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记得三年前,有人邀请宜兴报加入农民报协会,我们至今没有同意加入。为什么?因为我们认为:“敝报不是‘农民报’”!按理说,全国8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作为基层的一张县市报,编辑方针应该突出农村、农业、农民,把县市报办成“农民报”。那为什么宜兴报就要“例外”,公然宣称自己不是农民报呢?当时,我们是这样认识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后,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从城乡差别来看,城乡互相溶合、互相渗透,城乡一体化的特征越来越明显。由于苏南地区乡镇企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曾明确指出:“共产党员如果真想做宣传,就要看对象,就要想一想自己的文章、演说、谈话、写字是给什么人看,给什么人听的,否则就等于下决心不要人看,不要人听。”县报的读者主要在农村,它的内容和形式都要适合农村读者的“口味”,才具有自己的特色。怎样才能办出这一特色呢?我有这样几点看法: 一是用群众的语言写新闻。我们《襄阳报》自1980年复刊后,就明确提出了“用本地群众的语言写本地新闻,让识字的能看懂,不识字的  相似文献   

3.
8月2日,西安电视台《直播西安》《好好生活》栏目组就户县农村档案管理工作开展情况采访县档案局领导。局长丁亚楠同志从农村账务、社会稳定两个方面的现状讲述了做好农村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我写的《农民识字歌》,荣获全国农村读物二等奖。在发奖大会上,邓力群同志亲自给我们颁发奖状,并鼓励我们说:“以自己的努力,吸引更多的人从事农村读物的编写出版工作。”这使我受到很大的鼓舞。我是怎样写起《农民识字歌》来的呢? 一、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写农民之所需。我是农民的儿子,不能忘了没有文化的农民。早在1960年,我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回来,我感到,党和人民给了我荣誉,自己应该百尺竿头更上  相似文献   

5.
我是《常州日报》的通讯员,又是特约评报员。最近,围绕着怎样搞好市、县报的新闻改革,在家乡农村——漂阳县前马乡西芮村召开了一次农民、教师评论《常州日报》座谈会。现将发言整理如下: 芮平洲(前马乡西芮村会计):我们村上连小学在内,订  相似文献   

6.
记得三年前,有人邀请宜兴报加人农民报协会,我们至今没有同意加入。为什么?因为我们认为:“敝报不是‘农民报”! 按理说,全国8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作为基层的一张县市报,编辑方针应该突出农村、农业、农民,把县市报办成“农民报”。那为什么宜兴报就要“例外”,公然宣称自己不是农民报呢? 当时,我们是这样认识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后,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从城多差别来看,城乡互相溶合、互相渗透,城乡一体化的特征越来越明显。由于苏南地区多镇企业异军突起(故有“苏南模式”之称),乡镇企业成为城市工业重要的补充,这不仅促进了人们观念的更新,也促进了小城镇的建设,大大加速了农村城多一体化的进程。城乡差别越来越小,农民的生活水平,生活方式也逐步“城市化”。以1987年为例,宜兴市职工年平均收人为1490元,而农民每人年均为715元。虽  相似文献   

7.
一张以农民为主要读者对象的县报,经常宣传农业科技知识,是责无旁贷的。我们《铜山报》一复刊就设置了《科学天地》专版,宣传农业科技知识,并逐步扩大科技门类的报道。用科学技术武装农民,给他们及时送上打开致富大门的“金钥匙”,因此,深受广大农村读者的欢迎。报纸发行量由复刊初期的8000多份,逐步增加到年发行量4万多份。回顾我们科技宣传的实践,坚持以下“四性”是行之有效的,并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经常性。农业生产是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迅速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村生产力,增加农民的收入,加快农民致富的步伐,是党、政府和广大农民共同的愿望。尽快发展农村经济靠什么?实践证明:除  相似文献   

