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大樱桃沟金矿床赋存于大巴—瓦子峪—后三角山韧性剪切带的北东端,严格受北东向和近东西向脆性断裂控制。金矿体产于太古代的二云(或黑云)长英质超糜棱岩和白云母糜棱片岩内,并以含金石英脉型为主,具有矿体形态复杂,矿石类型和结构、构造多样,矿物成分和金的赋存状态简单,含金品位相对较高的特点。围岩蚀变表现为面型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根据控矿因素分析,矿床的形成经历了多阶段、多期次的成矿作用,构造活动导致花岗质岩体侵入并形成变质热流体,萃取矿源层(太古宙变质岩)中的金元素,沿剪切带上升至韧性向脆性转变的深度位置上沉淀下来,并在韧性剪切作用过程的晚期形成金矿体。因此,大樱桃沟金矿床属太古宙绿岩建造中的后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白乃庙铜金矿床位于华北板块北缘增生型造山带,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矿体受EW向韧.脆性剪切带控制。成矿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旱阶段石英-黄铁矿,乳白色石英和粗粒黄铁矿变形、破碎;中阶段多金属硫化物充填胶结旱阶段变形、破碎的石英角砾和黄铁矿裂隙;晚阶段为石英-碳酸盐细脉,穿切早中阶段脉体和矿物组合。冷热台显微测温结果显示.旱阶段石英中原生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248℃~380℃,盐度为4.34%~6.59%,次生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80℃~260℃.盐度为3,23%~4.18%NaCleqv;中阶段石英中原生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变化范围为215℃~241℃,盐度为2.90%~4.18%NaCleqv,与旱阶段次生流体包裹体一致;晚阶段石英细脉和方解石中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37℃~181℃,盐度为0.50%~2.00%NaCleqv。激光拉曼测试结果表明,流体包裹体气相成分为CO2、CH4和N2。成矿流体为低盐度、低密度、富CO2的流体,当这种流体到达剪切带时,由于压力骤然降低发生以CO2逸失为特征的沸腾作用,导致成矿流体过饱和,成矿物质快速沉淀下来形成矿床。白乃庙铜金矿床成矿流体及矿床地质特征与造山型矿床一致,确证了造山型铜矿的存在并提供了实例。  相似文献   

3.
经过研究表明吉林夹皮沟的成矿物质大部分来源于地幔,其成矿作用与幔源岩浆活动、韧性剪切作用密切相关。地幔活动为矿体的就位提供了有利空间而且其一级构造是矿体运移通道。通过研究得出,夹皮沟主要成矿带成为北西大型韧性剪切带及其伴生的次一级构造带北东构造带基本地质条件-太古宙变质岩系广泛分布,岩浆岩脉、韧性-脆性构造活动强烈;金矿化体受韧性剪切带两侧的次一级断裂控制,围岩蚀变是绢英岩化、硅化、绿泥石化、黄铁矿化等。经研究表明,本区深部矿床成矿潜力较大,夹皮沟本区矿床成矿带深部具有良好的成矿远景。  相似文献   

4.
杨晨 《中国科技纵横》2011,(5):281-281,267
萨日达拉金矿珠受韧性剪切带控制明显,为典型的韧性剪切带型金缈:在剪切带韧脆性变形域内,矿石类型由深到浅依次为蚀变糜棱岩型、蚀变糜棱岩型十石英脉型、石英脉型。研究表明金主要来源于矿区岩石,矿区岩石具有高的金背景值,为成矿作用奠定了主要的物质基础。韧性剪切带的剪切作用使金从这些岩石中革取出来,并在剪切带中的有利部位富集:“低应变带及不同强度应变过渡带为金_产出的有利部位”。韧性剪切带长期活动使岩石受到多期形变,矿石受到不同类型的矿化叠加,多期矿化的叠加致使矿石中金的品位逐渐升高,形成具工业意义的矿床。  相似文献   

5.
赣江断裂带是中生代以来华东南大地构造演化所形成的主要构造形迹之一,位于赣江断裂带北段的庐山星子地区受其制约也经历了多期构造-岩浆作用,庐山星子地区的海会花岗岩体则是构造-岩浆作用形成的典型代表.在前人对赣江断裂带的宏观尺度分析的基础上,本次工作经过详细的野外地质构造观察和综合研究,发现庐山星子地区中生代岩浆活动形成的海会花岗岩体保存着赣江断裂北段活动的构造形迹和时代证据,并对赣江断裂带北段活动时代和期次划分补充了年代学资料.综合分析表明,宏观尺度上赣江断裂北段西侧的瑞昌-德安牵引弧形构造和夹持于赣江断裂带两条次级断裂之间的“庐山巨型构造透镜体”等很多构造现象总体上都表明赣江断裂具有左行运动特征,这与“庐山巨型构造透镜体”东侧边部海会花岗岩体中韧性变形带的左行剪切是一致的,是同期活动的不同表现;而Z字型张裂隙中充填的石英脉及该石英脉中发育的破劈理则揭示了赣江断裂带左行平移后经伸展张裂运动向右行平移的转变.SHRIMP锆石U-Pb法测得海会花岗岩加权平均年龄为127.2±1.2Ma(2σ,MSWD=1.17),Rb-Sr法测得赣江断裂北段伸展张裂阶段的Z字型石英脉年龄为89±7.1 Ma(1σ),为赣江断裂带具有多期活动性提供了新的年代学证据.结合赣江断裂带已有研究成果,其多期活动性再次被讨论和强调,这有利于深入认识华东南中生代大地构造的多阶段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东坪金矿矿田构造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研究了河北省东坪金矿矿田构造特征,提出:东坪金矿田受中山沟-红花背-南坪-上水泉断裂控制;同时,又受碱性岩南侧内接触带控制;以NNE向为主和NW向为辅共同组成的韧性2脆性剪切带控矿,构造的第二阶段为主要成矿阶段.  相似文献   

