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创新型国家的创建,要求大量的国内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合作创新是企业创造知识产权的一种有效方式,我国知识产权风险在亚洲排名第二,在合作创新的隐性知识转移中存在着大量的商业秘密风险。为此,本文探讨了合作创新中隐性知识转移引发的商业秘密风险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运用证据理论对合作创新中隐性知识转移引发的商业秘密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提取,为合作创新中隐性知识转移引发的商业秘密风险的量化和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苏世彬  黄瑞华 《科研管理》2007,28(2):27-34,92
在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一方面,合作创新已经成为企业积累和创造知识的一种有效方式;另外一方面,风险认知和风险管理突破以资源、成本和规模为导向的传统模式,知识在风险认识和风险管理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因而对合作创新知识转移风险的研究已成为当今热点问题之一。鉴于隐性知识在合作创新中的重要作用,从隐性知识转移发送方出发,本文研究了合作创新隐性知识转移风险的特点,并运用风险矩阵对合作创新中隐性知识转移的风险进行研究,同时运用蒙特卡罗仿真对合作创新隐性知识转移中各种不同风险的影响等级、发生概率进行模拟,从而得出了不同风险的风险等级,该结论对于合作创新隐性知识转移中重点风险的防范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合作创新的特点对合作创新中的知识产权风险进行新的界定,将其分为合作关系引发的知识产权风险和其他因素引发的知识产权风险两个维度。研究认为它们分别对企业间知识转移绩效起负向和正向影响作用;提出并分析了影响知识产权风险的因素,认为其在各种因素对企业间知识转移绩效影响中起中介效用,并给出了相关命题和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4.
合作创新中知识转移媒介选取不当是引发知识产权风险的原因之一.基于媒介丰度理论,分析知识转移媒介引发知识产权风险的机理,认为知识转移媒介是诱因,合作企业行为是直接动因,而知识属性和合作情境起重要调节作用;从反馈能力、多重暗示性、语言多变性和个体关注性四个方面阐述知识转移媒介引发知识产权风险的形式,发现相同的知识产权风险可能由不同的媒介属性引发,因此媒介属性分析对防范知识产权风险非常重要.最后基于知识转移媒介引发知识产权风险的机理,从转移媒介、合作伙伴、知识属性和伙伴关系四个角度提出了风险防范的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5.
合作创新中信用缺失引发的知识产权风险研究/FONT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克英  郭伟  李研 《科研管理》2008,29(6):17-22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基于知识共享和知识转移的合作创新模式已经被技术创新型企业广为采用,伴随而来的信用缺失引发的知识产权风险却成为阻碍其发展的一种桎梏。本文从信息经济学角度认识合作创新中信用缺失引发的知识产权风险,探究其成因并给出了相应的防范与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6.
合作创新的知识产权风险与防范研究   总被引:29,自引:5,他引:29  
汪忠  黄瑞华 《科学学研究》2005,23(3):419-424
合作创新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企业谋求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选择之一。由于合作创新需要共享彼此的知识和资源,这将不可避免地带来企业自身知识与能力的流失与扩散,而知识本身的特性也在无形中促成了知识产权风险的形成,我国相对薄弱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也是知识产权风险产生的根源。企业在通过合作推动创新的过程中,必须正确认识这一战略形式本身具有的风险性,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防范风险。  相似文献   

7.
合作创新成功的关键在于知识在合作伙伴间迅速和有效的转移,然而,知识是核心的战略资源,企业必须考虑知识在转移过程中面临的或由此带来的风险。以合作创新为背景,分析合作创新企业间进行知识转移可能带来的风险,并提出控制这些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内企业逐步走出国门,与海外供应商展开合作,企业所面临的知识产权风险也日益增加。本文研究了在与海外供应商合作中各个阶段主要的知识产权风险,提出了降低风险的管理建议。通过供应商选择阶段技术自由实施尽职调查、合同磋商和签订阶段知识产权风险管理、合同履行阶段知识产权风险跟踪、责任承担阶段知识产权管理协作四个方面对海外供应商进行分阶段知识产权风险管理,实现规避知识产权风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产学研合作是科技创新的最有效形式之一。在产学研合作的知识流动关系中,知识转移既是知识生产和知识应用的桥梁,又是产学研合作的核心环节。激发科技人才活力、保护与加强知识产权制度、有效的制度机制建设构成了知识转移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产学研合作中知识势差对知识产权风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勇  林振阳 《科研管理》2018,39(2):75-85
对于合作过程中的知识产权风险,目前学者主要是从法律角度研究企业面临的知识产权冲突,而鲜有从管理学角度对知识产权风险进行深入的探索。有鉴于此,本文通过分析产学研合作过程中企业与学研方的知识势差对知识产权风险的影响关系及其机制来探究合作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并引入合作治理方式对知识共享的过程进行控制,构建产学研合作双方的知识势差对知识产权风险影响模型,探析知识势差、知识产权风险和合作治理方式相互之间的影响关系。通过对213份有效问卷的数据实证统计,结果表明,知识势差对知识产权风险存在正向显著影响;合作治理的不同方式对知识产权风险的影响存在差异,并在知识势差与知识产权风险影响关系中存在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弥补现有风险管理理论中风险可能性测度的不足,并为合作技术创新中隐性知识转移引发的商业秘密风险量化管理提供依据,本文对合作技术创新中隐性知识转移引发的商业秘密风险可能性测度特点进行了分析,并选择了证据理论和主观概率作为合作技术创新中隐性知识转移引发的商业秘密风险可能性测度方法,然后,提出了f(Ai)=Bel(Ai)+ (|Ai|/|Θ|) × [pl(Ai) - bel(Ai)]作为合作技术创新中隐性知识转移引发的商业秘密风险可能性测度最终模型,最后给出了一个具体的算例。  相似文献   