8.
任何一张报纸,客观上都有其角色定位。作为报纸从业人员,有了“角色意识”,才谈得上追求报纸特色。那么,湖北农民报在全省新闻媒体中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省委领导同志讲话和省委有关文件是这样表述的:“《湖北农民报》是《湖北日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省委面向农村的机关报,是省委、省政府全面指导农村工作的重要舆论工具。”省委明确地指出了这张报纸的性质、地位和作用,这是我们正确把握这张报纸的角色地位的重要前提。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找准角色位置了,只有经过具体的分析,才能找出可供操作的规定性来。对于湖北农村来讲,在党报系列中,既有《湖北日报》,又有地市县报。农村与农业宣传对于湖北这个农业大省来讲,是每一份党报的重要宣传内容。而且,这些报纸的发行都延伸到了农村,湖北农民报处在夹缝之中,报纸如果办不出特色或特色不鲜明,就无立足之地。湖北日报社党委决定《湖北农民报》今年改版,把读者愿不愿意看,喜不喜欢看和是否有益有用作为检验报纸质量的一条重要标准。说到底,也是为了使这张报纸办得特色鲜明一些。实践证明,这一决策是正确的,改版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9.
一年来的办报实践使我们深深感到,要发挥一张地方小报的作用,搞好服务,就必须充分认识它的特点,从而扬长避短,发挥优势。那么,县(市)报纸的特点有哪些呢? 第一,是办给农民看的报纸,从我们天门市的情况看,农村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85%;《天门报》85%在农村发行。这两个85%正好说明了我们这张小报应该把农民作为报纸服务的主要对象,提供的信息要适合他们的胃口。否则,这张报纸就会失去最广大的读者基础,信息容量再大,也是无的放矢。  相似文献   

10.
县报的地方特色,就是指县报所特有的、不同于别家报纸的色彩和风格。地方特色渗透在报纸的各个方面。但是,最主要的是反映当地实行改革的实际情况。一张县报如果脱离本地改革的实际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实际,地方特色也就无从谈起。我县是江苏省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县之一。近年来,我们围绕党的农村经济政策的贯彻执行,作了大量的宣传报道。我们曾总结了大黄山、伊庄、拾屯、夹河、二堡等乡发展商品生产的  相似文献   

11.
新世纪即将来临,面对报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县市报如何发展壮大自己?笔者以为,瞄准自身的读者市场———进村入户,是县市报振兴的途径之一。心系“三农”是前提当前,报纸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县市报的出路在哪里?农村家庭才是县市报的广阔市场。如何才能占领这个市场,使县市报进村入户,前提是心系“三农”。江泽民总书记说:“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问题。”既然农村工作如此重要,县市委的主要工作又是农村,那么,作为县市委机关报的县市报面向农村、面向农民、面向农业,积极认真地为“三农”…  相似文献   

12.
编辑同志: 《陕西农民报》于去年11月10日在一版头条位置上以套红题突出地刊登了《我们不吃烟我们要吃饭》的读者来信,当地农民看了轰动很大,觉得开心。都说,看来还是《陕西农民报》和咱农民心连心。敢于坚持真理,主持公道。 笔者更深有所感,觉得上屋场农民反映的都是真情实话,没有半点虚假。报上发表的这篇来稿标题醒目,位置突出言简义深口语通俗,说理深透。他们敢于在一版头条位置上发表批评性的稿子,这是需要很大勇气的。我们农民对贵报表示崇高的敬意。笔者平时对农村方方面面不公平的事物接触得太多了。像强制  相似文献   

