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需要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学生回答后教师自然会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这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交流的重要环节,它具有引导、激励、诊断的功能.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大家似乎已经习以为常了,然而,对于司空见惯的现象我们也要追问:评价的方式是否合理?时机是否恰当?有什么经验可以总结?还存在什么问题?什么样的评价是合理的、科学的?等等.关于课堂教学中这类评价,有几个方面是需要注意的.笔者结合有关课堂教学评价的理论以及多次  相似文献   

2.
一、顺水推舟学习课文的过程中 ,学生常会产生一些疑问或需求 ,教师要充分认识这些“学情”的教学价值 ,顺着他们的思路 ,顺水推舟 ,让他们自由发挥 ,有时往往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一位教师在执教《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 ,教师让学生表演小壁虎借尾巴的情景 ,学生非常踊跃。一位被选中演黄牛伯伯的学生天真地问老师 :“我可不可以去吃草?”老师亲切地回答说 :“可以 ,你就去吃吧。”学生就乐滋滋地去“吃草”了。他的生动表演 ,赢得了全班学生和听课教师的热烈掌声。在接下来的一组表演中 ,一位学生问老师 :“表演的时候 ,可不可以不照…  相似文献   

3.
“习以为常”是破坏美好生活的罪魁祸首。人一旦陷入到习以为常的状态,就会失去对美好事物的感知和体验能力。然而,我们生活中有太多的习以为常:对于在黑暗中随手打开电灯就能见到光明习以为常;对于在图书馆随时都能借到自己想读的图书习以为常;对于在地球任何一个角落都能用手机听到亲人的声音习以为常;对于从小到大父母对我们的关心和爱护习以为常。这些“习以为常”让我们失去了生命中本该拥有的快乐和幸福。  相似文献   

4.
小学三年级自然课:液体的热胀冷缩教学过程: “水,我们天天喝,天天用,可一些性质仍没注意到。不信,请看实验。”富有教学经验的罗老师用装满红色水连着玻璃管的烧瓶做实验。“把烧瓶放在热水里会出现什么现象?”老师问。“烧瓶会变热。”“里面的水也会变热。”学生答。“那我们试一试。”老师说。一试,试出了“怪”。学生们兴奋地嚷:“水会顺着玻璃管往上跑!”“这说明了什么?”老师问。“水增加了。”学生答。“是不是你们加进了水?”“没有啊。”“那水怎么往上升了?”学生们张着嘴答不出。“给你们5分钟,小组讨论一下。” 5分钟以后,老师问:“明白了  相似文献   

5.
“林老师,(娃娃的)脚断了”、“林老师,(图书)不见了”……乍一听宋,太悬了!怎么幼儿园的教师老出事? 其实不然,这是在幼儿园里常会听到的不完整的话语。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遇到这样的情形可能已经习以为常,不以为然了。但我认为,这是纠正幼儿语病,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好机会。所以,每当我听到类似的话时,我常会夸张  相似文献   

6.
教学中的“模糊现象”是指由于教学内容中涉及的学科理论的局限性与学科传统习惯上理解的偏差,学生对某些知识内容产生许多不可预期的歧义,这些歧义达到一定的量的积累后便形成一种复杂的“模糊现象”。中学化学中的“模糊现象”是怎样产生的?如何辩证地认识“模糊现象”?怎样把造成“模糊现象”的教学内容转化成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素材?很值得我们去深入地研究。  相似文献   

7.
在我们大学校园里,“侃大山”现象可谓司空见惯。课余饭后,闲暇之时,桌上一袋瓜子,两三杯清茶,几个同学围桌而坐。于是“空对空,地对地,空对地,地对空”地无所不“佩”起来。  相似文献   

8.
方旭 《四川教育》2004,(5):42-43
最近,课堂上出现了一种现象:当学生提出课前没有料到的问题时,不少老师都采用了“这个问题我们课后解决好吗”的方式。这似乎成了教师抵挡学生突发其问的不败盾牌。扪心自问:假如教师在课堂上有足够的能力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还会采取这种方法吗?这些问题课后都能够得到解决吗?课后我们研究了吗?是否都反馈给学生了?“课后解决”是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是我们回避问题的“策略”?假如课后也不解决,教师的承诺或建议又会对学生产生怎样的影响呢?学生满怀求知热情提出的问题,难道就这样“处理”掉吗?我们来看两个案例。案例一:教师声情并茂地…  相似文献   

9.
“作弊”,这可怕的字眼,犯了这种错误的学生,由于负罪感统治了心灵,改变了原本活泼、开朗的性格,甚至有的变得麻木不仁、玩世不恭。所以,作弊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重视。目前,考试作弊似乎司空见惯,甚至有人认为它是“当代青少年对传统教育体制进行的挑战”。于是有的学生对作弊还表现出“理直气壮”,不是有的学生把作弊轻描淡写地称之为“对答案”吗?现行教育中的考试制度固然有其亟待改革和完善的方面,但以作弊手段对它进行“挑战”显然是错误的。考试作为检验教学效果的手段,它可以检测教师教学工作的效果,改进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它还可以促进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可见考试是教学中的一个必要的环节,没有这个环节是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复习课比较重“视训练”这个环节。在考前的综合复习课中,整堂课都用“于训练”的情况习以为常,司空见惯。但需要指出的是,这“种训练”跟笔者主张“的操练”并不相同。通常的“训练”“是训”“和练”的结合,即教师的指导(训)和学生的练习(练)彼此结合。笔者认为,综合复  相似文献   

