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音乐新课程已实施多年,作为一线的音乐教师,我也参加了不少培训,听了不少讲座及观摩课,可以说,新课程让我收获了许多。在学习、实践、反思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在音乐教学中,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能让音乐课堂更精彩。  相似文献   

2.
周小珍 《师道》2007,(2):31-31
每次音乐课,我都尽可能创设一种比较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一来,六年级的孩子学习上的确很辛苦,他们需要音乐的旋律在心灵释放快乐和舒展;二来,我也希望真正让孩子们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让孩子在美妙的艺术世界中提高自己的审美品位和个人气质,当好孩子学习上的引路人。让孩子踏进音乐课堂能快乐,能留恋,能盼着下一次早点上音乐课,这是一种多么好的期待啊!  相似文献   

3.
周华 《江西教育》2012,(Z6):124
在"新课改"大力提倡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今天,教师越来越感受到,授之以"渔"变得尤为重要。带着要让学生真正贴近音乐的执著,我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尝试,而在众多教学方法的尝试中,我发现让学生在对比中学习音乐不仅能加深他们对音乐的印象和理解,更能培养他们独立思考  相似文献   

4.
音乐是美的产物,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音乐又是情感的艺术,能陶冶人的情操.德国音乐家贝多芬认为"语言的尽头是音乐出现的地方".音乐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努力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体验音乐美,享受音乐带给我们的乐趣.那么,如何让学生体验音乐美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 一、创设舞台,让学生在律动、舞蹈中体验音乐美 在音乐的课堂中,教师应该积极创造机会,给学生提供一个能充分展现自我的舞台,让学生能够尽情地用律动、舞蹈表现音乐,在律动和舞蹈中全身心地体验音乐带来的美的享受,把学生的音乐学习与舞蹈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比如,我在教唱《青春舞曲》这首音调甜美、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新疆民歌时,先让学生欣赏一遍《青春舞曲》.  相似文献   

5.
魏彬 《教育艺术》2008,(10):31-31
德国音乐家亨德尔讲道:“假如我的音乐只能让人愉快我很遗憾,我的目的是让人们高尚起来。”音乐教育不是简单的唱一唱,听一听而已。更重要的是音乐能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独特的审美能力。音乐除了非常注重道德和社会目的之外,必须把美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目的来探索。  相似文献   

6.
我们现在使用的吸尘器噪音太大。我想把噪音改为音乐,一边听喜欢听的音乐,一边吸灰尘,让人心情好一些。这种吸尘器还能提示你哪里没有吸干净,让你再去  相似文献   

7.
黄灼 《广西教育》2006,(7C):72-73
如果没有音乐,生活会是什么样子?无论是优美抒情的旋律,或是激情澎湃的乐章,音乐都能让人平静喜怒,能让人淡忘怨恨,能让人转移痛苦,能给人予鼓励的安慰,也能催人奋发上进。在这五彩缤纷的音乐王国里,一提起广西的原创音乐,人们耳边就会响起刘三姐的歌声,其实,广西的音乐远不至于此。在这里,我将给大家介绍广西的原创音乐。有志于从事音乐创作的同学注意了,这可是我们立足广西,走向全国的开始哦。[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每课一歌     
从世界的这一端到那一端,不管走到哪里,音乐都能使我们感受到一缕自然的灵气,音乐不分国界, 不分语言,音乐贯穿人类的心灵。让我们唱起来吧!我快乐,我唱歌,我学英语好轻松。  相似文献   

9.
展亚香 《成才之路》2013,(27):93-93
幸福,因为爱和被爱。我是幸福的,因为我现在从事的是我喜欢的职业——音乐教师。我喜欢音乐:一首首歌,一支支曲,都能让我有种别样的体验。当我在音乐课堂里播撒快乐的同时,我也在收获着快乐,因为当学生成才的时候,我的付出也就成了一种幸福。  相似文献   

10.
音乐能带给人以美的享受,它能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在小学的音乐教学中,音乐欣赏课是必不可缺的,学生也非常喜欢这种课。为达到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体验到音乐的魅力,我尝试运用多种媒体,对学生的音乐课堂教学进行探索,以下几点经验,教学效果极佳。  相似文献   

