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新感觉派都市小说叙事模式对传统小说的突破和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感觉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该派作家借鉴了欧美现代派和日本新感觉派的艺术表现技巧,以“感觉”为艺术表现核心,采取了独特的内向化的审美视角来发掘都市人的深层心理,拓宽了小说艺术表现领域,全面突破传统小说叙事模式,创造了新的小说叙事模式,丰富了现代小说的表现技巧。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鲁迅的第一人称小说和第三人称小说的距离控制模式进行分析,发现鲁迅小说显示出一种卓越的阅读品质,作者通过叙事引导读者,最后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小说文本的意蕴内涵。读者被小说的叙述技巧赋予读解的多种可能和自由,拥有充分让主体思考的余地,这也是鲁迅小说的内涵随着历史的进程而不断地丰富和被开掘的根本原因所在。鲁迅小说的叙述技巧是一种创造多元价值判断的叙事技巧。  相似文献   

3.
聂华苓在《桑青与桃红》中对小说的形式和技巧进行了有意义的开拓,我们可以从小说诗学的角度对其进行解读。者通过小说形式层面的断片与缝合、技巧层面的零度写作与象征以及效果层面的魔幻和寓言化的世界的诗学整合,呈现了小说的多重主题和复义指涉。  相似文献   

4.
文章就鲁迅小说中所表现出的意识流技巧和手法进行了探讨,着力于归纳鲁迅作为东方意识流小说之父的意识流小说创作主要艺术成就,反映鲁迅意识流小说创作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5.
小说作为一种受大众欢迎的文学类型,对于丰富人的情感体验、提高读者的文字技巧、充实人们的内心世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对小说的教学现状却并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因而对于小说教学就需要进行技巧的探索和深入,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全面研究分析了汪曾祺小说语言的散文化技巧、叙事技巧和风格技巧,并在此基础上,探寻了汪曾祺小说创作具有民族特色和个性色彩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龚乙珊 《文教资料》2007,(16):96-98
美国作家福克纳是20世纪小说家中一位伟大的小说技巧的实验家,一直在对小说的形式和技巧进行创新和改革,往往在其作品中展示出独特的叙事手法。本文以《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为范本,着重分析小说中叙事技巧的独特之处,并探讨这种技巧对于表现小说主题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8.
探讨该小说最重要的三个叙事技巧 ,即 ,哥特式小说的叙事方法、独特的叙事视角和鲜明的对照手法 ,指出小说题材与叙事技巧的统一性 ,并从叙事技巧的分析揭示小说的深刻意蕴。  相似文献   

9.
意识流手法是鲁迅小说中又一种技巧,鲁迅运用的这种技巧不源于俄国现实主义,而非传统意义上西欧的意识流。鲁迅小说中的意识流很有自己的特色,它跟中国传统现实主义写作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具持色的“鲁迅式的意识流”。  相似文献   

10.
一、叙事学 传统小说理论注重分析作品的主题和内容.把小说看成是情节、人物、背景(环境)和主题的的结合体。新的批评理论认为以上四要素是小说的内容,不是小说的技巧、形式。随之兴起了专门研究小说讲故事的技巧的理论,这就是叙事学。  相似文献   

11.
刘向书与中国前小说的形态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中国前小说叙事经历了一个寄生子史而旁出的嬗变过程。在此过程中,小说的基本因素得以孕育、发展,小说的叙事技巧得到运用并日趋丰富。子部和史部这两大部类的前小说对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小说形态产生了重大影响。刘向书亦子亦史或非子非史的形态表明,在小说寄生子史的历史时期,刘向书是一个颇具研究价值的典型个案  相似文献   

12.
现代小说理论认为技巧形式是小说的本体,没有技巧就没有小说.小说解读也要注重小说的技巧形式,找出这一篇小说独特的形式从而进入小说内部.文章以《我的叔叔于勒》为例分析叙述者及叙述视角选择的秘密.  相似文献   

13.
论契诃夫对汪曾祺小说创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曾祺的小说创作受到契诃夫较大的影响。与契诃夫小说比较,汪曾祺同样以小人物的生存状态作为小说创作的主要描述对象,并通过对他们平凡生活的展示,表达人道主义的关怀。艺术上,汪曾祺的小说也有淡化情节、结构自由的特点,重视“留白”处理和细节描写,具有和契诃夫小说类似的风格技巧。  相似文献   

14.
《马桥词典》的争论是由小说艺术形式引发的,以词典形式写小说,是小说的外在形式的问题,这不是小说艺术价值的最高的乃至唯一的标准,而只是一种解构故事的现代小说技巧而已。  相似文献   

15.
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玲创造性地把电影化技巧不着斧痕地化用进她的小说,使她的文字组合带有浓郁的视像性和表现力,使她的小说的艺术层次与思想内蕴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学是一种充满灵性与个性的东西,每个人都有与别人相似相通的认识、表述或技巧,也有别人所不可企及和无法取代的独特感受、体验和风格,莫言的小说就是一个绝好的例证。同样是借鉴学习魔幻现实主义的一些技巧,莫言的小说却“魔幻”得独具一格,它们既不像贾平凹的小说在鬼神精怪的叙述中获得魔幻。也不像扎西迭娃的小说在神秘的宗教事象中营构魔幻,而是借助奇异的感觉描写来取得魔幻的效果,他的带魔幻色彩的小说可以说是一种源自丛生感觉的“感觉魔幻小说”。  相似文献   

17.
故事·情节·片断·拟故事──论西方小说形式的嬗变昂智慧回顾西方小说形式的发展,自狄德罗、福楼拜以来,小说对传统的背离和反叛愈演愈烈,甚至于“对叙述技巧和程序的试验”①已成为当代小说的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小说的结构形式经历了故事、情节、片断和拟故事的衍变...  相似文献   

18.
把《金锁记》置于现代小说的发展背景中考察,它的艺术价值脱颖而出:环境展现中隐潜着人的异化;把性格小说和心理小说打成一片,成就迄今无超越;故事流动中,技巧纷呈。把《金锁记》和张爱玲的其他小说比,它既集合张爱玲小说的特点,又超脱于其他小说;小说内容独一无二;悲剧美于苍凉气韵中;因宽容,小说湿润如玉。  相似文献   

19.
金圣叹在评点《水浒传》时,着力探讨了长篇小说的结构技巧。首先,小说结构应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次,小说结构应具有形式美。我们对此进行了较详细的探讨,这对建构具有民族特色的小说美学,对当今的长篇小说创作都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20.
论新感觉派小说的抒情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感觉派小说家继承了20世纪20年代都市浪漫抒情小说的传统,通过自我抒情形象的塑造,对短篇小说结构模式、形式技巧和叙事话语的诗化改造,反映了现代人对都市生活的心理感受和情绪体验,显示出强烈的抒情性,推动了现代都市抒情小说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