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教育伴随着人类的诞生而出现,是人类社会最初的教育形态。在教育活动由自在走向自为,进而走向专门化的过程中,社会教育的部分功能为学校教育所代替。在学校教育体系下,学校教育成为教育的代名词,社会教育则处于辅助、补充学校教育的附庸地位。终身教育理念提出后,社会教育成为学习型社会的需要,其地位也相应地发生转变。据此,在终身教育视域下,社会教育应该逐渐由以往学校教育体系下的边缘地位过渡到终身教育体系下的独立地位,进而在学习化社会构建中占据社会发展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2.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舁和社会发生快速变化的时代.一次性的为少数人服务的封闭的学校教育成为建立学校与社会联系的根本性障碍。在这种大背景下,要求打破传统学校教育与社会的封闭性隔阂,拆除传统学校教育与社会的根本性障碍.实现正规的、官方的学校教育体系与非正规的、非官方的乃至民间自发的社会教育体系、家庭教育体系之间的有机联系,构筑以成年、老年人教育为主体的终身教育体系.建立以学习者为主体的终身学习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满足人们对教育日益增长的要求。在此意义上,终身教育、终身学习,  相似文献   

3.
问题的提出:社区作为地方性的社会,具有各种社会功能。其中社区的教育功能,正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人的自身发展的需要而走进政府和人们的视野。研究和实践社区教育,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和共为之举。目前,社区教育已成为我国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社区教育不仅具有可能性,而且具有必要性,是现代人“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和现代社会“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必然趋势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教育的伦理功能是指教育具有满足人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功用性,教育具有直接形成人的道德品格的功能,教育具有规范和传承社会社会伦理道德功能;教育与人的本质和教育的本质是教育伦理功能研究的逻辑的起点,教育伦理功能实现的途径是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教育伦理功能实现的方法是通过知识和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社会中,存在一种将学校教育神奇化的不良倾向,也即学校教育功能泛化倾向。这一倾向使学校教育不堪重负,给学校教育带来了不应有的伤害。要避免这一倾向,就必须重新认识学校教育。实事求是地说,学校教育的功能是有其边界及限度的,只有正确认识学校教育的有限性,才能正确发挥学校教育的本体功能,也才有利于正确发挥学校教育的工具性功能以及其他教育形式(如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的功能,进而全方位地促进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6.
杨育智 《成人教育》2011,31(4):47-49
社会教育作为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并列的三大教育体系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众多社会问题的出现更使人们聚焦于此。于是,关于社会教育功能的研究也自然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明确社会教育功能的概念和分类,注重社会教育的育人功能和社会综合功能的有机整合与相互渗透,可为实践层面的操作提供有力的论证和指导。  相似文献   

7.
不少教育界专家在近日于杭州举行的“2008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建设学习型社会论坛”上发言说,打造终身教育体系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吴晓川说,终身教育体系就是把人的一生作为教育对象,实现各类学历教育之间、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之间的纵向衔接和横向沟通,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通融、相互参与,各级各类学校面向社会开放,为居民提供丰富的教育和学习服务的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8.
图书馆作为“知识信息的宝库”,可以超越时空,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社会知识有机的构成一个整体,成为社会信息交流的重要渠道,这在学校素质教育中起着巨大的作用。作为公益型的社会支持事业,图书馆以其特有的社会教育职能在人才的培养和国民素质的提高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从接受教育的时限上讲,图书馆发挥的教育职能可以弥补学校教育的局限性,它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使得接受教育不再是人生某一阶段的任务,而是终身任务。在人的整个一生中,90%的知识都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才能取得,仅凭学校阶段所学到的基础知识不足以应付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9.
学习化社会与高职教育功能的重新定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学习化社会是在终身教育思潮基础上出现的一种教育潮流.学习化社会的出现及其所具有的两个最基本内涵即社会教育化和终身性学习,对高职教育原有的技术定向功能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新任务,实现这一目标,教育肩负着无可推卸的重任.构建学习型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发挥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在构建学习型社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江苏开放大学是一所以终身教育理念为先导,以服务全民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建设为宗旨的新型高等学校。学校主动承担全省社会教育的龙头和领军责任,依托系统资源与网络平台,构建了覆盖全省的支持服务体系;坚持深入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创设了过程性、个性化的支持服务模式;承建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利用远程开放教育建设地方特色学院,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江苏终身教育体系的完善和学习型社会建设进行了系统性、体系化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2.
校外教育功能的载体包括家庭、幼儿园、各类社会文化机构及其活动。对于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要吸收西方教育的先进理念与我国传统教育的精华,整合他们与学校教育的功能。同时,在终生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整合各类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功能,逐步推进教育的社会化。  相似文献   

