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4 毫秒
1.
自2008年底开始,周立波凭借自己独创的"海派清口"<笑侃三十年>、<笑侃大上海>和<我为财狂>在上海迅速蹿红,成为2009年上海演出市场最具影响力的文化事件,他本人也成了2009年中国娱乐休闲文化的热点人物.从海派文化的消费传统看,周立波是在用"海派清口"这种既有传统风格又融入创新意识的表演形式,通过怀旧的言说方式勾起观众的大上海主义情结,赢得观众的认同,然后再用一种娱乐的方式与社会热点、当前时政进行对接,迎合了大众的消费口味,从而扩大了其在娱乐文化市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上海二期课改的深入开展,我校逐渐形成了以海派文化课程为主题的系列性、有序化的校本课程,设置了一系列具有上海文化特色的拓展型和研究型课程,如上海城市环境保护、海派建筑文化、上海饮食文化、海派书画、海派文学等课程;以及立足上海,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的“中国风·民族魂”和“法语与法国文化”等课程。  相似文献   

3.
"海派绘画"是中国近代美术史中的重要现象,它是在上海独特的地域环境中,在多元的移民文化与快速发展的商业经济以及西方文化的侵袭等条件下所形成的.海派绘画有其独特的艺术个性,并对传统文人画有很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绘画题材的大众化、世俗化以及设色上的雅俗共赏.海派绘画对后世的中国画影响很大,它在中国画的传统与现代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成为现代中国画的起点.  相似文献   

4.
上海文化素以“海派”著称,海纳百川,开放多元,包容性强,在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依托上海特有的文化,涌现了一大批知名的教育家.海派教育家具有鲜明的特点:仁爱、睿智、开放包容和创新争先.  相似文献   

5.
海派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分支,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海派文化在上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丰富内容、凸显特色、拓宽渠道、增强实效的价值。上海高校要把海派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校园文化建设中,通过搭建大学生海派文化实践和网络平台,提升高校教师海派文化素质等途径,发挥其育人功能,进一步引领社会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6.
上海是现代小说中最为常见的空间场域,“上海书写”则是构成现代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书写上海的众多作家中,张爱玲是非常特殊的一个。张爱玲出生、成长于上海,对海派文化有着高度的认同,并用文学创作丰富和发展了海派文化。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张爱玲小说中的上海意象有着不同的呈现,包括作为现代都市的上海意象、作为殖民地的上海意象、作为传统城市的上海意象。张爱玲小说中的海派文化既有多元融合的文化格局、细腻精致的生活态度,也有苍凉颓废的精神世界,而海派小说、生平经历以及沦陷区政治环境则是张爱玲小说上海意象与海派文化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高校教学体制和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逐步深入,引起了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方式上的变化,学生宿舍(这里我们称其为"宿区")已逐步成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最基本的单位,在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地位也日益突出.为有效发挥"宿区"的育人作用,应着力加强高校学生"宿区"文化建设的理论探析及实践探索,准确把握"宿区"文化内涵,正确认识"宿区"文化特征,准确定位"宿区"文化功能,明确"宿区"文化构建规程.  相似文献   

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指南,同时也为新世纪我国科技进步和创新指明了前进方向,十六大明确指出:一定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因此,实施"科教兴国"是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题中之义,又是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客观要求,还是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简单梳理了一下传统"被"字句的发展演变,然后分析了"被x"格式在结构形式和表义上的特点及其反映的社会文化,最后预言"被x"格式不会退出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10.
海派文化的本质是市民文化,体现出娱乐对城市高强度竞争的救赎功能。海派市民文化进入电视时代以后逐渐适应了新的环境,而恢复海派市民文化正脉则得力于世博时代到来后上海所获得的诸多有关世博的优惠政策以及对上海城市身份的正面确认。周立波的海派清口、东方卫视的《中国达人秀》以及《舞林大会》,体现出了海派市民文化复兴的动向。《中国达人秀》是海派娱乐业的纪念性形态,《舞林大会》激活了世人对上海舞厅文化的记忆,周立波的海派清口系列则显示了海派市民文化的刚性力量。2002年上海获得世博会举办权,使得世界性的元素第一次以正面、积极、合乎法理的姿态再度移植到上海。新海派市民文化将在合理、健康、理性、自觉地消解西方文化的基础上融入大量本土文化的元素。世界性的美学均衡性法则已为上海城市及其市民文化带来了生机。  相似文献   

