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和电网改造的深入,电力用户对配电变压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配电变压器的性能参数也有了新的要求,本文就配电变压器的选择进行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2.
农村电网建设一直是我国电网建设中的重中之重,而变压器又是农村电网的重要组成部门,所以说对变压器进行改造,既对农村电网有着重要影响,对我国整体电网的建设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生活质量的提高使得人们对电的质量有更高的要求,所以对变压器进行改造是必然选择。本文主要通过对我国农村电网运行的现实状态的介绍以及对配电变压器在农村电网中的效能及意义的概述,进而探讨了实施单相变压器供电农村农网中的优越性,仅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电网运行中,国内每一年都会有将近万台的高损耗配电变压器被丢弃,从此退出电网运行。但如果采用改造技术将其改造成为低损耗的变压器,仍然可以再次投入电网运行中进行应用。现针对高损耗配电变压器的改造技术进行分析,对高损耗变压器改造成低损耗变压器的意义,以及具体的改造方法作详细探讨和论述,得出结论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4.
作为电力系统中关键的设备,配电变压器在配电线路中,是将发电厂传输到变电所的能源输送给需要用户,而做为一个静止形式的电气设备,10kV配电变压器对于功率的传输和电流电压互相转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伴随电网的不断深入改造,对配电变压器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性能要求,而且作为一个应用广泛的设施,选择和安装10kV配电变压器对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以及生命和财产安全,都有直接的影响。本文就是对10kV配电变压器的安装与选择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农网的建设与改造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对整个农村社会有着巨大的影响。农网的改造与建设直接降低了城乡电价,大大减轻了农民的用电负担,有利于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同时也开拓了农村消费市场,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目前农村电网分布最广、运行维护量最大的电力设备是10千伏配电变压器,同时它也是农村工程质量和工艺的重要控制节点。在农网改造过程中,配电变压器的选择和安装直接影响到供电的安全性、经济性和稳定性。配电变压器安装位置的选择,要从实际情况出发,考虑到电压质量、安全运行和施工方便等多个方面。在进行农网改造时,农村配电变压器在选择台区的时候要按照一定的原则来选择配电变压器的位置。如果需要安装变压器的村庄比较小,基本上安装一台配电变压器就可以了,同时用户的负荷较为集中,就将配电变压器安装在负荷中心区域。从配电变压器的低压出线口流转到周围的每个负荷点,以它为中心向四周蔓延,供电半径大概会在500米以内。需要安装变压器的村庄比较大,用电户数不但多而且比较分散的话,情况就比较复杂。通常安装变压器的时候就会遇到这种情况。在安装的时候,首先要对村庄的规划和负荷分布的集中点进行研究。安装的基本原则是要采用多台变压器进行供电,要距离较近,容量较小,同时考虑到安全性还要避开车辆、人群较集中的地方,在今后进行更换和设备检修的时候也比较方便。  相似文献   

