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都市报的新闻题材多种多样,从近两年的发展趋势看,“民生新闻”是所有媒体争相拓展和挖掘的重点。做好“民生新闻”,其实就是从“百姓关注”的角度出发,对新闻题材、报道角度和方式进行选择、策划,以期形成一定的媒体风格,争取受众认可。  相似文献   

2.
报纸编辑策划的必要性和着眼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策划是编采人员对新闻业务活动进行有创意的谋划与设计,目的是更好地配置与运用新闻资源,办出特色,取得最佳社会效益的新闻活动。报纸编辑策划属于新闻策划的范畴,是新闻策划的主体之一。谈新闻策划,不可避免地要涉及编辑策划。这里,主要探讨在当前媒体竞争的大背景下报纸编辑策划的必要性和着眼点。一、报纸编辑策划的必要性其一,编辑策划是新闻传播传受关系由以“传者本位”向“受者本位”变化的要求。我国新闻媒体长期以来以传者为本位,不够重视受众的需求,许多新闻媒体的观念在相当程度上是“我播你听(看),我编你读”,…  相似文献   

3.
王晓明 《青年记者》2006,(22):22-23
报纸作为最早出现的媒体形式,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一直进行积极的革新。其中,报纸革新的一大亮点,就是通过一系列新闻策划,用一种独特的方式,诠释除了信息传播功能之外,媒体功能的转变——将受众被动接受媒体的新闻,转变为受众和媒体共同创造新闻。  相似文献   

4.
“融合新闻“又称“多样化新闻“,主要指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新闻传播活动。不同的媒体例如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站及手机等,集中在一个信息操作平台上,统一策划、相互协调,根据各自媒体和受众特点对信息进行分类加工,发挥各自的传播优势,有针对性地传播给特定受众。  相似文献   

5.
网络传播中的国际舆论斗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网络对中国新闻传播格局的冲击 在大众传播的过程中,传统媒体扮演着受众与信息源之间的“中介人”角色,它们对新闻材料进行取舍,选择一定的传播时机、传播方式和传播频度,进而控制传播进程,得到期望的传播效果。因此说,在传统媒体居统治地位的时代,受众对新闻信息的自由选择余地不大。而互联网出现后,任何上网者不仅可以在网上同报纸、电台和电视台打交道,而且能直接接收到世界各大通讯社的新闻信息,还可以从非媒体机构发布的信息源中直接获取新闻。这样,网络传播的受众便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对传统媒体的依赖,可以更加自主地选择所需要的新闻信息。 今天,除了2000多家传统报纸、900多家电视台外,中国国内  相似文献   

6.
<正>大数据直接影响新闻信息的选择。借助大数据技术,可对相关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分析、整理,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新闻报道会更具有说服力,更适合受众的需要。通过大数据技术汇集、处理、挖掘新闻,揭示信息之间的相关关系,使新闻认知贴近事件真相变得相对简单,这不仅更引起受众的关注,也大大提升了媒体传播影响力。可见,新闻内容及内容的真实是传播力构成的关键所在。大数据对优化新闻表现方式的积极作用不可低估。新闻内容以什么样的方式向读者呈现,报纸可以通过调整版面来达到,  相似文献   

7.
葛志军在《新闻通讯》第四期上撰文说,从近几年新闻改革的实践看,新闻策划在各媒体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新闻策划一下子变得如此“得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速度加快,真正意义上的独家新闻越来越少,新闻策划成了新闻媒体间争抢独家新闻的秘密武器。 其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报纸的“卖点”成了与其他媒体竞争的焦点,新闻策划无疑是增强报纸竞争力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再次,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的改变,报纸在寻求一种与读者之间的“亲和力”,新闻策划是一种很好的润滑剂。在如今的报纸…  相似文献   

8.
当今时代,是一个全方位、立体化媒体的时代,媒体之间竞争日趋激烈。对于曾经辉煌的平面媒体——报纸来说,归根结底是对一份报纸的核心价值力、报纸公信力、受众吸引力的考量。在新闻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只有把“原料”加工成“独树一帜”,才能“抢眼”,而它的关键在于报纸的策划艺术。新闻需要策划,同样,报纸副刊也强调策划的艺术。好的报纸文学作品不但要有较高的文学色彩,  相似文献   

9.
当下,从电视、网络等渠道获取即时信息已经成为受众的习惯,这也给地市报发展带来了挑战。地市报继续报道受众第一时间从电视、网络等渠道获取的新闻不可缺少,但受众更愿意知晓新闻背后的新闻,新闻背后的故事。因此,放大有“附加值”的深度报道,以“深度”提升引导力、公信力和影响力,不失为地市报应对广电媒体和网络媒体挑战、发挥优势的重要武器。  相似文献   

