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钱峰 《贵州教育》2009,(13):11-11
在经济潮流的冲击之下,从农村到城市找工作的农民夫妇是越来越多。这些农民夫妇离开年迈的父母,丢下孩子走上了打工之路,学校就出现了一批不是孤儿、近似“孤儿”的学生——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给教学带来极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2.
所谓自由的边界就是警戒线,也就是禁区的边界。自由多,也就意味着规则多,犯规的机会多。譬如一个乡下人有了进城打工的自由,就必须学会在城市生活的规则;一个中国人有了出国的自由,他就必须学会国际社会的规则;孩子,则更需要家长、老师为他们的行为设定界限。  相似文献   

3.
所谓自由的边界就是警戒线,也就是禁区的边界。自由多,也就意味着规则多,犯规的机会多。譬如一个乡下人有了进城打工的自由,就必须学会在城市生活的规则;一个中国人有了出国的自由,他就必须学会国际社会的规则;孩子,则更需要家长、老师为他们的行为设定界限。  相似文献   

4.
爸爸,醒来     
他是位单亲父亲,带着个有"问题"的孩子来到了他打工的城市上小学。班主任一次次让他到学校来,诉说孩子的不守纪律、贪玩和不服管教。他当时就想打孩子,但所有老师都拦着他,说"这样不可以"。孩子听了,眼泪哗哗地往下流。  相似文献   

5.
辛闻 《家教指南》2009,(9):43-43
案例:小廖夫妇的儿子已经4岁,原来是夫妻俩自己带,后来随着工作日渐繁忙,照顾孩子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于是他们将儿子送到了幼儿园,想让他适应一下集体生活。没想到几周后,幼儿园老师打电话来,说他们的孩子可能有社交恐惧症,建议进行心理辅导。小廖夫妇很是诧异,每天上下学接送,儿子一看见父母就笑逐颜开,回家也不停地说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新东西,没看出异常啊。于是小廖决定请一天假,到幼儿园看个究竟。  相似文献   

6.
清华有多远     
自打某年过年听到从北京打工回来的二弟说咱家的娃能上清华大学就出息了的时候,他们夫妇就暗暗替孩子定下了清华的目标,尽管他们谁都不知道清华到底有多遥远。  相似文献   

7.
许永学 《甘肃教育》2010,(11):18-18
有一对夫妇总是埋怨孩子笨,但是,当这位孩子第一次被老师带到郊外学绘画时,老师面对孩子的画,用欣赏的目光凝视着,面带微笑发出赞叹之声:"真不错!"之后,老师在他的评语中写道:"你今天能画出一片树叶,明天就能画出一棵参天大树。努力吧!"结果,孩子后来真的成了画家。  相似文献   

8.
要不要给孩子聘请家庭教师?赵老师:我的孩子是小学二年级学生,功课不大好,在班里差不多是中等偏下。据老师说,我们这孩子不算很笨,是不用功。我和他爸爸没少管他,但不怎么管用。我们夫妇都文化水平不高,不能给以具体的帮助。就想花钱给他请个家庭教师。可又听人说...  相似文献   

9.
你为孩子朗读的时间越长,你的孩子就越聪明。美国马克夫妇为孩子每天朗读10本书,使其弱智女儿上了正规的学校,她识字之多令老师感到“不可思议”——[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随着农村孩子的父母纷纷涌往城市,"留守儿童"这个词已变得不再陌生。而当生活在城市的孩子一个个在埋怨父母的唠叨和管教太多时,那些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却一个个翘盼父母的归来,哪怕像城市的父母伺候自己的孩子一样伺候自己的父母。可是,就连这样的机会也少之又少。留守儿童的童年是苦涩的,是缺少父母之爱孤寂着的。作为成人的编辑们,只希望外出打工的家长们,在给孩子争取物质的同时,也能尽力给孩子一些天伦之爱。孩子们在逐渐长大,在逐渐认识这个世界,当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家庭缺憾时,他们的性格将难以健康发展。能和父母在一起吃苦和承担压力的孩子,未来极有可能也能成为优秀的人才!  相似文献   

11.
采访人:您觉得您的孩子升入中学以后的变化大吗? 受访人:记得在孩子10岁那年,我和他妈妈去上海打工。刚开始的时候,我们经常给孩子打电话,嘘寒问暖,要他好好学习,孩子也挺懂事的,没什么问题,没事也会打电话给我们,说说自己的学习情况。但过了年把,我们打工忙,打电话就少了,孩子给我们打电话也少了,再后来我们感觉孩子好像变了,性格有点孤僻,学习成绩也下降了。老师说他的想法总是跟别人不太一样,不爱学习了。当时我和他妈心里很难受,感觉很凄凉,我们父母打工到底为了啥啊?去年升入中学后,孩子不一样了,他每周定期给我们打电话,跟我们讲他学校的事,说班主任对他们很好,学校也很关心他们,还对我们说“辛苦了”,自己上初中了,一定会好好学习的,让我们不要为他担心。那晚孩子跟我们说这话的时候,他妈妈都哭了。  相似文献   