11.
在数学教学中 ,学生会解题 ,但说不清解题思路是常有的事。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 ?下面谈谈我的几点肤浅认识 :一、教师应提高培养学生“说”的认识。“说”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还可以促进思维 ,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与创造性。并且在学生说的过程中 ,师生间、生生间有了情感与认识上的交流 ,有利于创造一种活泼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二、培养学生“说”的意识。1 .我是来“求发展”的 ,我要提高自身口头表达能力。在课堂上 ,我少说一回就意味着我少了一次锻炼的机会。2 .我不是“观众” ,我应该是“主角” ,我们学习的…  相似文献   

12.
教师对幼儿举手这一行为司空见惯,早已习以为常,很少对此进行思考。其实,“举手”大有学问:何谓举手?其功能或目的是什么?举手这一规则存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何在?对这些问题有不同的回答,从中折射出不同的教育理念。如果对这些问题认识模糊,就有可能对教育实践产生消极影响。基于上述缘由,本文拟就幼儿的举手行为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在学校课堂里常会出现这样的情景,教师问学生:“这个问题大家都清楚了吗?”学生们齐声回答:“清楚了。”是真的清楚明白了吗?也许未必,说不定其中还有一些学生顺了大流,人云亦云呢。这就是“从众现象”(conformity)。心理学家梅耶(Myers)将其定义为个体在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团体压力下改变行为与信念的倾向,而Franzoi将其定义为对知觉到的团体压力的一种屈服倾向。  相似文献   

14.
在我们的教育用语中。小学中的受教育者几乎都被指称为“学生”。我们的教育研究中.更充斥着眼花缭乱的“学生”;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很少有人用“儿童”来指称小学受教育者。这是非常司空见惯的,以至于没有一个人去反思这种指称究竟合适不合适。从而致使这一将我们的教育对象——活生生的未成年的人——物化为无生命的纯对象的异化现象置若罔闻。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教育改革的今天.面对我们的小学受教育者,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他们究竟应该被想当然地称为“学生”。还是应该以“儿童”来置换之这一严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学生迟到了怎样进教室呢?我们一贯的做法是“(生)敲门——喊,‘报告’——(师)批准——(生)进门”。这一现象可谓司空见惯,但我深切地感受到这一做法不妥。对于迟到,多数教师存在一定程度的反  相似文献   

16.
学习是什么?语学习是什么?人们对这个问题司空见惯,习以为常,而且都有意无意地实践着。但如果有人追问“为什么”、“是什么”的时候,还真没有多少人回答得出来,倒是一些学习、专家尝试着作了一些回答,但回答得智见智、仁见仁。有的强调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主张学习活动都应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展;有的认为,学习是一种纯智力活  相似文献   

17.
先从一篇作文聊起我们的教育无视学生,已习以为常;我们的教师目中无人,也已司空见惯。以下是我珍藏的一篇中学生作文片段,很能说明问题。“叮铃铃……”上课铃声响了。老师脸上带着微笑走了进来。紧跟在后面的有30多位来听课的老师。在我进入中学以来,这还是第一次。可是同学们好像没事一般,个个“镇定自若”。开始上课了,老师有声有色地讲着。可是我们呢?都无精打采。这怪谁呢?原来,为了迎接这堂公开课,我们整整排练了三遍。提问、答问、朗读、练习等都由班上的尖子生“承包”。我也成了“专业户”了。课上得井然有序。随着一个个问题的提…  相似文献   

18.
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而素质教育的灵魂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只有抓住了这一点,才是抓住了素质教育的根本。创造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为了民族的前途,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必需加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使素质教育真正得以落实。一、发展学生观察力,强化好奇心观察是人们全面。深人、正确地认识事物的一种过程,是学生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主要途径。教师要善于引导和启发学生在熟视无睹、习以为常的现象中发现新东西。敏锐地、精细地观察是发明创造的基点。培养学…  相似文献   

19.
去年学习了一篇介绍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发现法”.(又称问题教学法,就是让学生用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种方法)的文章,感到这种方法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于是,我在物理教学中,结合学生和教材实际,借鉴“发现法”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现在以高一物理教材自由落体运动一堂课的教学为例,加以说明。在复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公式,引入课题之后,教师演示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的现象问道:“这种习以为常的运动是什么性质的运动?”学生凭直观的印象答  相似文献   

20.
教育教学中有许多奇怪的现象,而我们习以为常之后,就见怪不怪了:“我都讲了100遍了,你为什么还不会?”当学生做错了题目,我们会很恼火。我们的目的是教会学生,而我们往往选择了带给学生畏惧和无能感的责怪与批评。“你难道不知道打人是不对的吗?”两位同学发生冲突,其中一位打伤了另外一位同学,我们又会这样明知故问。我们是想让学生理解错误,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