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三峡洪水系统风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峡枢纽的防洪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从洪水分析的角度,利用混合型分布和风险理论,对各种不同类型和各种频率洪水情况下的工程安全、防洪效益(以减少淹没田亩数表示)等综合影响进行了系统风险评估,获得了表示三峡大坝安全的坝前特征水位、沙市防洪控制水位和坝上下游洪水淹没损失的风险评估值,并对三峡工程设计洪水进行了风险分析。结果表明,三峡水库在正常蓄水位情况下超过该水位的风险率小于相应概率,水库设计水位有较高的安全可靠性。建库后,沙市水位风险和荆江、城陵矾地区淹没损失显著减小,三峡工程具有巨大的防洪效益。  相似文献   

2.
马磊 《地理教育》2009,(2):78-78
防洪效益最为显著的水利工程水库总库容393亿米^3,防洪库容221.5亿米^3,能有效控制长江上游洪水,保护长江中下游荆江地区1500万人口、150万公顷耕地。  相似文献   

3.
东平湖水库是黄河下游的重要分滞洪区,它是解决黄河、汶河洪水对山东黄河下游威胁的关键工程,承担着“确保省会济南,确保津浦铁路,确保胜利油田,确保下游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防洪任务。在黄河下游防洪运用调度中,它是运用机遇最大,运用频率最高的分滞洪区。小浪底水库运用后,在防御黄河下游标准以内洪水运用中它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东平湖自身的防洪体系还不尽完善,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介绍哥伦比亚河流域的洪水预报方法及水库未来的防洪控制情况。在回顾流域历史洪水的同时,也将简要介绍流域特性及开发情况。介绍水库调度方法及对预报的精度要求。水库系统的预报采用被称之为SSARR的水文计算模型。与波特兰国家气象局的河道预报中心联合运行后,该模型可用来制作短期(1~5天)和长期(5~90天)的河流洪水和水库运行预报。利用这些预报可制订单一水库或整个流域系统的防洪计划。  相似文献   

5.
防洪包括防洪规划、防洪建设和汛期的防汛抢险.这三个方面的每一点都应按科学办事,寻求正确的指导原则.回顾的长江防洪规划和防洪建设要求原则是根据长江洪水特性及洪水灾害成因总结出来的.指出了防汛抢险遵循的原则,提出了按此原则执行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从沙市河段洪水造成的巨大灾害这一历史事实出发,分析了洪灾的特性,论述了防洪的对策,认为三峡工程确是防治洪灾的关键性工程。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编制的目的和依据、流域概况、洪水特征及历史洪水、防洪范围和机构与责任、防洪工程泄洪预案、防洪抢险救灾应急措施等论述,论述了防洪抢险工作预案编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防洪堤坝不仅在河道洪水超过设计泄洪能力时才会发生防洪事故,水力因素的不确定性也会引起洪灾损失。但在大多数水文分析计算及防洪规划设计中,是不考虑这种水力风险的。本文应用风险理论探讨了这种水力风险的大小及其估算方法,为完善现有的防洪理论提供依据,应用结果表明,在防洪标准较低的河道,可以不考虑这种水力风险;而在防洪标准较高的河道,则必须重视这种水力风险,另外还要考虑洪水荷载的偏态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9.
水库湖泊在防洪、灌溉、发电、城乡供水、航运和水产养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防汛工程体系和水利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水库预警平台进行研究,力争提高水库湖泊管理能力,有效防御洪水灾害,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水资源安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2007年,是三峡工程初期运行期的第一年,也是工程综合效益全面发挥的第一年。枯期,长江中下游遭遇多年未遇的枯水位,为保障通航安全,利用三峡水库对航运实施流量补偿调度,满足了枯季通航水位要求;汛期,为缓解长江中下游防洪压力,根据长江防总防洪凋度指令,三峡开发总公司对4次较大洪水实施了防洪凋度,为长江中下游的防洪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 1 998年和 1 954年洪水特征的基础上 ,提出了长江干流的防洪标准 ,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陕西省渭河流域,特别是下游频发的洪水,严重影响了陕西省社会经济的发展.文章结合该流域的洪灾情况,从地理学角度探讨了渭河流域下游洪水灾害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造成洪水频发,既有自然原因,如降水年内分配集中、径流含沙量高,又有人为因素,如三门峡水库的修筑和防洪体系脆弱.  相似文献   