13.
县市报是我国最贴近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党报,而这一级党报扎根的土壤是广阔的农村.因而,农村工作是县市报宣传的基础.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把加强农业放到了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要求切实加强农业、全面发展和繁荣农村经济.因此,县市报强化对农村工作的宣传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县市报强化农村工作宣传是贯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需要.农业安天下,农村的稳定、农业的丰收、农民的富裕,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在当前农村信息渠道还不太畅通的情况下,县市报作为一级基层党报,就成为农民了解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重要渠道.我们《大冶报》始终注重对农村的宣传,当了解到灵乡镇子山村农民将中央政策贴在中堂上,把过去中堂上供的神翕换了下来的信息后,及时地采访报道了《子山村把中央政策张贴在中堂上》的消息,从子山村农民不供神像“供”政策、由穷变富的事实中,提炼出“求神拜佛终受穷,掌握政策好致富”的主题,有力地说明在发展农村经济中,只有认真学习政策、掌握政策,才能脱贫致富奔小康.从总体而言,农民的文化思想素质还不高,他们对党在农村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靠一般的论证、说教,往往难以奏效.然而,农民又是很讲实际的.县市报可以  相似文献   

14.
作为《陕西农村报》(原《陕西农民报》)的编委兼编辑部主任,本人几乎每天都要接到几个甚至十几个关于某某经济新闻的咨询电话,不少还是从外省打来的。《陕西农村报》的经济新闻为什么会引起这样强烈的反响?原因在于我们始终站在农民需要的角度选择经济新闻,本着经济新闻既是新闻又是经济信息、既让农民爱看又使农民看了有用的理念来办报,所以经济新闻具有可读性和实用性强的显著特色。  相似文献   

15.
一张以农民为主要读者对象的县报,经常宣传农业科技知识,是责无旁贷的。我们《铜山报》一复刊就设置了《科学天地》专版,宣传农业科技知识,并逐步扩大科技门类的报道,用科学技术武装农民,给他们及时送上打开致富大门的“金钥匙”,因此,深受广大农村读者的欢迎。报纸发行量由复刊初期的8000多份,逐步增加到年发行量4万多份。回顾我们科技宣传的实践,坚持以下“四性”是行之有效的,并收到  相似文献   

16.
几年来,我们《铜山报》加强了党的农村经济政策的宣传,对于调动农民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仅1986年,组织有关农村经济政策报道的新闻达八十多篇。大家说:“政策落实,人心安定,经济搞活,县报立了一功。”我县是江苏省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县之一。经济体制改革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没有现成的模式,中央  相似文献   

17.
县市报要办出自己的特色,一定要以“三个”为主,即服务对象以“农”为主,新闻来源以“土”为主,文章格局以“豆腐块”为主。服务对象以“农”为主。县市报的主要读者在哪里?在农村,是农民。一个县市人口少的有几十万,多则百多万,但80%以上居住在农村。根据许多县市所提供的信息表明,订阅县市报的农户占总订户70%以上。我们知道,县市委、政府的工作重心放在农  相似文献   

18.
近两年来,我们澧县报发行八万多份,91.6%是农民自费订阅,占全县总农户数的46%。因此,面向农村,搞好农村经济宣传,引导农民致富,成了我们县报的主要任务。为了完成这个主要任务,我们抓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广泛开展农村经济政策的宣传,发挥舆论的引导作  相似文献   

19.
一张县报究竟该怎么办?这是一个带有根本性质的问题.南县报在实践中体会到只有把办县报的方针问题解决了.县报才能生气勃勃,蒸蒸日上,方针问题解决得愈彻底,县报也就会办得愈出色.解决办县报的方针问题并不是很容易的,到现在还有争论.这里有两个对立的方针,一个是"小报小办,面向农民,集中突出地组织宣传报道";另一个是"小报大办、面向干部、面面俱到地组织宣传报道".我们认为前一条是办县报的正确方针,后一条则不是正确方针.现在就三个方面来谈谈我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我们山东平度大众报是一张县报。从实践中我们体会到:为让农民达到致富的目的,经济信息的宣传,既要立足于村户的微观经济,又要着眼于全县和县外的宏观经济。起初,我们片面地认为开设几个专栏,把搜集到的经济信息编入栏目,张扬出去就可以了。岂知,目前多数农民在苦于致富无门的情况下,看到县报刊登的信息就照报纸上说的做。结果,有的信息不但没有给农民带来经济效益,反而让他们亏了本。如去年2月,我们从河南省引进了《养殖蚯蚓能致富》这条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