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六人排球运动在我国仅有十二年的发展历史,从群众性的基础至运动技术的提高都有了巨大的成绩。在技术战术发展的道路上,除摆脱了九人排球运动技术发展不全面的影响,还保留了九人排球运动某些精华遗产,并且在学习各国优秀排球队技术的基础上,逐步地建立起我国排球独特的风格。在国际此奏中,我们是从全败到胜败各有,并逐步地进入了世界强队的行列。但是我们训练工作中还存在某些偏面的现象,重攻轻守的表现非常明显,以致造成攻守脱节的现象。防守与反攻是排球竞赛中三个得分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
嘉铭评说(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者按:祝嘉铭是我国体育界的著名人士,更是排球界颇有见地的学者和专家。他从事排球工作45年,致力于推广和发展世界、亚洲和我国的排球运动,是一位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排球理论家。自本期开始,我们将在《专家论谈》栏目中,开辟《嘉铭评说》,他将根据世界排球运动发展动态以及现代排球技术的特点,以深入浅出的手法,发表一些个人见解,以飨读者。祝嘉铭早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船舶动力系,1955年进入上海排球队,1960年至1975年为国家队选手,参加过多次世界锦标赛和其他重大赛事。1975年开始从事排球教练工作,曾任上海男排助理教练、…  相似文献   

3.
排球运动是我国广大群众非常喜爱的一项球类运动,在大学、中学、各级业余体校都有众多的青少年运动员和排球队,为我国排球运动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我国的排球运动,特别是代表世界最高水平的男子排球与世界强队还有较大的差距。究其原因,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上的差距是影响我国排球运动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国家体委在“我国排球运动的发展与今后的意见”的总结中号召:“坚决走自己的道路,应在过去的基础上,从本队和个人的具体情况出发,形成不同类型的打法,掌握克敌制胜的绝招,以进一步促进我国排球运动技术的发展”。五十年代,我国靠快球技术战术,在刚刚学习的六人排球运动中运用就跨入先进行列,六十年代日本女排靠勾手飘球及防守一跃登上世界冠军宝座;七十年代,我们靠“飞”和快攻体系,打出了我国在历来世界比赛中的最好成绩。中外历史证明,有“绝”就能制人,有  相似文献   

5.
七十年代初至今的十多年中,我国男子排球进攻战术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独特打法,在世界排球运动中曾一度处于领先地位。特别是一九八○年前后两三年的高峰时期,受到世界排球界瞩目,为世界排球运动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现在,这一套打法已被欧美各强队接受并有新的发展,而我们自己却没有大的突破。由于欧美各强队  相似文献   

6.
我国排球运动近年来有了很大发展。在国际上,我国家男女排球队均已进入世界强队之林,目前正向最高目标——世界冠军发起攻击。在国内,排球运动进一步普及,逐渐成为群众所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当前世界排球运动的现状是随着技战术、电影、录相等情报资料的交流,国际比赛交往的加多以及聘请外籍专家进行训练与教学,特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排球运动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中国女排连续多次获得胜利,使我国排球运动水平进入了世界排坛的先进行列。遗憾的是,我国在对排球的理论研究和科研工作还适应不了排球运动的发展需要。为了探讨我国在排球的  相似文献   

8.
田琳 《体育世界》2014,(7):17-18
随着世界排球运动的发展,以至于我国的排球运动也随着时代的进步,逐渐的开展起来,并且,在排球运动发展的进程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与世界相比较依然还是有着一定的差距,因此,根据我国当代排球运动的发展现状,认识其影响发展的各个因素,进一步的展开一系列的对策,以便能够更好的发展我国排球运动。  相似文献   

9.
我国女排在世界崛起,有力地震撼着五大洲的人们,各国排坛人士,不能不刮目相看中华健儿,并制定各种措施来研究和对付中国女排的发展。为求我国排球运动的常胜不衰,当然我们自己更应当着力研究我国的排球运动。排球运动和一切体育运动项目一样,是“人”的运动。因而研究“人”、就成为首要的课题。本文仅就排球运动员的智力结构问题,作一初步探索,以求教于对此有兴趣的同志们。排球在球类运动中有自己的特色。在世人喜爱的“三大球”运动中,排球是唯一双方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竞技排球运动训练系统的决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在辩证唯物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三论归一性理论为方法论基础,运用现代决策科学的理论方法,按照科学决策的一般模式对中国竞技排球运动训练系统进行了决策研究。本文在考察了世界排球运动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趋势,调查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我国竞技排球运动训练系统历史的和现实的状况及发展趋势,在专家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制定了2000年及以后一段时间我国竞技排球运动训练系统的战略决策目标和对策体系。  相似文献   

