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004年7月12日,扬子晚报载《南京的“高考”之痛》,文章引发评论的内容是2004年高考南京市本科录取人数比前一年少了600人.比例列全省倒数之一。有报道引用市民的话,认为素质教育没有用,更有报纸引出一位“马同学”的诉说:“高中三年学习中,学校教学只有80%时间和高考有关……学校用上媒时间给我们组织社会调研、第二课堂婶素质教育的内容,占了全部学习时间的两成多,但这些对高考没有用,我真后悔当初浪费了太多时间。”  相似文献   

2.
2004年,语文科《考试大纲》在时隔五年之后再度将“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这一考点列入高考语文考试范围。千万别小瞧了这不起眼的标点——从教育部考试中心的抽样统计结果来看,2004年高考12份语文试卷(北京、上海两市使用的是单独的《考试大纲》,故未进行考查)中的标点符号题平均答对率仅为51.2%!为帮助来年的广大考生有针对性地做好对这一考点的复习工作,笔者对1990—1998年的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和2004年的12份高考语文试卷中的此类试题进行了有机整合,勘测出了标点符号使用中的十大“雷区”。  相似文献   

3.
戴儒京 《物理教师》2005,26(1):61-62
2004年物理高考(江苏卷)的最后一题(第18题)的“参考解答”,笔者有两点质疑,现提出,与关心高考的同仁研讨.  相似文献   

4.
2005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的修订,是对教育部考试中心试题评价组发布的《200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评价报告》中的“命题建议”的刚性践行。为帮助广大师生更好地解读“新大纲”,现将评价组的两条“命题建议”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5.
2004年普通高考之后,记者采访了几名在其所在省份乃至全国都取得“顶尖级”单科高分的考生。希望这些“成功人士”的经验有助于正紧张备考的中学生们改善思维,拓展眼界,提高复习效率。单科“英雄们”的可取之处在于:积极地把握住三年的学习生活,主动总结出各科学习应试的规律、经验和心得,并在高考考场上实战成功。我们有理由相信,高分“过来人”的努力和智慧,于后来者是一笔财富。  相似文献   

6.
高考是我国为了选拔优秀人才而组织设立的一项全国性的选拔考试,高考制度的改革与发展始终反映着国家的教育发展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本文对2004年甘肃省“3 X”高考进行全面、详实地调查与研究,以期为我省高考招生录取工作及高等教育与中等教育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新学年开学在即,作为安徽省肥东县一所镇中学成绩最好的两名高三学生,叶子和李小树本可以双双跨入重点大学校园。然而,就在高考前夕,为了安心学习,排除干扰,女生叶子两刀捅死了屡次向她示爱的同班“男友”李小树。2004年9月,肥东县人民法院一审判处叶子有期徒刑8年,赔偿受害人家属49165元。究竟是什么夺去了两位如花少年的锦绣前程?“脱衣”游戏,30分钟引发尖子生的“早恋情结”2004年迎战高考的李小树是学校重点培养的尖子生。刚考进这所名校时,李小树心无杂念,一心扑在学习上,学习成绩很快便跃升至年级第二名。然而,2002年9月的一个周末,…  相似文献   

8.
国文 《考试》2005,(10)
“扩展语句”是2000年高考新推出的一个考查点,在2000年高考卷第27题率先“亮相”之后,2001年上海春招卷、2002年北京春招卷、2002年北京高考卷、2003年北京高考卷、2004年北京春招卷、2004年北京高考卷、2005年北京春招卷、2005年重庆高考卷等都考查了语句的扩展。可见扩展语句作为一种新颖而独特的题型,有其旺盛的生命力,在06年的高考中仍有重现的可能。  相似文献   

9.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这一考点已经有五年未列入高考语文考试范围,教师也在有意无意之间淡化了对标点符号的教学。所以,2004年高考语文科《考试说  相似文献   

10.
近读陈宝良先生《明代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该书导论第一节讲明代“社会流动的加速”。其中第7页讲到明代农民的流动问题.所引用的唯一史料与2012年高考新课标文综卷第26题——“正德去农”题所采用的史料大体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