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彭丹 《培训与研究》2004,21(1):55-57
目前刑事诉讼法学界在证明标准问题上存在着“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的争论。本文从认识论、价值取向与现实分析三个角度对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问题进行论述,认为“客观真实”观存在诸多的不合理之处,而“法律真实”观既符合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又符合我国当前主流诉讼价值观的要求。因此应提倡以“法律真实”作为我国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  相似文献   

2.
企业资产证券化结构的优化前提是实现基础资产的“真实出售”和SPV的“破产隔离”,目前中国法项下企业资产证券化“真实出售”和“风险隔离”法律尚不完善,通过对企业资产“真实出售”和“破产隔离”应然逻辑的分析,促使企业资产证券化法律结构实现最优。于实践角度,提升市场主体交易预期,降低交易风险,维护交易安全,实现资金融通和财富积累的目标。于法律角度,对我国企业证券化法律制度提出完善建议,提升法律制度的理性和效率。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民事诉讼中以“客观真实”为证明要求具有明显局限性,确立以“法律真实”为证明要求因其现实意义、可操作价值而更具合理性。追求客观真实作为一种司法理想应是证明目标而非证明要求。而法律真实是证据能够证明的案件事实,是具有高度盖然性的相对真实,人民法院应当据此依法作出裁判。  相似文献   

4.
“整体真实论”又叫“宏观真实论”,或者说是“总体真实论”.它是在“本质真实论”遭到质疑和否定后提出的一种关于新闻真实的理论.“整体真实论”提出后,得到新闻传播学界的普遍认同.但是,“整体真实论”尚存多处疑点,其科学性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论争.本文从“整体真实论”本身的一个悖论、“整体真实论”的外在语境问题以及“整体真实论”的论域等三个不同的角度对“整体真实论”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末期.文学创作中表现出一种与现实主义“本质真实”完全不同的真实观,即“原生态真实”。为了表现生活的“原生态真实”,“新写实”作家主张在创作时对生活本真进行“还原”。并提出了“零度写作”策略。“原生态真实”是消解现实主义意识形态写作的一种策略,是对现实主义“本质真实”的反动。从文化角度看,“原生态真实”是后现代主义文化在文学真实观上的反映,因而具有鲜明的后现代性。  相似文献   

6.
我国三大诉讼法均将诉讼的证明标准规定为“证据确实充分”,确立的是“客观真实”的证明标准,而这种证明标准其有法哲学认识论上的缺陷及不可操作性,只有将“法律真实”确立为诉讼证明的标准才为可行。作为民事诉讼的“法律真实”的证明标准应确定为“益然性占优势”或“优势证据”的证明标准。  相似文献   

7.
证据概念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据的概念是一个基本的问题,在其中蕴涵了丰富的理论。本文试从证据的证明力与证据能力、证据的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证据的“过去时”与“现在”、“将来时”这三个方面对此进行解读,并力图构建一个关于证据的概念。  相似文献   

8.
论资产证券化中的“真实销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产证券化交易中的“真实销售”问题,直接关系到资产证券化风险隔离机制的有效性,但是,由于证券化资产转移隐含的矛盾以及破产法有关债权人保护制度的存在,“真实销售”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担保性融资和欺诈性转移的挑战;同时,“真实销售”还必须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研究资产证券化中的“真实销售”问题,目的在于有的放矢地采取措施,防范相关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9.
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在审判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法学界长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然而,把法律真实和客观真实的任一方面作为案件审理的惟一依据都是失之偏颇的。因为,客观真实是源、是本质、是决定因素,法律真实是流、是现象、是被决定因素;客观真实是法官追寻的终极目标,而法律真实是法官追寻终极目标的桥梁。就此而言,在审判实践中我们即要反对只重视法律真实的证据化倾向,又要反对只要视客观真实而忽视法律真实的客观化倾向。  相似文献   