7.
西坑萤石矿矿体里呈脉状,产于变质与花岗岩的接触带中,主要赋存于寒武系浅变质岩系的变质、半变质砂页岩、绢云母板岩的硅化断裂破要、碎带内,矿脉大致平行排列。本文通过矿体的规模、形态、产状、空间产出位置、矿物组合及矿石结构构造、矿石类型、矿石质量分数变化、围岩蚀变等矿床基本特征的分析,探讨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试图为在附近地区寻找同类型萤石矿床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牧牛钨矿为新发现的大型钨矿,在北方较为罕见。该矿位于印支期韩家岭花岗岩体东侧,早元古界辽河群里尔峪组广泛分布,断裂构造和北西向韧性剪切带较发育。印支期韩家岭花岗岩为SiO2和Ai2O3过饱和的酸性岩浆岩,由吕梁期花岗岩重熔而成,属壳源成因。牧牛钨矿与石英脉关系密切,其形成与印支期韩家岭花岗岩有关,且成矿作用具有多阶段性,钨矿的成矿温度在275~400°之间,属中-高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9.
西秦岭造山带内的甘肃阳山金矿是我国最新发现的规模最大的金矿床。矿床受EW韧脆性剪切带控制,赋矿围岩为泥盆系碳质碳酸盐-千枚岩-板岩和侵入其中的花岗斑岩脉。流体成矿过程包括:形成石英-绢云母-黄铁矿组合的早阶段,形成石英-黄铁矿-毒砂和石英-毒砂-黄铁矿以及石英-碳酸盐-辉锑矿-自然金组合的主戍矿阶段,形成碳酸盐-石英网脉的晚阶段。早阶段流体包裹体以含CO2包裹体为主,CO2含量为7.3%-21.5mol%,均一温度集中于270℃~300℃,盐度〈3wt.%NaCleqv;主阶段发育纯CO2包裹体、水溶液包裹体和少量含CO2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于210℃~270℃,盐度集中在〈2wt,%NaCleqv和3~5wt,%NaCleqv两个范围;晚阶段只发育水溶液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在160℃-210℃,盐度〈3wt.%NaCleqv。主阶段流体包裹体类型的多样性、相似的均一温度和流体盐度的双峰特征均指示流体沸腾现象的存在,其流体包裹体捕获温度为210℃~375℃,压力为85~222MPa;赋矿断层的阀门式活动导致主阶段流体系统交替于静岩和静水压力之间,成矿深度为8.5km左右,成矿流体系统发育在早侏罗世大陆碰撞造山过程。矿床地质特征类似于卡林型金矿,但赋存于蚀变花岗斑岩中矿体既非造山型,也不同于卡林型,成矿流体具造山型矿床特征。因此,阳山金矿可能代表一种新的金矿类型,建议称为“阳山型金矿”。  相似文献   

10.
覃忠 《中国科技信息》2011,(14):24+27-24,27
辽宁普兰店沙包镇金矿赋存于花岗闪长斑岩与片麻岩的接触带中,呈脉状、透镜状产出,具块状、梳状、条带状、浸染状构造,矿物组成主要以一套中低温热液矿物组合为特征。围岩蚀变有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金与硅化、黄铁矿化关系密切,并受北北东向构造破碎带严格控制。  相似文献   

