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灌输真知,表扬万物”。这是鲁迅为1912年创办于绍兴的《越铎日报》写的办报主旨中的话。然而,鲁迅后来失望了,到了他逝世的前一年,他叹道:“现在的报章之不能像个报章,是真的;评论的不能逞心而谈,失了威力,也是真的。” (一) 在鲁迅生活的那个年代,报纸上虚假的、失实的报道“俯拾皆是”。对这种状况,鲁迅是深恶痛绝的。他以笔为投枪,刺向制造传播假新闻的记者的恶习,刺向新闻失实的种种痼疾。鲁迅指出,新闻失实的痼疾之一是夸大  相似文献   

2.
数字是表示数目的文字,它是反映事物的量的基本概念。在我们的新闻报道中,要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发生、发展及变化,数字就是一种最准确的表达方式。新闻中的数字有时可以直接衡量一篇新闻稿件的新闻价值,可以增强新闻的可信性,还能较直接地反映一个单位工作、生产的进展、成就和效果。正因为如此,数字一旦不准确、用错了,就会使人摸不着头脑,影响新闻的可信性和社会效果。例如,某报在一篇报道中注明鲁迅的生卒年时写道:鲁迅(1818—1936),照此计算,鲁迅的享年当是118岁。其实,他的生卒年是1881—1936,鲁迅逝世时只有55岁。北京某报报道:“戚…  相似文献   

3.
曾经被台湾文坛称为“坛主”的梁实秋,是台湾最负盛名的散文作家、翻译家。梁实秋本名梁治华,1903年1月6日(光绪二十八年十二月初八,即“腊八”)生于北京。1923年毕业于清华学校,赴美国留学,研究英语和英美文学。1926年回国,在多所大学担任教授,在三十年代曾经与鲁迅论战,最初是从文学的翻译问题见解不同而引起,后来涉及政治。鲁迅指斥梁实秋为“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也批评了梁实秋。1949年6月梁实秋赴台湾,多年在台湾担任教授。他的散文代表作《雅舍小品》风靡海峡两岸,颇负盛誉。他以37年时间独立翻译了《莎  相似文献   

4.
读书     
《新闻发布概论》刘建明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定价:45元作为新闻发言人的培训教材,本书既重视对新闻发布活动的理论阐释,又介绍了新闻发布会的操作规程,探讨了新闻发布理念和运作方式。突出知识性、理论性和技能性,对新闻发布机构的日常工作、新闻发言人的操作要领和媒体的报道,本书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鲁迅杂文非常丰富,其中大量“涉及时事”,即和“新闻”有关。他经历了很多新闻事件,并在内心深处发生强烈反应。这些新闻事件成为鲁迅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把鲁迅与新闻联系起来作为主题,介绍他如何撮取报纸“精英”。作为一个…  相似文献   

5.
鲁迅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和革命家.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5岁入学,在绍兴、南京、日本求学20年.而后担任过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生理学化学教员、绍兴府中学堂教员兼监学、绍兴师范学校校长总计两年半时间.从1912年2月起受蔡元培邀请到教育部任职14年,此间还兼任过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等校的讲师。在鲁迅出生之际,刚好赶上张之洞来访.他翰林出身的祖父就给他取了小名叭“张”,又称“张官”.希望鲁迅长大后像张之洞一样做大官。  相似文献   

6.
《鲁迅日记》一九一四年四月一日、一九一五年七月十五、十六日和一九一七年一月五日均有与蒋孟蘋接触的记载。“蒋孟蘋”,在一九八一年版《鲁迅全集》第十五卷第五五二页注作:“《日记》又作孟频、孟苹,浙江吴兴人,蒋抑卮之友。当时在北京开设经营古董和字画的来远公司。”蒋孟蘋,当时诚然在北京开设来远公司,但单举这一点作为他的主要事业来说,是不恰当的。他是名噪一时的大富商和南浔三大藏书家之一。他不仅与蒋抑卮友善,还与陈公猛,  相似文献   

7.
辛亥革命前一年,周树人(鲁迅)在绍兴府中学堂教书,有一个调皮的学生,在课堂上写游戏文章《绰号赋》,并与同学们给鲁迅取了个“假洋鬼子”的绰号。鲁迅知道后,并不苛责他们,仍然在期终品行评语栏给予“及格”。从此,学生们对鲁迅格外敬重了。这个爱淘气的学生叫胡愈之,他不仅调皮,而且还是一个“小报迷”,爱读书报杂志成癖。放假回家,一头钻到他父亲以前订的《申报》、《汇报》、《新民丛报》以及《浙江潮》等报  相似文献   

8.
舒乙 《档案与史学》2014,(11):10-13
我个人觉得,在二十世纪头二十年里,出了一个鲁迅先生,他走上文坛,在中国思想界、文学界、社会活动界起重大作用的时间段是1910年代到1930年代,持续了大概二十年,这是他活着的时候.当然他去世以后还是有重大影响,特别是毛泽东给他很高的评价以后.鲁迅先生的影响一直持续到现在,基本上处于不升不降的一种状态.而在二十世纪末的二十年,又出了一个跟鲁迅同样有价值的人,这个人就是巴金先生,我认为他是二十世纪后二十年的“鲁迅”,同样也是一位对中国有重大影响的作家、思想家.  相似文献   

9.
北京晚报的忠实读者都知道,每周日有一个“京味报道”专版,专门报道百姓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老北京的文化传统和民俗风情、历史掌故,可读性、趣味性、知识性、哲理性兼备,风格独特。广大读者喜爱“京味报道”专版的主持人兼撰稿人刘一达。多年来,刘一达创作出20多部、900余万字的文学作品,其中《人虫》已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胡同根儿》、《北京爷》、《百年德行》、《故都子民》等正在改编过程中。加上新闻报道,刘一达的作品已超过1000万字。1995年,他被评为首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  相似文献   

