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07年,有许多名流和巨富请67岁的奥古斯特·罗丹为自己塑像,萧伯纳便是其中之一。萧伯纳甚至故作谦虚地写道,将来有一天他可能仅以“罗丹的塑像作品而留名后世,否则将默默无闻”。四年以后,罗丹居住的牟峒村为当地一项慈善事业募捐。罗丹问镇上的议员们:“你们是要我的一座小塑像呢,还是要钱?”“罗丹先生,我们愿意收钱。”大器晚成的罗丹此时名声已逝。 40年前,罗丹在一家国营瓷器厂为一个收入微薄的雕塑家当助手,他是一个近视、矮胖、满脸胡须的商业陶器设计师,干活时穿一件针织背心,一条不成样子的蓝色长裤和一双其大无比的破鞋。在他的作品中(正如他会如此描述别的雕塑家),他“犯了在当时是不可饶恕的罪孽,通过表现肌肉的颤动给石头塑像赋予生命。他创作时轻快柔和、热  相似文献   

2.
罗丹博物馆位于巴黎7区的瓦莱纳街,是一座享有盛名的雕塑博物馆,馆内收藏着法国名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的许多雕塑精品。这座建筑于1728年至1731年间由一位叫德莫拉的贵族兴建,但建成后不久他便去世了。路易十四的儿媳曼纳公爵夫人是这里的第二位主人。比龙元帅是该府邸的第三位房东。因住期较长,因而此地被称为比龙公馆。  相似文献   

3.
1917年11月17日,法国伟大的雕塑家罗丹停止了呼吸,被安葬在其巴黎别墅的花园中.各界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一座复制的《思想者》静静地凝视着他的墓地.尽管他的许多作品问世时曾受到种种不公正的评价,但是到了本世纪初,他的辉煌成就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远远超出了欧洲;而今,罗丹的名字成了雕塑艺术的代名词;他的作品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奥古斯特·罗丹,1840年11月12日生于巴黎一个平民家庭.14岁至17岁时受业于列  相似文献   

4.
在中世纪的百年战争中,英军包围了法国的加莱城,法王慑于敌人的强大,放弃了该城。英王爱德华要求加莱全城居民无条件投降。不过,他还是愿意让城里的居民和平地生活,条件是:六个最有声望的居民必须颈上捆着绳索,手持此城和城堡的钥匙,赤脚离开该城,听候他的发落。第一个最富有的居民站了出来,说:“我已准备好为祖国牺牲。”随即,其他五位居民也一个接一个地站了出来,准备献出自己的生命。他们脱下衣服,身上只剩衬衣,将绳索绕在脖子上,手握本城和城堡的钥匙,向敌营走去。他们被押到刽子手那里,但王后的祈求和眼泪终于打动了国王的心,他答应赦免他们。五百多年过去了,人们计划为这些拯救加莱的义民建立一座纪念碑以资纪念。法国著名雕刻家奥古斯特·罗丹接受了这一委托。罗丹希望这座六人群像放置在该城的市政广场,底部稍高于人行道。他不  相似文献   

5.
名画《伏尔加纤夫》是俄罗斯画家列宾的成名作,它给画家带来极高的声誉。列宾是怎样画出这幅作品的呢? 1868年的夏天,列宾是在彼得堡度过的,他当时还在彼得堡艺术学院学习。一个星期天,同学们把他从画室中拖出,一起到涅瓦河上泛舟郊游。那是个绝妙的好天。客船沿河疾驶,不多一会儿,大家就来到城郊。两岸一座座豪华富丽的别墅在面前  相似文献   

6.
在1787—1799年的“法国大革命”中,随着1793年1月21日路易十六国王被处死之后,10月14日,他的妻子玛丽安托瓦内特也被交付革命法庭审判,两天后也被送上断头台。“也许几天之后”,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写道:“巴黎就已经几乎不再有人记得昔日的法国王后安托瓦内特被斩首,以及她的尸体在玛大肋纳公墓的情节。……不久,  相似文献   

7.
周轶 《世界文化》2006,(8):12-13
出生于奥地利犹太富商家庭的茨威格,被公认为20世纪最出类拔萃的中短篇小说家之一。艺术之都赋予了他诗人的气质和人道主义的情怀,他以饱含激情的笔触对人物的心灵进行挖掘,是一位抒写人性的高手。然而在那个战争的年代里,犹太人的身份使得他不得不暂时搁浅谱写艺术之笔,远离他  相似文献   

8.
巴尔扎克的午餐一天,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正在伏案写作《人间喜剧》。一位朋友来访,看见他如此专注,不忍心打扰他,就坐在一旁默默地等着。一会儿,仆人送来了一份午餐。那位朋友以为是招待自己的,便不客气地把它吃了。又等了一会儿,巴尔扎克始终没有抬头,他就悄悄...  相似文献   

9.
正里厄在黑夜中撞到一个在路上摇摇摆摆、不往前走的汉子身上。这时,城中亮得越来越迟的路灯突然大放光明。他们身后的路灯一下子照亮了这个人,他闭着眼睛,无声地笑着,因此而绷得紧紧的苍白脸庞上流着大滴的汗珠。他们绕了过去。"这是个疯子。"格朗说。里厄刚挽住他的手臂,发觉这位职员神经紧张,浑身打着哆嗦。"要不了多久,这座城中就只有一些疯子了。"里厄说。——摘自加缪《鼠疫》  相似文献   

