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把握正确导向 适应市场经济龚心瀚党的十四大以来,我国社科类期刊坚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突出宣传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重要讲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宣传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进展,发表了...  相似文献   

2.
中宣部新闻局召开新闻期刊座谈会提出坚持正确导向促进新闻改革为了贯彻落实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办好新闻专业期刊,中宣部新闻局于5月8日至10日在广州《南方日报社》召开了全国部分新闻专业期刊座谈会。会议提出,新闻专业期刊要坚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  相似文献   

3.
敬爱的邓小平同志和我们永别了。我国全体广播电视工作者沉浸在无比悲痛之中,深切地哀悼、怀念小平同志.我们决。心化悲痛为力量,更紧密地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继承小平同志遗志,建设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广播电视事业,为实现祖国现代化建设宏伟蓝图作出贡献."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人民奋进的号角."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国作协第五次代表大会上做的重要讲话中,号召我们特别要认真学习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和邓小平同…  相似文献   

4.
推进期刊改革改善期刊经营管理蔡建光今年初,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江泽民总书记提出了宣传思想工作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针,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这四项任...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不但继承了马列主义、毛泽东的教育思想,而且结合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和时代特征进行了创新,提出了现代远程教育思想。当前,认真学习和研究邓小平同志的远程教育思想,对于推动我国整个经济和社会的长远发展,对于指导我国的远程教育事业跨入21世纪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邓小平远程教育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李岚清同志曾指出:“邓小平教育思想的形成和  相似文献   

6.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深化科技信息体制改革仲人慧我国的科技信息体制改革已经走了近十年历程。十年来,科技信息体制改革遵循“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基本方针,按照邓小平同志“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题词的精神,进行...  相似文献   

7.
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文艺,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邓小平同志指出:“不论是对满足人民精神生活多方面的需要,对于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对于提高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文艺工作都负有其他部门所不能代替的重要责任”。 由于文艺的属性和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作用,决定了社会主义文艺必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做为精神文明建设重要内容的文艺,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为经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正如邓小平同志说的,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  相似文献   

8.
刘保全 《今传媒》2005,(12):26-27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点,在我国的经济建设和体制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科技战线上发生的新事件、新情况、新进展、新理论、新纪录、新成果等,通过一篇篇科技新闻迅速、及时地传播到广大受众之中,并有力地推动着我国的政治、精神、物质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明确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大课题。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后达到共同富裕”。至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指出:要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两个文明都搞好,这是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出版事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出版工作同党的其他舆论宣传工作一样,负有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的重大责任。因此,出版工作必须坚持“两为”方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力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同志们: 十年前,邓小平同志为新华社经济参考报题词:“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十年来,小平同志的这一题词,对我国信息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乃至对我国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今天,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我们重温小平同志的这一题词,倍感其意义的重大和深远。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发表后,举国上下加强了通过改革开放进一步解放生产力的信心和决心。从解放生产力的角度,探讨如何改进精神产品的生产,更好地发挥书籍、期刊等精神产品在两个文明建设的作用,这是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广东的期刊目前发展势头较好,在全国也享有较高的声誉,人们称之为“精神产品的广货”。全省270多家领有正式刊号的期刊,年总发行量达到1亿4000万册,约占全国期刊总发行量(18亿—20亿册)的7—8%,其  相似文献   

12.
学习邓小平经济理论座谈会举行 在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谈话5周年之际,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2月18曰在京举行学习邓小平经济理论座谈会,并出版发行《邓小平经济理论学习纲要》、《邓小平经济理论(摘编)》。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为《邓小平经济理论学习纲要》作了题为《坚持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引向深入》的序言。 新闻出版署召开出版界人士座谈会,沉痛悼念邓小平同志 在京的60余位出版界人士深切缅怀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以及他对出版事业的关怀、指导,表示要以更加努力做好出版工作的实际行动表达对邓小平同志的无比崇敬和深切悼念之情。  相似文献   

13.
去年年底,中国书籍出版社隆重推出了《邓小平的思想理论研究》一书。该书共三十万字,分为十九章,全面介绍了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理论,其中包括邓小平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经济思想、法制思想以及有天改革开放、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建设、统一战线和‘一国两制’的思想等。特别是关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问题,书中详尽地引述了邓小平同志历年及最近的多次讲话,并作了深入的剖析。作者着重阐述了邓小平同志是怎样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相结合,怎样使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得到发展的,并从理论的高度和实践的意义上,评价了邓小平同志  相似文献   

14.
创办经济特区,是邓小平同志亲自倡导、设计并始终关注和支持的一项崭新的事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下的伟大创举。深圳特区报作为中共深圳市委的机关报,肩负着宣传、反映经济特区建设,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特殊使命。10年来,本报在加强经济宣传的同时,又重视政治思想理论宣传,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理论宣传的主要内容是:宣传贯彻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别是邓小平关于举办经济特区的思想;总结特区改革开放的新鲜经验;研究、回答改革开放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特区的两个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决策论证,为发展特区经济、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  相似文献   

15.
发韧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在小平同志去年年初南巡重要谈话精神的推动下再掀高潮。特别是在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举国上下形势发展喜人。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与新闻工作的舆论导向作用是分不开的.同时,新的形势、宏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又对新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深入宣传十四大精神,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奋力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经济思想是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深入研究小平同志的经济思想,推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四川人民出版社最近出版了《邓小平经济思想研究》一书。这是四川出版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时的重要讲话,对推动我国各项工作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新闻媒体在宣传这个讲话时,要注意在改革开放中鼓实劲,讲究实效,只有这样才能将讲话精神落到实处。正如江泽民总书记所说,邓小平同志讲话的“中心思想是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步伐,集中精力把经济工作搞上去”。改革开放既是解放生产力,也是发展生产力。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必将出现许多新情况,提出许多新问题,需  相似文献   

18.
刘保全 《今传媒》2005,(12X):26-27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点,在我国的经济建设和体制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科技战线上发生的新事件、新情况、新进展、新理论、新纪录、新成果等,通过一篇篇科技新闻迅速、及时地传播到广大受众之中,并有力地推动着我国的政治、精神、物质文明建设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9.
试论邓小平办好期刊的思想同济医科大学学报蔡孝恒,张蕾邓小平同志在长期领导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非常重视新闻出版工作,对办好学术刊物十分关怀。他指出:“学术刊物要办起来。要解决一下科研、教育的出版印刷问题,并把它列入国家计划”“有价值的学术论文、刊物...  相似文献   

20.
最近,西城区档案局及时向全局干部传达了北京市区、县档案局长座谈会精神,并紧密联系思想、工作实际,在全局开展了“如何进一步贯彻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精神,搞好档案部门自身的改革,努力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讨论。集思广益,各抒已见,着重解决了三个思想认识问题。一是要解决档案部门和档案干部在为经济建设服务中的指导思想问题、精神状态问题。讨论中,不少同志认为,我们思想上的差距还不少。主要表现是:思想不够解放,安于现状,因循守旧,对改革缺乏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