10.
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与此相联系,他还是一个伟大的编辑出版家。鲁迅一生的文学活动,他一生的呐喊和搏击,都与编辑出版工作紧密相联。几十年间,他常为此“弄得终日忙碌”,“费去生命不少”,直到他逝世前一天,还在关注着几种书刊的编辑出版。据粗略统计,鲁迅在从事文艺活动的三十多年中,编辑和参与编辑的各种书籍(除他自己的著译及辑录整理的大量古籍不计之外)就有76种,丛书11种,自费印行13种,  相似文献   

11.
关于深度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叫深度报道在西方,“深度报道”、“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大同小异,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深度报道在西方崛起。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李普曼。他的专栏文章总是告诉读者“已经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些事情意味着什么?”因而人们说他“教会了一代美国人如何思考”。在我国,“深度报道”、“述评性新闻”、“政论性新闻”大同小异。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深度报道在我国兴盛。我国新闻界1986年至1988年把深度报道单列成一个品种,参加全国好新闻评选。深度报道有时以消息——述评式消息的形式出现,有电头、导语;标题或一行,或多…  相似文献   

12.
邵建在《文学世界》1997年第4期撰文指出,鲁迅批判最深刻的一面,在于他的“自我批判”。鲁迅从来不把自己放在第三者这个超然的位置上,他在对传统对历史对文化做深入的批判时乃是把自己摆了进去,这种批判真正是把锋利的匕首,“深刻”到了自己的心脏上。惟如此,本世纪以来,鲁迅的批判令人无法望其项背。面对鲁迅,我们今天的“文化批判”缺少什么,恐怕至少缺乏鲁迅那种严于自剖的精神。“自我”如果放逐为批判的盲区或死角,那么无论调门多高,它都不会走  相似文献   

13.
书业内外     
谨慎出版“鲁迅”图书据《文汇读书周报》报道:这几年出版的关于鲁迅的著作或读物,多数是值得嘉许的,其作者多为资深的鲁迅研究者,学术价值自不待言,尤其难得的是  相似文献   

14.
鲁迅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古都南京是鲁迅思想的启蒙之地。许广平曾说:鲁迅对于“学生时代,他最高兴回忆到的是十多岁在南京”。周作人也说过:“鲁迅与南京的关系相当不浅”。  相似文献   

15.
在本文开始,我想先谈几句英国人罗素和中国人鲁迅。当本世纪初叶,第一次世界大战如强盗般把欧洲洗劫得乱七八糟的时候,作为思想家的罗素,只身来到中国。他在这块远离西方的东方古老大地上巡回半圈后,就惊呼着:“普通一个中国人,虽然极其困穷,还比一个普通英国人愉快得多,其所以然者,即因中国系建在一个比我们更加仁慈、更文明之状况之上。”他在中国逗留、讲学近十个月,他要求中国人“贡献他的思想与沉默与和平予吾人”,也就是说,要中国人贡献其“国民精神”给西方人。当时,鲁迅正在北京,他当然是听到了罗素所说的话。他在罗素离开中国稍后所写下的《呐喊·自序》中,回忆了他只身在日本时所看到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夜日俄战争的  相似文献   

16.
五十年前,当继承发扬鲁迅精神的重大课题被提出之时,鲁迅先生已经逝世,谈不到他对此有任何看法。鲁迅先生生前既不曾追求道德人格的“自我完成”,更没有锻造“鲁迅精神”的主观企图。但是,他的战斗生涯,他的文化业绩,他的道德行为和人格力量,却在客观上锻造成功了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鲁迅精神。五十年过去了。如今,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里,鲁迅精神还有没有继承发扬的现实意义?由上海社会科学院正一同志  相似文献   

17.
早在未相见之前,瞿秋白与鲁迅就互相敬慕,当秋白看到鲁迅写的《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一文时。称赞说:“写得好,究竞是鲁迅!”鲁迅看到秋自的译作后,也高兴地表示:“我们抓住他!要他从原文多翻译这类作品!”此后,应鲁迅之邀,  相似文献   

18.
那是1956年的10月初,我刚忙完首都国庆节的报道,又立即投入了纪念鲁迅逝世二十周年的采访。当时首要的任务,是报道新落成的北京鲁迅博物馆。 在北京阜成门内(即宫门口)西三条胡同二十一号的宅院,是鲁迅生前在北京居住的最后一个地方。鲁迅逝世二十周年的前夕,在鲁迅故居东侧的一片树木掩映中出现了一座乳黄透绿的高大建筑物,这便是新建成的鲁迅博物馆。一天上午,当我前往采访时,忽然见到一群人前呼后拥着一位满头银发的老  相似文献   

19.
《全国新书目》2023,(9):120-123
<正>本书作者与鲁迅有长达35年的交谊,自留学日本起即“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不异骨肉。鲁迅去世后,他陆续撰写了多篇回忆鲁迅的文章,资料翔实,理解深切,文笔生动,是研究鲁迅和我国现代文学史的珍贵材料。  相似文献   

20.
学界     
在近十年的汉语写作中,张承志一直是备受关注的人物;在许久没有读到他的新作后,读者们惊喜于2002年最后一期《万象》上刊发了他的《鲁迅路口》。 相隔了百年之后,寻觅鲁迅如同盲人摸象,学者们各说其是。站在绍兴的“鲁迅路口”,张承志下了详细的考证功夫,去揣测鲁迅留日十年酿就的苦涩心理。他的结论是:“拒绝侮辱的陈天华、演出荆轲的徐锡麟、命断家门的秋瑾——如同期的樱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