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读书的方法与众不同。他拿到一本书,不是翻开从头到尾地读,而是对着书思考一会儿,猜想书的布局谋篇,然后再打开书。如果作者的思路和自己猜想的一样,他就不再读了;如果不一样,他就认真地读下去。华罗庚的这种读书方法叫“猜读法”。用猜读法读书,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力和想像力,而且还能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呢。用“猜读法”读书,有以下几种常用方法:1.看题目,猜内容。例如看到“爆竹和蜡烛”这个题目,就可以猜一猜:这篇文章可能是一篇童话故事,写的可能是爆竹和蜡烛在比本领的故事,然后读一读,检验一下自己的想法是否正…  相似文献   

2.
我的父亲读书不多,却送给我一幅让我永远铭刻在心的对联———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小时候能够记住它,是因为它从读书甚少的父亲口里说出,令人惊讶;现在能够记得它,是因为我真正懂得了它的内涵。我是一个缺乏恒心和毅力却渴望知识、热爱学习的人。虽然从小到大我的自律能力都极差,可我从来没有厌恶过学习。我喜欢听人滔滔不绝地谈古论今,羡慕他人的博学多才。久而久之,我与书成了最要好的朋友。偶有人问我:“这书你也看?”我会开玩笑地说:“我看书远没我吃饭那么挑剔。”的确,我看的书很杂。无论古老的诗词歌赋,还…  相似文献   

3.
积累生活历练坚忍个性在我的记忆里,飘在乡野农村上空最美妙的声音莫过于从简陋的校舍里传来的朗朗读书声。未到上学年龄的我早早开始了启蒙求学生涯。“文革”对国家是一次浩劫,于年幼的我同样是一场不幸。刚吸吮过半个学期知识乳汁的我,因为“文革”也停学在家了。抄写第一册语文课木,临摹一木薄得可怜的字帖,听听有线广播里的新闻和样板戏,成了点缀我童年的快乐时光。两年后的“复课闹革命”,我的同学回校重念一年级,我却固执地坐进了二年级的教室。很多字不认识,凭揣摩猜个j又九分;算术“断层”,“啃”哥哥留下的旧书,一两个…  相似文献   

4.
爱得太近     
有一年春天,父亲在屋后的自留地里种下100 棵橘树。到了冬季,树苗已有半人高了,放了寒假 的我,到橘园里帮父亲干活。 寒气逼人,父亲却只穿着一件单衫,握着锄头 挥汗劳作。他在果树之间挖下一个个土坑,准备把 半年积攒的猪粪、牛粪等肥料填埋进去。“小树正‘吱吱’地长身体呢,没有充足的营养可不行。”他 满眼怜爱地看着树苗说。 我也学着父亲的样子去挖坑。但只挖了两三 下,父亲就叫住了我。 “这样不对。”父亲走过来说,“你挖的坑离树 太近了,应该保持半个锄把长的距离。” “太远了,小树还能吸收到养分吗?”我不以 为然地反驳。 父…  相似文献   

5.
黄维舟 《师道》2023,(5):53-55
<正>父亲是个读书人,他有一个木制书箱,但里面没有多少书。回想起来,在他为数不多的那些书中,有一套五卷本的《毛泽东选集》,用红色塑料封套做封面,很厚实,是他参加什么活动得的奖品。在他生活的年代,获得这么一件奖品,应该是很光荣的事吧。箱子里有一本封面都磨损了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繁体竖排。小时候,我只看了前面几个章节就没耐心再看下去了。那些字,连蒙带猜还是读不顺溜,渐渐地败了我读书的兴致。父亲还有读书时留下的一本《文学》,里面有许多好看的文章,吸引我常带在身边反复读,也算是给少年的我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相似文献   

