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危机中如何打广告?这恐怕要回归一个古老的营销策略--差异化。想在满天繁星中被人发现就只能比别人燃烧得更亮,这很难;但当别人都被乌云遮挡时,你只需把位置降低,就可以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2.
危机中如何打广告?这恐怕要回归一个古老的营销策略——差异化。想在满天繁星中被人发现就只能比别人燃烧得更亮,这很难;但当别人都被乌云遮挡时,你只需把位置降低,就可以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3.
危机中如何打广告?这恐怕要回归一个古老的营销策略--差异化。想在满天繁星中被人发现就只能比别人燃烧得更亮,这很难;但当别人都被乌云遮挡时,你只需把位置降低,就可以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4.
新闻摄影记者都自诩为具有“第三只眼”的人,当然也就因为比别人,特别是比同行的文字记者多了一只眼而引为自豪,因而也往往使别人感到他们身上多了一些豪气和傲气。 有了机械的第三只眼,就真的比别人,特别是比同行多了一只眼么?我常常怀疑。 这正如记者往往被社会上的人们誉为无冕之王,记者也就容易被这无形的王冠而弄得有点飘飘然、昏昏然,其实,有多少人敢拍着胸脯自擂:“我无愧于这无冕之王的王冠”呢? 读葛新德的《昨天的瞬间》,我更加感到这无冕之王的不易,这第三只眼的不易,因为这第三只眼必须是一只“新闻眼”,否则,…  相似文献   

5.
地沟里的餐桌有关专家所言,在餐馆吃十次饭,就可能有一次会吃到地沟油。果如是,地沟里倒影出来的是当代相当一部分中国人的道德肖像。这显然不是某一个行业的悲剧。你站在地沟里蒙混别人,别人在牛奶里搞三聚氰胺。你让别人恶心,别人让你寒心。整个中国食物生态,已经被几乎所有食物制造者,搞得几近崩溃。  相似文献   

6.
采访心理学是新闻学中一门新 兴的边缘科学。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不断发展,其对采访实践的重要指导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采访过程中的心理控制则是一个很重要的研究课题。 心理控制,是指在通常的情况下,人们总是处在特定的系统之中,而在这一系统的人际交往的交往双方总有一方处于左右别人或被别人左右的地位,在心理学中就称为控制和被控制。心理控制这一内涵说明,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如果一方能对另一方达到有效的心理控制,那么另一方的行动就会受其影响和制约。新闻采访是新闻记者为采集新闻而进行的调查或访问活动,个别谈话是采…  相似文献   

7.
媒体在监督别人的同时也被别人监督,我想只要从事过批评报道工作的同仁都会清楚这一点。我个人体会:能否取得证据是搞好舆论监督的关键。否则,正常的舆论监督未能实施,自己倒成了被告,真乃“出师未捷身先死”。接下来,我就想通过三个案例来说明这一点。收集证据,录音救我一命前  相似文献   

8.
四、平等待人是不是平等待人,是个方法问题,也是一个态度问题。社论、评论,也包括署名评论,它是对别人发议论,去讲道理,去宣传,是要去说服别人,影响别人。你要影响别人;当然你认为你讲的是正确的,要是不正确,怎么会去写呢?你自以为是正确的,要别人听你的,信你的,但这种意思在文章中如何表述、流露出来,就要研究,要表达得很恰当。这就存在一个态度问题,当你讲道理的时候,你把读者放在什么位置上?这很重要。如果你自认为正确,就居高临  相似文献   

9.
《信息系统工程》2007,(2):97-97
从小我们就被教育要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而在职场中要想获得成功.则必须要学会像老板那样思考。  相似文献   

10.
朱丹 《编辑学刊》2004,(2):65-66
市场经济时代的编辑不再只是一个文字编辑.他们随时随地都在亲身感受着市场的风云变幻、潮涨潮落,只要有一丝一毫的懈怠,就会被市场所抛弃.这就要求每一位编辑时刻绷紧神经,充分发挥超前意识,精心策划,周密运作,做别人没有做的新鲜事,这样才能抢占先机,赢得市场.  相似文献   

11.
我从事新闻采写18年来,因受文化水平偏低、新闻知识欠缺的限制,有不少稿件投寄新闻媒体后就石沉大海。每当我辛辛苦苦采写的稿子被编辑扔进废纸篓或这种不懈的努力被别人冷嘲热讽时,我采写新闻的热情丝毫没有冷却,反而热情更高,因为我迷上了这一行。我一直认为,只有不懈地坚持下去才  相似文献   

