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依托单位:乌鲁木齐天文站。主要研究方向与内容:以射电天文为方向,在天文学方面开展射电天体物理、天体测量、天文地球动力学的研究和射电技术方面的研究。其主要内容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1933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卡尔·央斯基意外发现了来自银河中心稳定的电磁辐射,标志着射电天文学的诞生。近代天文学四大发现———类星体、脉冲星、3K宇宙背景辐射以及星际分子,无一不基于射电天文学。在获诺贝尔物理奖的项目中,有8项涉及天文学,其中5项与射电天文学密切相关。接收面积是天文望远镜最重要的综合能力参数。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根据天文学科和天文观测的特点、要求以及现有的技术力量,提出了在中国建设500米口径的球面射电望远镜(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Telescope,FAST)的总体工程概念。其有效接收面积…  相似文献   

3.
贲德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电子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雷达、测控)严家荣南京大学教授,江苏省天文学会副秘书长(天文)赵之珩天津科技馆顾问,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天文)李梅南京中山植物园高级工程师(植物)翁德宝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生物系数授,江苏省科普作协理事(生物)田如森太空探索杂志社社长、总编(太空)尹怀勤中国科普作协常务理事,天津市天文学会副理事长,研究员(航空航天)钱竟光中国运动生物力学学会委员,南京体院运动人体科学系主任、教授(体育科学)刘永青南京科宇勘察公司高级工程师(地质学)浦泳修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海洋)王小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博士(古生物)雷利江苏省地震局宣教中心主任(地震)  相似文献   

4.
贲德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电子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雷达、测控)严家荣南京大学教授,江苏省天文学会副秘书长(天文)赵之珩天津科技馆顾问,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天文)李梅南京中山植物园高级工程师(植物)翁德宝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生物系数授,江苏省科普作协理事(生物)田如森太空探索杂志社社长、总编(太空)尹怀勤中国科普作协常务理事,天津市天文学会副理事长,研究员(航空航天)钱竟光中国运动生物力学学会委员,南京体院运动人体科学系主任、教授(体育科学)刘永青南京科宇勘察公司高级工程师(地质学)浦泳修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海洋)王小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博士(古生物)雷利江苏省地震局宣教中心主任(地震)  相似文献   

5.
正专家简介:董亮,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高级工程师,研究领域涉及射电天文技术、医疗仪器技术、空间天气研究方法等多个领域,主要研究方向为射电天文技术及其转化、空间天气,包括太阳射电爆发—导航通信、地磁活动—人体健康等。多年来,主持国家级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2项、横向课题2项,总经费300余万元。共计发表论文40余篇,专利47项。研究成果总共创造产生约1400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位于美属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天文台的射电望远镜因结构失控而垮塌,引发多方关注。美国国家射电天文观测台主任比斯利说:"这对科学界来说是一个巨大损失。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曾帮助天文学家取得了一些惊人的科学成就。"坍塌并非毫无征兆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下称"阿雷西博")建成于1963年,口径305米,  相似文献   

7.
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中国南极天文研究中心主任王力帆23日在“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探秘宇宙”活动中表示,中国南极天文台项目有望在“十二五”期间批准立项,建造周期约5年,期待2020年以前建成并投入运行。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于1958年建立.第一任台长是著名天文学家程茂兰,第二任台长是院数理学部副主任、射电天文学家王绶琯.现任台长为天体物理学家李启斌.北京天文台是以研究天体物理为主的综合性天文台.其任务是:开展恒星物理、河外天体物理、太阳物理、射电天文和天体测量等领域的前沿研究工作;发布太阳活动预报和提供时频服务、人造卫星观测服务;设有世界资料中心D天文分中心和国际恒星数据中心北京分中心,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2,17(1):41-42
1首席科学家 陈建生 中国科学院院士.1963年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毕业.同年到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工作至今.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天文学科专家委员主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联合北京天体物理中心主任,国家大科学工程LAMOST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天文系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兼职教授,国际天文联合会专门委员会组委,美国Fundamental Cosmic Physics学报Coeditor.1979-1980年在澳大利亚英-澳天文台、澳大利亚国立大学Mt.Stromlo天文台访问学者,1982-1983年在欧洲南球天文台访问.其后曾访问北美、欧洲、南美、日本及亚洲等20多个国家.  相似文献   

