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年10月20日至21日,“2007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在重庆市西南大学举行。此次论坛由西南大学研究生部(处)主办,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承办。论坛以博士生为主体,以专家、导师对话交流为辅,旨在积极发挥导师和著名专家指导作用,拓宽博士生的学术视野,促进优秀知识成果的交流。来自国内外16所高校的70余名博士生以及国内教育界部分知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相似文献   

2.
采用问卷调查与半结构化访谈相结合的方式,研究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博士生培养现状及问题。对全国22所培养院校的178名博士生进行问卷调查,选取5名博士生导师和14名博士生进行访谈,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博士学科背景和攻读学位动机、导师指导、课程设置、学位论文选题等方面。研究发现,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博士生培养整体看来比较符合《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汉语国际教育领域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规定与要求。但是,由于处在起步阶段,博士生培养也存在职业导向性不强、招生环节不尽完善、课程设置不尽合理、实践导师指导不足、论文选题存在偏差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建议加强职业导向,突出实践特性;深化招生改革,精准选拔人才;完善课程体系,突出学科交叉融合;健全导师队伍,增强导师指导作用;制定选题指南,重视学位论文质量。  相似文献   

3.
《高教论坛》2010,(6):F0004-F0004
梁宏(1964-),广西北流人,2002年1月起任广西师范大学校长,兼任南开大学、南京大学无机化学博士生导师和中南大学应用化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化学会理事、广西化学化工学会理事长、《无机化学学报》(SCI—E期刊)编委、《广西科学》副主编、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特邀国际会员。  相似文献   

4.
《广西高教研究》2010,(6):F0004-F0004
梁宏(1964-),广西北流人,2002年1月起任广西师范大学校长,兼任南开大学、南京大学无机化学博士生导师和中南大学应用化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化学会理事、广西化学化工学会理事长、《无机化学学报》(SCI—E期刊)编委、《广西科学》副主编、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特邀国际会员。  相似文献   

5.
2006年10月25—28日在天津召开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理论刊物分会2006年年会,有30余家教育理论刊物的40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这次会议由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承办,天津市教育考试院协办。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理论刊物分会顾问夏宝堂先生到会指导。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理论刊物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天津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张武升研究员致辞并发表讲话。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理论刊物分会理事长、辽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傅维利教授做理事会的工作报告和总结。大会交流并讨论了办刊经验,同时还吸纳了《考试研究》、《中国德育》、《教育研究与实验》、《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南京教育》、《临沂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等七家教育刊物成为新的会员单位。现将会议内容综述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博士生的学术经历和学术志趣对科研能力增长的重要作用已得到实证研究的支持,不过很少有研究能够综合考察不同方面的学术经历以及学术志趣对科研能力增长的预测作用。基于1286份博士生调查数据进行相关探索,结果发现:(1)博士生的学术志趣对科研能力增长的正向预测作用最大,超过了前沿涉猎、导师指导、课程学习等学术经历的预测作用;(2)导师指导是对博士生学术志趣正向预测作用最大的变量;(3)与人文社科博士生相比,理工科博士生的学术志趣与科研能力增长具有更强的关联;(4)学术志趣在前沿涉猎、导师指导、课程学习等学术经历与科研能力增长之间存在中介效应。上述结果支持了学术志趣在博士生学术训练中的重要性,而导师在博士生学术志趣的激发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  相似文献   

7.
博士生的创新能力是反映博士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随着博士毕业生就业去向的多元化,学术创新能力之外的通用技能也越来越重要。基于《自然》杂志2019年"全球博士生调查"得到的15个国家的5 383位在读博士生的数据,利用OLS回归、似不相关回归和门槛效应模型等方法,分析自主学习和与导师互动两种时间投入与博士生学术和通用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博士生的通用能力较好,但学术能力不足。在所测度的时间投入范围内,博士生的两种能力并非随自主学习时间的增加而一直提高,而是呈三次曲线的关系。分样本回归的结果保持稳健。另外,与导师互动的时间投入不仅显著促进博士生的两种能力发展,还相对延缓下降拐点的出现。博士生与其自己"蛮干",倒不如多与导师交流,获得导师的指导,进而"巧干"。  相似文献   