13.
韩国的社会教育是从扫盲教育起步的。从实施社会教育的机构或场所来看,分为准学校教育和学校的社会教育。韩国政府通过社会教育立法、优先发展社会科技教育和重视社会教育等措施,促进经济发展,并成为目前没有文盲的国家,给我们国家发展社会教育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14.
赵迎 《山东教育》2005,(3):40-41
作为社会教育主体部门的学校.在对国民人才教育上无疑负有重要的教育功能。但是.社会教育若仅靠学校这一独立机构来承担.显然是很不够的。就当前青少年犯罪现象的分析来看.我们的教育架构体系还很不完善.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架构还未建立.社会、学校、家庭三个教育环节还没有形成实际的紧密联系,因此,便极容易出现学生走出校门后的教育真空。  相似文献   

15.
学校教育的"祛魅"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教育之“魅”主要是指在当前社会中存在一种将学校教育神奇化的不良倾向,即学校教育功能泛化倾向,这一倾向使学校教育不堪负重,给学校教育带来了不应有的伤害。要避免学校教育之“魅”的危害,就必须重新认识学校教育,使之“祛魅”。学校教育的“祛魅”就是要正确认识到学校教育功能是有其边界和限度的。只有学校教育“祛魅”了,才能正确发挥学校教育的本体功能、工具性功能以及发挥其它教育形式(如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的功能,进而全方位地促进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16.
校外教育是相对学校教育而言的,其教育内容和形式是对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但从大教育的角度考虑,它应当归属于社会教育的范畴,是社会教育中青少年教育的主阵地,它服务的对象和教育的目的虽然和学校教育相重复,但服务的时间、内容、形式、手段和方法都不尽相同,它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和作用,是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  相似文献   

17.
大教育实质上就是全民的终身教育,它是以学习化社会为背景,以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为基础,以社会家庭和学校三位一体化为模式的一种教育.从大教育观点来看,教育绝不仅仅包括学校教育,学校教育也不是教育的全部.它从横的方面寻求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整合.要求实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18.
刘彦  陆丹梅 《成人教育》2015,(10):26-29
随着我国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不断发展,社区居民对社区教育服务需求开始向多元化、多层化、个性化的方向转变.社区教育多元化服务体系的构建正好积极应对了这一转变,且有利于全民终身教育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教育的公平、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有利于社会教育资源的整合.社区教育服务体系多元化主要表现在服务结构多元化、组织形式多元化、政府监管多元化和参与形式多元化等方面,在构建中应遵循"公益、开放、多样、全体"的原则,以促进社区教育的发展,满足不同社区居民对教育的多元需求.  相似文献   

19.
王应好 《考试周刊》2012,(78):176-177
社区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终身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是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的一种理想模式.是学习型社会的一种有效模式。它既是社会参与教育,支持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好形式.好途径,又为教育面向社会,服务经济提供有利条件。社区教育的发展,代表了从传统学校教育制度向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方向.成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一支重要的力量.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促进有赖于教育的社会功能之发挥。我国千百年来的古代教育恰恰忽视了这一点,教育在古代仅是培养“官”的工具。明清徽州教育中出现了书院的繁荣,成为古代教育中的一朵“奇葩”。徽州书院教育力矫传统教育在培养人才、开发民智、传播文化、普及教育等方面的不足,充分发挥了教育自身的社会功能,对徽州文化的发达和此后社会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