10.
日前,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会议在京召开。工程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院士,专家委员会成员,中科院遗传研究所研究员李振声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原主任陈佳洱院士,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胡启恒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王礼恒院士,采集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张勤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11.
正快速射电暴这一全新的极端射电爆发现象,自2007年首次被美国科学家Lorimer等人发现并报道之后便很快成为当前天文物理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经过十几年的研究,快速射电暴的产生机制和物理起源至今仍是未解之谜。鉴于快速射电暴极短的爆发时标、极高的亮温度等特征,很多天文学家猜测磁陀星(magnetar)是产生快速射电暴的最佳候选体。磁陀星一般认为是磁场极强的中子星(也可能是奇异夸克星),其磁场可以达到十亿特斯拉,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仪器厂位于南京市东北角、紫金山北麓,成立于1960年5月。它是专为各天文研究单位、国防建设部门和其他有关单位提供天文仪器的专业科研工厂。著名天文仪器专家胡宁生研究员为现任厂长。该厂现有职工527名,其中中级以上科技人员142名,他们中不少是基础扎实、精通天文观测和天文仪器设计、勇于创新的专家。潘君骅研究员1960年提出一种检验大光学望远镜凸副镜的新方法,被称为潘氏检验法,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的应用。他  相似文献   

13.
我国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三号任务.近日圆满完成了月球着陆器的悬停避障及缓速下降试验.月球巡视器的综合测试及内、外场试验等各项验证性试验.技术方案得到验证.工程研制取得重大进展。探月工程二期的主要目标是实现月球软着陆探测与月面巡视勘察.包括嫦娥二号、嫦娥三号和嫦娥四号任务。  相似文献   

14.
1 首席科学家陈建生  中国科学院院士。 196 3年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毕业。同年到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工作至今。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副主任 ,中国科学院天文学科专家委员主任 ,中国科学院 北京大学联合北京天体物理中心主任 ,国家大科学工程LAM OST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 ,北京大学天文系主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兼职教授 ,国际天文联合会专门委员会组委 ,美国FundamentalCosmicPhysics学报Co editor。 1979— 1980年在澳大利亚英 澳天文台、澳大利亚国立大学Mt.Stromlo天文台访问学者 ,198…  相似文献   

15.
在4月26日举行的2009国际天文年(中国)纪念大会上,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陈建生院士表示,由于在天文研究领域的国际合作参与度不够,我国亟须加强在天文研究领域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6.
《科协论坛》2014,(3):F0002-F0002
王晓晨,女,现任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实验室主任,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及“海聚”工程资助,主持多个973项目。王晓晨博士以秀丽线虫为模式研究凋亡细胞的清除机制。  相似文献   

17.
王绶琯,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44年毕业于福建马尾海军学校。1945年赴英国进修造船,1950年改攻天文,并被聘入伦敦大学天文台进行研究工作。1952年底回国。 回国后,王绶琯在上海徐家汇观象台负责完成提高我国授时精度的任务。1958年开始在北京创立我国的射电天文学研究,并主持北京天文  相似文献   

18.
贲德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电子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雷达、测控)严家荣南京大学教授,江苏省天文学会副秘书长(天文)赵之珩天津科技馆顾问,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天文)李梅南京中山植物园科普科高级工程师(植物)翁德宝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生物系教授,江苏省科普作协理事(生物)田如森太空探索杂志社社长、总编(太空)尹怀勤中国科普作协常务理事,天津市天文学会副理事长,研究员(航空航天)刘永青南京科宇勘察公司高级工程师(地质学)浦泳修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海洋)王小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博士(古生物)  相似文献   

19.
《大众科技》2009,(2):5-6
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组建的湿法冶金清洁生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成立暨首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近期在京举行。会议选举中科院副院长李静海院士为首届理事会理事长,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张懿院士和常务副所长张锁江研究员为副理事长,聘任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齐涛为实验室主任。来自产业界和科技界16个理事单位6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20.
熊大闰,中国科学院院士,1938年9月16日出生于江西吉安,原籍江西南昌。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天体物理专业,同年分配到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工作至今,1986年晋升为研究员,是我国攀登计划项目“天体剧烈活动的多波段观测和研究”首席科学家,天体物理研究部主任,恒星的结构、演化和脉动研究团组首席研究员,《天文学报》主编,政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熊大闰院士主要从事恒星对流理论及相关恒星结构、演化和脉动稳定性的研究,他摒弃了传统的混合型的对流理论,发展了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