11.
第八届世界女排锦标赛和第九届世界男排锦标赛于一九七八年八月至九月分别在苏联和意大利举行。世界锦标赛后,国家体委在京邀集了全国重点队的教练员及排球科研人员,举行了“世界排球锦标赛技战术分析会”。与会同志观看了世界锦标赛的实况录相,对当前世界排球运动发展的趋势和动向以及我国排球队如何进一步向世界排球高峰冲击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广泛的探讨。一、世界排球运动发展的新动向。从七十年代举行的三次男、女世界锦标赛来看,由于亚洲、美洲排球运动的进步,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和录像观察法,有针对性地对现代排球技战术发展的趋势进行探讨,旨在了解和把握世界排球运动发展规律和趋势,为中国排球运动的发展和提高我国女排运动水平提供理论依据,并有效地在比赛中加以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世界排球运动发展趋势———兼析亚洲排球落后的原因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21世纪的到来 ,使世界排球运动也随之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排球运动自 80年代进入现代排球阶段以来 ,在过去的2 0年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以说没有任何运动项目能像排球那样 ,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经历了如此革命性的变革。对此我们或许可以引用美国男排主教练道格·比尔的解释 :“排球运动是一个相对比较新颖的运动项目 ,因此它的发展空间和竞争特性必定保持在世界最高水平上。”然而 ,对亚洲球队来讲 ,历史的辉煌已掩盖不了我们远远落后于世界排球运动飞速发展的事实。 1982年阿根廷世界锦标赛之后 ,欧洲开始陷入排球危机 ,当时只有前苏…  相似文献   

14.
每一项运动都有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更多的人去热爱它!近年来,我国排球运动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中国女排连续多次获得胜利,使我国排球运动水平进入了世界排坛的先进行列。而在我们的大学生活里,排球一直是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曾有一位玩排球的朋友跟我说过,在球场上可以得到充分的放松,消除工作的疲惫,球场上的激情可以延续到生活和工作中。关于这点,我其实并不信,你们呢?  相似文献   

15.
现代排球防反系统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现代排球运动的迅猛发展,排球防反系统也发生了新变化。本文在对大量文献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近几年世界排球大赛,研究世界强队运动员在防反系统中发展现状,借鉴他(她)们先进的防反技战术,帮助我们开拓思路,挖掘潜力,发展创新新的防反技战术,对充实和丰富我国的排球理论与实践体系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世界各国对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十分重视,青少年运动员作为我国运动发展的储备力量,关系到我国体育竞技的发展水平,排球运动作为一项系统、全面的运动,能促进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和团队意识,并且能增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锻炼青少年的社会适应能力。我国的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训练和培养,需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随着世界体育水平的整体提高,对排球运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有使青少年排球运动的理论得到不断的完善,才能促进我国青少年排球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世界排球运动技术水平的迅猛发展和竞赛规则的不断完善,排球运动的各项技战术运用更是鲜明的体现出了其全面、快速、多变、高度化的特点。在当前形势下我们基层排球教练员的训练既要全面抓好技术、战术、身体素质的基础,更要培养和输送具有良好条件和发展潜力的优秀后备人材,尤其是加强二传手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运动在发展中,又有新的东西在前头,新东西是层出不穷的。研究这个运动的全面及其发展,是我们要时刻注意的大课题。”近几年来,由于世界排球运动中对身体训练的积极研究,排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有了急剧提高,加之瞬息幻变,名目繁多的各  相似文献   

19.
以历史视角分析世界女子排球职业赛事发展,深入了解女子排球运动的发展概况、职业体育的内涵与逻辑,为我国女子排球运动与职业体育发展提供案例参考。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梳理世界女子排球职业赛事的发展历程,探讨世界女子排球职业赛事的发展困境,并结合我国职业体育开展情况及女子排球职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探寻启示。。  相似文献   

20.
美国女排是当今世界排坛列强之一,在近几年来的世界杯排球赛、世界排球锦标赛、奥运会排球赛中取得了显赫的成绩。可是,翻开世界排球运动的史册,我们就会发现美国虽然是排球运动的发源地,但并没有在世界排球运动史上创造出令人赞叹的业绩。只是在近几年来的不长时间内从一支默默无闻的队伍一跃而成为名振世界的强队。那么,美国女排为什么在短时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其奥秘何在,这是很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的课题。同时,这对于我国女排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