6.
书是我们的朋友 ,谁拥有多少本好书 ,谁就拥有多少个好朋友。读书能使人聪明 ,读书能提高人的品位 ,读书能改变人的命运 ,创造亮丽的人生。记得小时候 ,爷爷常把我抱在怀里 ,教我说 ,这是吃饭的“吃”字 ,那是衣服的“衣”字 ,渐渐地 ,使我尝到了读书的滋味。每当路上 ,看到有字迹的纸片 ,爷爷就捡起来 ,轻轻放到小河里 ,让水慢慢漂走 ,他不许用有字的纸擦东西 ,默默中 ,使我知道了书的神圣。当我在书桌旁吃东西时 ,爷爷就叫我离开书桌 ,亲切地告诉我 ,不能边看书边吃东西 ,润物细无声 ,使我知道了读书要有一个好习惯。那时 ,我常听大人们讲…  相似文献   

7.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说:“如果一个人渴望读书,阅读的时刻给他带来欢乐,那么所读的东西就会深刻印仵他的意识里。”可见,激活学生的阅读欲望非常重要。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阅读主动性与积极性,我认为一定要让学生爱读书、会读书、快乐地读书。让书伴着学生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8.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朱熹这首脸炙人口的绝句,写的是读书的体会。认为一个人只要善于读书,书本上的知识就像源头的活水,源源不断地流入自己的“半亩方塘”,保持思想的活力。的确,勤于读书还得善于读书。2006年的文  相似文献   

9.
与书为友     
高尔基说:“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书可以治愚。”而我要说:“书是我的良师益友,生活成长不可无书。”书给我以启迪。在我的书橱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书,小到成语故事、童话,大到中国四大古典名著。虽然有些书我还看不懂,但我已被里面的故事深深吸引,为祖国悠久深远的文化感动。从书里,我感受到中华民族藏龙卧虎,人才辈出。读书使人知历史,读书使人明得失。没有书的家园,是没有鸟的森林;没有书的地方,是没有收获的田野;没有书的世界,就是没有水的河流。书给我以勇气。每当我学习疲倦松懈时,我就想起了…  相似文献   

10.
我出生在穷乡僻壤,浙江平阳的山区。家前屋后都是山。我父亲是种田的,很穷,没念过书。但他常在富裕人家门口听人读书,识了一些字,还能记账。父亲很知道读书识字的好处,他对我们教育很严。每天晚上,父亲从田里劳动回来,吃过饭,就要查我们的功课。有一次,哥哥念不出,给父亲狠狠打了一顿,我见了很是害怕。我九岁那年,有一次,一个"足"字我不会  相似文献   

11.
我本农家子弟,在乡下长到八岁还没摸过书,只从伯祖父手上见过两本册子:一本是皇历,一本是族谱。我不知道他究竟能认多少字,只记得他的指头在纸面上一个字一个字指点,好像在用筷子夹黄豆。直到解放,祖宗多少代,方圆多少里,才出了我这么个“读书人”。也许正是出于这种历史感吧,我特别爱读书,爱  相似文献   

12.
奥伯伦之城     
<正>我担心,我恐惧,我犹疑,有一天我会被奥伯伦之城驱逐。我最开始接近这座城的时候,是央求父亲买的那本《神魔小说全集》。书里讲的都是神魔、奇幻生物与凡人的故事,那个时候我还小,经常在放学后捧着砖头块大的书阅读,奶奶戴着老花镜在那里缝缝补补。我经常问她,这个字怎么读,那个字怎么写。读书之余,奶奶也经常给我讲神话故事。现在奶奶瘫痪在床上,半年多了仍然没有意识。我曾在《神魔小说全集》里读到过一个奇幻故  相似文献   

13.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生:喜欢。师:那好极了,请你根据画面的意思猜一个寓言故事的名字,如果你猜对了,电脑博士会奖给你一本书。注意看大屏幕(课件依次演示反映《亡羊补牢》、《守株待兔》、《画蛇添足》、《狐假虎威》四个故事主要内容的图片)。生:看图片猜出四个故事。师:了不起,一下就把四个故事都猜对了。书里还藏着小秘密呢,仔细看,你发现什么了?(课件演示:打开四本书,里面有“寓言”两个艺术字。“寓言”两个字里还套着“道理”、“故事”四个字)生:“寓”字的里面有“道理”,“言”字的里面有“故事”。师:看得真仔细!那你知道什么…  相似文献   