10.
奥古斯特·罗丹度过了动乱不安、凄楚悲伤的一生,但他为世人创作了一些不朽的杰作。人们对艺术的鉴赏瞬息万变。仅在二十五年前,不少具有高度鉴赏力的人排斥奥古斯特·罗丹的作品,认为它们浮夸、庸俗、毫无雕刻风格。而到了现在,并无显著的理由,舆论的征候又转向了。今天,生于1840年的罗丹又被公认为一位艺术大师,是十九世纪初期伟大的浪漫派艺术的最后一个承袭者,或许,还被说成是自米开朗基罗以来的最伟大的雕刻家。  相似文献   

11.
一本齐白石画册放在桌子上,这是朋友送来的,看见它就不想再做别的事了,便坐下来欣赏。思绪一会儿跟着画面上游嘻的虾儿奔向那自由驰骋的广阔世界,一会儿伴随小蝌蚪们去领略美丽的田原风光,一会儿又由小鸡争虫联想到他日相呼的场面……。齐白石的画,以前在展览会上、荣宝斋的画廊里  相似文献   

12.
姜德明 《寻根》2001,(1):55-55
(桑松)、《马来亚的犯人》(茨威格)。1949年后,他又出版了译作《农民》(巴尔扎克)等多部。他为“明日社”的出版物写了不少广告,每篇不过百来字,又不乏学气息,可以作书话来读。如:  相似文献   

13.
“宗教大法官”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和宗教哲学家布贝尔曾就一百年以后,19世纪的哪位作家仍然是人类思想的领袖这一问题争论了整整一个通宵。尼采、托尔斯泰、左拉还是雨果?第二天早晨,当太阳从东方升起时,在他们的名单上只剩下两个人:一个是丹麦哲学家基尔凯郭尔,另一个就是陀斯妥耶夫斯基。茨威格和布贝尔真是慧眼识英雄,天才地预见了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现代性和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彬 《世界文化》2007,(11):25-26
“整个世界本来就是一座大花园。”当电影在Sarah Brightman吟唱的Winter Light这样的天籁之音中结束时,女主角玛丽的这句话简约的总结了整部电影的内涵。作为十多年前拍摄的儿童电影,美国华纳兄弟影业公司给我们留下了这样一个让大人小孩都能被感动的经典。很久很久没有看过这样让人一会儿安静流泪、一会儿又欢欣鼓舞的电影了。  相似文献   

15.
宁静的夜幕笼罩着萨里农舍的果园,威廉·霍尔曼。亨特正在这座果园里,坐在他的画架前在烛光下专心地画着。突然,他惊恐地停下了笔,在附近一条据说有鬼的路上响起了脚步声。脚步声越来越近,象是有人绕过农舍向他走来。亨特看到100码外有一个阴影。“告诉我,你是谁!”亨特喊道。一束:光线从果园的另一边射了过来,来人是尤  相似文献   

16.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中篇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最初我读的是俄版。现在翻看当时写下的内容梗概:大名鼎鼎的小说家R收到一位不知名的女人的来信。信的开头是“写给把我当作陌生人的你”。受好奇心驱使,他开始阅读这封长达30页的信:我那可怜的孩子死了,这应该告诉你,因为他也是你的儿子!时下,在这个世界上我只有你一个人了,可你并不知道我是谁,我却永远对你钟情。  相似文献   

17.
熄了灯,睡下.我听见虫子在鸣叫,离我不远,就在我窗下的草丛里,是蟋蟀,声音如金属摩擦,"吱哩、吱哩、吱哩……"此时已是子夜时分,是蟋蟀和另一些虫子出来活动的时候.夜里的乡下,猪睡了,其实这家伙本来就贪睡,它没有闲功夫用它的长嘴去拱蟋蟀的窝;鸡也睡了,它也没有精神去用爪子搜虫子来填肚子;人更是睡了,犯不着半夜三更去和几只小小的虫子过不去.  相似文献   

18.
爱情小札     
春夏秋冬春天里,她离开了早已熟悉的那座城市,随新婚的丈夫来到了另一座陌生的城市。他是一个房地产开发商,在很多座城市建设着很多幢楼房。他们的家是临时的,因为他开发的房子都是卖给别人的,没有给自己一套,他总是对  相似文献   

19.
瘟疫过去之后,伦敦变得安全些了,弥尔顿搬回了城里。但不久,大火又袭击了这座都市:1.3万幢房屋、全城2/3的地方化为灰烬,人们生计维艰,一片凄凉。在这两次大灾难中,弥尔顿全靠拼命写作来慰藉他那颗孤寂的心。在此期间,他创作了《复乐园》和《力士参孙》,对《失  相似文献   

20.
一天晚上,我坐在迈阿密职业选手体育馆里观看一场佛罗里达马林队对纽约麦特队的棒球赛。在第七局中场休息时,我注意到坐在我前排的两个人:一个十来岁的男孩和他的父亲。从帽子的特点不戏看出,父亲是位麦特迷,而他的孩子则带着马林队的标志。这位父亲拿正节节失利的马林队和儿子开玩笑,而儿子的回答却越来越尖刻。到最后,马林队的落后已无法扳回时,男孩冲着父亲用稚气的、满是厌烦的声音咆哮道:“我恨你,你知道的!”他愤愤地吐出这几个字,好像不得不一吐为快。然后,他站起来朝大看台走去。父亲无奈地摇了摇头。过了一会儿,他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