12.
孔融是个什么样的人?一提到他,就想起典故“孔融让梨”,4岁就知道把大个儿的梨子让给别人,客人笑称他为神童。实际上,孔融也是个义士。怎么说呢?在他16岁的时候,为了挽救被朝廷宦官迫害的张俭,他与哥哥孔褒争相牺牲生命。这一事件,使孔融天下闻名。  相似文献   

13.
四、平等待人是不是平等待人,是个方法问题,也是一个态度问题。社论、评论,也包括署名评论,它是对别人发议论,去讲道理,去宣传,是是去说服别人,影响别人。你要影响别人;当然你认为你讲的是正确的,要是不正确,怎么会去写呢?你自以为是正确的,要别人听你的,信你的,但这种意思在文章中如何表述、流露出来,就要研究,要表达得很恰当。这就存在一个态度问题,当你讲道理的时候,你把读者放在什么位置上?这很重要。如果你自认为正确,就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唯我正确,唯我革命,摆出这样一种架式来说话,效果就会不佳,甚至走向主观愿望的反面。你越是采取这样一种教训人的态度,人家就越不  相似文献   

14.
说话写文章,总要事先想得周密些,使别人一听或一看就知道是什么意思。如果说的话或写的文章,语意含糊不清,先后说法自相矛盾,别人就会听不懂、看不懂或发生误会,这就犯了“表达不周”的毛病。下边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5.
有位农村通讯员,文采不错,但是,当他辛辛苦苦地采写到的稿子被一次次否定后、当他的不懈努力被别人冷嘲热讽时,他的热情渐渐冷却了.本来,他有极好的素质和基础,只要坚持下去就会成功,而他却半途而废了,关键在于他精神世界里缺少自信这一人生支柱.  相似文献   

16.
别人是别人     
有很多种痛苦,是人自己找来的。喜欢和别人作比较,就是一种自己找来的痛苦:自己是自己,别人是别人,为什么要把自己和别人来做比较呢?本来是全然没有关系的两个个体,一比较,事情就多了起来,种种困扰、痛苦,也就应运而生。在比较的过程中,很多人都会发现,别人比自己生活得开心、快乐;也会发现,别人事业顺境、爱情称心,而自己仿佛什么也没有。在比较的过程中,愤懑之心油然而生——自己的任何条件都不比他差,何以在现实中却处处不如别人?  相似文献   

17.
联想我与一些通讯员谈论抓新闻时,他们总是说:“单位小、人员少,没有新闻可写。”其实,这是片面观点。回顾我未进报社当记者之前,就在一个几十人的基层单位工作,实践证明:只要平时处处留心,从一切事情中找新闻线索、从广泛的生活中收集多种写作索材,大有新鲜东西可写,大有文章可作。如我一九八○年在荆门市生产资料公司工作时,我采写的公司党支部《书记学化学,外行变内行》一文被刊在《湖北科技报》137期头版头条,并且加了《门外汉与专家》的编后。要想当通讯员、记者,就必须随时留心观察分析周围一切事物,别人看不见,你能看得见,别人见到  相似文献   

18.
古时没有印刷术,书籍的复制要靠手抄写。在那时,被别人雇佣,专为人家抄书;或自己抄书,卖给别人,以求得所佣功夫的薄利,这种活动就叫作“佣书”。这种人就叫作“佣书人”。早在战国后期就已经有了“佣力写书”的记载。西汉武帝时曾“开献书之策,  相似文献   

19.
作为新闻界的同行,二十年前就和李怀通熟知,在文化和体育的采访中经常碰头,他年长,大家都呼之为兄。当时就听说他收藏有几百面铜镜,都很羡慕,但大家都在奔忙中,一直没机会坐下来论镜。省会某报还曾提出说派记者采访,怀通一再谢绝。作为一个记者,总是有采访别人习惯,即使自己有某些专长,也没把它当回事“,怎么能被别人采访呢?”“专家”二字从来没想到当桂冠往自己头上戴。这么多年来怀通一直不大接受“采访”,恐怕这是一个重要因素。不像现在的有些人,稍有成绩,就千方百计地出名。怀通说,过去,社会上许多人对铜镜的认知也不到位,只是把铜镜…  相似文献   

20.
一些基本的命令往往可以在保护网络安全上起到很大的作用,下面几条命令的作用就非常突出。检测网络连接如果你怀疑自己的计算机上被别人安装了木马,或者是中了病毒,但是手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