14.
读书     
读书好,读书乐。小时候,姐姐教我读书。读的是古诗,什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什么“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等。那时,我每学会一首,姐姐就会奖给我一颗糖,就会鼓励我再接再厉。儿时,读书是甜的!上初中后,学的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诗中的意境更引人入胜,但,那儿时的诗依然在脑海里回荡。有人说得好:读一本好书,就好比和许多高尚的人在交谈。的确,读书可以丰富人生。读书可以明智,可以修德,可以怡情,可以育人……暗暗高兴我有好读书这样一个好习惯。书,是我的精…  相似文献   

15.
无论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儿女最亲的人还是父亲。我的父亲是一个脾气暴怒无常的人,动不动发脾气,打人。两年前,我却在无意当中发现了父亲是个很好很好的父亲。其实父亲很爱我们,靠父亲一个人干活供四个人读书,理所当然比登天还难,简直是要了他的命。为了交学费,父亲拼了命地干活。记得一次在给别人装修楼房的时候,父亲的左手受了伤,这伤虽然不算重,但也不轻。母亲见到了,劝父亲说:“受了这样的伤,还是到医院医治一下吧!”“不去,”父亲说话的语气加重了:“一去就得几十块钱,您怎么不想想,孩子还要读书,我们能省就得省,别说这几十块钱了,就…  相似文献   

16.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了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了阳光;智慧里没有了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了翅膀。当我还不认识字时,爸爸妈妈就给我买了许多小人书、连环画,读故事给我听。我被书中有趣的故事情节和漂亮的图画吸引了,发现原来世界上还有比吹泡泡玩和看电视更有趣的事情啊!于是我经常自己翻书看图画,并根据爸爸妈妈讲的情节去猜字,我还照着书本描画,甚至还仿照书中人物的发型把自己的头发搞得一团糟。那时,我和幼儿园的几个好朋友经常围在一起看《迪加奥特曼》、《幼儿智力世界》之类的书,遇到不认识的字,就连蒙带猜地读。有时,"异想天开"读成了"导想天开","奇思妙想"读成了"可心少心","佳肴"读成"土有"。  相似文献   

17.
<正>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我奇怪地问他:“爹,为什么要烧掉呢?怪可惜的。”待了一会儿,父亲才回答:“不要了就烧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自己拿主意     
美国著名女演员索尼亚·斯米茨的童年是在加拿大渥太华郊外的一个奶牛场里度过的。当时她在农场附近的一所小学里读书。有一天她回家后很委屈地哭了,父亲就问原因。她断断续续地说:“班里一个女生说我长得很丑,还说我跑步的姿势难看。”父亲听后,只是微笑。忽然他说:“我能摸得着咱家天花板。”正在哭泣的索尼亚听后觉得很惊奇,不知父亲想说什么,就反问:“你说什么?”  相似文献   

19.
源来书香     
乔中茂 《辅导员》2009,(9):57-57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子的《观书有感》把读书之感说的是妙不可言。什么是源头活水?就是那悠悠的书香。人常说老师的工作是“教书育人”,这四个字里有两个字是核心,一个是“书”,一个是“人”,可见读书与人的成长发展是多么的紧密。书于为人师者是事业立足、专业发展的源头活水;书于学生是探索真知、学业有成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20.
自己拿主意     
《现代语文》2005,(5):25-25
美国著名女演员索尼亚·斯米茨的童年是在加拿大渥太华郊外的一个奶牛场里度过的。当时她在农场附近的一所小学里读书。有一天她回家后很委屈地哭了,父亲就问原因。她断断续续地说:“班里一个女生说我长得很丑,还说我跑步的姿势难看。”父亲听后,只是微笑。忽然他说:“我能摸得着咱家天花板。”正在哭泣的索尼亚听后觉得很惊奇,不知父亲想说什么,就反问:“你说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