12.
应注重“寄养探亲型”孩子的教育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随着外出打工青年夫妇人数的剧增,出现了一种新兴的群体——寄养探亲型孩子。笔者曾对一所200多名学生的农村小学进行过调查,共有56个家庭93名学生,父母均不在身边,他们或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或寄养在亲戚家,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来,随着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多,务工人员子女上学及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状况也越来越多地得到社会的关注。除了城市中的打工子弟学校之外,还有一部分来自农村、偏远地区的孩子就读于城市中的学校,与“土生土长”的城里孩子一起学习生活。城市孩子的父母有没有注意到自己的孩子是如何与他们的这些小伙伴相处的呢?要让孩子从小就懂得:关爱社会就是关爱自己,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相似文献   

14.
柴鱼 《家庭教育》2008,(6):46-46
汤姆是美国肯塔基州一所公立小学的非洲裔小男孩,今年10岁。他转学进这个学校的时间不长,性格孤僻内向,和同学们相处不是很融洽。如何让他尽快地融入新校园,校方也犯了难。后来,通过家访,老师了解到,汤姆的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母亲凯丽是一个家庭主妇,因为刚刚迁到这个社区,和邻里间的交流不多,孩子不在家的时候她就待在家里做做家务,看看电视。凯丽妈妈其实也意识到了自己孩子的教育问题,不过苦于没有办法矫正他的行为。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加快,许多农村地区的青壮年都选择去城市打工,其中有许多年轻的父母也选择外出工作,想要改善家庭生活条件,这样一来孩子就会留在农村由爷爷奶奶等亲戚照顾,这些孩子就成了留守儿童。现在农村地区,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孩子在心理和教育方面都存在许多缺陷,严重影响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这种现状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6.
关注农村"留守儿"的思想道德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俊芳 《贵州教育》2005,(10):21-22
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剩余劳动力增多。在山区的农村兴起了外出打工的浪潮,大批农民工利用自身的优势,到沿海或城市打工挣钱。在家中,往往就只剩下年迈的父母和正在上学的孩子,有的甚至将子女寄居于亲戚朋友家里。这些留下的孩子,就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就我校而言,有30%以上的学生家长外出打工(其中双亲均外出打工的约占40%)。他们在给家里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的同时,子女却缺乏了必要的家庭教育。而这些孩子又容易受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导致道德品质下降,甚至走向犯罪的道路。一、“留守儿”存在的问题近两年,…  相似文献   

17.
南京的刘先生有一个8岁男孩,因为夫妻两个工作忙,只好请保姆照顾孩子。可第一个保姆干了还不满一个月就辞职了;第二个保姆干了20天后也要走人,刘先生夫妇一再挽留,人家才勉强又干了10天;第三个保姆是个30岁左右的苏北女子,性格温顺,做事也较谨慎,可近日也打起了退堂鼓。接连三个保姆都不错,为什么屡屡要辞职呢?刘先生夫妇决定要问个明白。原来,小孩每天和父母见面的机会很少,都是保姆陪伴他。这孩子成绩不好,放学时经常被老师“挽留”,那么保姆就得在校门口“罚站”;他经常将老师布置的作业丢在学校,保姆带他回家后,他才不慌不忙地让她回学…  相似文献   

18.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大多夫妇只生一个孩子,这就形成了一种6:1的家庭教育格局。由于家长对孩子的溺爱,造成幼儿在性格发育中形成自私狭隘、孤僻等不良性格,但这个时期的幼儿心理有着很大的可塑造性。很多家长认为当孩子走进幼儿园后,矫正孩子不良性格的责任就落到了幼儿园老师身上。其实,光靠幼儿园老师单方面是远远不够的。让家长参与到幼儿园教育中来,可以实现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9.
回家     
昨天回了那个给我生命并养育了我的家。 虽然仍然叫家,但和过去已经很不一样了。那个带着弟弟上学的哥哥的孩子已经上初中了,并且他自己也长年在外打工,那个只知道学习的弟弟的孩子也已经上小学二年级了,并且他自己做老师已经十三年了,那个调皮的妹妹历经磨难坎坷由于丈夫打工去了还带着两个孩子留在家里。该留下来陪父母的没有在父母身边,不该留下来陪父母的却不得不留下来,世界就是这样荒谬。  相似文献   

20.
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这些农民工的孩子大多数都留在了农村,成为留守儿童。这些孩子由于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在外打工,往往由父母的长辈或亲属抚养、照管,平时与父母接触和交流、沟通的机会较少,所谓的家就像是“空巢”,人们把这些孩子叫做“空巢孩子”。尽管一些农民工在进城务工的同时把孩子也带到了城市,但这毕竟只是少数。因为经济、住房、入学费用等多方面的原因,大部分农民工的孩子,只能与父母分离,留在家中,由爷爷奶奶或其他亲戚朋友监管,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弱势教育群体——“空巢孩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