10.
李靖 《记者摇篮》2005,(8):26-26
现代社会是多元社会,近年来,新闻策划在媒体中的广泛运用,就是适应了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新闻策划顾名思义,是变单一为立体的.变个体为有组织的.变零散为系统的多视觉、全方位的新闻手段。在新闻界大力提倡“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今天.新闻策划更要注重百姓视角,关注民生、民意,传递民情,体现报纸的贴近性、新闻性、知识性等诸方面.以此提升报纸的厚重感,使受众产生强烈的共鸣。  相似文献   

11.
在各媒体同质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对于地域性生活类报纸,独特的新闻策划显得尤其重要.新闻活动策划是不是很难?如何巧妙地发现和挖掘?通过在鲁中晨报长期从事策划活动,笔者深刻感受到,很多大的活动策划往往是由很偶然的小线索引发的.当然这里面除了需要作为新闻人的敏感和用心外,想要把新闻策划得恰当,策划出影响力,策划出读者的认可度,这天时地利人和着实重要.  相似文献   

12.
崔华池 《新闻窗》2007,(6):99-100
说起策划,对于纸质媒体而言,总让人想起文字策划,版面策划,而摄影报道是否也要策划,答案是肯定的。尤其是我们所处的“读图时代”,受众对于新闻信息已从“量”的需求转向了“质”的需求。新闻图片是报纸的眼.睛,现在的版面设计大多以它为中心,新闻图片也从过去的配角变成了举足轻重的主角,所以,新闻图片的新闻性和视觉效果就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13.
赵少俐 《青年记者》2012,(21):83-84
当下网络媒体迅速发展,需要大批具有原创能力、专业新闻采编及丰富策划经验的从业人员.只会“拷贝+粘贴”的网络编辑已难以适应网络媒体的需要.网络编辑除了为网站转摘服务内容外,更需要掌握与网络受众互动的技巧、了解受众的阅读需求和习惯,挖掘更有价值的稿件等.  相似文献   

14.
从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报业的整体格局发生了十分可喜的巨大变化。受众关注大事的“主流化”和信息获取的“规模化”,使得综合性报纸不断扩版加厚,“厚报”已成为当代报界的新趋势。另一方面,报纸扩版加厚导致的信息堆积使受众无所适从,大量“垃圾信息”也让受众厌烦。此外,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受众的阅读习惯也转变为“跳跃式阅读”,受众对信息的“质”的诉求远远超过对“量”的诉求。因此,眼下报纸的主题不再是收集、提供信息,而应该是整理、精选和解释信息。也就是说,报纸提供的新闻是受  相似文献   

15.
“看书先看皮,看报先看题”,新闻标题在报纸新闻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社会和受众对报纸新闻的需求有了新的动向,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大众传媒,报纸新闻的创新改革也逐渐成为一种潮流。除了版面视觉、各类新闻的构成格局、新闻写法方面的改革外,笔者认为,新闻标题“实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6.
所谓同题新闻的“二度开发”,是指某一新闻事实已经见诸于媒体之后。再从更加全面、更加深刻、更加新鲜的视角进行再度挖掘、深入报道的一种实践活动。同题新闻的“二度开发”,对于挖掘新闻资源,满足受众对重要新闻的深度解读,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军队报纸如何对同题新闻进行“二度开发”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点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17.
面对激烈的报业竞争,新闻策划越来越受到媒体的关注,作为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报纸从业人员主动性和创新意识的展示,新闻策划已被誉为是新闻出新的“魔棒”。如何进行新闻策划,从而避免新闻策划走入误区,我谈几点个人看法。 新闻策划不是炮制新闻 眼下报业竞争持续升温,媒体同题新闻过多,总给人一种看一报而知全局的感觉。在这种情况下,成功的新闻策划就至关重要。有人就问,报纸在实施新闻舆论引导的过程中,是否允许进行新闻策划?它与  相似文献   

18.
田霞 《军事记者》2011,(5):36-37
作为传统的纸质媒体,军队报纸要想在当今思想活跃、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复杂、价值取向多元的情形下,肩负起应有的责任和担当,就必须准确把握"新闻策划"的定位,通过深入挖掘各类新闻资源,实施有效的舆论引导。自2009年11月扩期改版始,《空军报》有意识、有计划并有序地加大“新闻策划”力度,  相似文献   

19.
<正>融媒体时代,受众获取新闻的渠道多元化,受众关注度成了稀缺资源。因此,近年来媒体越发重视“独家新闻”和新闻策划,只有做到人无我有,方能脱颖而出,引发关注。近日,山东淄博、枣庄当地媒体分别推出的几篇独家报道,以独特的视角,鲜活的内容,新颖的形式,在各自报道领域独树一帜,生动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新闻工作者提出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要求,值得肯定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梁晏婷 《新闻界》2002,(3):34-35
不可否认,国际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今报纸采编工作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除了利用互联网进行日常性的新闻信息掌握、检索资料、获取报道线索、与采访对象及受众联络之外,报纸对互联网上信息的“拿来主义”尤其值得关注。这里所指的“拿来主义”,是指报纸根据自身的需要对存在于互联网上的信息(包括文章、图片、资料)进行转载、汇编,这些信息的最初来源可能是其他传统媒体,也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