6.
现代城、乡电网的改造不仅要求配电变压器具有基本的技术性能,同时还要满足环保、节能、经济、防灾害、可靠性高等方面要求。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作为配电系统中十分关键的电器装置之一,配电变压器能够将交流电压以及传输电能通过电磁感应定律进行变换,以满足当前电网工作的运作要求。然而,配电变压器的使用寿命是受到使用环境所影响,过分的损耗将导致电力生产成本的剧增,如何正确使用配电变压器,降低损耗率已经成为当前电网建设的工作重点,对我国能源消耗的有效控制具有重大意义。文章首先强调了配电变压器降损的重要价值,并从空载以及负载两方面对配电变压器进行损耗分析,为配电变压器的有效降损提出了一系列建议措施,旨在进一步促进我国电力实业发展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和电网改造的深入,作为电力系统中关键的设备,配电变压器的选择及安装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如何合理选择10kV配电变压器以及其安装的正确方式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张磊 《中国科技信息》2011,(12):37+46-37,46
本文通过分析变压器使用期内各因素的费用叠加,建立变压器使用期内费用现值计算公式,进行配电变压器容量的经济性选择。对农村水电供区的电网改造中,配电变压器容量的经济性选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线损是反映供电企业的一项重要经济技术指标,而降低农村电网损耗又是供电企业积极探索的一项重要工作.农村电网进行了农网改造后,网络结构虽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不同程度上还存在布局和结构不合理.如35kV及以上变电站的布点及配电台区的设置仍未达到"密布点、短半径"的要求,10kV、0.4kV线路供电半径仍达不到规程要求,超供电半径线路较多.迂回和"卡脖子"线路多,负荷点之间多数由线路"串接"并且线路上负荷点多、分散,配变供电点离用电负荷中心较远,导线截面与载荷不匹配等.配电变压器的负荷轻、不平衡.配电变压器空载运行时间长,固定损耗大.另外,还存在着配电变压器与实际用电负荷不匹配,"大马拉小车"或"小马拉大车"的现象均有存在.如何降低农村电网损耗,下面结合本人多年工作经验,从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1.
变压器是变、配电过程中的主要电气设备,变压器的好坏直接影响供、用电安全、电能的质量和能耗量,其中配电变压器损耗约占配电电网总损耗的30%以上,所以选择节能变压器、采用有载调压变压器、采用新型变压器、提高变压器运行效率对降低电网损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10kV 配电变压器的保护配置主要包括断路器、负荷开关或负荷开关加熔断器等,它们在应用原理和实用性上都有着明显的差异。但是无论是哪种保护配置都对10kV 配电变压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10kV 配电变压器是否正常运行关系到整体电网的安全,而且它是发电厂电能和用户用电之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降压设备。本文将通过对各种10kV 电网配电变压器保护配置的种类和应用做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13.
配电网经济高效的运行对于社会以及电力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改善低压供电网网架结构、合理选择配电变压器、保持变压器低压三相负荷平衡运行以及改造老旧低压计量装置等六个方面阐述了配电网节能降损的措施,希望对相关工作者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4.
配电变压器是电力系统的末级变压器,在农村电网中所占数量非常多,其损耗也约占全网损耗的1/5以上,数字非常可观。因此按照经济运行原则选择既经济又实用的配电变压器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人们对电能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从而促使电力系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为了使用户对优质电能的需求得到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变得越来越重要。在电网结构中,配电变压器不仅可以转换电能,还具有传输电能的功能,所以在电网的安全运行中,配电变压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配电变压器在电网的运行过程中时常会出现故障,使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本文探讨了配电变压器常见的故障原因,并提出了预防措施以防止配电变压器故障的发生,保证其正常稳定的运行。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了在农村电力建设与改造中,如何选择10kv配电变压器的位置、型号及容量,安装配电变压器台架时各种电气设备及引线的安装要求及方法,以及台架接地装置的安装要求。  相似文献   

17.
智能配电仪表是一种采集多种配电信息,具备数据传输的数字仪表,它集数据采集与控制功能为一身。它可以代替多种仪表、继电器、变送器和其它元件。智能配电仪可安装在配电系统内的不同位置。随着改革开放和国家城乡电网改造,目前,越来越多的工程项目要求输配电系统实现智能化管理。现以进口主流框架断路器(ACB)与美国能源控制公司(AEC)智能配电仪表的配合为例,阐述一下观点,以供设计选型参考。  相似文献   

18.
《科技风》2017,(15)
随着电网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供电的需求不断增加。单相配电系统由于采用单相变压器,并且中压线路深入负荷中心,它可以达到降低低压网络损耗、提高用户侧的供电质量、降低网络运行成本的目的。本文对单相配电系统的配电模式简单分析,重点对单相配电模式的潮流分析方法展开研究,重点对节点指定法进行了分析,结合变压器等值电路,并利用两节点的节点指定法建立了单相两线式配电变压器潮流计算模型,利用三节点的节点指定法建立了单相三线式配电变压器潮流计算模型,该潮流分析方法对单相配电模式在配电网改造奠定了理论基础,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随着近年来我国大规模城乡电网改造,全国越来越多的城市配电网络大量采用架空绝缘导线线路,如何妥善解决雷击断线问题,以确保架空绝缘配电网的安全运行己经成为我国配电网系统中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配电变压器运行过程中,雷击是影响其正常运行的一个主要因素,雷击往往会导致配电变压器的损坏,所以必须要对于配电变压器防雷引起足够的重视。而要有效地进行配电变压器防雷,必须要对于配电变压器防雷保护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只有在此基础之上才能够更好地避免配电变压器遭到雷击损害。因此在本文的研究中,主要就配电变压器雷电损害进行了相应的分析,重点探讨了配电变压器的防雷措施,以期能够有效地避免配电变压器遭到雷击的影响,进而保证整个电网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