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以第28届奥运会男篮统计资料作为切入点,结合近年世界大赛,探讨世界男篮发展态势,主要表现为:运动水平差距在缩小,格局动荡不定;身材与成绩关联度不大;个人技术更全面。主要防守特征为防区扩大且有伸缩性、针对性增强;形成球、区、人、时四维防守体系、立体防守层次与内线空间防守网;加强信息沟通和强调防守的效率评价机制。进攻特征为进攻区域扩大且具有整体性,攻守转换快;进攻类型上以内线为主及内外线均衡发展两类。  相似文献   

2.
以第28届奥运会男篮统计资料作为切入点,结合近几年世界大赛,探讨世界男篮强队进攻发展趋势.世界男篮主要进攻特征为进攻速度加快,成功率和质量提高;进攻具有整体性和均衡性;进攻距离与范围不断扩大;守攻转换加快,快攻与抢攻、配合进攻次数增多.分析研究中国男篮与世界男篮进攻存在的差距,为中国篮球运动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第14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中国队与前8名球队各项进攻、抢断、防守的技术指标的统计,并转换成联系数中的同、异、反进行技术状况的定量分析.找出中国男篮与其他世界男篮强队之间的差距,并据此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等方法,对巴西里约奥运会男篮冠军队伍美国男篮进行深度分析,为篮球运动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美国男篮的球队整体实力、进攻与防守能力均在其他参赛球队之上,但比赛中美国队的进攻与防守也存在一定问题。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观察统计及归纳推理等研究方法,对世界男子篮球防守技术情况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当今的男子篮球在防守上都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同时以我国男篮的防守技术特点与世界强队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6.
以2013年男篮亚锦赛前8名的所有比赛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统计比赛技术,得知亚洲男篮致胜因素特征主要受到5个因素影响:2分球投篮效率、防守封盖、2次进攻能力、防守能力以及对抗下技战术发挥稳定性能力。参照对亚洲男篮的分析结果,对男篮失利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采用数理统计法等分析第16届男篮世锦赛世界强队的特征以及中国男篮的差距,为中国男篮训练、比赛提供依据和参考。主要结论:世界男篮强队在身体方面都具备了高大化、均衡化的基本特征。在实力接近的高水平比赛中,获胜球队的防守质量更高,投篮机会的选择更加合理,外线远投的效率更高。建议:中国男篮应加强身体对抗训练,丰富比赛经验,提高防守质量,加强后场篮板球的拼抢,注重整体配合,提高3分远投能力。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第15届世界男篮锦标赛西班牙队与对手比赛的后场篮板、犯规、抢断、盖帽、得分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西班牙队防守强悍牢固,能有效阻止和中断对手的进攻,在比赛中占有明显的优势,这是西班牙队获胜的重要保证。而中国队在第15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中表现不好,说明中国队跟世界强队之间还有一定差距,尤其在防守上不如对手。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男篮比赛进攻数据统计分析和录像观察,世界优秀篮球运动员进攻技术全面、对抗激烈、得分手段多种多样、得分点多面广;队员位置概念模糊,全能型队员成为各队核心球员;传统高大、灵活性差、一味固守篮下中锋越来越少;比赛速度加快,节奏变化明显;以速度为主导的快攻发动迅速突然,直奔篮下;阵地进攻配合简单实用,高效,技、战术动作注重在移动配合中完成;优秀的身体素质,快节奏、高对抗条件下技战术的运用能力直接决定了比赛成绩。中国队在助攻、进攻篮板球上与世界强队差距过大,在对手贴身紧逼防守下失误多,投篮时机难以把握,强对抗条件下队员攻击力不足。  相似文献   

10.
男篮小前锋进攻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篮球运动的不断发展,篮球技术、战术全面提升,篮球比赛中对各位置球员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以第15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中国队、意大利队、美国队、希腊队小前锋的基本情况和进攻能力指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等方法,分析小前锋的基本情况和身体形态及进攻能力,找出中国队与世界强队小前锋的差距,以期为我国小前锋队员的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采用观察分析、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研究指出中国男篮在2006年世锦赛中破紧逼防守乏术的原因是球队缺少有效的“磨合期”和队员缺少对肾逼与破紧逼的认识与实践,并根据现役中国男篮的实际提出“三加强”的策略与方法:加强球队磨合、加强对紧逼与破紧逼的认识与实践、加强组织符合自身实际的破紧逼防守战术配合,供中国男篮备战2008年奥运会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世界优秀男篮的进攻类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董伦红 《体育学刊》2006,13(3):125-127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雅典28届奥运会篮球赛12支队伍进攻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世界男篮强队的进攻战术主要采用2种进攻类型,即内外结合型和内线为主结合转换型。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男子篮球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运动员、教练员、场地设施、运动训练管理体制、群众基础等角度出发,对福建省男子篮球运动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调查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福建省男子篮球运动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借鉴博奔理论的博奔决策原理,依据2002年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诸强的基本格局及技术发展的趋势,运用篮球运动专项训练学技术训练的基本理论,对我国男子篮球运动中存在的战略目标决策与技术训练两个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现行的男子篮球运动战略目标已成为该运动可持续发展的羁绊,须进行调整;加强技术对抗训练是我国男子篮球再度立足世界篮坛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运用献资料、数理统计和对比分析等方法,从进攻和防守两方面入手,对中国队在雅典奥运会上与世界强队的比赛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差距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我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CBA)的现状研究发现,目前CBA主要存在产权、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人才培养、赛制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弱化篮管中心的管制职能,建立CBA联盟体制,健全CBA专门的职业体育法规,加强对职业经营人才的培养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第15届男篮世锦赛中国队进攻失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第15届男篮世锦赛我国男篮所参加6场比赛的进攻失误的类别、情景、位置、发生的区域等因素进行统计和分析,针对失误的原因提出可行性的建议,为我国男篮在比赛中减少失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1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参加2006年全国青年男子篮球联赛(宜宾赛区)第一阶段(2006年3月24日—30日)比赛各省、市代表队,分别是八一队、北京队、天津队、四川队、新疆队、陕西队、河北队、广东队。比赛成绩见表1。1.2研究方法1.2.1计算机软件系统现场统计。1.2.2数理统计法,  相似文献   

19.
第十届全运会男子篮球决赛进攻失误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十运会男子篮球决赛阶段的46场篮球比赛现场统计,对篮球比赛中的进攻失误的原因、方式等因素分析,针对失误的情况提出可行性的建议,为我国运动员在篮球比赛中减少和避免失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第22届男篮亚锦赛中国队攻防能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董伦红 《体育学刊》2005,12(2):115-116
通过对中国队在第22届亚洲男篮锦标赛上的技术统计,分析了个人攻防能力与全队攻防特点;并运用RSR对全队攻防能力进行评价,中国队在防守和进攻能力上均为优秀等级,且攻防均衡,全队进攻方面的特点表现为高命中率、空中优势;防守方面表现为内线优于外线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