10.
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两者之间是存在辩证统一关系的,要在平衡各种价值需要的基础上,协调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之间的矛盾.法律真实追求法律权威和客观真理的平衡,是客观真实基础上法律评价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纪实才是小说叙事的本质属性之一。文章吸取了新历史主义理论的精华,一方面解构了所谓的历史真实,传统的历史叙事都是文章所说的一切叙事皆是纪实的纪实范畴,把司马迁的史记与西方的历史都划入了纪实;一方面文章恢复了小说真实的本义,将普遍定论的小说就是虚构的伪命题,进行了重新阐释与建构,恢复了小说叙事的纪实的本质属性。换句话说,文章提出纪实是小说的本质属性的论点,就是对现代小说理论界存在的"扬虚构贬真实的隐行偏爱"之理念进行纠正。  相似文献   

12.
论艺术真实     
艺术真实,是个开放状态的母系统。其中不同艺术种类所构成的彼此区别、相互交叉的横向子系统与不同层次艺术真实间相互联系、彼此渗透的纵向子系统,共同组成了纵横交织、不断运动的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13.
新闻报道是新闻传播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具有明显特征的语言应用体系。它具有显著的语体特点。文章主要从词汇、句法及语篇角度来分析新闻报道的语体特点。其主要特点表现为大众性、公正性、客观性、趣味性和节俭性。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从传统的社会形态向现代化的社会形态迈进的过程中,法治伦理面临着在"应然"与"实然"之间悬置的尴尬。法律领域内应然状态下的权利义务对等和利益负担一致,与事实层面上的权利义务不对等和利益负担不一致,成为法治建设中必须解决的问题。要实现对我国法治伦理的完善,应当在法治伦理化和伦理法治化进程中,坚持正义原则的要求,走一条以程序正义为基点和出发点的法治伦理之路。  相似文献   

15.
新闻失实侵权的举证责任不应当“倒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报道的内容基本失实是构成侵害他人名誉权的重要前提 ,由原告还是由被告提出证据证明新闻是否失实 ,在新闻侵权诉讼中的实际作用非常重要。为使新闻舆论监督正常展开 ,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依据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原则 ,应当由原告对侵权主张负举证责任。  相似文献   

16.
从系统功能语言学出发对名物化进行分析和理解,选取两篇具体的法律英语文本,对语篇进行量化研究.通过分析英语法律语篇的文体特点,导出名物化与英语法律语篇的密切联系,阐述名物化在英语法律语篇中的压缩、语篇衔接、强化客观和不可协商性三大功能.  相似文献   

17.
评人物性格"多层次"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人物性格“多层次”简单地理解为写好人的缺点,坏人的美德,是不够科学的。只有正确理解人物性格的复杂性、矛盾性,才能在“万变不离其宗”这一美学原则指导下,塑造出丰富多彩又合乎情理的真实、典型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18.
从词性的角度看,“美”本来是形容词而不是名词;形容词只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状态,不指称事物本身。追问“美是什么”犹如追问“愉快是什么”、“好是什么”、“慢是什么”,是不可能得出正确结论的。从概念的角度看,“美”是属性概念而不是实体概念;属性概念只反映事物的某种属性而不反映事物本身,不存在“是什么”的问题。从事实的角度看,“美”表述的是一种主观情感状态而非客观实体,追问“美是什么”是缺乏合理性的。  相似文献   

19.
“第六代”的作品主要有这样两大类:其一是,表现青年“自我”、张扬青年“个性”主题的一类。其二,是体现某种“先锋”精神的一类。同大众所熟悉的“第五代”相比较,“第六代”是完全不同性质的“先锋”:“第五代”的最鲜明艺术特征一是“空间对于时间的获胜”,二是宏大叙事的、关心并靠拢主流意识形态的创作态度;三是追求民族化的风格。而“第六代”他们并不讲究光与影、场景与造型的象征艺术,也没有“第五代”所钟情的对喜丧歌舞等大场面的渲染,而是特别注重讲一个完整的故事,而且讲述的方式通常是王朔式的,既漠视主流意识形态又极端“个人化”,因而可以说,“第六代”基本上是后现代主义和纪实主义的艺术。  相似文献   

20.
能“说尽”莎士比亚,完成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是中国众多翻译家的梦想,但中国几代翻译家呕心沥血,宿愿难成。梁实秋以一人之力,历经38年之久,终成大业。梁实秋的翻译本着“存其真”的态度,忠实于原著,无论在版本选择,还是在文体选择上不仅求全,而且求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