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布洛陀史诗·壮汉英对照版》的问世开创了壮族典籍英译的先河。在英语全球化的背景下将壮族典籍翻译成英语可推动壮族文化的对外传播,增进世界对壮族乃至中国的了解,也可改变壮族典籍英译尤其薄弱的现状,同时也为生态翻译学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提供了一个新视角。生态翻译是生态学与翻译学两门学科的融合,是翻译的一种途径,强调翻译的整体性、翻译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及各因素之间的共生互动,注重翻译过程中三维,即语言维、文化维与交际维的适应性转换以做出适应性选择。  相似文献   

2.
以"生态翻译学"为理论基础,通过相关语料的例证分析,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的视角,就杨译版《儒林外史》英译本中有关饮食文化描写的翻译策略展开了较为细致地探究与分析。《儒林外史》对饮食活动的描写着墨甚多,涵盖了深厚的中华文化意蕴。杨氏夫妇在翻译过程中,着力保留了作品里中国传统文化相对于西方文化的他者因素。在特定的文化生态环境中,凸显了译文的"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从而保证了原语和译语的生态平衡与和谐。  相似文献   

3.
苑晓敏 《文教资料》2013,(24):34-35
本文以《道德经》的翻译为例,结合生态翻译学理论,解析生态翻译策略在典籍英译中对传递蕴含其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7,(17):125-126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处于"主体"地位,翻译是"译者主动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本文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全面探究《红高粱家族》葛浩文英译本,从语言维、文化维以及交际维举例阐述了葛浩文对小说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性选择过程,以期为中国文学翻译提供一种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5.
从生态系统观出发,生态翻译学通过译者责任、适应选择以及译有所为三大理论对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中心地位及其与翻译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予以阐释.许渊冲在《诗经》英译本中对于翻译策略的选择充分体现翻译生态环境下译者源于责任作出适应选择,最终达成"译有所为"这一过程.从中国本土的生态翻译学理论视野研究中华杰出译者的中华典籍外译作...  相似文献   

6.
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是译界的一大难题。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出发,对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计》的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进行分析,指出译者为了使译文最大限度地接近原文的效果,可以大胆借鉴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理论,在充分把握文化负载词翻译的整体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保留文化负载词的语义形式,文化内涵,交际意图,力求得出"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译文。  相似文献   

7.
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将医院公示语放到翻译生态环境中去考察和解读,运用生态翻译学相关理论,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维层面对公示语文本进行研究,为公示语翻译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8.
文章基于生态翻译学的相关理论,对《道德经》中“虚”“静”观的不同英译进行对比分析,指出:具备生态伦理意识的《道德经》英译本在目的语文化中有更强生命力;翻译的生态伦理意识是将翻译的主体即译者与翻译生态环境中的各个要素看成一个互为联系的有机整体;培养典籍译者的生态伦理意识对全球化语境下汉语文化的传介与目的语文化的建构均有重要意义,其途径主要有翻译教育与翻译研究.  相似文献   

9.
时下中国典籍外译状况不尽人意,甚至像《诗经》这种中国典籍的代表也面临着亟待解决的跨文化传播问题。《伐檀》是《诗经》中的重要篇章,其英译本同样较难融入英语国家的目的语文化之中。生态翻译学强调翻译过程中交际维的选择与转换的作用,非常有助于中国典籍突破跨文化传播困境,实现真正的"走出去"。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系统的阐释,并从生态翻译学视角探讨《伐檀》基于其劳动号子属性的英译策略。  相似文献   

10.
胡庚申的生态翻译学为外宣翻译的研究赋予了新的内涵,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具有重要的启示。文中以生态翻译学为理论框架,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个层面重点分析湖南省主要高校英文网站中"学校概况"中存在的种种翻译问题,探讨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性适应和适应性选择,探索如何运用生态翻译学理论来提高外宣翻译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生态翻译学的概念是由国内学者胡庚申提出的全新翻译理论,该理论为翻译的研究打开了更为广阔的天地。文章尝试用生态翻译学的"三维"原则指导典籍翻译,并以此解读《论语》的翻译。  相似文献   

12.
汉语典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中国文化"走出去"进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基于生态翻译学理论,对1949年以后中国国内汉语典籍外译史及各阶段翻译社会生态环境进行了分析,旨在揭示典籍外译实践与社会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给当下典籍外译实践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3.
"翻译适应选择论"是从"适应"与"选择"的视角对翻译作出描述和解释的新译学理论。翻译行为就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文章将译者对翻译环境的适应与选择作为切入点,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比较杨宪益英译《红楼梦》和霍克斯英译《红楼梦》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维转换上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4.
《莆田学院学报》2017,(1):71-75
在生态翻译学视角下,对《女系家族》的三个汉译本进行比较,以"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为理论工具,分析译者在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维上所作出的不同适应与选择,并从翻译生态环境角度出发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说明生态翻译理论对日本文学作品汉译的引领和指导作用,为山崎丰子译作研究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15.
生态翻译学给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为翻译研究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代表了翻译学科建设的新方向。本文主要以中国典籍中的《易经》翻译为例,论证了生态翻译学研究视角的可取性。同时生态翻译学也为典籍翻译提供了方法论上的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陈俊花 《英语广场》2023,(13):21-24
本文以胡庚申教授的生态翻译学为理论基础,对《故都的秋》张培基和王椒升英译本进行了对比研究,阐述了两位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和对译文的选择,并分析了其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维转换中的适应性选择。两位译者在三维适应性选择转换过程中采取的翻译策略和方法有所不同,译文效果也不尽相同。由此可见,生态翻译学适用于散文翻译的质量评估与比较,而且生态翻译学对于散文翻译现象有极其强大的解释力,对于散文英译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引导译者产出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译文。  相似文献   

17.
几十年来,很多翻译工作者尝试对《本草纲目》进行翻译,或对《本草纲目》英译本进行研究。文章将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分析在罗希文英译本《本草纲目》中,译者如何适应翻译生态环境,以及如何从三维转换原则,即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来选择整合适应度最高的译本,以期为中医药翻译工作者解决中医翻译的难题提供新的视角,更好推动中医药文化走出去。  相似文献   

18.
生态翻译学是2001年国内学者胡庚申提出的全新翻译理论,根据生态翻译学的理论,他将翻译定义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笔者通过对辜鸿铭英译《论语》生态环境的解析和分析其英译《论语》,指出辜鸿铭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做到多维度的选择与适应,进而提出译者在翻译体现中国文化精髓的书籍时,首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能力,才能尽可能地从文化、社会、交际、原文世界和译者所面对的世界等等方面多维度适应和选择。  相似文献   

19.
生态翻译学是翻译领域研究的一个全新视角,是翻译学与生态学有机融合的一个交叉学科。本文在对生态翻译学内涵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基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提出了汉语典籍必须从三个维度入手,分别是语言维度、文化维度和交际维度。在具体论述中,选择儒家经典《论语》为例系统的阐述了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汉语典籍英译策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前《伤寒论》的英译并没有考虑到《伤寒论》的特点和中医的特点。本文从生态翻译学视角探析魏迺杰和罗希文对《伤寒论》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方法和翻译原则,探讨生态翻译学对中医典籍英译的解释力,以期促进《伤寒论》的英译研究,推动中医在国际上的传播与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