13.
陈程 《天中学刊》2014,(2):118-120
清末国士王柏心在对荆江水患的实地考察时,形成了四大治水思想,即"因势利导,疏导结合""南疏为主,南北并治""疏浚扩湖,开辟水道""兴利除害,体恤民情"。四大治水思想具有实地调研、趋利避害的科学性,反映了王柏心的民本思想和治水的全局观。  相似文献   

14.
渭河防洪问题关系到我省关中地区防洪安全,防洪工程建设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密切关注,然而渭河防洪工程建设依然存在较多问题,直接影响防洪工程的建设及防洪效益发挥。通过多年实践,总结分析渭河防洪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解决措施,以期强化我省渭河防洪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充分发挥防洪投资效益。  相似文献   

15.
黄河三角洲旱涝灾害与太阳黑子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黄河三角洲滨州站1922~2009年的年降水资料,用Z指数法分析了黄河三角洲旱涝等级及其随时间的变化,然后采用频率分析法分析了太阳黑子极值年附近的旱涝特征,并运用Morlet连续复小波变换对降水Z指数的时间序列进行周期性分析.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在太阳黑子m年附近易发生洪涝灾害,而在太阳黑子M年附近则易发生旱灾;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黄河三角洲旱涝指数存在3~7年,8~12年,13~24年,25~40年的周期性波动.  相似文献   

16.
在介绍2010年7月汉江洪水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东荆河下游天星洲、王小垸两个民院扒口泄洪对潜江水位流量关系的影响,分析了扒口泄洪在本次防汛工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刘家河水文站上游是北洛河暴雨的多发地区,刘家河水文站的洪水主要来自吴旗、志丹水文站断面以上占85%,洪水从上游向下游演进时,递增的洪水占到77.5%;吴旗、志丹两个水文站同时涨水的机率较大为80.0%,但两站洪峰遭遇的可能性基本没有,一站洪峰与另一站洪水过程的峰前或峰后叠加的机率为47.5%;刘家河水文站洪水有三种组合方式,干流来水型洪水占35.0%,支流来水型洪水占17.5%,叠加型洪水占47.5%;叠加型来水和干流来水型洪水在刘家河水文站形成大洪水的机率较大。  相似文献   

18.
清代顺治至嘉庆年间,徐州是黄河流经的重要地区,黄河的决口导致徐州水灾频繁发生.自然气候因素是导致黄河水灾发生的重要原因,但人为、社会因素也同样不容忽视.地理环境的特殊性致使徐州地区的黄河水灾呈现出季节性和区域性的特点,不同时期水灾次数的变化也反映出国家水利政策和社会环境对水灾次数及水灾防治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1915年,珠江三角洲爆发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洪灾,史称乙卯水灾.是年,西江和北江、东江沿岸以及珠江三角洲大部分地区洪水泛滥,灾情严重.水灾直接促动了位于西江干流的高要县的堤围管理调整.水灾过后,负责堤务管理的基层组织——围局、公所,采取了一系列水事管理调控措施,从而进一步扩大了其权势及对地方堤围事务的掌控.相反,两岸疍民的生存空间则被压缩,最终失去了对水资源掌握的权力.  相似文献   

20.
明清以来苏北水患与水利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黄河夺淮,苏北沦为“黄泛区”、“洪水走廓”。频仍的水灾摧毁了苏北农业经济,使生存环境恶化,这是导致苏北落后的一个重要因素,明清、民国政府从不同认识层面治理苏北水患,但时代及自身的局限使之无法进行根治。建国50年,苏北水患得到前所未有有效治理,水利事业获得长足发展,但其中也经历了曲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