法治精神、集体主义精神、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3.
石牌制度是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之一,主要存在于广西境内的瑶族,尤其以大瑶山石牌制度为代表。从解决民事纠纷的非诉讼程序角度上看,我们把石牌作为解决民事纠纷的实体法与诉讼法的一种结合体。同时,石牌制度也是瑶族民间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4.
葛彦伟 《文教资料》2014,(20):57-58
本文以传统民间美术对清昭陵石牌坊这一历史建筑形式及石雕纹饰作用的意义为出发点,通过分析和研究清昭陵石牌坊的纹样雕饰艺术特点及工艺,探求其特定的人文价值与艺术魅力。以清昭陵石牌坊中的纹饰为主要研究对象,一是对石牌坊石柱底部须弥座上神兽的研究,二是对石牌坊横梁雕刻纹饰---八宝的研究。清昭陵石牌坊迄今为止保存完好,雕工精美,神兽传神,里面集合了平雕、圆雕、浮雕、透雕等雕刻手法,纹样集满、蒙、汉多民族艺术风格,以及宗教传说图腾图样,刻画精致、生动绝伦。这为研究其艺术形式及满族民俗、民风、图腾崇拜、民族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5.
石牌方言属于赣方言怀岳片。石牌方言话题句的基本结构有"话题+()+述题"和"话题+唛+述题"两种形式。以"话题+唛+述题"结构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石牌方言话题句话题成分的多样性,分析石牌方言话题句产生的机制,从语言类型学的视角加以探析。研究表明,石牌方言的超分析性使之产生了大量的话题句;在语序类型上,石牌方言话题句属于TSV型。  相似文献   

6.
石牌,长江南岸的一个小村庄。六十多年前的中国,高山大岭终于阻止了日军西进的势头。攻不到重庆则不能停止中国绝死的抵抗,而进攻重庆必须打通长江,打通长江必须占领石牌。就这样,这个当时不足百户的小村——石牌,竟成了广阔的中国战区最关键的要塞。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分析了广西大瑶山地区的石牌条文对当地经商的汉族行商小贩的规定的内容,以及背后的原因及其对当地瑶民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四川隆昌被誉为“中国石牌坊之乡”,现存17座明清时期的石牌坊。古驿道、移民大族、地方官僚、隆昌青石、民房与牌坊的关系这几个恰到好处的因素共同构成了隆昌蔚为壮观的石牌坊群。  相似文献   

9.
<粤风·瑶歌>记录了明末清初浔郁平原的瑶族情歌,反映了瑶族男女青年的婚恋风俗,体现了瑶族的民族心理和精神风貌.是瑶民族历史文化发展及与汉、壮等民族文化交融的结晶,体现了深刻的瑶族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0.
刘斐 《天中学刊》2012,(1):87-89
河南安阳发现所谓"曹操墓",并以出土的"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石牌为直接物证。有学者据后世文献中多次出现的"常所用"一语以证明石牌的真实性。我们认为,只有在东汉末之前的文献中发现了"常所用"单独连用的语例才能证明该石牌为东汉末之物。然而据我们考察,在东汉末之前的传世文献中尚未发现"常所用"单独连用的语例,故此石牌应非东汉末之物,进而推断安阳古墓也非曹操墓。  相似文献   

11.
瑶族传统服饰风格论李筱文一、瑶族服饰的分类瑶族是我国南方古老的民族之一,如今已发展为国际性的民族,在中国、越南、老挝、泰国、缅甸、法国、美国、加拿大等地都有瑶族的足迹。世界瑶族人口将近300万,而居住在中国的瑶族最多,人口已达213万。瑶族人口多支系...  相似文献   

12.
氏族和村社是古代社会的最基本组织。氏族是共产主义的原型,村社只有半共产主义的性质。通过对这两种社会组织的考察,可以看到共产主义的基本精神包括三个方面:财产共有、直接民主和互助友爱的道德风尚。  相似文献   

13.
流传在富川民间的瑶族神仙文化,具体、详尽地反映、记录了瑶民族的民族进化和社会改革,是研究瑶族社会历史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料,本文对富川地区的神仙文化的产生、发展、形式和内容以及它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所产生的积极意义和作用进行了细致的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桂东瑶族民间舞蹈的民族意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西桂东瑶族在漫长的社会生活及人际交往中,形成、产生了大量的民族民间舞蹈,它丰满了瑶族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陶冶了情操,激发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感情,成为瑶族人民心中的一条感情纽带。本文从民族宗教意向、民族情感意向、民族文化意向等方面,对桂东地区瑶族民族民间舞蹈的民族意向进行了探索和剖析  相似文献   

15.
流传在富川民间的瑶族神仙文化,具体、详尽地反映、记录了瑶民族的民族进化和社会改革,是研究瑶族社会历史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料,本文对富川地区的神仙文化的产生、发展、形式和内容以及它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所产生的积极意义和作用进行了细致的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石牌下的贸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分析了广西大瑶山地区的石牌条文对当地经商的汉族行商小贩的规定的内容,以及背后的原因及其对当地瑶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瑶族重视社会教育,道德教育是其重要内容。以广西金秀瑶族为个案,着眼于传统社会教育方式,研究石牌教育、戒规与禁忌教育、苦难教育对瑶族青少年形成遵规守法、信守誓约、注重德行、崇尚美德、热爱生活、珍爱生命、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等道德品格的重要影响,揭示优良社会风气和良好社会教育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全民健身背景下桂西北瑶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民健身的社会背景下,作为我国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桂西北瑶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同样面临着新的机遇和发展。文章通过对桂西北地区瑶族少数民族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研析,揭示了桂西北瑶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色及其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的“卡夫丁峡谷”理论是他东方社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论的核心是俄国村社问题。马克思运用他的历史环境理论,通过对俄国村社的历史和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俄国村社发展前途两种可能性的预测性设想,指出,如果有成功的俄国革命的引导和利用与它同时代的资本主义的一切肯定成就,俄国村社有可能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0.
金秀大瑶山有五种瑶人,是中国瑶族的大观园,包含了中国瑶族的主要支系。金秀大瑶山是中国瑶族居住环境的典型代表。在大瑶山里,长毛瑶定居稻耕,过山瑶迁徙游耕,他们是中国瑶族两种文化类型的缩影。大瑶山各民族的关系及瑶族内部各集团之间的关系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成为观察中国南方民族关系的一个很好的窗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