11.
八楼子-大巴沟地区金矿矿化主要产于八楼子-上押京地区的北西向构造中,构造带规模较大,局部地段硅化强烈,地表见有低品位金矿化。本区域是石英脉型、蚀变岩型和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化并存。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绿泥石化、黄铁矿化、高岭土化、碳酸岩化、石墨化、萤石化、找矿标志明显,具有良好的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12.
水涛  李作明 《科技通报》1991,7(1):30-36
青山地区位于香港新界西北部与广东深圳相毗联,该地发育数公里之宽的剪切应变带,燕山晚期花岗岩普遍糜棱岩化,出现由粒间滑动至晶内滑移各种典型构造变形现象;显微机制分析示主应变面呈北东走向、左旋滑动,受制于水平方向简单剪切间或有倾向方向的推复剪切的叠置;估算水平剪切滑移总量大于10km。石英显微组构又显示了随着剪切增温发生滑移系的递进变化并证实滑动面理(C)为左旋剪切。由亚晶粒、重结晶粒粒度测得古差应力值为150~170MPa,由位错密度所获得为120MPa,两者所得近似。应变速率计算发现由低温(350℃±)至高温(650℃±)呈指数关系递增。青山韧性流变现象发生在燕山末期,可能是中国东南大陆所发现的最年轻剪切高应变带。该带与深圳大断裂相接续,构成右行雁列断裂系,为我国东南环边缘大陆断裂带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周明文 《内江科技》2010,31(6):119-119
区内矿化体的地质特征,可划分为矽卡岩型、石英脉型、云英岩型和构造蚀变岩型四种成因类型。前者顺层产于燕山三期二云母花岗岩与天子岭组钙质、含钙质岩层接触带之矽卡岩、矽卡岩化岩中,后三者呈脉状沿花岗岩及其围岩中的裂隙产出。  相似文献   

14.
阴山中部大青山地区的金矿矿床主要有三种成因类型:构造蚀变岩型、石英脉型和绿岩型.构造蚀变岩型受控于韧性剪切带和断裂构造带,绿岩型受二道洼群地层控制,石英脉型与岩浆岩活动有关.文章介绍了阴山中部大青山地区的地质概况,并分析了该地区金矿床的成因类型和分布特色,指出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5.
新疆萨瓦亚尔顿金矿区发育含矿和无矿石英脉,无矿石英、含矿石英及主要载金矿物黄铁矿所含包裹体捕获的流体成分有明显差异,分别代表了成矿前、成矿早阶段和主成矿阶段的流体特征。早阶段成矿物质沉淀的主要机制为流体不混溶作用,形成含矿石英、含钠矿物和部分黄铁矿等;主成矿阶段则以流体浓缩及流体混合为主要机制,形成大量黄铁矿等载金矿物。萨瓦亚尔顿金矿的成矿流体成分特征与世界造山型的中温热液脉状金矿类似,尤其是与乌兹别克南天山造山带的穆龙套金矿类似,表明其为较典型的穆龙套式的造山型金矿床。Ⅺ、Ⅱ矿化带流体成分特征与矿化最好的Ⅳ带类似,勘探前景较好;相反,Ⅰ矿化带与Ⅳ带差异明显,不宜作为勘探重点。  相似文献   

16.
选择赤峰市解放营子地区志留纪变质地层中L构造岩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发育在其中的线理的方位和倾伏角,再同该地区的构造发展史进行综合分析,发现线理具有指示韧性变形带物质运动方向的作用,判断韧性变形带的变形特征。  相似文献   

17.
马加丹州波罗金金矿区域位置位于鄂霍次克-楚科奇成矿带的边缘,矿石自然类型属含黄铁矿石英脉型、含黄铁矿石英脉角砾岩型。矿石工业类型为石英脉型和蚀变角砾岩型两种。矿石组成简单,金矿物呈中细粒嵌布,矿石主要为压碎、包裹结构,角砾状、脉状、网脉状和块状构造。金矿体主要赋存于晚侏罗世中细粒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中,矿体的围岩即为中细粒黑云母花岗闪长岩,矿体与围岩的界线清楚,部分矿体与围岩为渐变关系。主要围岩蚀变有硅化、褐铁矿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铅锌矿化等。在构造破碎带中强硅化地段形成石英脉,单一石英脉金品位较低,复合叠加矿化金品位较高,尤其金品位的高低与金属硫化物多少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青海驼路沟钴(金)矿赋存于驼路沟—忠阳山复合型韧性剪切带内的哈拉巴依沟组中,该套岩石富含绢云母、绿泥石、绿帘石等含水变质矿物。钴(金)矿化带主要由石英钠长岩和绿泥绢云石英片岩组成,钴矿体在矿带内断续出露。本文试图通过对该矿床的点滴认识,总结其成矿特点,初析其成矿规律。  相似文献   

19.
北京西山房山岩体西北缘不对称发育一条弧形韧性剪切带,其成因对房山岩体的侵位机制具有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本文重点通过对韧性剪切带的空间展布特点及与脆性剪切带的空间关系进行观察来分析韧性剪切带的成因。  相似文献   

20.
Pandappa矿区位于南澳州阿德莱德重要金矿成矿带上,金赋存于受拉扭性破碎带控制的铁质石英脉中,该破碎带呈NE方向展布,剪切主断层。金多沿背斜侧翼展布,矿脉形态复杂多样,脉宽一般10~30cm。受构造裂隙、成矿热液运移和围岩等因素制约。由于受褶皱和断裂影响,石英脉多已破碎,脉体中小裂隙发育。笔者认为该矿床属于与多期构造——热液作用有关的外生中温热液含金硫化物石英脉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