12.
知识溢出是知识外部性的一种表现,它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消极影响不可忽视。但是,因知识溢出模糊、风险难测度的原因,限制了当前计量等方法在该领域下的深入应用,理应尝试换一种视角切入研究。文章在界定知识溢出风险关键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设计自变量,借鉴Cobb-Douglas模型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知识溢出风险表征函数,尝试验证并分析知识溢出风险极小值和稳定性存在的理论逻辑。结果表明:协同创新知识溢出风险极小值在联盟可控范围内存在,并随着核心主体知识创新能力与联盟溢出知识质量的提升而减小;风险达到极小值前提下,反弹的可能性与联盟内外环境变化剧烈程度呈现正相关性;此外,风险稳定性与组织间非正式沟通密度、组织结构合理度等呈现出负相关关系。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知识溢出管理框架。  相似文献   

13.
金银 《科研管理》2022,43(9):169-175
   通过将设计知识转化为设计知识产权,提高了设计知识的标准化程度,促进设计知识在全产业中的流通。设计过程中设计知识的集聚与进化形成了螺旋向上的知识创新发展路径。设计过程中产出的设计知识需转化为便于管理、使用及纳入知识产权体系的设计成果。在设计产业知识产权管理模式中,设计组织促成整个行业的设计知识产权的有效集中与合理利用;设计机构建立内部的设计知识产权管理制度;设计师按照操作规范进行设计知识的获取与整理,三个层面的知识产权管理共同促进设计产业的知识共享与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14.
目前协同机制在知识创新过程中越来越表现出突出的作用,为了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的知识创新,将协同机制引入科研团队知识创新系统。首先根据国内外创造力理论和知识创新相关文献分析以及不同科研团队案例调研,构建了科研团队知识创新系统,论证该系统具有复杂系统特性。此复杂系统具备应用协同机制的条件,据此建立了科研团队知识创新体系的协同机制应用模型,并对其静态特性和动态效应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某科研团队的案例分析,即在整个科研项目过程中实施协同管理,观察协同机制在各个子系统中的具体实施和实际应用,并验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5.
 进行自主创新是中国企业为在全球竞争中获胜而进行的重要举措。企业进行自主创新就需要进行知识创造,而在知识创造的各个阶段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知识产权风险。本文首先对企业自主创新中知识创造的不同阶段进行了区分,然后详细分析了在知识创造各个阶段企业所面临的知识产权风险,最后提出了企业自主创新中知识创造各个阶段的知识产权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6.
TMT异质性对企业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基于431家长三角制造业企业问卷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探究TMT异质性对企业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TMT异质性不仅对协同创新具有直接影响,还通过战略导向和协同学习的中介效应产生间接影响;TMT异质性有助于企业制定战略导向,促进企业进行高效的协同学习;环境动态性对战略导向、协同学习与协同创新绩效的调节效应显著。由此,企业应构建异质性的TMT,以提升其协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为明晰中国产学研合作研究领域的热点主题和知识演化,以1992—2016年CSSCI和CNKI中的1 615篇文献为分析样本,利用文献计量学与科学知识图谱方法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产学研合作领域的热点涵盖合作模式、机制和影响因素;合作中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协同创新主体的互动关系;协同创新过程中的要素协同;绩效评价。该领域的研究主题在过去20几年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关注合作模式到关注人才培养、教育改革、知识产权管理和利益分配等主题,再扩展到绩效评价、协同创新和创新网络等主题。  相似文献   

18.
李泽中 《情报科学》2022,40(7):61-68
【意义/目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员工如何进行协作知识建构,更新认知结构、实现知识的迁移内化、促进员工 深度学习,是科技创新型企业中亟须探索的重要问题。【过程/方法】在分析科技创新型企业员工协作知识建构核心 特征、组成要素以及运行过程的基础上,构建了企业员工协作知识建构机理模型,实现对企业员工协作知识建构的 深入分析。【结果/结论】该模型为科技创新型企业员工协作知识建构提供建议,以培养员工知识创新思维为目的, 进而推动企业的知识发展水平。【创新/局限】仅在理论上探讨协作知识建构模型,没有对该模型进行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