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关系着国家未来的发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养成运动习惯,以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因此,本文简单介绍终身体育意识的概念及作用,分析制约大学生终身意识形成的因素以及相应的培养策略,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以达到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韩景云 《科教文汇》2007,(12X):254-254
课外体育活动是实现高校体育教学目的任务的重要组织形式,也是增强大学生体质发展个性重要途径之一,为提高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效果,本文着重研究高校课外体育活动,探索高校体育教师在其中起的作用等,为在高校普及课外体育活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以普通高等学校公共体育教学考核为出发点,多维度辨析了学生运动体验与新时期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理念的关系;依据现代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体育观念,统筹教学过程中的各因素内在关系;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的目标,进一步推动公共体育教学的改革,提供实验借鉴与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课外体育活动是实现高校体育教学目的任务的重要组织形式,也是增强大学生体质发展个性重要途径之一,为提高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效果,本文着重研究高校课外体育活动,探索高校体育教师在其中起的作用等,为在高校普及课外体育活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高校体育俱乐部是在高校范围内,以体育活动为内容而组成的各种形式的体育组织。通过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学习,可以更好地发挥大学生的运动潜质,对提高大学生的体质和专项技战术以及健康水平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体育俱乐部的特征,论证了我校开展体育俱乐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李力 《科教文汇》2012,(15):145-146
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应当以学生的终身体育教育为目的,以培养学生能力和兴趣为基础,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人才为落脚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对课外体育活动在学校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但是人们在主动享受和娱乐的同时,健康问题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尤其是近年来当代大学生身体素质问题。运动能够通过身体活动达到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及其培养人的各种心理品质的目的。由此,我们选择以大学生为切入点,认真分析大学生的运动现况和影响因素。本文对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大学生运动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旨在提高大学生积极性和大学生运动健康意识。  相似文献   

8.
李力 《科教文汇》2012,(5):145-146
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应当以学生的终身体育教育为目的,以培养学生能力和兴趣为基础,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人才为落脚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对课外体育活动在学校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本文通过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内涵以及与大学生全面发展关系研究,对高校体育进行社会文化的审视,以期寻求一条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健康之路。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以毽球运动的特性及其蕴含的价值为出发点,通过研究毽球运动对大学生人格健康的价值意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增强核心竞争力,推动我国传统体育文化进行传承与发展,并总结出毽球运动对增强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优化学生社会价值取向、培养学生追求自我突破的精神和提高人格稳定性等方面进行简要概括与分析。  相似文献   

11.
石韬 《内江科技》2013,(2):73-74
太极拳作为我国传统的武术运动,是优秀的养生健体运动,也是大众体育常见的运动方式。现在太极拳已经成为大多数高校体育课教学中的必修科目之一,但大学生年轻好动的性格与动作缓慢却要连绵不断的太极拳风格形成巨大反差,易导致学习兴趣降低,对整套太极拳动作浅尝辄止,这不利于大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为此,本文通过研究大量文献资料,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太极拳教学方法进行全面的资料分析,以期为高校太极拳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顾亮 《内江科技》2012,(11):52+16
高校体育教学只有将体育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课内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才能更好地实现学校体育的多元化教育功能,才能适应社会发展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文以中国美术学院课内外相结合的体育教学模式改革为例,以大学生身心特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为出发点,阐述了教改内容和实践结果,为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周加启 《内江科技》2022,(2):120-121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大学体育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以运动和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对大学生机体进行科学的培养,提高人的生物潜能,以期达到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健康.因此,体育教学艺术,更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健康需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实践中既锻炼了身体,又陶冶了情操,体育...  相似文献   

14.
啦啦操作为一项新型的校园体育活动,近年来深受大学生的喜爱,以全国性赛事为引领,带动各地啦啦操运动的普及发展,被众多的高校所重视。本文对高校开展啦啦操项目的可行性及价值性进行研究,为促进高校啦啦操运动的普及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实现可持续的蓬勃发展提供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15.
体育表演是横跨体育、文学、艺术和教育等诸多领域的综合性的运动项目,提高学生参加社会活动的能力,扩大社会交际面,实现大学生健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效途径,它有效的促进了大学生自身素质和修养,同时它也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起了良好的铺垫作用。本文通过对大学生身心影响的进行探讨,为体育院校开设体育表演专业及课程设置提供理论依据,旨在促进体育表演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得以广泛开展与普及。  相似文献   

16.
《科技风》2016,(12)
随着社会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关注度的不断提升,体育锻炼不仅成为了一种流行趋势,而且也是各大高校关注的热点。即便如此,外界对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这两大板块还存在着争论,多数教师一直把两者看为对立的关系,这不仅会影响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操作,还会让学生的素质发展受到限制。因此,本文就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之间的关系做以异同比较,希望可以借此探究加深教师对其二者的理解,让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得到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阳光体育活动"下,学校有组织的运动干预对大学生体质影响的效果,并为大学生的科学健身提供"量化"指导。方法:对实验组实施有组织的运动干预;另在本校2008级学生中随机抽选男女学生各60名作为对照组,不实施有组织的运动干预。实验期为1年,以对比、验证学校有组织的运动干预对大学生体质影响的效果。结论:"阳光体育活动"下学校有组织的运动干预对增强、改善大学生体质有显著效果,能有效提高大学生体质的健康水平,并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罗跃进 《内江科技》2007,28(8):170-170,181
校园体育文化是指在学校这一特定的范围内所呈现出的一种特定的体育文化氛围,是学校的师生员工在体育教学、健身锻炼、运动竟赛、体育设施建设等活动中形成和拥有的所有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以及体育观念和体育意识.它对改善大学生的智力结构,加强学校与社会的交往,传承、借鉴人类社会的文明,提高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从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特点及动机出发,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以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从动机的角度对大学生进行访谈,得出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是多元化的,主要动机是通过参加体育活动来锻炼意志品质,提高社交能力,进而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能更加科学合理的指导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为大学体育课的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西藏民族大学2014级藏、汉族各400名大学生的体育活动态度为研究对象,以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和数理统计等法研究得出,藏、汉族大学生体育活动态度存在差异,这与其生活环境、生活态度和体育认知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