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人类常见的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有伴性遗传、显性遗传和隐性遗传等,对这些遗传方式的判断是高中生物遗传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论文结合教学实际,阐述了如何依遗传系谱图来判断遗传方式。  相似文献   

2.
肖飞 《生物学教学》2009,34(12):29-31
本文就常见的影响生物性状的环境因素或遗传因素的判定、细胞质遗传或细胞核遗传的判定、常染色体遗传或性染色体遗传的判定进行了讨论与总结,并就伴x染色体、伴Y染色体和伴XY染色体遗传的实质进行了解析。  相似文献   

3.
遗传程序设计是近几年各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主要论述了6种线性遗传程序设计的原理,比较分析了各线性遗传程序设计的共同点和差异性,简单介绍了各遗传程序设计的应用领域,总结了针对不同的问题采用相应的遗传程序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遗传知识内容多且比较复杂。本文着重阐述了细胞核遗传中基因位置和显隐性性状的判断方法,以及细胞质遗传的特点,同时加强了对遗传规律的理解和应用,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5.
柑橘的遗传背景十分复杂;了解其性状遗传特点对于柑橘的遗传育种有着重要的意义.介绍了柑橘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特点并对其遗传规律进行初步分析和推测.  相似文献   

6.
本文叙述了以果蝇为载体的一道综合分析题,考查内容主要有遗传的染色体学说、细胞分裂过程中DNA的半保留复制和变异、遗传的基本规律、伴性遗传、细胞质遗传和细胞核遗传、生物的变异、致死现象和生物的进化等知识。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了一种能验证遗传的三大定律和性别决定、伴性遗传等遗传现象的模拟实验装置和操作过程。  相似文献   

8.
生物有些遗传现象在现行高中生物教材中并没有涉及,比如蜂类中雄蜂的遗传、伴性遗传中的Y连锁和X、Y连锁遗传、合子致死及基因互作引起的后代性状分离比的变化等。实际上,这类遗传现象其遗传本质并不违背遗传的基本规律,也没有超出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能力范围,本文对这类特殊的遗传类型进住了归类分析。  相似文献   

9.
曾吉 《生物学教学》2012,37(4):44-45
本文将各地高考试题中的遗传题分为遗传推断题、遗传实验题及遗传育种题三类,并针对每类题型提出了相应的解题策略和思路。  相似文献   

10.
刘金聚 《生物学教学》2009,34(12):26-26
伴性遗传一直是遗传部分的重点知识,但许多教师和学生却忽略了性别决定是伴性遗传的基础。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通过分析性别决定中XY的遗传过程而间接复习伴性遗传,做到了既重视基础又强调能力,在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通过群体调查,证实先天性聋哑病的遗传方式表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且外显完全,并有遗传异质性、表型模拟等特点.讨论了先天性聋哑的遗传咨询和优生原则.  相似文献   

12.
沉樱的作品以质朴的女性批判意识,真实地再现了"五四"女性挣扎在传统与现代夹缝中的矛盾心态,透视了背负着沉重的历史重荷和精神重压女性生命个体中先天遗传和后天返祖的历史生理,展示了富有社会意义和伦理价值的女性生存原生态。  相似文献   

13.
运用旅游影响感知理论,以云南民族村佤族寨和沧源县翁丁村的歌舞演员为调查对象,得到两个关于佤族歌舞变化感知情况的样本。通过对两个样本的横向比较,分析佤族歌舞在两地的不同发展趋势。在进一步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得出先天基因、传承方式、开发形式、演员参与程度等方面的差异是导致两地佤族歌舞发生不同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时期兴起的,用于处理中、西学关系的文化观念。这种极具时代色彩的,旨在保持封建政治秩序和道德观念大体不变的前提下引进"西学"的文化观念从萌生那天起就带有先天的、不可避免的名实不符性和矛盾性。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今天,为使中国文化在与外来文明交流、融合过程中得到真正的保存与发展,亟需对"中学"和"西学"的内涵,"体"与"用"的关系做一个全新、现代化的诠释,用新型"中体西用"文化观建构一个居于时代先进行列的中华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5.
李芳 《钦州学院学报》2009,24(4):118-121
继承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同时也是一项古老的法律制度.继承制度的产生与发展,都与其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息息相关,不同社会条件下形成的继承制度犹如是年代久远的传统文化宝藏,都值得人们去发掘探寻.比较我国唐代与古罗马的继承制度,两者存在既有共性又相区别的形式.在继承内容上,唐代以身份继承为主,而古罗马是以身份继承发展至财产继承.在继承方式上,我国唐代继承制度以法定继承为主,而古罗马继承制度是以遗嘱继承为主.在继承主体上,我国唐代女子继承权受限,而古罗马继承制度中继承权男女平等,因此研究这两种不同的继承制度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特困民族传统精神文化对文化传承的内容、形式嚣特点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云南特困民族传统精神文化对文化传承的影响主要体现为:为达到通过精利文化的传承来强化认同意识的目的,族源、族谱、族称的传承成为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核心内容;为保证槔神文化的有效传承,对文化传承的方式提出了特殊的要求;传统精神文化的独特性使传承过程形成了血缘性和神化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从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看,汉代妇女在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方式中均享有身份(爵位、户主)继承权和财产继承权,这是封建社会后世女子所无法比拟的;汉代家庭中不同身份的女性。其继承顺序是不同的;汉律对女性继承权的保护与汉代社会背景与观念有关。  相似文献   

18.
遗产本是逝者留给亲人的慰藉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却经常成为引发家庭矛盾的导火索,其中主要原因是遗产分配之间的实质不公。诉诸实践中的种种问题,我国亟需引入遗产归扣制度予以规制日益增多的继承纠纷。在党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民法典》实施之际,在保留继承制度特色的前提下,结合民族优势对归扣制度予以改进移植,使其契合现代继承法理论发展之动向,是实现我国继承法法律制度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继承开始之后,由于种种原因,继承人的继承权会受到非法侵害,为保护继承人享有的继承权,制裁侵权行为人的民事违法行为,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和公民的合法权益,各国法律均赋予继承人以继承回复请求权。  相似文献   

20.
刘丽 《成才之路》2020,(9):142-143
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家风传承都是培养人才、促进社会发展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而在家风传承中,母亲这一角色的作用没有任何人能够替代。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大环境下,家风传承也应重视对核心素养的培养和传承,发挥母亲在家风传承中的作用。文章分析核心素养下母亲在家风传承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