8.
基于2017年“中国博士毕业生调查”的数据,分析博士生对导师的评价发现:博士生对导师感到满意的原因主要有导师学术水平高,师德师风优良,能给学生提供有效指导和自主发展支持,博士生对导师感到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指导和管控过多;博士生对导师的整体满意度评分较实际情况偏高,尤其与博士生对导师指导的实际满意度偏离较大。为博士生自主发展搭建广泛的支持网络,使他们得到更有效的指导,既要加强导师转换、集体指导等相关制度建设,更要进一步明确导师、院系和学校在博士生培养中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博士生对院校培养工作的意见是进行培养环境优化的重要依据。基于1200余名博士生调查数据,采用混合式研究方法展开探索,结果发现:第一,博士生意见集中在奖助体系、导师指导、考核评价和学术交流上,具体内容分别指向奖助学金支持力度不够,导师的学术指导缺位,考核评价方式固化单一,学术交流机会不足;第二,在学科差异上,理工科博士生的导师指导满意度和科研自由度得分较低,并且相比其它学科学生提出较多导师指导方面的意见,人文学科博士生更加支持采用1篇论文代表作的评价方式,并且相比其它学科学生提出较多考核评价方面的意见。基于上述发现提出博士生培养环境的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10.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27(3):F0002-F0002
陈俊明教授(1947-),男,福建泉州人,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2000年调入泉州师范学院,曾任人文学院首任院长,现任经济研究所所长。主持省级精品课程政治经济学、校重点学科经济思想史,申报新增理论经济学硕士点项目建设。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生导师,经济思想、科学社会主义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工作站的博士后合作导师。兼任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理事,全国高师《资本论》研究会常务理事,  相似文献   

11.
基于全国32606名全日制博士生的调查数据,对全日制博士生培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全日制博士生培养满意度处于良好水平;学术参与、导师指导、课程与教学、过程考核、管理服务等博士生培养环节与情境的有关因素对全日制博士生培养满意度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利用2019年Nature全球博士生调查数据,对导师指导如何影响博士生学术职业取向的变化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第一,超过六成的博士生的就业取向发生了变化,其中逃离学术职业的比例(38.4%)明显高于回归学术职业的比例(22.9%).第二,导师的人文关怀、获得导师认可度、导师指导频次和科研发表满意度均对博士生回归学术职业具有显著性影响,且导师人文关怀的影响高于学术指导的影响.第三,按照博士生学习投入时间和对工作时间的满意度,将博士生群体分为主动型、被动型、休闲型和消极型.不同类型博士生学术职业取向的变化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消极型博士生逃离学术职业的比例最高,主动型博士生回归学术职业的比例最高.第四,导师指导内容对不同类型博士生的影响存在差异性.主动型博士生学术职业取向的变化主要受到导师指导频次的影响,被动型、休闲型和消极型博士生更多受到导师人文关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北京市10所高校2047名博士生的实证调查发现,导师的指导频率、指导方式、指导理念、指导范围是导学关系的影响要素。博士生普遍认为导师在学术指导、道德培养、生涯引导、情感支持四个方面对构建和谐导学关系发挥着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由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博士生导师、知名蒙古学家薄音湖教授主编的《蒙古史词典》(古代卷)历经二十余年的辛苦磨砺,将于三月底由内蒙古大学出版社精装出版。  相似文献   

15.
《衡水学院学报》2010,12(3):F0003-F0003
2010年3月9日,北京师范大学生命化教育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肖川教授应教育学院邀请来我校为师生做了题为《让教育通向幸福》的学术报告。 肖川(1963-),湖南望城人,教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教育原理方向硕士和博士生导师,英国教育哲学协会国际会员。  相似文献   

16.
《衡水师专学报》2010,(3):F0003-F0003
2010年3月9日,北京师范大学生命化教育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肖川教授应教育学院邀请来我校为师生做了题为《让教育通向幸福》的学术报告。 肖川(1963-),湖南望城人,教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教育原理方向硕士和博士生导师,英国教育哲学协会国际会员。  相似文献   

17.
由教育部初、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组组长,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博士生导师王磊教授,结构化学青年科学家、博士生导师陈光巨教授共同担任主编,依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的“新世纪”高中化学新教材,符合现代课程理念,是一套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和选择性的具有国际水平的高中化学教材。整套教材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统领,  相似文献   

18.
导师是博士生培养的关键。在与高等教育发达国家比较视野下,从博士生体验和评价视角探析当前我国博士生导师对博士生指导现状及相对水平,可为优化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提供支持。经选取Nature调查中代表性发达国家对比发现,我国博士生对导师总体满意,但对导师指导分项满意度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具体到导师指导行为上,我国博士生对出版发表、合作机会、资金支持的满意度略高于或接近于发达国家,但在导师学术指导频次,给予心理支持和职业发展指导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对导师给予其学术指导,提供参加学术会议、会议报告机会等培养支持满意度处于对比8国的较低水平。基于数据分析和讨论,建议导师遴选应加强对导师指导能力和指导质量的考察,高校对导师的岗位要求和岗位评价等应细化导师指导行为,多渠道为博士生开展同行学术交流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9.
博士生教育是国际上公认的正规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导师的指导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对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关于博士生导师指导情况的调查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通过国际比较,从博士生的角度,阐述了导师指导频率这一影响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最后对提高我国博士生导师的指导频率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0.
陶东风,1959年7月生于浙江,文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兼职博士生导师,《文化研究》丛刊主编,《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文化研究)分册》主编,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教育部国家级教学团队“文学理论教学团队”主持人,国家级精品课程“文学理论”主持人,北京市重点学科首都师范大学“文艺学”学科负责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