11.
过去,我上音乐活动课单纯要求幼儿模仿,有时还用口令来训练幼儿的动作,等孩子学会了再配上音乐。教唱歌也是如此,让幼儿按我的要求一句句地学唱,轻重强弱和快慢全听我的。这样教学,尽管我费了很大劲,但效果总是不理想。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幼儿园音乐活动的重点应放在如何引导幼儿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上。小朋友刚入园时,我就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让幼儿直接感受音乐,用舞蹈动作的美来使幼儿对音乐感兴趣。我常常在音乐活动和日常生活中朗诵歌词,弹奏优美的曲调,用悦耳的声音唱幼儿能理解的歌曲,跳一些舞蹈,做一些有节奏的…  相似文献   

12.
魏巧灵 《考试周刊》2011,(40):216-216
随着艺术课改革的深入,我们越来越觉得要上好一节音乐课,学生的参与至关重要。美国教育家苏娜丹戴克说:"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这说明了对音乐的感知莫过于全身心投入到音乐中。现代音乐教育正是以愉悦学生的感受和使其积极体验、参与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为目的的基础素质教育。为了使所有学生都能充分领悟音乐的无穷魅力,让每个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快乐地动起来",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应从多方面入手,引导全体学生积极地、自信地参与各项音乐活动。  相似文献   

13.
周世恩 《班主任》2021,(1):24-25
儿年来,我将音乐运用到班级建设之中.以润泽孩子心灵,优化德育课堂,培育良好班风,取得较好效果。1.静能生慧,不妨让孩子听点音乐去年,我接手了一个三年级班。早读时间.如果老师没有到来,孩子们总是叽叽喳喳,拉家常,谈见闻。午餐的时候,他们也七嘴八舌,谈天说地,我暗暗有些着急,怎么让孩子们安静下来呢?我的脑海灵光一闪:不如让他们听音乐吧!  相似文献   

14.
最初担任音乐教师时最怕上欣赏课,因为音乐欣赏需要引导学生"听"。如何"听",听得"如何",是音乐欣赏课的目标。我常常因为欣赏课"不知如何引导学生听"或"不知学生喜欢听什么"而烦恼,常常想:"如何才能让音乐把孩子们的耳朵叫醒,让孩子们对音乐能主  相似文献   

15.
<正>爱音乐是孩子的天性,把音乐作为自己的好朋友,能主动去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去,这是音乐教师肩负着指导学生进行音乐实践并在实践中给予他们丰富启迪的使命。如何在课堂上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使音乐变成学生的好朋友,并且让他们能主动去愉快地学习音乐知识、参与音乐活动,是我作为一名音乐教师不断思考、探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刘琰 《教育文汇》2008,(3):27-27
每个孩子都是一本书,渴望得到关爱和信任,渴望得到鼓励和重视。 记得那天我上的是三年级歌曲《小朋友的家》。为了让孩子们能更快更准确地理解这首歌曲,我设计了音乐树上有很多音乐果(音乐果上的音符都是歌曲的旋律),我在钢琴上弹哪个音乐果上的音符,就请学生将那个音乐果搬到音乐火车上。活动中,学生的积极性相当高,都在齐声喊着:  相似文献   

17.
从事音乐教学十四年,探索出一条具有自己风格的教学之路,是我一直不断研究与实践着的课题。如何营造和谐活泼的音乐课堂,使课堂成为一个美妙的、快乐的、自由的音乐小屋,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音乐课堂中快乐地学习,并能用音乐美化自己的生活呢?我思索  相似文献   

18.
寄托     
大学时爸爸唱歌唱得好,妈妈看上了他,于是,有了我。他们年轻时热爱音乐。爸爸爱唱歌,妈妈虽然不喜欢唱,但喜欢听爸爸唱,并有一个强烈的愿望,那就是让同样喜欢音乐的我能在音乐上有点成就,并想让我学钢琴。  相似文献   

19.
<正>一"萧婷萧婷,你能不能消停点,音乐声音放那么大,一会儿楼上楼下的老师该来找你了。"我妈又在唠叨了,哎,谁让我生在教师之家呢,谁让我家楼上楼下住的都是老师呢。难怪豆瓣小组"父母皆祸害"里的控诉者都是教师子女。我乖乖地关掉音乐,老老实实地打开书本。老妈看我如  相似文献   

20.
目前音乐刊物发行市场处于十分困难的局面,谁能让音乐刊物走出困境?当然是编者、读者。我是读者,对于音乐刊物的命运,自然免不了有些怜惜和关怀,常常回顾它的历史,预测它的未来。把我从读者角度所窥探的音乐生活动态提供给编者和读者,也许会为音乐刊物再现辉煌,寻找出路提供一点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