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20世纪20年代形成的第一次国共合作,具有非凡的意义,促进了国共两党的发展和中国社会的进步,本文从国共合作的理论基础—共产国际的指导;组织基础—孙中山改组国民党;政治基础—当时第一次工人运动失败的政治形势;文化基础—先进文化,揭示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基础。  相似文献   

2.
国共两党的关系问题,既是一个老问题,又是一个新问题,现在仍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回顾历史,两党关系如何,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两党携手合作,对社会发展起着推动作用。第一次国共合作,打败了北洋军阀;第二次国共合作,赶走了日本帝国主义;而第三次国共合作,必将对中华民族的振兴、祖国的繁荣昌盛起巨大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民主革命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为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曾和中国国民党进行过两次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中国共产党执行了一条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方针,导致了国共合作的破裂和大革命的失败。第二次国共合作,中国共产党则在  相似文献   

4.
在第一次代表大会上,中国共产党确立了对其他党派(包括国民党)采取独立、排他的政治策略。随后,中共对以国民党为主的民主革命党派的政策发生了调整,逐步转变为联合与合作的政治策略。这一策略的转变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共产国际关于世界革命策略的重点转移和马林对中国革命所做的调查;二是中国共产党早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进行的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意义重大的事件。它的成立,除了是当时中国历史条件发展的必然以及中国无产阶级的努力之外,还得到了共产国际的帮助。共产国际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大量的思想上的帮助,并派遣人员来华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提供了大量人员和财力的帮助。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布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共产国际也依靠自身经验保护了大会的顺利召开。  相似文献   

6.
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得以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论宝库的重要内容。周恩来亲身参加了两次国共合作,参与和领导了党的统一战线工作,“为建立、巩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出版说明)。周恩来同毛泽东等一样,是中国较早和最深刻认识这个问题的主要代表者之一。他不仅是统一战线的组织大师,而且在这方面有着独到的理论建树。本文就他对统一战线工作的理论贡献作一初步探讨,以纪念他的90诞辰。第一、较早和明确地提出了统一战线的思想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现代史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之间有过两次合作的经历。这就是大革命时期以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为目标的第一次国共合作和为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而实行的第二次国共合作。 这两次合作,由于产生的背景不同,国共两党在合作中执行的策略方针前后两个时期也存在明显差别,合作的结局更完全相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共产国际如何与孙中山国民党建立联系、发展及对中国国民党的影响的论述,阐释了中国革命初期,共产国际对国民党的影响,及对中国共户党与国民党第一次合作所起到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进行的一次全民族的战争。本文拟就此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功绩及其重大意义作一历史回顾和评析。 一 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进行全民族战争的必要条件,经历了一个长期的酝酿和发展过程。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中日矛盾激化。到了1935年的华北事变,日本把中国变为它独占的殖民地的野心更加暴露,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我国的主要矛盾。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已成为中国人民的首要任务,这是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列宁农村建设思想是列宁根据苏俄所处的特殊历史时期和具体国情,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苏俄农村具体实际相结合而形成的理论成果。在没有可借鉴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情况下,列宁通过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国内主要矛盾、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始终关注和维护农民利益,开创了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先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苏俄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重要实践,主要包括调整土地政策、实行粮食税、开展农村文化建设和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等四个典型措施。经过实践检验后的列宁农村建设思想,不仅冲破并解决了落后的苏俄在开展农村建设过程中的诸多困境,而且对新时代我国走中国特色农村建设道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等发展目标有着重要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央红军长征有其深刻的地理原因:中央苏区的区位接近南京国民政府的核心统治区域,是国共矛盾集中交汇的地区,承受着巨大的军事压力;中央苏区四临敌性强邻,缺乏战略发展空间;中央苏区地域规模狭小,红军缺少回旋余地;中央苏区战争资源枯竭,不足以支持持久的战争。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30年代的新生活运动有着深刻复杂的社会背景,它不仅是九·一八事变后中日两国尖锐的民族矛盾和国共两党殊死的阶级矛盾的产物,也与二千余年的历史所造就的政治文化传统和当时国际形势的影响有关,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蒋介石统治集团包括他本人的政治理念,这些因素促使蒋介石发起了以“恢复传统道德”为内容的新生活运动。  相似文献   

13.
美国总统罗斯福为了实现他关于中国和东亚的设想,在战时保持盟国之间的合作,在战后继续以大国合作作为新的世界秩序的基础,于1944年6月派副总统华莱士访问中国,与蒋介石举行了多次会谈。内容涉及中美关系、中苏关系、国共关系以及中国国内的经济和军事形势等。其中中美关系和国共关系是最主要的议题。这次访问的直接后果是使蒋介石同意派遣美军观察组去延安,以及罗斯福总统派一个私人代表来华。  相似文献   

14.
时代精神是时代的本质和主流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是反映时代内在必然性的,并将长期对人们的思想、活动起主导作用的精神动力和价值标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她必须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成为时代精神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弘扬时代精神的奋斗史,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国家、民族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抓住机遇、不断创新、开拓进取,是时代赋予中国共产党的神圣使命和当今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邓小平、江泽民关于抓住机遇、不断创新、加快发展的思想,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不仅是新时期时代精神的积极倡导者,更是带领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而奋斗的伟大实践者.  相似文献   

15.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党内民主对于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苏共党内既得利益集团规避发展党内民主,致使民主在苏共党内政治生活中严重缺失,以及僵化的苏联共产党建党模式对党内民主的吞噬,都成为了苏共垮台的诱发性因素。  相似文献   

16.
2011年1月30日下午,在中南海中共中央召开的党外人士迎春座谈会上,胡锦涛同志就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风雨同舟的历史经验进行了概括和总结,首次提出了中国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理论的"同心"思想。这一思想为搞好新时期的统战工作指明了重要方向。本文拟就该思想提出的理论依据试作粗浅分析,以进一步加深人们对"同心"思想的认识与理解,充分发挥"同心"思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共产党宣言》对苏东剧变原因的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二十世纪世界历史的一个重大事件就是苏东剧变,世界社会主义陷入低潮。《共产党宣言》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纲领性文献,它对于我们今天再次解析苏东剧变产生的原因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对我国当前所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前,乌克兰共产党是独联体国家中就综合实力而言仅次于俄罗斯联邦共产党的第二大共产党组织。苏联解体以后,在乌克兰重建、新生的众多政党中,乌克兰共产党成为一支引人注目的政治力量。在短短的十几年里,该党经历了重建、兴盛、势衰等发展阶段。它在自身党建中的得与失,是影响其兴衷荣辱的决定性因素。分析总结独联体国家第二大马克思主义政党在党建中的经验与教训,必将对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对中国共产党80年的体育思想进行大跨度、全程性的理性反思,从中国共产党体育目标思想的角度提出了“根本向度”(实现人的解放)和“向度”(政治、经济、化)的命题,并详尽阐述了它们相互间的辩证关系。这一视角以及由此得出的结论,对学术界的研究和体育行政部门当前的体育改革实践有所启示和警示,颇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奠基人,列宁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为了巩固新的革命政权,开始了对社会主义法制的探索。邓小平作为中国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也面临着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就如何摆脱“两个凡是”的束缚,继续进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做了艰辛探索。两人都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法制学说,形成了适合本国国情的法制建设理论。本文拟通过分析,揭示两人在法制思想上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