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科学发展观引入了以人为本的重要理念,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的认识更加成熟。温家宝总理对此作了精辟的论述,他说:“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足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的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地说,就是在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王慧梅 《科协论坛》2004,19(12):8-11
科学发展观旨在“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着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我国的改革和发展。按着这一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未来我国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将出现巨大变化。农民历来是我国各阶层中最庞大的社会群体。  相似文献   

3.
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总结了改革开放25年的经验,第一次以中央文件的形式,全面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五个统筹”和“五个坚持”,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完整理论体系。从“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第一要务”,再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发展观的内涵有了更加深刻、更加全面的认识。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贯彻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的发展战略,将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概括为“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五个统筹”是全面建…  相似文献   

4.
环境与文化     
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新世纪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 正所谓“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社会经济在高速发展之后,被关进“水泥森林”的人们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为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不久前召开的中共中央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的“六个统筹”观点,明确了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五个统筹”的新要求,是新一届党中央领  相似文献   

6.
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总结了改革开放25年的经验,第一次以中央文件的形式,全面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五个统筹”和“五个坚持”,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完整理论体系。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我们必须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使经济社会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而发展循环经济。正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今年两院院士大会期间指出:“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而且涉及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和自然界的复杂关系,涉及人与经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这就需要我们采用系统科学的方法来分析、解决问题,从多因素、多层次、多方面入手研究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形态、自然形态的大系统。”这向系统科学家们提出了新的课题。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就是要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协调,就是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可持续,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科学的发展观还表现在: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加强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  相似文献   

8.
在工业化不断发展的今天,中国城乡差距在不断扩大,城乡差别、城乡分割和“三农”问题是制约中国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现代化的难题。在新的时代经济发展要求下,统筹城乡发展已成为实现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的关键。本文通过明晰城乡统筹发展理念,分析城乡发展现状,提出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更好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事件 三月份的“两会”期间,人大、政协委员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其核心之一是,中国再也不能盲目地追求经济快速增长,应当从唯GDP是瞻转变到建立科学的经济发展观。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对发展问题十分重视,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领导班子,高瞻远瞩,正确把握和认真分析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和规律,针对改革开放30多年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提出坚持“五个统筹”,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这是对邓小平同志的发展观的继承与创新,体现了我们党在改革和发展理论上的进一步成熟。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对发展问题十分重视,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领导班子,高瞻远瞩,正确把握和认真分析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和规律,针对改革开放30多年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提出坚持“五个统筹”,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这是对邓小平同志的发展观的继承与创新,体现了我们党在改革和发展理论上的进一步成熟。  相似文献   

12.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指导着全国上下各行各业的发展战略,规划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拓展为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及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胡锦涛主席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七次院士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在提到科学发展观的树立和落实时特别强调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的重要性,这是对我们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界的极大鼓舞和鞭策。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与生态伦理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崇芳 《资源科学》2004,26(6):172-174
1科学发展观:一种崭新的发展理念 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和目标追求,但以什么样的观念来实现发展,则是世界各国近几十年来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在新的世纪,在全面总结改革开放25多年经验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以中央文件的形式,全面深刻地论述了科学发展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1].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在这"五个统筹"中,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统筹是一个尤其值得重视的方面.因为我国是人均资源比较少的国家,资源约束是伴随工业化、现代化全过程的大问题,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和技术政策的选择,乃至社会生活方式的选择,都必须考虑资源约束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可以说,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实质,就是实现人口的适度增长、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良好保持.  相似文献   

14.
普布阿旺 《西藏科技》2005,(11):21-22,40
新一届中央领导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这是符合新时期时代特征,具有远见性的思想。多数民族地区位于祖国的边陲,并且经济文化较为落后,民族地区实现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对整个社会和国家具有重要的意义。民族地区从“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发展着手,从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认识少数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康社会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  相似文献   

15.
全域旅游是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基于城乡统筹的视角提出水城县全域旅游的发展对策,即以城乡旅游分工为原则,以城乡产业融合为导向,以城乡环境共建为保障,发挥资源整合、产业聚集功能,让全域旅游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引爆点,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创新活力和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6.
一、业务需求背景 建设太原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管理服务系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和《民政部信息化1998—2010年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重要任务,是改革和完善传统社会救济制度、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率先发展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太原“率先发展”构想的重要内容。该系统的建设对于进一步推进太原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促进太原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曹晖 《科教文汇》2014,(19):227-228
经济工业园区的发展是推动地方工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需要,要牢牢抓住建设“关中要天水经济区”的战略机遇,坚持“产业化富民,工业化强县”的总体要求,坚定不移地加快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统筹协调发展县域经济,做大做强优势工业产业和优势工业产品,提升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全面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过去的2022年注定是我国发展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党和政府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克服新冠疫情影响,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积极成效。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吹响了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号角,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面开启。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教育、科技、人才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从未如此凸显,我们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相似文献   

19.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80年代末人类全面认真总结自己的发展历程,重新审视自己的经济社会行为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发展思想和发展战略,并在1992年6月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从此,可持续发展就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和地区努力追求的一种发展模式。持续(Sustain)一词来自拉丁语Sustenere,意思是“维持下去“或”保持继续提高”。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把可持续发展表述为“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联合国环发大会,当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探究破除“唯论文”政策扩散的特征,揭示相关政策的发展历程、现状和趋势,为我国科教评价政策的布局、优化、实施与评估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方法/过程]基于中央、部门和地方三个层级的359份政策文本,运用统计分析和文本挖掘方法对破除“唯论文”政策的时空演进、发文机构及主题内容进行分析,总结政策在不同层级间的主题扩散特征,研判政策发展趋向。[结果/结论]破除“唯论文”政策在地方层级的扩散效果显著。中央、部门和地方的政策主题内容具有较高相似度,各层级主题在延续了上一层级主题的基础上又有所拓新。破除“唯论文”政策主要有5个趋向:科技创新与强国建设是破除“唯论文”政策的最终目标;人才评价与职称评定是破除“唯论文”政策的核心问题;教师发展与师资队伍建设是破除“唯论文”政策的关键着力点;科研诚信与道德建设是破除“唯论文”政策的根本要求;科技成果转化与科研经费管理是破除“唯论文”政策的拓展延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