11.
海派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分支,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海派文化在上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丰富其内容、凸显其特色、拓宽其渠道、增强其实效的价值。上海高校要把海派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校园文化建设中,通过搭建大学生海派文化实践和网络平台,提升高校教师海派文化素质等途径,发挥其育人功能和社会责任,进一步引领社会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12.
随着当今科技世界的迅猛发展,以网络为载体的新兴文化正在迅速崛起.当互联网也成为全球性文化时.由此衍生出新的网络文化--网络"客"文化.网络"客"文化是一种在后现代主义下催生出的模式,它具有独特的传播模式和沟通模式.  相似文献   

13.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启蒙运动,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研究,成果很多且研究很深入.但是,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即语言文化,却鲜有人从历史的角度论及.事实上语言文化上的革新,对文化的传播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其本身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内容."白话文运动"以及"注音字母运动"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对推动中国语言文化发展所作出的重大努力.正是这两个方面的发展,使汉语走上了"言文一致"的道路,使我国注音字母逐步走向规范化、系统化,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扩大了影响,壮大了声势,并造就了我国教育与文化的新气象.  相似文献   

14.
"两课"教育的问题,出在教师在驾驭"两课"教材内容、阐释"两课"所涵盖的文化内涵、以及对"两课"教材的处理和教学方法上,忽略或轻视文化内涵,削弱其文化功能,表现出对教材思想的理解和教学方式方法上对文化内涵的漠视或淡化.优秀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对于中华民族的教育影响,从远处说是民族的根,从近处讲是民族的魂.在育人问题上,人文素质和文化修养是"两课"教育的主干、灵魂和生命力所在."两课"教育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学生对其政治思想和文化内涵的认同和内化;在嵌入其中的文化内涵,对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和道德修养及价值取向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校教学体制和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逐步深入,传统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方式正发生显著的变化,学生"宿区"已逐步成为学生教育管理的基本单位.应正确认识"宿区"文化内涵、文化特征和文化功能,主动构建"宿区"文化基本规程,切实发挥学生"宿区"文化建设在落实高校育人目标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鸳蝴和海派的界定历来不能达成共识,考察上海小报文化形态的衍变过程,对这类问题研究具有推进作用。鸳蝴文化和海派文化构成了近现代上海市民文化,这二者的发生发展勾勒出了上海市民文化的轨迹。鸳蝴文化起源于士大夫和市民文化的结合,经历了“由雅到俗”的过程;海派文化接续的是西方现代主义的血脉,在中国市民社会的境遇下,逐渐向“俗”定位。  相似文献   

17.
1928年中共六大后,中共中央在坚持城市革命基础上,以江苏下辖的上海为中心,依据新的组织路线对中共江苏省委进行人事和机构改造.中共中央试图通过组织改造使江苏、上海等区域成为中共革命的旗帜,进而推动全国革命高潮的到来.但在改造过程中,中央与江苏省委围绕上海工作产生了分歧,史称"江苏问题".该问题看似是人事纠葛与纷争,但背后折射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中央与地方组织关系受到了"城市中心论"的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底韵,它是经过几千年沉淀下来的文化财富.今人在享用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时也会思考它是怎么形成和发展的.特别是在如今全球文化共享的时代里,我们更会把目光放在文化的交流和比较中.其中在英汉文化的比较中,颜色词的文化差异极易导致人们的理解误区.下面我们就"蓝色"一词,列举一些它与"blue"之间的异同与翻译.  相似文献   

19.
"拼客"文化是网络时代催生的新兴文化现象.近来,"拼客"一词在大学生中流行甚广,"拼学习"、"拼生活"、"拼爱心"渐成时尚.大学生"拼客"所倡导的"拼客"文化是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的现代阐释;校园"拼客"们正用绿色消费方式推动着校园的生态文明建设;在"拼"出来的和谐氛围中,"拼客"们的社会交往更加充分,为实现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空间.一个更加和谐的校园正被大学生们"拼"出来,这是一种正在流行的校园时尚,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文化"的定义、威廉斯与M·阿诺德和利维斯主义、威廉斯与马克思主义三方面探讨了雷蒙德·威廉斯思想中的"大众文化"问题,指出威廉斯共同文化理论的提出,对于解决中国当前文化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